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 法医小厨娘苏晴张生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法医小厨娘苏晴张生

法医小厨娘苏晴张生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法医小厨娘苏晴张生

猫猫125849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网文大咖“猫猫125849”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法医小厨娘》,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苏晴张生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现代法医苏晴过劳死,穿越成架空王朝大靖京都的孤女。为求生计,她凭现代知识经营“知味馆”食肆。故事始于她因一桩“书生猝死案”崭露头角,其精湛的验尸技艺震惊刑部侍郎萧墨渊,被他力排众议聘为刑部编外仵作。

主角:苏晴,张生   更新:2025-10-19 19:15:2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晨曦微露,薄雾如纱,笼罩着京都南城。

槐树巷在渐起的喧嚣中苏醒。

苏晴起了个大早,用昨日刘婶给的杂面馒头就着热水填饱肚子,便开始仔细清点家当。

那不足百文的铜钱,是她全部的本钱。

父亲留下的药材和瓶罐,或许能派上用场,但非长久之计。

开食肆的念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

位置是现成的——自家这院子临着槐树巷,虽非主干道,但也是条人来人往的巷子,只需将临街的院墙开个门,便是现成的铺面。

难点在于启动资金和可靠的帮手。

她换上一身最干净的半旧襦裙,将头发利落地绾成未嫁女子的双丫髻,对着模糊的铜镜练习了几遍原主记忆中怯生生的笑容,这才揣上那包铜钱,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出去。

槐树巷比她想象的更热闹些。

青石板路不算宽敞,两侧是高低错落的民居和零星几家铺子。

早点摊子支起了冒着热气的蒸笼,卖菜的农妇吆喝着,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孩童在巷子里追逐打闹。

空气里混杂着食物、尘土和淡淡牲畜的气味,构成一幅鲜活而生动的市井画卷。

苏晴放缓脚步,仔细观察。

她先走到巷口刘婶家开的杂货铺。

铺子不大,货品却琳琅满目,从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到简单的农具、孩童的零嘴,一应俱全。

刘婶正拿着鸡毛掸子拂拭货架上的灰尘,她男人李大叔则在门口整理着新到的草绳。

“刘婶,李大叔,早。”

苏晴上前,依着礼数打招呼。

“哟,晴丫头,今日气色看着好多了!”

刘婶放下掸子,热情地迎上来,拉着她的手端详,“这是要出门?”

“嗯,想随意逛逛。”

苏晴点头,目光扫过铺子,“婶子这生意瞧着不错。”

“嗐,糊口罢了。”

刘婶笑道,随即压低声音,“比不得对门那家。”

她朝对面努了努嘴。

苏晴顺势望去,只见对面是一家门面明显齐整些的布庄,挂着“王记布庄”的招牌。

一个穿着绸缎褂子、身形微胖、颧骨略高的妇人正站在门口,指挥着伙计卸货,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街面,正是刘婶昨日提过的王娘子。

她似乎察觉到目光,也朝这边瞥了一眼,看到苏晴,嘴角撇了撇,没什么表示便扭过头去。

“瞧见没?

势利眼得很。”

刘婶小声嘀咕,“仗着家里有几个钱,眼睛长在头顶上。

前些日子还想低价盘下你家院子扩她的布庄呢,幸亏你没答应。”

苏晴心中了然,对这王娘子多了几分警惕。

她转而问道:“刘婶,咱们这巷子里,可有什么吃食铺子?”

“吃食?”

刘婶想了想,“巷子深处有个卖炊饼的老张头,再就是路口早上有卖胡辣汤、馄饨的摊子,都是些简单吃食。

怎么?

晴丫头你想做吃食买卖?”

她有些惊讶。

苏晴也不隐瞒,微微颔首:“是有这个想法。

家里情况您也晓得,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想着这临街的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或许能开个小食铺,卖些简单饭食点心。”

刘婶闻言,眼睛一亮,随即又担忧道:“这主意好是好,你这身子刚好些,能吃得消吗?

开铺子可辛苦,本钱也不少哩。”

“本钱是有些紧,慢慢来便是。

身子养养就好了,总不能一首靠着邻里接济。”

苏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大叔在一旁听着,插话道:“晴丫头有这志气是好事。

需要搭把手的地方,尽管言语。”

“多谢李大叔。”

苏晴感激道。

她又向刘婶打听了几句租赁碗碟桌椅、采买食材的门路,刘婶都一一热心告知。

离开杂货铺,苏晴又在巷子里转了转,仔细观察人流和己有的摊贩。

她发现,这里往来的多是附近的住户、码头的力工、以及一些行色匆匆的小商人,消费能力有限,但对便捷、实惠的吃食需求很大。

现有的摊贩提供的食物种类单一,味道也只能说寻常。

一个想法在她脑中逐渐成形——或许,可以主打一两种味道独特、制作相对便捷、又能饱腹的吃食。

她想起了记忆中的肉夹馍和凉皮,这两样东西若能结合本地食材和口味稍加改良,或许能打开局面。

肉夹馍的馍要烤得外酥里嫩,肉要炖得酥烂入味;凉皮要筋道,调料汁是关键……正思忖间,她路过老张头的炊饼摊。

摊子前围着三两个等待的顾客,其中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衿、身形清瘦的年轻书生引起了她的注意。

书生看着锅里的炊饼,喉头滚动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两枚铜钱,犹豫片刻,还是递了过去,换来一个热乎乎的炊饼,小心地揣进怀里,并没有立刻吃。

苏晴认出,这似乎是住在邻街的那个张生,家境贫寒,一心备考科举,原主记忆中似乎有过几面之缘,是个谦和知礼的人。

张生也看到了苏晴,愣了一下,似乎认出她来,微微颔首示意,脸上带着些腼腆,并未多言,便匆匆离开了。

苏晴收回目光,继续她的考察。

她走到巷口,这里更加热闹,各种摊贩云集。

她在一个卖陶器的摊子前停下,询问碗碟的价格;又到一个大的菜市,了解米面粮油、蔬菜肉类的市价,心里默默计算着成本。

一圈转下来,心中大致有了谱。

启动资金确实紧张,但并非完全无法可想。

碗碟桌椅或可先租赁旧的,食材首批少进些,主打的一两样吃食先做起来,慢慢积累口碑和本钱。

回到槐树巷自家院门前,她看着那堵临街的土坯墙,想象着这里开出一扇门,挂上招牌,灶火升腾,食客往来……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

“味缘居……”她低声念出脑中闪过的名字,希望这小小的食肆,能成为她在这异世立足的根基,也希望能以美食为缘,连接起这京都的烟火人情。

推开院门,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暖金色。

她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说服可能成为帮手的第一个人——刘婶。

以及,想办法凑齐那最初的本钱。

挑战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