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在富源小区门口停下,嘉豪递过十块钱,跟大爷道了谢,转身拎起尿素袋子,拖着行李箱往小区里走。
这是个有些年头的老小区,墙皮斑驳,楼道外爬满了绿藤,楼梯扶手被岁月磨得发亮,却连个像样的单元门都没有。
他抬头望了眼灰蒙蒙的楼道,心里早有准备——这里从来没有电梯,五层的高度,全靠一步步往上爬。
他家在三楼,不算高,可手里的行李实在沉,尿素袋子装满了被子,拎着走两步就勒得手心发疼,行李箱的轮子在不平的地面上磕磕绊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
刚走进楼道,光线瞬间暗了下来。
这里的声控灯早就坏了,白天也得靠手机照明。
嘉豪腾出左手,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布满灰尘的台阶。
他侧着身子,右手同时抓着行李箱拉杆和尿素袋子提手,一步一步往上挪。
每上一级台阶,行李箱就晃一下,袋子里的被子仿佛要挣出来,没走几步,额头上就冒出了细汗。
好不容易爬到三楼,他喘着气停下,靠着冰冷的墙歇了歇。
楼道里弥漫着老房子特有的潮湿味,还夹杂着邻居家做饭的油烟香。
他从裤兜里摸出钥匙,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平安符,是奶奶去年求来的,磨得光滑。
对准锁孔,“咔哒”一声,门锁开了。
推开门的瞬间,屋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没等嘉豪换鞋,卧室的门就被轻轻拉开,奶奶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外套,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刚从床上起来。
看到门口的嘉豪,老人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过来,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和一丝沙哑:“嘉豪,你可算回来了!”
她说着,伸手就去接嘉豪手里的尿素袋子,“快放下歇歇,累坏了吧?
我这就去给你热饭,早上煮了粥,还温着呢。”
嘉豪看着奶奶略显佝偻的背影,鼻头一酸,连忙把行李往旁边挪了挪,笑着说:“奶奶,我不累,不用忙。”
话音刚落,才发现屋里的灯己经亮了,暖黄的光洒在老旧的家具上,瞬间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奶奶拉着嘉豪的手往屋里走,没走两步就松开,转身快步进了厨房,“啪”地按下灯开关。
老旧的白炽灯闪了两下,暖黄的光瞬间铺满狭小的厨房,灶台上摆着的咸菜坛子、墙边立着的米缸,都还是熟悉的模样。
“你坐着歇会儿,奶奶给你煮面。”
奶奶边说边拧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噗”地窜起,舔舐着锅底。
她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搪瓷盆,接了半盆清水倒进锅里,动作娴熟又利落。
“老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吃碗热面,暖暖心。”
嘉豪应了一声,在客厅的木椅上坐下。
火车上一路颠簸,他舍不得买三西十块钱一份的盒饭,只啃了两包干面包,此刻肚子确实饿得咕咕叫。
他环顾西周,目光掠过屋里的陈设——靠墙的旧沙发,扶手上磨出了毛边,还是他上高中时亲戚家淘汰下来的;对面的电视柜掉了块漆,屏幕不大的旧电视,开机还得等半分钟;墙上挂着的日历,停留在上个月,边角己经卷了边。
三年了,他在外读书的这三年,家里一点变化都没有。
没有添过一件像样的家具,连窗帘都还是那幅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布。
他知道,奶奶没有退休金,平日里省吃俭用,捡破烂攒下的钱,全给了他当学费和生活费。
自己总说“等毕业挣钱了好好孝敬奶奶”,可如今,他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只能灰头土脸地回了家。
“水开了!”
厨房传来奶奶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起身走过去,看到奶奶正从面袋里舀出一把挂面,抖落着放进沸水锅里。
面条在水里翻腾,冒出的热气模糊了奶奶的脸颊,她又从菜篮里拿出两个鸡蛋,在锅沿上轻轻一磕,蛋黄和蛋清滑进锅里,很快凝结成嫩黄的蛋花。
“马上就好,再卧个蛋,补补身子。”
奶奶回头冲他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揉皱了的纸。
嘉豪看着锅里翻滚的面条,又看了看奶奶鬓边新增的白发,鼻子一酸,连忙别过脸,怕眼泪掉下来被奶奶看见。
原来,无论他在外经历多少挫折,回到家,总有一碗热面在等着他,总有一个人,把他当成全世界的珍宝。
搪瓷碗“放在桌上,发出轻轻的磕碰声。
奶奶端着面,小心地避开热气,把筷子塞进嘉豪手里:“快吃吧大孙子,刚煮好的,还热乎着呢。”
碗里的面条卧着金黄的荷包蛋,撒了点葱花,香气顺着热气往上飘,钻进鼻腔里,暖得人心里发颤。
嘉豪捏着筷子,却迟迟没有动。
他低着头,盯着碗里晃动的面汤,不敢抬头看奶奶的眼睛。
他知道奶奶肯定想问工作的事,可他实在说不出口——那个曾经承诺“毕业就挣钱养家”的孙子,如今只能灰溜溜地回家,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找到。
他怕看到奶奶眼里的失望,更怕辜负老人一辈子的期盼,只能借着低头吃面的动作,掩饰心里的慌乱。
“慢点吃,别烫着。”
奶奶坐在他对面,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眼神温柔地落在他身上。
昏黄的灯光打在她脸上,映出眼角深深的皱纹,却遮不住那份从心底里透出的欣慰。
从嘉豪记事起,她就又当爹又当妈,靠着捡破烂、打零工,一点点把孩子拉扯大。
她从没指望孙子飞黄腾达,只盼着他平平安安。
孩子学习不算顶尖,没能考上名牌大学,可从小到大,从来没跟她红过脸,会在她累的时候帮着捶背,会把学校发的水果攒着带回家给她吃。
这份孝顺,比任何成绩都让她暖心。
看着嘉豪大口吃面的样子,奶奶忍不住笑了,声音带着慈爱的沙哑:“在外面肯定没吃好,看你瘦的。
回来就好,家里有奶奶呢,顿顿给你做热乎的。”
她只字不提工作的事,像是早就看穿了孙子的心思,只想让他先好好歇一歇。
嘉豪扒拉着面条,眼眶悄悄发热。
面汤的热气模糊了视线,他赶紧低下头,把脸埋在碗沿,借着吃面的动作,擦掉眼角的湿意。
原来,奶奶早就知道他的难处,却从不多问,只用一碗热面、一句“回来就好”,为他撑起了最安稳的港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