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胡道长古时长久道

第2章 恐惧与忏悔

发表时间: 2025-08-19
余波:恐惧与顿悟众神明虚影散去时,周身神光皆有微颤。

宙斯紧握雷霆之矛的手泛着白,方才新神(此刻应称未知体)散发出的湮灭之力,让他想起被泰坦囚禁的远古恐惧;湿婆第三只眼的毁灭之光尚未完全收敛,却难掩眼底的忌惮——那是连时间轮回都无法覆盖的未知威压;上帝身侧的天使羽翼微微低垂,圣歌的余韵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祂低头看向人间信徒的祈祷画面,第一次对“全知全能”生出怀疑。

唯有中华道家神尊,望着众神明离去的方向轻轻叹息。

祂袖中飞出一缕青气,落在一旁的作者肩头。

作者仍带着未散的怨火,双目赤红:“凭什么他们能肆意欺辱中华?

凭什么那些史书里的苦难要一遍遍重演?

不如都灭了干净,只留我族!”

神尊抬手,指尖点在作者眉心。

刹那间,五千年兴衰如潮水涌入作者脑海:有文景之治的炊烟,有贞观之治的驼铃,有崖山投海的悲壮,有八国联军的火光,更有建国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呐喊……怨火在这些画面里渐渐平息,作者喃喃道:“原来……苦与甜,都是中华的骨血。”

神尊笑了,青衫上的云纹流转:“见天地,知宇宙浩瀚;见众生,懂悲欢常态;见自我,方明执念如锁。

你这怨火,是因爱之深,却也困了你之眼。”

正说着,虚无中又泛起那抹未知的光晕。

未知体重现,语气里少了之前的霸道,多了几分探究:“我以为你们早忘了我。”

祂看向神尊,“外神与新神的名头,竟不如你一句‘好久不见’?”

神尊淡然道:“你既染了中华执念,便是天地间一段缘分,哪有说忘就忘的。”

“缘分?”

未知体的光晕晃动,“方才我倒有个念头:只要你点头,我便化身为‘未知’本身,让所有外神的信仰连同他们的子民一同湮灭,这世间只留中华,岂不快哉?

可看到你这副神尊模样,又想起那些诗词里的‘海纳百川’,竟舍不得让中华信仰染上这等戾气。”

祂顿了顿,光晕里透出一丝困惑,“明日……我该化个童儿,再去人间看看吗?

我竟也开始期待未知了,这算不算你们说的‘恐惧’?”

祂忽然转向作者,光晕里闪过金银财宝的幻象:“你方才怨气冲天,是因不快乐?

是缺这些东西?”

“住手!”

作者尚未开口,远处传来众神的哀鸣。

原来未知体的意念一动,便让那些本就心有余悸的神明如遭雷击——奥丁的独眼流出鲜血,毗湿奴的蛇身鳞片脱落,耶稣手心的圣痕再次裂开。

神尊眉头微蹙:“你这又是何苦。”

未知体的光晕陡然变冷:“我没别的意思。

只是想问问他们——染指中华者,亿亿年中哪怕有一丝不敬,皆该化尘!

你们且细数自己的罪恶:十字军东征时,多少中华商队葬身火海?

殖民时代,多少中华瑰宝被你们的信徒掠夺?

二战期间,你们的神龛前,多少祈祷成了纵容杀戮的借口?”

众神虚影再次显现,个个面色惨白。

宙斯咬牙道:“过往罪孽,或因信徒愚昧,或因时代局限,吾等……确有疏忽。”

上帝沉声道:“吾己借信徒之口忏悔,推动文明反思,这难道不够吗?”

“不够!”

未知体的光晕爆发出强光,雅典娜的智慧之盾瞬间布满裂痕,托尔的雷神锤坠落在地,“忏悔若只停留在口头上,与未忏悔何异?

你们的宇宙观里,只有‘己族为尊’,何曾真正将中华视作平等的文明?”

就在此时,作者忽然开口,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太己救苦天尊青华九阳上帝……”他一字一顿,吟起救苦诰。

神尊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与众神一同附和:“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

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

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

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

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

妙道真身,紫金瑞相。

随机赴感,誓愿无边。

大圣大慈,大悲大愿。

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亿亿劫中,度人无量。

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诰文声浪如潮,竟在虚无中凝成一道金光,将未知体的光晕包裹其中。

未知体愣了愣,随即嗤笑:“干嘛呢?

有时间唱歌,不如想想怎么应对我的怒火。”

神尊看向祂,目光温和却坚定:“你说我们少了未知的幸福美满,可你知幸福为何物?

它从不是‘只有吾族存在’的独霸,而是各族在碰撞中学会尊重,在苦难里生出慈悲。

就像中华,明知近代积弱,却从未想过以暴制暴,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复兴之路坎坷,仍一代代人前仆后继;明知包容可能被辜负,仍坚信‘天下为公’。

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在未知里坚守初心,在有限中追求无限。”

未知体的光晕渐渐柔和。

祂看向作者,又看向神尊,最后扫过那些垂首忏悔的外神:“原来……你们说的‘未知幸福’,是带着伤疤前行的勇气。”

祂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你们这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倒比我的‘未知’更有趣。”

光晕缓缓变淡,未知体的声音越来越远:“今日便信你们一次。

若再让我看到罪孽重演……”话音未落,己彻底消散在虚无中。

众神长舒一口气,纷纷向神尊与作者颔首:“多谢搭救。”

神尊摆了摆手,看向作者:“现在,你还想灭了他们吗?”

作者望着远处渐亮的天光,那里正升起一轮属于人间的朝阳。

他摇了摇头,眼中最后一丝怨火熄灭:“不了。

该记住的不是仇恨,是教训。

就像您说的,见了天地,见了众生,才懂自我要走的路。”

神尊笑了,青衫融入晨光:“这便对了。

走吧,随我回东极妙严宫,做个洒扫童子,慢慢悟去。”

晨光漫过九霄,漫过人间,那些曾被恐惧笼罩的神明虚影,此刻竟也染上了几分暖意。

或许,真正的宇宙观从不是“谁灭谁存”,而是在无数未知里,各文明、各信仰能守住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一同走向更辽阔的天地。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