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那点幽蓝依旧盘踞脑海。
他比往常更早来到217窟。
窟内弥漫着夜凉和岩石的冷冽气息。
他径首走向角落那身姿婉约的持莲神女。
打开高显色性的便携LED冷光源,光束精准地打在那张低眉垂目的慈悲面容上。
石青点染的眼眸在强光下稳定而内敛。
秦屿凑近,鼻尖几乎触碰到冰凉的壁画表面。
放大镜后,目光锐利如鹰隼,细细检视着每一道笔触,每一丝颜料的肌理。
没有异常。
矿物颜料结晶折射出细碎光泽。
他移动光源,变换角度,靛蓝的眸子始终如一,沉静如深潭古玉。
再无那夜惊鸿一瞥的、呼吸般的幽邃。
仿佛那只是一个被风沙和疲惫催生的梦魇。
一丝难以言喻的烦躁悄然爬上心头。
他放下放大镜,指尖无意识地捻动着修复刀冰凉的金属柄。
目光却无法从那双石青色的眼睛上移开。
“秦工?”
一个清亮而陌生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秦屿身形微微一滞,转过身。
窟门口站着一个年轻女子,身形高挑,穿着利落的卡其色工装外套,长发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明亮的眼睛。
她身后拖着两个硕大的黑色仪器箱,印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字样。
箱体崭新,棱角分明,与这千年洞窟的古朴气息格格不入。
“我是苏映真,”她向前一步,声音带着清晨的活力,目光坦然地迎上秦屿带着审视意味的视线。
“院里新派来的壁画多光谱与成分分析检测员。
这是调函。”
秦屿接过,目光扫过文件,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抬眼,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疏离:“苏工。
这里是217窟,一级修复作业。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苏映真似乎并未被影响,目光早己投向窟内斑斓的壁画世界,落在他身后那身姿曼妙的神女像上。
“我知道规定,秦工,”她收回目光,微微一笑,“所以提前申请了特批介入许可。
217窟部分区域颜料层加速粉化脱落,我的任务,是尽快完成无损扫描和成分分析,为修复方案提供精确数据支撑。”
她指了指身后仪器:“时间紧,任务重。
希望我们能合作顺利。”
话语条理清晰,不容置疑。
秦屿沉默了几秒,目光在她年轻自信的脸上停留,又落回那份盖着红章的调函上。
最终,他侧开身体,让出通道:“请便。
但务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触碰任何壁画表面。
扫描区域和路线,需经我确认。”
“明白。”
苏映真爽快地应道,麻利地将沉重的仪器箱拖进窟内。
金属滑轮在岩石地面上发出沉闷的滚动声,在这千年寂静的佛窟里,格外突兀。
秦屿退到一旁,看着苏映真熟练地组装支架、探头和数据线。
她动作敏捷,神情专注。
冷光源下,神女石青色的眼眸依旧低垂。
而秦屿心底那点关于幽蓝光点的疑惑,似乎变得更加遥远模糊。
一种微妙的排斥感,如同薄雾般悄然升起。
石窟的宁静,被打破了。
---接下来的几天,217窟的空气里仿佛漂浮着无形的细针。
秦屿的世界是寂静的。
他需要绝对的专注,耳中只有自己平稳的呼吸,眼中只有放大镜下壁画颜料的细微肌理。
修复刀尖在剥落的泥皮边缘谨慎游走。
而苏映真的到来,像投入静水的精密仪器。
高分辨率的扫描探头移动,发出低微却持续的“滋滋”声。
多光谱相机的快门开合,伴随短促的“咔嚓”轻响。
数据线蜿蜒,连接嗡嗡作响的主机箱。
屏幕上瀑布般流泻着图谱和参数。
更让秦屿不适的是苏映真身上的气味——有机溶剂、新塑料、电子元件的微弱臭氧味。
顽固地侵入石窟原本的尘土、矿物颜料气息。
每一次呼吸,都像无声的提醒:现代科技正在入侵这片时光封存的领域。
他尽量将自己缩在角落,专注于手中的泥皮,刻意忽略噪音、气味和苏映真的低语。
被打扰的烦躁感,如同藤蔓悄然滋长。
他几次想开口提醒,最终只是抿紧了唇。
这天下午,苏映真将扫描设备推到神女像前。
调整探头高度和角度,动作利落。
秦屿停下手头工作,站在几步之外,目光沉沉。
神女低垂的石青色眼眸在特定光线下奇异。
“好了,秦工,”苏映真转头,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最后一项,针对眼部区域的微区成分和结构重点扫描。
需要大概十分钟。
你可以先……”她话未说完。
秦屿的目光掠过她耳际,突然定在她颈间悬挂的银链——链坠是半枚切割奇特的青金石,边缘残留着灼烧痕迹。
“你的项链...”他脱口而出。
苏映真下意识握住坠子:“家传的护身符,据说来自粟特商队。”
她没注意到秦屿骤变的脸色。
那枚残石的花纹,与他父亲照片背景里217窟门楣的忍冬纹完全一致!
冷光源下,神女眼中石青突然泛出涟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