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 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苏然林悦)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苏然林悦

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苏然林悦)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苏然林悦

素手拈莲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男女主角苏然林悦,是小说写手素手拈莲所写。精彩内容:著名作家“素手拈莲”精心打造的脑洞,年代,穿越小说《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描写了角色 分别是林悦,苏然,情节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品读!本书共797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1 01:43:24。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八零年代:农家小福妻的致富路

主角:苏然,林悦   更新:2025-07-21 02:04: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穿成饿死鬼,开局就被讹天旋地转的眩晕感还没散去,

我就被肚子里那阵撕心裂肺的绞痛拽回了现实。“咕噜——”肚子又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声音响得在这漏风的土坯房里都能听见回音。我挣扎着睁开眼,视线里是黑乎乎的房梁,

挂着几个干瘪的玉米棒子,墙角结着层薄薄的蛛网,空气里飘着股霉味和柴火烟混合的气息。

这不是我的出租屋。我叫林悦,昨天还在超市抢购临期酸奶,为了抢最后一盒草莓味的,

跟大妈们斗智斗勇,结果脚下一滑,后脑勺磕在货架角上,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

难道是……穿越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脑袋就像被重锤砸过似的,一阵剧痛袭来。

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涌进来:土坯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永远填不饱的肚子,

还有个同样叫“林悦”的姑娘短暂又憋屈的一生——十三岁,家徒四壁,

爹是个闷葫芦庄稼汉,娘常年咳得直不起腰,底下还有个六岁的弟弟林小宝。就在昨天,

原主上山挖野菜时摔了一跤,头磕在石头上,没熬到后半夜就没气了,再睁眼,

芯子就换成了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社畜。“造孽啊……”我捂着发疼的额角,刚想坐起来,

就听见院门口传来一阵尖利的骂声,像指甲刮过玻璃似的刺耳。“林老栓家的!出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以为装死就能躲过去!”我心里咯噔一下,凭着原主的记忆,

瞬间想起这号人物——村东头的刘婆子,出了名的尖酸刻薄,她儿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平时仗着这点,在村里横行霸道。我扶着土墙挪到门口,

刚撩开那扇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破门帘,

就看见个穿着蓝布褂子、满脸褶子的老太太叉着腰站在院里,

身后还跟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脸不耐烦地踹着院里那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母鸡。

“刘奶奶。”我压下心里的慌乱,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些。原主的记忆里,

这刘婆子前几天跟原主起过冲突,原主不小心撞掉了她儿子放在门口的锄头,

把木柄磕掉了块漆。刘婆子抬眼看见我,三角眼一吊,

唾沫星子差点喷到我脸上:“你个小短命鬼,总算肯出来了!我问你,我家强子那锄头,

你打算怎么赔?”“锄头……”我刚想说点软话,就被她打断了。“别跟我装傻!

”刘婆子往前凑了两步,一股汗味混着烟味扑面而来,

“那可是强子托人从县城捎回来的新锄头,花了五块钱呢!你家要是赔不起,

就把这只老母鸡给我抱走,抵账!”五块钱?!我倒吸一口凉气。这年代,

一块钱能买两斤猪肉,五块钱够普通农户过半个月了。再说那只老母鸡,是家里唯一的指望,

每天下的蛋要么给娘补身体,要么攒着换盐,哪能给她?“刘奶奶,

您看我家这情况……”我往屋里指了指,土炕上,娘正捂着胸口咳嗽,爹蹲在灶门口,

闷头抽着旱烟,连头都不敢抬,“实在拿不出钱,您宽限几天,等我……”“等你个鬼!

”刘婆子根本不听,直接冲她儿子使了个眼色,“强子,去把鸡抓了!

”那年轻人挽着袖子就往鸡窝那边走,老母鸡吓得扑腾着翅膀乱窜,发出凄厉的叫声。

我急得脑子直转,突然想起刚才接收记忆时,

脑子里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原主好像藏了个宝贝?就在这时,

我的指尖突然传来一阵温热感,像是揣了个暖水袋。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空空如也,

但那感觉越来越清晰,仿佛有个看不见的空间在我身体里打开了。我集中精神一想,

眼前竟然浮现出一个半透明的架子,

包薯片、半瓶可乐、还有我昨天没抢着的草莓酸奶……最显眼的是角落里放着的一块花手帕,

是我上周逛街时买的,上面绣着朵粉嫩嫩的桃花,在这个灰扑扑的年代,算得上是稀罕物。

有了!我心里一喜,趁着刘婆子不注意,假装掏口袋,悄悄从那空间里把帕子摸了出来。

冰凉的丝质触感在手里展开,桃花绣得栩栩如生,果然把刘婆子的目光勾了过去。“刘奶奶,

您看这个成不?”我把帕子递过去,故意让阳光照在上面,“这是我远房表姐从上海捎来的,

说是城里姑娘都兴这个,比那锄头金贵多了,您就当……”话还没说完,

刘婆子的眼睛就直了,一把抢过帕子,翻来覆去地摸着,

嘴里啧啧有声:“这料子……这针脚……”她斜睨了我一眼,语气软了些,“行吧,

看在你这丫头还算懂事的份上,这次就饶了你。下次再敢毛手毛脚,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说完,她攥着帕子,生怕被人抢了似的,扭着腰就走,连她儿子都没顾上。

那年轻人愣了一下,狠狠瞪了我一眼,也跟着追了上去。直到院门口的脚步声彻底消失,

我才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悦丫头……”爹终于抬起头,

黝黑的脸上满是愧疚,“是爹没用……”“爹,没事。”我走过去,

把他手里的旱烟锅夺下来,“以后咱家会好起来的。”娘在炕上咳得更厉害了,

我赶紧过去给她顺气,看着她蜡黄的脸和补丁衣服下凸起的骨头,心里酸得发涩。不行,

不能就这么认命。我既然占了原主的身子,就得替她好好活下去,

还得让这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我摸了摸口袋,那里空空如也,但我知道,

那个藏在我意识里的空间,就是我在这个年代最大的依仗。第二章 野果罐头,

赚来第一桶金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适应着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边摸索那个神奇的空间。

原来那是个半立方米左右的储物间,

屋里的东西——几包速食面、一瓶酱油、还有本被我用来垫桌脚的《家庭小零食制作大全》,

最有用的是角落里那袋没开封的冰糖,足足有两斤重。可惜空间里的东西只能拿出来,

不能放进去,不然我真想把家里这床散发着霉味的被子塞进去消毒。这天下午,

我带着弟弟林小宝上山挖野菜。小家伙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却精力旺盛,

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手里拿着个豁了口的小篮子。“姐,你看那棵树上有红果果!

”小宝突然指着不远处的一棵野山楂树,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山楂,像一串串小灯笼,

旁边的灌木丛里还藏着不少紫莹莹的山葡萄。原主的记忆里,这些野果除了孩子们摘来解馋,

基本没人当回事,熟过了就烂在地里。但我看着这些野果,

《家庭小零食制作大全》里的配方——冰糖山楂罐头、葡萄果酱……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这些东西要是做出来,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小宝,咱们不挖野菜了,摘果子!

”我眼睛一亮,拉着他就往山楂树跑。小家伙虽然不知道我要干啥,但还是听话地跟着摘,

小爪子很快就被山楂汁染得通红。我们忙活了一下午,摘了满满两篮子野果,

直到太阳快落山才往家走。回到家,我把想法跟爹娘一说,爹皱着眉抽烟,

娘咳着说:“悦丫头,那野果子能卖钱吗?别白忙活一场。”“娘,试试就知道了。

”我没多说,转身就去灶房忙活。我把山楂洗干净,去掉核,又从空间里摸出冰糖,

按照书上的步骤,一层山楂一层冰糖地码进陶罐里,加满水,放在柴火上慢慢熬。很快,

灶房里就飘出酸甜的香气,小宝趴在灶门口,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姐,好香啊,

能给我尝一口不?”我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等熬好了,先给你吃一大勺。

”一锅山楂罐头熬得黏糊糊的,紫红色的果肉裹着晶莹的糖汁,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做了葡萄罐头,酸甜中带着点微涩,味道竟比我在超市买的还好。

第二天一早,我揣着两个玻璃瓶罐,揣着忐忑的心情去了镇上。供销社在镇中心,

是座青砖瓦房,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布条,里面货架上摆着油盐酱醋、布匹糖果,

售货员都穿着蓝色制服,脸上没什么表情。我找到负责副食区的李主任,

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挺着个啤酒肚,正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什么。“李主任。

”我把罐头放在柜台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大方,“我这有自己做的野果罐头,

想问问您这儿收不收?”李主任抬眼瞥了我一下,又看了看那玻璃罐,

嘴角撇了撇:“小丫头片子,别胡闹。供销社收的都是正经厂家的货,你这野路子的东西,

谁敢要?”“您尝尝就知道了。”我没气馁,拧开山楂罐头的盖子,

一股浓郁的酸甜味立刻飘了出来。李主任的鼻子明显动了动。

我用干净的勺子舀了一块递过去:“您试试,不好吃不要钱。”他犹豫了一下,

还是接过去放进嘴里。嚼了两口,他眼睛突然瞪圆了,又舀了一勺塞进嘴里,

含糊不清地说:“嘿,这味儿……酸甜口的,还真不赖!”他又尝了尝葡萄罐头,

咂咂嘴:“行,你这罐头我收了。多少钱一罐?”我心里一喜,定了定神说:“山楂的贵点,

要八毛,葡萄的六毛,您看行吗?”我算了一下,成本主要是冰糖,空间里的不算钱,

这价格已经有得赚了。李主任皱了皱眉,算盘打得更快了:“贵了点。这样,山楂七毛,

葡萄五毛,我先各要五罐,卖得好再跟你要。”“成交!”我生怕他反悔,赶紧点头。

五罐山楂五罐葡萄,一共六块钱。当李主任把六张崭新的毛票递到我手里时,

我的手都在发抖——这可是我在这个年代赚到的第一桶金!拿着钱走出供销社,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先去药店给娘抓了两副治咳嗽的药,又买了二斤白面和一块红糖,

剩下的钱小心翼翼地揣进贴身的口袋里。回到家,我把白面和红糖放在桌上,

娘的眼睛都直了:“悦丫头,你这钱……”“娘,是罐头卖了钱。”我把经过说了一遍,

爹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眼圈却红了。小宝抱着红糖罐子,

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能吃红糖馒头了!”晚上,娘用新面粉蒸了红糖馒头,

小宝狼吞虎咽地吃了三个,撑得直打嗝。看着一家人脸上久违的笑容,

我心里热乎乎的——这日子,总算有了盼头。第三章 养鸡场风波,

硬刚二流子有了第一笔收入,我信心更足了。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天天带着小宝上山摘野果,

又做了几十罐罐头卖给供销社,攒下了三十多块钱。除了给娘买药、改善伙食,

还剩下二十多块,沉甸甸地压在炕席底下,是这个家的底气。但光靠罐头不是长久之计。

这天,我在空间里翻找东西时,发现了一本《科学养鸡技术入门》,

是我之前为了应付选修课买的,崭新的没翻过几页。看着书封面上那些肥硕的肉鸡,

我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办个养鸡场!村里后山有片荒地,长满了杂草,没人打理。

要是把那里圈起来养鸡,鸡粪能肥田,杂草能当饲料,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且鸡肉鸡蛋在这个年代金贵得很,肯定不愁卖。我把想法跟爹娘一说,

爹立刻摇头:“悦丫头,养鸡哪那么容易?鸡苗要钱,饲料要钱,万一闹了瘟病,

血本无归啊!”“爹,我有办法。”我把书拿出来当然,是说成从镇上废品站淘来的,

“这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怎么选鸡苗,怎么防疫,我都看过了。再说那片荒地闲着也是闲着,

试试总比坐着强。”娘也劝:“老栓,要不……就让丫头试试?她最近办事挺靠谱的。

”爹犹豫了好几天,终于点了头。我立刻拿着攒下的钱去了趟县城,托李主任帮忙联系,

买了五十只刚出壳的小鸡苗,又买了些铁丝网和饲料,雇了辆拖拉机拉回村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