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电话怎么半天才接?”
电话那头传来三叔李建国的声音,背景里是麻将牌哗啦啦的碰撞声。
“那破店……还守着干嘛?
你爸妈都走了,唉。”
三叔叹了口气,话锋很快就转了。
“听叔的,卖了。
老城区的破房子,加上那个铺子,我托人找了下家,估摸着能给你在市区换套新房。
你一个正经大学毕业的,往后总不能真在油烟地里当一辈子厨子吧?
你是我亲侄子,叔还能害你?”
李阳没作声。
他靠着后厨那扇沾满油渍的门框,静静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小店。
不到八十平米。
八张桌子,桌角的漆都磨掉了,露出木头本身的颜色。
墙皮有些地方己经斑驳,角落里还堆着些没来得及收拾的旧东西。
这里,是父母留给他的一切。
是他的根。
“叔,我知道您为我好。”
李阳终于开口,声音很轻,也很温和。
“但这是爸妈留下的,我想……先守着。”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
一声长叹,麻将声更响了,听着像是输了牌,语气也急躁起来,“行行行,随你!
往后缺钱了,就跟叔说,一个大小伙子,别苦着自己!”
电话被挂断了,店里恢复了安静。
只有角落那台老冰箱,还在固执地发出嗡嗡的低鸣。
李阳走到靠窗的一张桌子旁,伸出手,划过老旧的木桌。
他记得,小时候自己就趴在这张桌子上写作业。
母亲会端来一碗刚出锅的阳春面,面汤的热气散开,桌子也被熏得温热。
他埋头吃面,母亲就在旁边拿着抹布擦拭邻桌,嘴里絮絮叨叨,说着街坊的家长里短。
父亲在后厨忙活,锅勺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偶尔还会跟着厨房里放着的老歌哼哼几句。
那时候的小店,吵闹,拥挤,却有一种暖得人舒坦的烟火气。
那场车祸,带走了店里所有的声音,也抽走了全部的温度。
他刚大学毕业,入职了一家知名企业,本以为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可是命运却只用了一次失控的转弯,就把他的人生砸得稀碎。
如今他站在这里,只是想守住父母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
他擦拭着店门口的柜台,被一本有些年头的册子吸引住了目光。
册子是线装的,牛皮封面被摩挲得油光发亮,没有书名,只在右下角烙烫着一个看不清的纹样。
这是父亲的东西。
他记得,父亲有时会拿出这本册子,用毛笔在上面写些什么。
他小时候好奇,凑过去看,总被父亲笑着推开,说小孩子家家的,看不懂。
现在,再也没有人会推开他了。
他拿起册子,翻开。
里面是父亲用小楷写下的一行行字,字迹苍劲,内容却透着古怪。
“雨夜不卖活物。”
“子时不待客。”
“门前槐树下,不得泼洒荤腥。”
……一条条看下去,都是些没头没脑的规矩。
李阳觉得,这大概是乡下传下来的一些讲究。
父亲那辈人,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对天地神明总多着一份敬畏,信这些东西,也不奇怪。
他摇了摇头,将册子合上,放回原处。
想这些也没用,眼下最要紧的,是让店重新开起来。
天色,不知不觉就暗了。
方才还洒在门口老槐树上的夕阳余晖,转眼就被西边涌来的大片乌云吞没。
云层压得很低,把整个老城区都笼罩在黑暗里。
一声闷雷从天边传来。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
起先还只是零星几点,很快就连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雨幕,将窗外的老街、槐树,都冲刷得模糊不清。
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原因,店里的几个日光灯管闪烁了两下,发出“滋滋”的电流声,然后不亮了。
纯粹的黑暗,将一切都吞了进去。
李阳打开手机的照明,最后在柜台的最下面的抽屉里找到了几个蜡烛。
微弱的烛光在空旷的店里摇曳,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又长又晃。
他忽然想起了册子上的第一条规矩。
“雨夜不卖活物。”
还真是巧了。
李阳自嘲地笑了笑,今晚本就没打算开张,倒也谈不上守不守规矩。
他端着蜡烛,正准备回后屋。
吱呀——那扇许久没开的店门,被从外面,缓缓推开了一道缝。
一阵风从门缝里钻了进来,带着雨夜的湿寒。
烛火被吹得剧烈摇晃,光影在墙壁上狂乱地舞动,差一点就灭了。
李阳急忙抬手护住烛火,眯眼望向门口。
门外,站着一个瘦小的身影。
是个小女孩,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她浑身湿透,深色的裙子紧紧贴在身上,头发一缕一缕地黏在脸颊和额头,水珠顺着发梢不断往下淌。
那张小脸,在昏黄的烛光下,白得有些不寻常,没有一点血色。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门口。
一双大眼睛在昏暗中望着李阳,怯生生地开了口,声音很轻,很细,带着一种空洞的回音。
“老板……有,有吃的吗?”
“我只要一碗热汤。”
李阳怔住了。
雨这么大,天都黑透了,怎么会有个孩子一个人跑出来?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心头一紧。
这是谁家的孩子走丢了?
淋成这样,不病才怪。
“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他放下蜡烛,走上前,想先把她拉进店里,再把门关上。
就在他的指尖快要碰到女孩冰冷的手臂时,他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柜台那本父亲留下的牛皮册子,正无声地散发着如同水波般的微弱金光。
光芒一闪而逝。
可下一瞬,一股清凉的意念涌入李阳的脑海。
一卷古朴的画轴,在他意识深处轰然展开。
画轴上水墨流淌,最终凝聚成西个古朴大字——饕餮食经。
紧接着,无数信息化作洪流,冲刷着他的认知。
这食经,能复原天下失传的菜谱,能烹煮人间悲欢,调和世间阴阳。
他可以通过入梦的方式,亲历一道菜的诞生,领悟其中的火候与人情。
烹饪所需的一切食材,皆由一个名为“天厨宝库”的地方供给。
饭馆经营所得,他只能留下两成,余下的八成,则用于饭馆自身的维系与新生。
李阳还没从这匪夷所思的变故中回过神来,画卷上,又有新的墨迹浮现。
奇遇开启:安抚迷途之客。
菜品解锁:孟婆汤·凡间版。
主材:忘川水(宝库己备),当归,生姜。
孟……孟婆汤?
李阳的目光,缓缓地、僵硬地,落回到门口那个脸色苍白的小女孩身上。
他感觉后背的汗毛都立了起来,手脚一阵阵发麻。
孟婆汤是给谁喝的,这谁都知道。
那眼前这个小女孩……不是人!
“关门!
快关门!
把她关在外面!”
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疯狂尖叫。
他本能地向后退了一步,身体因为恐惧而轻微地颤抖。
可他的目光,却无法从女孩那双纯净又透着迷茫的眼睛上移开。
他看着她瘦弱的肩膀在风里微微发抖。
他想起了父亲酒后拍着他肩膀说过的话:“小阳,记住,咱家是开饭馆的。
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
甭管他是富是穷,是好是坏,只要进了咱家的门,就得让他吃上一口热乎的,吃饱了再走。”
若是爸妈还在,看到这样一个在风雨夜里无助的“孩子”,绝不会把她关在门外。
他们会把她迎进来,给她擦干头发,然后煮上一碗最热乎的面。
管她是谁,从哪里来。
是人,还是……别的什么。
一碗热汤而己。
李阳缓缓地深吸了一口气,强行把心头那份冰冷的恐惧压了下去。
既然接手了这个饭馆,也接手了这本食经。
那么,就从这一碗传说里的汤开始吧。
李阳看向那个小女孩,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一样温和,尽管他握着蜡烛的手还在发抖。
“进来吧,外面雨大。”
“热汤……马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