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 罗馬,罗马罗馬罗馬已完结小说推荐_完整版小说罗馬,罗马(罗馬罗馬)

罗馬,罗马罗馬罗馬已完结小说推荐_完整版小说罗馬,罗马(罗馬罗馬)

门吉石垒先生 著

都市小说完结

小说《罗馬,罗马》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门吉石垒先生”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罗馬罗馬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罗馬,罗馬   更新:2025-09-28 17:12: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 新手保护期与算法的冰冷穿上那身明黄色的骑手服,罗馬便不再是罗馬,而是骑手APP地图上一个移动的光点,一个被系统算法支配的“数字劳动力”。

最初的几天,平台似乎对他这个“新手”有所宽容。

派单不那么密集,路线也相对简单。

罗馬利用这段时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这座城市的一切。

他不再是从前那个坐在车里或办公室,宏观地看待城市区块的“罗总”。

他现在必须用双脚和车轮去丈量每一条街道,记住每一个小区的名字、每一个单元的方位、哪一栋楼需要绕到后面才能找到入口、哪个写字楼的电梯在高峰期需要等待十分钟以上。

他买了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贴在出租屋的墙上,每天收工后,就用彩笔标记出今天送过餐的小区、商家,并详细备注:“XX苑,北门进,3栋需走地下车库近”、“XX大厦,午高峰电梯恐怖,提前10分钟告知顾客”。

这仿佛是他创业时做市场调研和路径优化习惯的延续,只是目的从“扩张版图”变成了“生存下去”。

这种熟悉的行为模式,带来了一丝微弱的掌控感,暂时驱散了弥漫在他心头的巨大茫然。

然而,“新手保护期”转瞬即逝。

一周后,系统的派单开始变得密集且“智能”。

它总是能精准地在他即将送完一单时,塞过来一个方向相反但时效紧迫的新订单。

它不再考虑他是否熟悉路线,只是冷酷地计算着全局的配送效率和运力分布。

“您有新的派单,从‘川味小炒’到‘鑫源国际写字楼’,预计配送时间28分钟。”

“叮咚!

派单联合,‘甜蜜蛋糕房’到‘实验中学西门’,与上一顺路,请一并取送。”

APP的提示音变得像鞭子抽打空气的脆响,催促着他不断地加速、再加速。

他的手机时刻连着充电宝,不敢有丝毫电量告急的风险。

他开始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与时间赛跑”。

(二) 大雨、跟头与冰冷的罚款真正的考验,在一个周五的傍晚降临。

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乌云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

经验丰富的老骑手们抬头看天,纷纷提前收工或找地方避雨。

罗馬看着APP上因为天气恶劣而飙升的“天气补贴”,一咬牙,选择了继续上线。

他太需要钱了,每一分补贴都意味着能早一天还上一点债务。

暴雨倾盆而下,像是天上破了个窟窿。

雨水瞬间模糊了头盔面罩,街道上的积水迅速蔓延。

罗馬的二手电动车在雨幕中艰难前行,雨衣根本不起作用,雨水顺着领口、袖口往里灌,很快他就浑身湿透,冷得牙齿打颤。

手上的一单是送往一个老旧小区的外卖。

眼看就要超时,他拐进一条狭窄的巷子,想抄个近路。

巷子地面不平,积水下隐藏着一个深坑。

车轮猛地陷进去,车身剧烈倾斜——“哐当!”

人仰车翻。

罗馬重重地摔在泥水里,手肘和膝盖传来一阵钻心的疼。

保温箱甩出去老远,里面的餐盒散落一地,汤汁混合着雨水,汩汩地流出来。

那一瞬间,罗馬趴在冰冷的积水里,竟然一时不想爬起来。

雨水无情地拍打在他的背上、头上,世界只剩下哗啦啦的雨声和自己粗重的喘息。

手肘的疼痛、湿透的冰冷、餐损的赔偿、超时的罚款、可能到来的差评……所有这些糟糕的事情叠加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他也许正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透过落地窗欣赏雨景,或者和团队讨论着雨天该如何提升配送效率,如何给骑手更好的保障。

如今,他自己成了那个在暴雨中挣扎、无人问津的“效率”牺牲品。

讽刺,巨大的讽刺让他想放声大笑,可嘴角刚咧开,雨水就混着苦涩灌了进去。

他挣扎着爬起来,首先去看餐盒。

完了,一份番茄牛腩饭彻底爆销,红色的汤汁像血一样晕染开来。

他麻木地掏出手机,颤抖着点击“上报异常”——“餐品洒漏”。

系统立刻弹出提示:“需联系顾客解释并协商处理,并承担餐损费用。”

他拨通顾客的电话,声音因为寒冷和疼痛而有些发抖:“您……您好,我是骑手,非常抱歉,我在路上摔了一跤,您的外卖……洒了……您看……”电话那头的男人语气非常不满:“洒了?

那我吃什么?

我等着吃饭晚上还要加班呢!

你们怎么搞的?”

罗馬只能一遍遍道歉:“对不起,是我的责任,我赔您钱,或者我重新给您买一份……”最终,在客服的介入下,罗馬通过平台赔偿了顾客的餐费,并被系统记录了一次“严重超时”和“餐损事故”。

这一单,他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倒贴了三十多块,并且被扣除了宝贵的服务分。

推着摔歪了车把的电动车,一瘸一拐地走出巷子,罗馬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抛弃的落水狗。

雨还在下,城市的灯火在雨幕中变得模糊而遥远。

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和绝望,将他紧紧包裹。

(三) 便利店的热水与深夜的问候就在他万念俱灰,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路过一家24小时便利店。

明亮的灯光从玻璃窗透出来,在凄风冷雨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鬼使神差地停下车,想进去买包最便宜的纸巾擦擦脸。

身上的水滴滴答答落在干净的地板上,他感到十分抱歉,局促地站在门口。

收银台后面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阿姨,看到他这副狼狈的样子,没有流露出任何嫌弃,反而关切地问:“哎呦,小伙子,摔着了?

没事吧?”

这声平常的问候,在此刻的罗馬听来,却如同天籁。

他鼻子一酸,强忍着摇了摇头:“没……没事,阿姨,我买包纸巾。”

阿姨走出来,不仅拿了纸巾给他,还递过来一个塑料凳子和一个一次性纸杯:“快坐下歇歇,擦一擦。

我给你倒杯热水,不要钱。

这天气还出来跑,真不容易。”

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递到罗馬手中。

那温度透过纸杯,迅速传到他的掌心,然后顺着血管,一点点流向他冰冷的心脏。

他双手捧着杯子,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任凭热水的气氲湿润他的眼眶。

他没有说话,阿姨也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又拿了一条干净的毛巾给他擦头发。

这无声的善意,像寒夜里的一簇火苗,虽然微弱,却足以让他冻僵的身体和心灵,感受到一丝回暖。

另一次,是给一个位于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司送宵夜。

那时己近午夜,大部分楼层都熄了灯,只有那一间办公室还亮着。

他敲门进去,只有一个年轻女孩在电脑前埋头工作。

女孩接过外卖,看到他满脸倦容,轻声说:“这么晚还在送呀,辛苦了。

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同样是一句简单的话,却让罗馬心头一暖。

他看到了另一个在深夜里为生活、为梦想拼搏的身影,他们之间仿佛产生了一种无声的共鸣。

不再是冰冷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两个努力活着的人之间的短暂交汇。

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便利店阿姨的一杯热水,加班女孩的一声“注意安全”,甚至有时顾客接过外卖时的一句“谢谢”——都成了罗馬在冰冷算法和残酷现实挤压下的缝隙中,呼吸到的珍贵氧气。

它们提醒他,这座城市除了竞争和效率,还存在着最基本的人情味。

(西) 适应与“降维打击”的萌芽日子一天天过去,罗馬逐渐适应了这种节奏。

身上的疼痛变成了肌肉记忆,城市的脉络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他不再是最初那个慌慌张张、频频出错的新手。

更重要的是,他那颗曾经作为创业者的头脑,开始在送外卖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运转起来。

他发现平台系统的派单逻辑并非完美,有时为了追求所谓的“顺路”,会规划出极其低效的路线。

他开始尝试在接单后,不是盲目跟随系统导航,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重新规划取餐和送餐的顺序。

比如,系统可能让他先取一份需要现做的餐品,然后再去取一份己经做好的,导致后者在等待过程中变凉。

罗馬则会判断,先去取做好的,利用这段时间差再去取现做的,从而保证两单都能以更佳的状态送达。

他还发现,很多商家出餐慢是导致骑手超时的关键。

他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哪些商家在什么时段容易爆单,出餐慢,下次接到这些商家的订单时,他会提前给顾客发消息,委婉告知可能需要多等几分钟,从而降低顾客的预期,减少差评风险。

这些小小的“优化”,源于他过去创业时培养出的数据敏感度和用户思维。

他像是在对一个庞大的系统进行“降维打击”,只不过这次,他打击的对象是困住他自己的系统,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系统内活得稍微好一点点。

他的超时率开始下降,好评数慢慢增多,每天的收入也变得稳定起来。

他甚至偶尔能在骑手群的闲聊中,给其他遇到问题的新手提供一两条实用的建议。

一天晚上,他送完最后一单,回到那个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和贴满地图的墙的出租屋。

他脱下湿透的鞋袜,泡了一碗方便面。

看着墙上那些被彩笔密密麻麻标记的地图,他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里,似乎又变成了一个简陋的“作战指挥室”。

只不过,以前他指挥的是一个公司,现在,他指挥的只是他自己这辆破旧的电动车和疲惫的身体。

窗外,雨早己停了,月光清冷地洒进来。

罗馬吃着泡面,心里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绝望的悲凉。

他依然疲惫,依然负债,依然看不到明确的未来。

但他知道,他正在这条看似没有尽头的隧道里,一步步地向前走。

系统的鞭子依然会抽下来,生活的暴雨依然会不期而至,但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微小温度,和自己内心深处不肯熄灭的那点星火,让他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力气。

他打开手机,看着骑手APP里那个显示着今日收入的数字,虽然微薄,却是他用自己的汗水,一分一厘挣回来的。

(第二章 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