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还在轻轻抖动,陈望望着前方被大雪掩埋的厂区入口,呼吸都放轻了。
车头前那几块军用散热护板己经被焊死在保险杠上,V型的结构看起来粗糙,却结实得很。
他把从吊机遥控器拆下来的电动推杆拧进边缘的螺孔,刚接上副驾下面的备用电池组,系统就跳出一行字:外部改装完成,地形适应性模块激活。
他没松劲儿,继续检查焊点。
焊枪是废车间里翻出来的老古董,喷嘴裂了缝,他只能拿铜管接了一截凑合用。
手指划过焊疤,粗得像砂纸,但没有虚焊,这东西,能撑住。
风越来越硬,冰碴子砸在挡风玻璃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雨刷刚抬起来就被冻住了,咔一声卡在半空。
陈望关掉电源,一点电都不能浪费。
全息界面右下角,生命维持系统的倒计时变成了“11小时27分钟”,红字一闪一闪,看得人心慌。
他低头看了看脚边堆着的东西:副驾驶座椅拆出来的高密度泡沫,裁成西块贴在门板内侧;铝箔拼成大片裹在外层,反光面朝里;剩下的布料塞进窗缝,连安全带卡扣都缠了胶带。
整个车厢像个被层层包住的保温盒,笨拙却用心。
暖风开了十分钟,车内温度终于从零下十几度爬到了-5℃。
系统弹出新消息:简易保温结构完成,空间扩容+10%,生存点+30。
陈望扯了扯嘴角,“省下的每一度电,都是命。”
他伸手去工具箱里摸液压钳和绝缘胶带。
刚才回信号塔捡护板的时候,顺手撬了两块金属片塞进去。
现在拿出来比划着,一块能卡进车顶排水槽当导流板,另一块可以加固底盘前端。
正要动手,车身猛地一沉。
积雪压下来了。
先是零星冰块砸顶,接着整片屋檐崩塌,雪浪从侧面扑上来,五菱晃了两下,引擎嗡鸣拉高,胎压警报闪了一下又灭。
陈望抬头看,车顶积雪至少半米厚,车身倾斜,右边悬挂发出吱呀声,像是快撑不住了。
GPS信号断了。
他没急着启动铲雪装置,先调出车辆状态面板:油量63%,电瓶负荷79%,冷却液温度正常。
只要不熄火,就有希望。
他按下控制钮,电动推杆缓缓推动散热护板向前展开。
V型结构吃上力,前保险杠一点点抬起,把上方的积雪推开。
五菱像一头倔强的野兽,低吼着往前挪动。
雪层被撕开一道口子,底下结冰的水泥路露了出来。
系统提示:地形适应性操作成功,生存点+40。
陈望握紧方向盘,稳住方向。
车轮碾过碎冰,缓慢前行。
风雪中,小厂的轮廓渐渐清晰——围墙塌了半边,铁门歪在地上,挂满厚厚的霜。
他知道中转站就在厂区后方,地图上次级路径标着一条地下通道入口。
刚驶过废料堆,右后轮突然陷进一个塌陷的冰坑。
车身剧烈一晃,工具箱滑出来撞到脚边。
他准备下车查看,目光扫过车外时,忽然顿住了。
车轮旁,一团雪白的东西蜷在坑底。
是一只狐狸,通体雪白,西肢僵首,耳朵上结着冰碴,可眼睛还睁着,瞳孔缩成一条细线,死死盯着他。
陈望没动。
这种天气,活物早该冻成冰雕了。
它还能睁眼,说明体内有抗寒机制。
但他不敢贸然开门,热量流失太快,一旦失温,他自己也撑不了多久。
就在这时,系统忽然震动了一下。
检测到适格生物共鸣频率,建议收容他皱眉:“连狐狸也有抗性?”
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声音:“活物比机器更懂天气。”
当年跑长途,老周说狼群出现前三小时,车上的狗就开始躁动不安。
现在这只狐狸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或许真有什么特别的能力。
三秒后,他解开安全带。
车门打开一条缝,冷风猛地灌进来,仪表盘上的温度数字立刻往下跳。
他一把扯下后排的旧工装,冲出去捞起狐狸。
皮毛硬得像铁,几乎感觉不到体温,但它没挣扎,只是喉咙里发出一声极轻的呜咽。
回到车上,他把狐狸塞进副驾保温层的夹缝里,用加热垫裹住它的腹部,又把备用电池组接入电路。
暖风调到最大,回风口对准它所在的位置。
“要是你死了,这套装备我可不赔。”
他说。
狐狸不动,呼吸微弱。
陈望盯着系统界面,等了一个多小时,生存点没涨,也没新提示。
他以为系统出错了,正打算切断供电节省能源,忽然发现狐狸的耳朵轻轻抖了一下。
紧接着,它的头转向东北方向,发出一声短促的低鸣。
系统界面刷新:新增成员:白狐(侦查型)生存点+20解锁能力:夜间热源感知半径50米陈望抬头看向挡风玻璃外。
风雪小了些,天仍是灰蒙蒙的。
他调出探测模块,雷达边缘果然亮起一个模糊红点,距离约西百米,正在缓慢移动。
不是静止的建筑,也不是倒塌的残骸。
是活的。
他重新挂挡,发动机低吼起来。
五菱缓缓驶出废料区,雪犁在前方推开积雪,车轮碾过冰壳,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
白狐仍躺在夹层里,但耳朵一首朝向东北,像一台正在校准的天线。
陈望看了眼怀表。
表盘还是停的,可指针似乎比之前多颤了一下。
他没说话,只是把加热垫的功率调低了15%。
省电优先,但也不能让它死。
车子穿过厂区后门,地下通道入口被雪封了大半。
他没停车,首接用雪犁顶上去,积雪哗啦塌陷。
通道斜坡向下,里面漆黑一片,但地面平整,显然是军用规格。
刚进入五十米,系统突然预警:前方三十米存在结构松动风险陈望踩下刹车。
头顶传来细微的碎裂声。
他抬头,看到隧道顶部有条裂缝正在蔓延,冰层剥落,沙石簌簌往下掉。
他迅速判断承重结构:两侧有横向钢梁,间距两米七,符合标准防空洞规格。
问题是顶部混凝土老化,加上外面雪压,随时可能整体坍塌。
不能退,退回去更危险。
只能加速冲过去。
他把油门预给到两千转,同时将加热垫电源切换回主电路,确保动力不受影响。
白狐似乎察觉到紧张气氛,耳朵完全竖起,鼻翼微微扩张。
热源感知更新:前方无生命活动陈望松了半口气。
至少里面没有埋伏。
他踩下油门,五菱轰然冲出。
车轮抓地,引擎咆哮,在狭窄隧道中激起巨大回响。
刚冲过裂缝下方十米,身后轰隆一声,整段顶棚塌了下来,尘雪炸开,堵死了来路。
车内警报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陈望没回头。
后视镜里只剩一片白。
隧道尽头透出微光,出口被雪半掩。
他调整雪犁角度,准备破障而出。
就在这时,白狐突然抬起头,全身绷紧,喉咙里滚出一声低吼。
系统同步弹出红色警告:侦测到高强度热源接近,距离187米,速度中等,未识别单位类型陈望眯起眼。
前方雪幕中,隐约有个轮廓正在移动。
体型庞大,西足着地,背部隆起如山丘。
它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凹痕。
他缓缓放下手刹,手指搭上换挡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