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下,城市的空气像被蒸笼罩住。
林峰背着旧书包,出了校门,首奔城西的批发市场。
口袋里那87块钱沉甸甸地压在心口,仿佛随时会蒸发掉。
市场里,人声鼎沸。
小贩的吆喝声混杂着油渍和汗味,货摊一排连着一排,摆满了拖鞋、塑料盆、钥匙扣、小家电。
每个摊主都在高声喊着:“亏本清仓!”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林峰穿行其间,心里不断掂量。
前世他知道,真正能赚钱的是未来的电子词典、复读机,可现在的他连启动资金都不够,哪怕只进货一箱,也得两三百块起。
“钱太少了。”
他暗暗握拳。
他停在一个摊位前。
摊主是个西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背心,拿着蒲扇扇风。
摊上摆着一堆耳机和随身听配件。
“老板,这耳机怎么卖?”
林峰弯下腰,随口问。
“便宜,便宜!”
摊主眼珠一转,笑道,“你要零买五块一副,你要批发,两块五。”
林峰挑了一副,看上去塑料感十足,线材还散着廉价的胶味。
他心里一沉:这种货,十有***是劣质品。
可他没得选。
口袋里只有几十块,能买的货极其有限。
咬了咬牙,他掏出五十块钱:“给我二十副。”
摊主笑得见牙不见眼,动作利索地装了一袋:“学生仔,你这是要去摆摊吧?
哈哈,练练胆子也好。”
林峰拎着袋子离开,背后摊主还在笑。
笑声听在耳里,带着几分轻蔑。
——夜幕降临,城西广场的夜市开始热闹。
几十盏白炽灯悬在摊棚上,映得街面一片昏黄。
香气、嘈杂、吆喝声汇成一股热流。
林峰在一个角落支起小纸板,用粗笔写上:“进口耳机,五块一副!”
他小心地把耳机一排排摆开,蹲在摊位后,心脏“砰砰”首跳。
“耳机,五块一个,试了再买!”
他嗓子喊得发干,可来来往往的路人只是瞥一眼,没人停下。
旁边卖手电的摊贩打趣道:“小伙子,你这耳机进货哪儿来的?
这年头,大家要么随身听自带耳机,要么买国产小厂货,谁会花五块?”
林峰没搭话,只是继续吆喝。
终于,一个大叔停下脚步,拿起一副耳机插到自己的随身听里,皱眉:“杂音大得很,这也叫进口货?”
林峰脸一红,硬着头皮道:“三块卖你。”
大叔笑了笑,甩下三块钱,转身就走。
第一次成交,却让他心口发凉。
进价2块5,卖三块,只赚五毛。
夜渐渐深了,他喊到嗓子沙哑,却只卖出去五副,净赚两块五。
剩下的耳机还躺在袋子里,怎么看都刺眼。
更糟糕的是,晚上八点多,一辆摩托车从街口开来,两个身穿制服的城管大声喊:“收摊,收摊!”
摊贩们一阵兵荒马乱,有人飞快把货扫进袋子,有人拖着三轮车拼命逃。
林峰也慌了,抱着耳机袋转身就跑。
结果鞋带松了,一脚踩空,差点摔倒,耳机散落一地。
“喂!
你!”
城管冲他喊了一声。
林峰慌不择路,狼狈地捡起几副耳机,钻进小巷才算脱身。
他气喘吁吁地靠在墙边,手里只剩下一个半空的袋子。
“第一次摆摊,就这样了……”林峰苦笑,喉咙发紧。
回到出租屋,他把钱倒在桌上,数了数——口袋里只剩下三十七块钱,比早上出门时少了一半。
窗外夜市的喧嚣声逐渐散去,只剩下远处偶尔的狗吠。
林峰盯着那袋耳机,心里酸涩。
“连摆摊都做不好,我拿什么改变命运?”
可下一刻,他狠狠咬住牙,眼神一点点冷下来。
“不,不能退。
就算今天赔了,我也要想办法爬起来。”
他抓起本子,在第一页写下几行字:“第一次摆摊:亏。
原因:进货差、选址差、不会吆喝、没算摊位费、城管风险。
教训:先学会活下来,再谈赚钱。”
写完,他深吸一口气,把笔拍在本子上。
“第一战,算是栽了。
但这只是开始。”
夜风透过窗子吹进来,他的目光却越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