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 > > 山尖尖上的钉子户(张超李雪)全文在线阅读_(山尖尖上的钉子户)精彩小说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山尖尖上的钉子户》,是作者伊念成梦的小说,主角为张超李雪。本书精彩片段: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李雪,张超的现代言情小说《山尖尖上的“钉子户”》,由实力作家“伊念成梦”创作,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27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4 05:56:18。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山尖尖上的“钉子户”
主角:张超,李雪 更新:2025-07-24 06:52:5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跑者”预备役《山尖尖上的"钉子户"》一、第十一个"逃跑者"预备役1998年的夏末,
黄土高原把最后一点暑气憋成了闷雷,滚过王家坳小学那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时,
李雪正蹲在教室后门扒拉鞋底的泥。这双新买的白球鞋才穿了三天,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倒像是从泥里捞出来的红薯。"李老师,王二蛋又把鼻涕抹黑板上了!""李老师,
狗剩说他姐今天生娃,要回家看小外甥!"七嘴八舌的叫嚷从破窗户缝里钻出来,
混着远处的驴叫和近处的蝉鸣,把这个本该安静的午后搅成了一锅稀粥。
李雪直起身拍了拍裤子,裤腿上立刻腾起一阵黄雾——这地方的土,像是有灵性,
总爱往人身上扑。她来这地方纯属偶然。师范大学毕业等着分配的空档,
乡里教育干事揣着两斤红枣找上门,说王家坳小学快成"空巢"了,一年跑了八个老师,
最近连代课的都找不到。"就三个月,算帮个忙,回头给你开个大红奖状。"干事搓着手笑,
眼角的皱纹里全是恳求。李雪当时正抱着《红楼梦》啃,脑子里全是大观园的亭台楼阁,
稀里糊涂就点了头。直到坐了四个小时拖拉机,再步行两个钟头爬上这山尖尖,
她才明白"偏远"两个字能被黄土高原诠释得多彻底——学校连口正经的水井都没有,
喝水得去二里外的山泉挑;晚上备课全靠煤油灯,
点得她嗓子眼里总像含着团火;最要命的是厕所,在操场尽头的土坡上,
蹲坑时得提防身后窜出来的黄鼠狼。"这哪是教书,分明是荒野求生。
"李雪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叹气,镜子是裂了缝的,照出来的人影总带着点扭曲,
倒像是她此刻的心情。第一个月,她数着日历过日子,在日记本上画正字,
每画满一个就离"逃离"近了一步。直到那堂语文课,
她教孩子们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她念一句,
孩子们跟着吼一句,声音里带着山里娃特有的粗粝,却把"野火烧不尽"吼得格外有劲儿。
王二蛋念到"春风吹又生"时卡了壳,急得抓耳挠腮,突然一拍大腿:"就是草烧了还能长,
跟咱山上的芨芨草一样!"李雪愣了愣,突然笑出声。
这些脸蛋皴得像核桃、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泥的孩子,把诗念成了生活。那天下午,
她没按教案讲,而是带着孩子们去山坡上认草,指着随风摇摆的芨芨草说:"你们看,
这就是'春风吹又生'。"三个月期限到的那天,分配通知寄到了乡里,
是县城重点小学的岗位。教育干事骑着摩托车来接她,车斗里铺着塑料布,
生怕弄脏了这位城里来的大学生。李雪把行李捆得整整齐齐,
最后看了眼教室墙上歪歪扭扭的"好好学习",突然觉得眼睛有点酸。"老师,你还回来不?
"最小的丫蛋拽着她的衣角,袖口磨得发亮,露出细瘦的手腕。李雪蹲下来想摸摸她的头,
手刚抬起来又放下——自己手上全是被课磨出的茧子,还有昨天修窗户被钉子划的口子。
"老师...有机会就回来。"她撒了个谎,声音轻得像风。走下山坡时,
身后突然炸响一片读书声。不是平时乱糟糟的腔调,是齐整整的,
带着童声特有的清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雪的脚像被钉在了土路上。
她缓缓回头,看见三十多个孩子跪在教室门口的土坡上,小小的身子绷得笔直,
王二蛋的鼻涕挂在鼻尖,狗剩的裤脚还沾着早上割猪草的泥。他们就那么跪着,
把那首她教的诗念得震山响,惊飞了崖边的一群麻雀。
"我的天爷..."李雪手里的帆布包"啪嗒"掉在地上,里面的分配通知飘出来,
被风吹着打了几个滚,贴在沾满泥的鞋面上。她突然想起昨天批改作业时,
发现丫蛋的练习本是用烟盒纸糊的,
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想起狗剩总在课间偷偷帮她挑水缸,
小小的身子压得扁担弯成月牙;想起王二蛋把家里唯一的鸡蛋塞给她,
说"老师吃了补脑子"。摩托车突突突地响着催她,可她眼里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砸在滚烫的黄土上,瞬间就没了踪影。她弯腰捡起帆布包,转身朝着土坡走去。
教育干事在后面喊:"小李老师!你干啥去?县城的岗位等着呢!"李雪没回头,
只是扬了扬手。风吹起她的白衬衫,像一面小小的旗。她踩着自己刚才留下的脚印往回走,
每一步都踩得格外实诚——这山尖尖上的土,原来也能把人黏得这么牢。二、爱情这东西,
不如粉笔头实在王家坳小学的土坯房迎来第十一个常住者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十里八乡。乡亲们提着鸡蛋、揣着红枣往学校跑,
王大爷把家里唯一的彩电搬来了,说是"让李老师看个影儿",
结果那台14寸的熊猫牌彩电除了能收到一个雪花点频道,
最大的用处是给孩子们当教具——李雪在屏幕上贴拼音卡片,教他们认"b""p""m"。
李雪成了这里的"全能选手":既是语文老师,又是数学老师,偶尔还得客串体育教练,
带着孩子们在黄土操场上练立定跳远;既是校长,又是校工,冬天得提前去教室生炉子,
夏天要爬上屋顶修漏雨的瓦片。她的白衬衫渐渐变成了土黄色,牛仔裤膝盖处磨出了洞,
头发总是简单地挽成一个髻,上面偶尔还沾着粉笔灰。"李老师,
城里来的志愿者给咱捐了批书!"村支书扛着个大纸箱闯进来时,
李雪正在给黑板刷油漆——那黑板被孩子们的指甲刮得坑坑洼洼,她兑了点墨汁,
想让字迹清楚些。纸箱打开的瞬间,李雪的眼睛亮了。除了课本和课外书,还有一沓照片,
是志愿者们拍的城里风景。她拿起一张天安门的照片,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同学们看,
这是北京,好好学习,将来咱们去看天安门!"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王二蛋伸手想去摸,
被狗剩一把拉住:"别瞎碰,老师说那是大城市!"也就是这年秋天,
志愿者里的一个小伙子成了李雪的"意外收获"。张超是城里某中学的体育老师,戴眼镜,
说话文绉绉的,扛着相机在村里拍个不停。他第一次见到李雪时,她正站在梯子上修灯泡,
牛仔裤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被蚊子咬的红疙瘩。"需要帮忙吗?"张超举着相机,
把这一幕拍了下来。李雪吓了一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张超眼疾手快扶住她,
两人的手碰在一起,李雪像触电似的缩回手,脸腾地红了——这是她来王家坳三年,
第一次和年轻异性有这么近的接触。张超在村里待了半个月,每天都往学校跑。
有时帮李雪修桌椅,有时给孩子们上体育课,更多时候是坐在教室后排,看李雪讲课。
她讲课的时候眼睛会发光,讲到激动处会手舞足蹈,粉笔沫子掉在头发上也浑然不觉。
"你这儿的星星真亮。"临走前的晚上,张超和李雪坐在操场边的石头上,望着满天繁星。
"城里看不到吗?"李雪拨弄着衣角。"城里的灯太亮,把星星吓跑了。"张超转过头,
眼镜片反射着月光,"也看不到像你这样的人。"李雪的心跳突然乱了节拍。
她想起自己放在抽屉里的那瓶雪花膏,还是来的时候带的,早就干得像块石头。
她突然有点自卑,下意识地拢了拢头发。张超回去后,开始给李雪写信。
信封上总贴着漂亮的邮票,里面除了写他城里的生活,还夹着照片:他学校的塑胶跑道,
他家阳台上的绿萝,甚至是他和朋友聚餐的火锅。李雪把这些信小心翼翼地收在铁盒子里,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