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 > > 蚀忆危途苏晴林夏已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蚀忆危途(苏晴林夏)
其它小说连载
苏晴林夏是《蚀忆危途》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一剑九州寒99”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由知名作家“一剑九州寒99”创作,《蚀忆危途》的主要角色为林夏,苏晴,属于科幻末世小说,情节紧张刺激,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20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7 22:51:4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蚀忆危途
主角:苏晴,林夏 更新:2025-09-28 02:30:5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定制记忆的生意2073 年的星海市,像被打翻的霓虹调色盘。
金属楼宇直插云霄,全息广告在楼宇间穿梭,
“康愈宁 —— 守护每个家庭健康” 的标语每隔十分钟就会掠过 “忆栈” 的橱窗。
林夏总在这时调低店内的薰衣草香氛 —— 那是她用迷迭香与天竺葵调配的神经放松剂,
浓度精确到 0.03%,既能让顾客在植入记忆时降低排斥感,
又不会模糊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忆栈” 的面积不大,
二十平米的空间被分成两部分:前半区是接待台与展示墙,
后半区藏着隔音效果极佳的记忆植入室。展示墙上悬浮着七段 “样本记忆”,
最受欢迎的是编号 037 的 “祖父的果园”—— 画面里的老人坐在苹果树下,
手里的竹篮堆着通红的果子,连阳光的温度都能通过神经接口传递给体验者。“叮铃”,
门铃又响了。林夏抬头时,
指尖还停在全息操作台上 —— 她正在修复一段 “生日派对” 记忆,
客户是个失去女儿的母亲,要求把自己的脸植入 “女儿同学” 的角色里,
只为能 “再看她吹一次蜡烛”。进来的是老周,一个头发花白的退休教师。
他总穿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每次来都要先在展示墙前站五分钟,今天也不例外。“小林啊,
” 他搓着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能把我老伴的样子,再修得清楚点不?
上次植入的‘菜市场相遇’,她的笑还是有点模糊。”林夏接过照片,
照片上的女人扎着马尾,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这是老周第三次修改这段记忆了。
第一次是去年冬天,老周说老伴走了十年,他快记不清她的声音;第二次是春天,
他觉得记忆里的阳光太暗,像要下雨;这次,他想让老伴的梨涡在笑时再深一点。“周叔,
记忆修改太多次会有副作用的。” 林夏把照片放在操作台上,调出上次的记忆数据,
“您的神经突触已经对这段虚假记忆产生依赖,再改可能会混淆真实过往。
”老周的手顿了顿,眼神暗了下去:“可我怕啊,小林。我今年六十八了,眼睛越来越花,
万一哪天连这虚假的都记不住了……” 他的声音发颤,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
里面是叠得整齐的信用点,“钱我带来了,你就再帮我一次,就一次。
”林夏看着布包里的信用点,指尖微微发凉。
她想起三年前刚开 “忆栈” 时的初心 —— 那时她刚从地下记忆实验室逃出来,
见多了被虚假记忆摧毁的人,便想 “用温和的虚假,给人一点念想”。可现在,
她却在帮老周一步步沉溺在幻境里。“好吧,” 林夏最终还是点了头,
“但这次我会减少神经接口的刺激强度,您要是觉得头晕,一定要立刻告诉我。
”老周连声道谢,跟着林夏走进植入室。当神经贴片贴在他太阳穴上时,他突然说:“小林,
你也该找段真实的记忆记着。总帮别人造梦,自己会累的。”林夏的心猛地一揪。
她的童年记忆像被浓雾笼罩,只记得父母车祸的模糊片段,连他们的脸都记不清。
这些年做定制记忆的生意,
其实也是在偷偷拼凑自己的过往 —— 她总在客户的记忆里寻找相似的 “家庭场景”,
希望能触发自己的记忆碎片。植入室的灯光暗下来时,门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陈先生,
黑色西装上还沾着星海市的夜露,皮鞋踏过防滑垫时,
金属扣蹭出的声响在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他没像往常那样打招呼,径直走到展示墙前,
目光死死盯着 “家庭聚餐” 的样本记忆 —— 投影里的老人正给孩子夹饺子,
蒸汽在虚拟空气中凝成白雾。“林老板,我想再定制一段记忆。
” 陈先生的声音比上次沙哑,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那里鼓囊囊的,
像是藏着什么东西。林夏注意到他的袖口沾着一点浅褐色痕迹,
凑近时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和辉耀制药员工制服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陈先生从内袋里掏出一枚陈旧的记忆芯片,芯片边缘有明显的划痕,
像是被强行从读取设备里拔出来的。“我要复刻这段记忆里的场景,” 他把芯片放在桌上,
指腹按压着芯片表面,“我妻子临终前,向我道歉的画面。”林夏拿起芯片,
指尖触到划痕处的毛刺。她将芯片插入读取设备,
全息屏幕瞬间亮起来:画面里的病房惨白一片,陈太太躺在病床上,脸色像纸一样白,
嘴唇动了动,清晰地说 “我错了”。
可林夏的瞳孔突然收缩 —— 她点开 “情绪曲线” 面板,红色的折线像条僵硬的铁丝,
没有丝毫波动。正常的临终记忆,情绪曲线应该是起伏的:恐惧时会有尖锐的峰值,
不舍时会有缓慢的波动,哪怕是道歉,也该带着愧疚的震颤。可这段记忆的情绪曲线,
平得像一潭死水,连陈太太的睫毛颤动频率都精确到每秒三次,诡异得让人发冷。“陈先生,
这段记忆的情绪模块是伪造的。” 林夏把情绪曲线放大,“如果用它当蓝本,
植入后您会频繁做噩梦 —— 大脑会本能排斥逻辑不通的情绪,严重时可能引发神经紊乱。
”陈先生的喉结滚了滚,突然伸手按住屏幕,指甲几乎嵌进全息投影的边框。“不用改,
就按这个来。” 他从皮夹里抽出一叠信用点,数额是往常的三倍,
“我妻子…… 她临终前确实说了这话,只是我记不清细节了。” 他的目光闪烁,
不敢直视林夏的眼睛,“钱不是问题,我只要这段记忆。”林夏看着桌上的信用点,
又想起上周的新闻 —— 辉耀制药的科研人员苏晴 “意外坠楼身亡”,而苏晴,
正是陈先生的妻子。她指尖在操作台上轻轻敲击,
突然想起陈先生上次定制的记忆:他说自己 “在公司加班时,妻子送来宵夜”,
可那段记忆里的办公室背景,和辉耀制药高管层的布局一模一样。“好,我帮您做。
” 林夏最终还是收下了芯片,“三天后来取,这段时间我会封闭芯片的异常数据,
减少副作用。”陈先生走后,林夏把老周的记忆植入暂停,调出陈先生的过往订单。
从 2070 年开始,
都会定制三次记忆:“结婚纪念日的烛光晚餐”“妻子获奖时的拥抱”“全家去海边度假”,
每段记忆里的陈太太都笑得温柔,
可情绪曲线都有细微的异常 —— 像是被人刻意抹去了某些情绪。
林夏盯着屏幕上的陈太太,突然想起三天前遇到的小女孩小雅。小雅是个孤儿,
三个月前被一对夫妇收养,养父母带她来定制 “妈妈做蛋糕” 的记忆。可上周,
小雅的养父母匆匆来店里,说小雅每天都要找 “记忆里的药”,还说 “妈妈做蛋糕时,
台面上的药能让人不生病”。林夏当时没在意,现在却突然想起,那段记忆的厨房台面上,
有个模糊的调料瓶标签 —— 放大五十倍后,竟是 “康愈宁” 的 logo。
她猛地站起来,冲到操作台前,调出三年来的所有交易记录。
从 2070 年 3 月开始,每段 “幸福记忆” 的底层代码里,
都藏着一行微型指令。她点开一段为抑郁症患者定制的 “海边旅行” 记忆,
把声波放大一百倍 —— 海浪声里,藏着 0.3 秒的 “康愈宁,
守护健康” 的语音;再看一段为独居老人定制的 “子女探望” 记忆,
老人手边的水杯上,有个几乎看不见的 “康愈宁” 水印。林夏瘫坐在椅子上,
胃里一阵翻涌。她想起三个月前,辉耀制药的人曾来找过她,说想 “合作推广新产品”,
还留下了一笔 “技术支持费”。当时她以为只是普通的广告植入,现在才明白,
自己竟是辉耀制药的帮凶,用虚假记忆给无辜的人植入致癌药物的广告。
窗外的霓虹依旧闪烁,“康愈宁” 的全息广告又一次掠过橱窗。
林夏看着桌上陈先生留下的芯片,突然下定决心 —— 她要查清这段记忆的真相,
也要揭露辉耀制药的阴谋。第二章 真相初现端倪陈先生走后的第二天,
林夏把 “忆栈” 的招牌换成 “暂停营业”,在门上贴了张纸条:“家中有事,
三天后恢复”。她把自己关在阁楼里,这里是她的秘密工作室,墙上挂着父母的模糊照片,
桌上摆着从地下实验室带出来的旧设备 —— 这些年,
她一直在用这些设备尝试恢复自己的童年记忆,却始终一无所获。
林夏将陈先生的芯片插进深层解码器,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绿色的数据流像藤蔓般缠绕屏幕。解码器的指示灯从绿色变成黄色,
又从黄色变成红色 —— 这是检测到异常代码的信号。半小时后,一串隐藏代码跳了出来,
开头的 “HY-2070-SQ” 格外刺眼:“HY” 是辉耀制药的缩写,
“2070” 是年份,“SQ” 应该是陈太太苏晴的名字缩写。她指尖在键盘上翻飞,
调出辉耀制药 2070 年的公开报告 —— 那年他们推出了 “康愈宁”,
宣称 “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无任何副作用”。可林夏记得,去年有个客户曾说过,
他的父亲服用 “康愈宁” 后,查出了肝癌,
辉耀制药却以 “个体差异” 为由拒绝赔偿。林夏深吸一口气,
打开黑客程序 “影子”—— 这是她从地下实验室学来的技术,
能绕过大部分企业的防火墙。她输入辉耀制药的 IP 地址,
屏幕上立刻弹出密密麻麻的代码,防火墙的警报声在阁楼里响起。她快速敲击键盘,
用虚假 IP 生成器制造出十个伪装地址,又用数据碎片干扰系统的追踪信号。
三个小时后,林夏终于突破了辉耀的第一层防火墙。她进入员工档案库,
输入 “苏晴” 的名字,屏幕上瞬间跳出她的资料:苏晴,辉耀制药研发部高级研究员,
2068 年入职,2073 年 5 月 “意外坠楼身亡”。
档案里的照片让林夏愣住了 —— 照片上的苏晴扎着马尾,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
竟和老周老伴的照片有几分相似。林夏点开苏晴的工作记录,发现她从 2071 年开始,
就负责 “康愈宁” 的副作用研究。记录显示,2072 年 10 月,
苏晴提交过一份 “康愈宁长期服用风险报告”,但这份报告的内容被加密了,
需要高级授权才能查看。林夏尝试用苏晴的工号登录,却提示 “权限不足”。
她又点开 “事故调查记录”,里面写着:“2073 年 5 月 12 日,
苏晴在研发楼 18 楼坠落,监控显示其独自一人进入电梯,排除他杀可能。
” 可附件里的监控片段只有 30 秒,且关键部分被模糊处理 —— 电梯门打开时,
苏晴的表情完全看不清,只能看到她踉跄着走出电梯。林夏放大监控片段,
突然注意到苏晴的右手紧握着什么东西,像是一枚芯片。她想起陈先生带来的那枚芯片,
边缘的划痕和苏晴手里的芯片高度吻合。难道那枚芯片,是苏晴坠楼前留下的?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林夏决定潜入辉耀的核心数据库。她花了整整一天时间,
编写了一套新的黑客程序,能模拟辉耀高管的授权信号。第二天凌晨三点,
她再次尝试登录 —— 这次,她成功了。核心数据库里的文件多得惊人,
林夏在 “药物研发” 文件夹里找到了 “康愈宁” 的原始实验报告。
报告第 37 页用红笔标注着:“长期服用康愈宁,致癌率 92%,
主要影响肝脏与肺部。” 可在公开版本里,这行字被改成了 “长期服用康愈宁,
不良反应率 0.03%,可忽略不计”。报告末尾的签名里,
有陈先生的名字 —— 陈默,辉耀制药市场部总监。
旁边还有一行批注:“立即销毁原始报告,按修改版发布。” 林夏的手指冰凉,
她继续往下翻,
发现苏晴在 2073 年 4 月提交过一份 “停止康愈宁生产的申请”,
申请里写着:“已有 12 名志愿者出现肝癌症状,若继续生产,将危及数十万患者生命。
”可这份申请的审批结果是 “驳回”,审批人正是陈默。
林夏还在附件里找到一封苏晴写给监管部门的邮件草稿,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