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 > > 第十六个夏天(林砚江野)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免费阅读无弹窗第十六个夏天林砚江野
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花漫春山的《第十六个夏天》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主要角色是江野,林砚的校园小说《第十六个夏天》,由网络红人“花漫春山”创作,故事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33816字,15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8 13:03:2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第十六个夏天
主角:林非晚,周言之 更新:2025-09-28 14:43:3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初夏的晨光透过高三一班的窗户,在林砚摊开的英语课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教室里回荡着参差不齐的朗读声,他却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静谧空间,指尖轻轻划过书页,默诵着一段叶芝的诗句。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我现在就要起身,去往那地方,因为整日整夜...
他的声音极低,几乎淹没在四周的嘈杂中,但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仪式。每天早读的最后十分钟,他总会允许自己暂时脱离“标准答案”的轨道,沉浸在文字构筑的感性世界里。这是他严密时间表中一个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缝隙。
班主任李老师推门而入的声响打断了他的思绪。教室里的朗读声渐渐低落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门口那个陌生的身影。
“同学们,安静一下。”李老师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一贯的温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
林砚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望向门口。转学生并不罕见,高三上学期也从邻市转过来了一个,据说是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他习惯性地用理性分析:学期中转学,多半有些特殊原因。
然后,那个身影完全映入眼帘。
新同学站在李老师身旁,像是从另一个世界误入此处的闯入者。微卷的黑色短发有些凌乱,仿佛刚被风吹过;校服外套随意地敞开着,露出里面的纯黑T恤;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袖口,一反常规地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和一道若隐若现的淡色疤痕。
“这是江野同学,从临江二中转来的。”李老师介绍道,“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
名为江野的转校生没有像大多数转学生那样礼貌地自我介绍,他只是微微颔首,眼神懒散地扫过全班,带着一种近乎漠然的疏离感。那眼神在经过林砚时,没有任何停顿,就像掠过一件教室里的普通摆设。
“江野,你就坐在...”李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搜寻空位,最终落在林砚身后,“对,林砚后面那个位置是空的。”
林砚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年级第一的“标准答案”,他的后排因为压力太大而很少有人愿意长坐。上一个坐在那里的同学在上个月以“影响心理健康”为由申请调去了角落。
江野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拎着那个看起来几乎空瘪的书包,径直走向指定的座位。他经过林砚身边时,带起一阵微风,林砚敏锐地捕捉到一丝淡淡的烟草味——这在学校是明令禁止的。
“问题学生。”林砚在心中默默贴上标签,就像他习惯性地为所有事物分类一样。他的世界是由规则和秩序构建的,而这位新同学,从第一印象来看,无疑是一个需要被修正的“误差”。
早读课结束的铃声响起,林砚合上英语书,从抽屉里拿出下节课的数学教材和笔记本,整齐地摆放在课桌左上角。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遵循着内在的节奏和规律,如同他解答数学题时的步骤,清晰、准确、无可挑剔。
身后传来椅子被随意拉动的声响,然后是某人重重坐下的声音。林砚没有回头,但他能感觉到那股不协调的存在感,就像一首流畅乐章中突然插入的杂音。
数学课是林砚的强项,也是他最为享受的课程。当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三角函数证明题时,全班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
林砚略作思考,便在笔记本上流畅地书写起来。他的思路清晰,每一步推导都严谨无误,就像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五分钟后,他放下笔,答案已然成型。
“有同学解出来了吗?”孙老师环视教室。
通常这种情况下,只有林砚会举手。但今天,当他准备示意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鼾声。
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几个同学忍不住窃笑起来。林砚微微皱眉,转头看向后方。
江野趴在桌上,头埋在臂弯里,显然已经进入了熟睡状态。他的数学课本甚至还没有从书包里拿出来。
孙老师的脸色不太好看:“后排那位新同学,请你来回答这道题。”
林砚轻轻用笔杆碰了碰后桌,江野猛地惊醒,眼中闪过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他慢悠悠地站起身,目光投向黑板上的题目。
“需要我重复一遍题目吗?”孙老师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责备。
“不用。”江野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没有任何犹豫。他眯着眼看了黑板几秒钟,然后径直走向讲台,拿起粉笔。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他没有按照老师预期的思路解题,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了一种极为简捷的向量法,三步就得出了结论。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方法...是对的。”孙老师有些措手不及,“但这种解法我们还没学过,而且过程太简略,考试时可能会被扣分。”
江野无所谓地耸耸肩,放下粉笔,回到了座位。这一次,他没有再趴下睡觉,而是拿出了一本皱巴巴的草稿本,随手画着什么。
林砚看着他的背影,内心第一次产生了微小的波动。那道题的标准解法需要至少七个步骤,而江野的方法虽然“不规范”,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直觉和创造力。
一个会在上课睡觉,却能瞬间解出难题的转校生。林砚原本清晰的分类系统出现了第一道裂痕。
下课铃响,林砚作为学习委员,需要收齐上周布置的语文作文。他按组收齐,最后走到江野桌前。
“作文。”他言简意赅地说。
江野抬头看了他一眼,从书包里翻出一张折叠的纸,递了过去。那甚至不是作文纸,而是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的横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边缘还有涂鸦的痕迹。
林砚接过作文,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江野摊开在桌上的草稿本吸引。那上面不是预想中的乱涂乱画,而是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数学符号,线条流畅而自信,仿佛思维的直接映射。
“还有事?”江野注意到他的目光,语气冷淡。
林砚收回视线,平静地回应:“下次请用标准作文纸。”
当他转身离开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嗤笑。那笑声中没有恶意,更像是一种对“规矩”的不以为然。
午休时间,林砚照例前往图书馆做义工。整理书架时,他的思绪却不自觉地飘回了数学课上的那一幕。江野解题时的随性和高效,与他所遵循的“标准答案”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让他感到一丝不适,就像发现了一个无法被现有公式解释的变量。在他的认知体系中,努力学习、遵守规则才能取得好成绩是铁律,而江野的出现,似乎挑战了这一基本法则。
完成图书整理工作后,林砚习惯性地走向图书馆顶楼的天台。这里是学校少数几个可以让他暂时逃离人群的地方,也是他偶尔允许自己“失控”的小小特权。
推开天台门,微风拂面,带来初夏特有的青草气息。他走到栏杆边,从口袋掏出一小包猫粮——这是他为偶尔出现的流浪猫准备的。
然而今天,天台并非空无一人。
在距离他十几米远的角落阴影里,江野正蹲在地上,背对着他。那只经常在图书馆附近出没的橘猫亲昵地蹭着他的手,而江野正小心翼翼地从自己手臂上揭下什么。
林砚眯起眼睛,仔细看去。
是创可贴。江野正在更换小臂上的创可贴,而那道原本只是若隐若现的疤痕,此刻清晰可见——那绝非普通的划伤,而是一道已经愈合但仍显狰狞的旧伤,形状奇特,像是被什么动物抓咬后留下的痕迹。
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的目光,江野猛地回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遇。
那一刻,林砚看到了与课堂上完全不同的眼神——没有懒散,没有叛逆,只有一瞬间的警惕和随后迅速筑起的防备。
江野迅速拉下袖子,遮住了伤疤,站起身时已恢复了那副漠然的表情。
“好学生也逃课?”他先发制人地问道,语气中带着惯有的嘲讽。
林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的目光落在江野脚边那只亲昵蹭着他的猫,又回想起那道疤痕的形状。
救猫留下的伤痕?还是...
“我来这里看书。”林砚最终平静地回答,同时举了举手中不知何时拿起的书本——这是他下意识的反应,总是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准备好合理解释。
江野挑了挑眉,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天台。
林砚站在原地,微风拂过他的发梢。他看着那只橘猫亲昵地跟随着江野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楼梯口。
那道伤疤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转校生身上,究竟藏着多少与表象不符的秘密?
林砚发现,自己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超越理性分析的好奇。而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