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 根藤青山甜阿怡青松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完本热门小说根藤青山甜阿怡青松

根藤青山甜阿怡青松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完本热门小说根藤青山甜阿怡青松

德强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德强”的优质好文,《根藤青山甜》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阿怡青松,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由知名作家“德强”创作,《根藤青山甜》的主要角色为青松,阿怡,属于现实情感,逆袭,励志,现代小说,情节紧张刺激,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307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2 02:35:30。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根藤青山甜

主角:阿怡,青松   更新:2025-07-22 05:00:2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地土瓜深埋土里,像一段被岁月压扁的往事;一旦被锄头撬起,带着泥腥与晨露,

便是一口活生生的从前。滇黔交界的鸡窝岭上,十二岁的刘青松跪在湿漉漉的新坟前,

手指深深插入冰冷的泥土。雨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他却感觉不到冷。

父亲刘老根的尸体就躺在这方黄土之下——昨天还在采石场挥汗如雨的男人,

今天只剩半截身子被棉被卷着送了回来。"青松,给你爹磕个头。

"母亲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青松机械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沾满泥浆。

他摸出口袋里那枚皱巴巴的地土瓜种球,小心翼翼地埋进坟前的土里。"你替我守爹,

我替你活人。"他对着那粒种子低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三年后,晨雾弥漫。

十五岁的刘青松背着蛇皮袋站在村口。袋子里装着两斤发霉的茶叶,

是家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村长把全村凑的七块八毛钱塞进他手心,

钞票上沾着十几个人的体温。"娃啊,山神不养闲人,出去了就别回头。

"村长拍了拍他单薄的肩膀。青松没有回头。崎岖的山路在他脚下延伸,

直到鸡窝岭的轮廓彻底被晨雾吞没。山外等待他的是什么?他不知道。只知道留在山里,

只有死路一条。昆明建筑工地的竹笆床上,昏黄的灯光下,

十八岁的刘青松翻着《市场营销》教材。手指粗糙皲裂,书页上沾着洗不掉的水泥印子。

"背沙的秀才,再读也读不出金砖。"同屋的工友老张翻了个身,竹床吱呀作响。

青松没应声,只是把书翻过一页。白天搬了两百袋水泥,每袋一百斤,肩膀磨出了血,

结痂又被磨破。但比起饥饿,疼痛反而让他感到踏实——至少证明他还活着。

1992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消息像野火般燎原,

青松的包工头老魏一夜之间成了"魏总"。"小刘,跟我去深圳!"魏总拍着他的肩膀,

烟酒气扑面而来,"那里遍地黄金,就看你敢不敢捡!"深圳的风是烫的。

青松第一次站在罗湖区的高楼下,仰头看得脖子发酸。工地的打桩机昼夜轰鸣,

声音像铁锤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白天,青松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做施工员;晚上,

他蹲在旧书摊前啃《投资学》。书摊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阿婆,总给他留一盏煤油灯。

"后生仔,这么拼为乜啊?"阿婆用蹩脚的普通话问。青松笑了笑,没有回答。

鸡窝岭龟裂的梯田,母亲佝偻的背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深圳河的水面上漂着霓虹灯的倒影,像一把碎玻璃扎进他心里。1994年除夕,

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水晶吊灯下,青松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像个误入宫殿的乞丐。"小刘,

想不想自己包工程?"魏总醉醺醺地搂着他的肩膀,"缺的不是人,是垫资。

"青松的筷子停在半空。三年省吃俭用,存了十二万——这在鸡窝岭是个天文数字。

"我...我再想想。"他低头扒饭,米粒却像沙子一样卡在喉咙。那晚,

他独自走到深圳河边。对岸香港的灯火璀璨如星河,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河水中倒映着他扭曲的脸,一个念头骤然清晰:这十二万可以让他成为深圳人,

也可以把鸡窝岭拽出苦海。三个月后,青松把十二万现金缝在内裤夹层,

坐上了回昆明的火车。列车钻进乌蒙山隧道,黑暗一截截吞噬车厢。

他摸了摸贴身藏着的存折,那上面不仅有十二万,还有他这三年偷偷攒下的三万私房钱。

"鸡窝岭,我回来了。"他在心里默念,窗玻璃上映出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暴雨中的鸡窝岭像一幅被水晕开的水墨画。青松的皮鞋深陷泥泞,每拔一步都费力。

西装湿透黏在身上,他一把扯下领带塞进口袋。"哟,这不是老刘家的青松吗?

"村口小卖部的王婶探出头,"穿得跟城里干部似的!"消息比雨水渗透得更快。

青松走到祠堂时,半个村子的人已挤在那里。老人们蹲在墙角抽旱烟,年轻人交头接耳,

孩子们在雨中追逐。青松把湿透的公文包放在香案上,取出用油纸包好的十二万现金。

钞票展开的瞬间,祠堂里响起一片抽气声。"我要承包团垴顶五百亩坡地,种地土瓜。

"青松的声音有些发紧,"大家入股,年底分红。"祠堂里鸦雀无声。

老支书刘算盘敲了敲烟袋锅:"地是公家的,承包可以,租金一年两万,先交五年。

"青松咬了咬牙,当场数出十万现金。合同按上红手印,鲜红的指印像一滴血渗进纸里。

走出祠堂,他听见身后嘀咕:"刘老根的坟头草还没长齐呢,儿子就回来败家了。

"第一株"脆玉一号"地土瓜苗种下时,旋耕机的轰鸣惊飞了山雀。孩子们追着机器跑,

笑声在梯田间回荡。青松站在地头,恍惚间看到了父亲的笑脸。收获前夜,

青松躺在窝棚数星星。凌晨三点,狗吠骤起。他抄起手电冲进瓜地,

撞见三个黑影背着麻袋往山那边跑。"站住!"吼声惊飞了夜鸟。

派出所民警打着哈欠:"半亩地土瓜,值不了几个钱,不够立案。"第二天,

青松在地头插了块木牌:"偷一赔十,抓到打断腿。""刘青松,你出去几年,学成了土匪?

"刘婶的骂声从村头传到村尾。青松梗着脖子不吭声。夜里,他躺在窝棚听着远处狗吠,

月光像冷水浇在脸上。资本教给他的第一课就是:善良换不来敬畏。阿怡来的那天,

青松正和虫害较劲。"脆玉一号"甜度高,招虫,打农药又影响品质。"你这样不行。

"一个清亮的女声从背后传来。青松回头,看见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站在地头。

她左手袖子空荡荡的,右手拄着竹杖,脚边放着褪色的帆布包。"我叫李怡,

县残联派我来帮你做电商。"她弯腰用残臂压住瓜藤,右手麻利地掏出一颗地土瓜,"尝尝?

"青松愣住。阿怡的虎牙在阳光下闪亮,像山间灵动的小兽。"电商?电……还能商量买卖?

"青松接过瓜,故意逗她。阿怡不恼,

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云南日报》:"深圳人网上卖荔枝,一斤三十块。

你的地土瓜比荔枝稀罕,凭什么卖不上价?"当晚,阿怡住进瓜棚隔壁的杂物间。

青松隔着薄木板墙,听见她单手收拾行李的声响——重物落地的闷响,牙齿咬开绳结的摩擦,

还有偶尔压抑的吸气,像是碰到了伤处。第二天清晨,青松被炊烟呛醒。屋外,

阿怡用膝盖固定柴火,单手握着斧头劈砍。动作干脆利落,断臂的截面随着用力微微发红。

"你..."青松张了张嘴。"七岁被卷进脱粒机。"阿怡头也不抬,"命捡回来了,

手没留住。"青松想起母亲纳鞋底的样子——也是用牙齿咬着线头,一只手穿针引线。

嗓子突然发紧。"你说电商...具体怎么做?"他蹲下帮她捡柴火。阿怡笑了,

掏出个小本子:"首先,瓜不能打农药。""不打药虫子吃光了怎么办?

"阿怡指向远处的松林:"那里有你的杀虫大队。"接下来的三个月,

青松跟着阿怡学做糖醋诱虫瓶、太阳能杀虫灯。阿怡的手很巧,一只手能打复杂的绳结,

牙齿配合右手组装器械。她的残臂能灵巧地压住瓜藤,配合右手采摘。"你为什么帮我?

"某个夜晚,青松看着煤油灯下记账的阿怡。阿怡的笔尖顿了顿:"县里给我安排工作,

要么糊纸盒,要么来帮你。我选了后者。""为什么?""纸盒里装的是死物。"阿怡抬头,

"地土瓜是活的。"月光漏进窗缝,照亮阿怡的侧脸。青松突然发现,这个独臂姑娘的眼睛,

比深圳河上的霓虹更亮。2000年春天,阿怡从县城背回一台二手电脑。主机箱捆在背上,

显示器抱在怀里,走三十里山路回到鸡窝岭时,蓝布衫已被汗水浸透。"这是什么?

"青松围着布满灰尘的方正电脑转圈。"印钞机。"阿怡喘着气,用残臂擦汗。

她单手接好线路,开机键按下,风扇的嗡嗡声惊飞了窗外的麻雀。青松蹲在旁边,

看阿怡用右手食指一个键一个键地敲。"脆、玉、一、号、地、土、瓜..."她边打边念,

屏幕上跳出歪扭的字。"太慢了。"青松忍不住伸手。"别动!"阿怡用断臂挡开,

"电商就像种地,急不得。"三天后,

阿怡完成了第一个简陋网页:绿色背景上几张地土瓜照片,红字标着"深山珍品,

天然无污染"。联系电话是村委会的座机。"这就行了?"青松挠头。阿怡神秘一笑,

掏出一张纸条:"我在县网吧发了二十个论坛帖子。"第一单生意来得猝不及防。半夜,

村委会的王会计哐哐砸门:"昆明来的电话!说要一百斤地土瓜!"青松光脚跑到村委会,

抓起电话时手在抖。对方是个做高端水果批发的商人,从论坛看到信息,想试销。装箱那天,

青松挑了最大最甜的瓜,每个用软纸包好。阿怡单手写快递单,字迹工整。

邮政车卷着尘土离开时,两人站在村口,不约而同地笑了。"电真的能商量买卖了。

"青松说。阿怡白了他一眼:"这叫电子商务。"到2002年底,订单稳定在每月五百箱。

阿怡教会村里三个姑娘用电脑,轮流在村委会值班接单。青松买了辆二手小货车,

每周往县城跑两趟发货。变化悄然发生。

老人送孙辈学电脑;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连最爱骂人的刘婶也改了口:"青松娃有出息,

阿怡姑娘更是神仙下凡!"2003年四月,非典的消息如野火蔓延。县里通知:客运停运,

货运车辆必须消毒检查。青松站在仓库,看着堆积如山开始腐烂的地土瓜,拳头捏得咔咔响。

半个月的订单全退了,甜腻的腐臭味引来成群的苍蝇。"再这样下去,完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