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 > > 自解(茗玉蓝言)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自解茗玉蓝言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荐,《自解》是小七柒姐姐创作的一部救赎,讲述的是茗玉蓝言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剧情人物是蓝言,茗玉,绿萝的救赎小说《自解》,由网络作家“小七柒姐姐”所著,情节扣人心弦,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81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18 03:16:48。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自解
主角:茗玉,蓝言 更新:2025-07-18 06:33:2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诊室的白大褂上别着一枚向日葵胸针,在日光灯下微微晃动。我盯着那抹明黄,
听着主治医师说:“你可以试着养些东西,转移下注意力。”那时的我像是悬挂在冰川上,
连呼吸都结着霜。不喜欢的工作、母亲的为我好、父母的争吵,镜子里日渐消瘦的自己,
还有那件不可原谅的事…都成了压在胸口的冰砖。直到有天清晨,
我在垃圾桶旁捡到了那只半死不活的猫崽,断断续续的猫叫声好像在这世间挣扎的我一般,
触动着我,忽然觉得疲惫——连痛苦都让人疲惫。在宠物医院踟蹰时,那猫儿蔫头耷脑,
舔着身上的伤,就好像我在这破碎的人间自我救赎一般。它的头软趴趴垂着,
像极了我此刻的模样。医生说:“这猫儿刚足月,难养活,可能是被抛弃的,你要养吗,
不想养的话可以放在我们这里,等待有人领养。”我看着猫儿那双充满对世界好奇的眼睛。
想呀,养吧,养不好的话再送回去吧。我不知我这种想法对不对,
只是想找一个陪我走出黑暗的寄托。也许这也是我不负责任的表现吧。我给它起名叫无忧,
希望它每天都没有忧虑和烦恼。我把它抱回家,给它准备好了猫床和猫玩具,猫粮,
每天机械地喂养,带它散步。它也好像如我所起的名字般无忧无虑的长大着。不知从哪天起,
我发现猫儿越长越好看了,奶奶粉粉的。那双蜷缩的猫爪一点点舒展,在阳光里轻轻颤动。
某个深夜要崩溃时,它总是会笨拙的依在我的脚边,或舔着我的手背,
带着我走出那难眠的深夜。也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万物皆有灵吧。渐渐的,
我开始了养殖一些植物。似乎是为了跟他证明什么一样…治疗的过程漫长又琐碎。
我开始记录情绪日记,
今天也没有哭呢”“吃得好饱呀”“睡着了呢”“很久没有想起他了”这样的小事都写进去。
渐渐地,日记本上的空白页越来越少,文字也从潦草凌乱变得工整。
现在的我在社区图书馆工作,每天和油墨香与书页翻动声作伴。绿萝已经爆盆,
垂下的藤蔓在窗前织成绿色的帘。偶尔有读者问起养护秘诀,我会笑着说:“别急,
它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就像我养猫一样。上周整理旧物,翻到从前的日记本。
最后一页写着:“原来放下不是突然松手,而是在某个寻常的清晨,
发现自己不再需要攥紧拳头。”窗外的玉兰开得正好,春风穿过绿萝的叶片,
带来解冻的气息。解冻后的重逢图书馆的落地窗外飘着柳絮,我正踮脚整理顶层书架,
身后突然响起熟悉的木质拐杖叩地声。蓝言清瘦的身影出现在光晕里,
浅灰风衣下摆沾着零星雨渍,还是当年喜欢的老派打扮。他仰头看我时,金丝眼镜滑到鼻尖,
露出那双总带着疏离的琥珀色眼睛。"《蓝新亚码的爱情》还在老位置吗?
"他的声音像浸过冷水的琴弦。我攥着书脊的手指发僵,
记忆突然决堤——大学图书馆的黄昏,我们曾为亚瑟比特争论到闭馆,他说爱情是场瘟疫,
我说那也是唯一的解药。后来确诊重度抑郁症那天,我在诊疗室接到他的分手短信:"抱歉,
我实在无法成为你的药。"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诊断书上的字迹,
窗外的雨把世界泡得模糊不清。雨中的我竟有那么一瞬的释然。“也是,像我这样的烂人,
又凭什么拖累如他那般天使的人物呢。”此刻我踩着梯子慢慢下来,
绿萝藤蔓在头顶轻轻摇晃。"第三排靠窗。"我听见自己平静的声音。蓝言经过时,
衣角带起淡淡的雪松香,和记忆里的味道重叠又分离。他弯腰找书的瞬间,
我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原来时间从未偏袒任何人,我们都在各自的沼泽里跋涉。
当他抱着书走向阅读区,我转身继续整理书架,指尖拂过绿萝新发的嫩芽。
闭馆时路过那张熟悉的长桌,蓝言正在写读书笔记。稿纸上墨迹未干:"原来有些告别,
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与自己和解。"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
忽然想起治疗师说过的话:"放下不是遗忘,而是当回忆袭来时,内心不再掀起惊涛骇浪,
与自己和解是唯一的解药。"“放下吧,茗雨。”“但又怎么能放下的,是我害死了他们,
要不是为了救我,他的妈妈也不会死,我又怎么能,怎么敢放下呀。
”“他本该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那天的场景一遍遍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折磨着自己。
也许这样才能让我觉得我还活着吧。暮色中,我抱着那盆茂盛的绿萝走出图书馆。
蓝言的身影在玻璃门后渐渐模糊,而我知道,
那些冰封的岁月早已在某个不知名的清晨悄然融化。
未寄的明信片玻璃门被推开时带起叮铃轻响,蓝言握着的那本书还带着体温余温。
他忽然起身拦住我的去路,稿纸被碰落在地,钢笔墨水洇开半朵蓝花。“茗雨,我后悔了。
”他喉结剧烈滚动,镜片后的眼睛泛起血丝,“这些年我总在想,
如果那天我能...”话音戛然而止,我们之间横亘着太多沉默的年份。
窗外的柳絮扑簌簌撞在玻璃上,像极了那年他转身时,我破碎的心跳。我弯腰捡起稿纸,
指尖抚过他刚写下的字迹。钢笔尖的停顿处,有个未完成的句号。“你看,
”我把纸轻轻放在桌上,绿萝的影子正温柔地覆在那些字上,“我们都走到新的季节了。
”蓝言盯着我的绿萝盆栽,突然笑了,那笑容却比哭还酸涩:“你以前连仙人掌都养不活。
”记忆突然闪回出租屋的窗台,枯萎的仙人掌像个扎满刺的笑话。那时我蜷缩在黑暗里,
连照顾自己的力气都没有。因为无忧的寄托吧,我想着。“现在它会自己找光。
”我轻轻触碰垂落的藤蔓,新叶上还凝着晨露,“就像我学会了照顾自己。
”他的拐杖在地面划出细微声响,最终化作一声叹息好像在说“茗雨,放下吧,
那不是你的错,我相信母亲也不会怪你,还有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只是在怪我自己…”夕阳斜斜切进图书馆,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始终没有重叠。
当蓝言推门离开时,春风卷着柳絮涌进来,
吹散了桌上那张未寄的明信片——背面是他去年寄来的冰岛极光,
空白处写着:“原来错过的,都是回不去的夏天。”记忆碎片蓝言离去的脚步声渐远,
图书馆里恢复寂静。茗雨倚着书架缓缓蹲下,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掌心的旧疤——那是7年前摔碎花瓶时留下的,
当时蓝言慌乱地翻找创可贴,呼吸都带着紧张。她想起初遇那天,
蓝言站在大学图书馆的《万年孤独》书架前,修长手指划过泛黄书页的模样。后来每个周末,
他们总在靠窗的老位置分享读书笔记,他会笑着纠正她读错的法语发音,
她则把准备好的糖偷偷塞进他的书里。她们也曾有过一段甜蜜的而又平静的时光。
病情加重的那段日子,蓝言的耐心似乎也在被一点点消耗。深夜里她哭着说“我好难受”,
他却只是沉默地背过身。最绝望的那天,我把自己锁在浴室,
听见门外传来蓝言压抑的哭声:“你到底要我怎么样!茗玉”水声混着哭声,
彻底淹没了所有温柔。分手那天,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就像一团迷雾,
我永远走不进去。”分手我同意了, 我放过了他,却还不能放过我自己。
我蜷缩在满地狼藉里,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
手机屏幕亮起诊疗室的提醒:“明日复诊,请勿缺席。”此刻窗外的柳絮仍在纷飞,
茗玉抬头望向绿萝垂落的藤蔓。那些曾经锋利如刀的回忆,如今已变得柔软。她终于明白,
蓝言不是不愿成为她的光,而是那时的她,连自己都无法照亮。
囚鸟往事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架边缘,茗玉忽然想起衣柜深处那本被撕碎的日记本。
十六岁生日那天,她在泛黄纸页上写下“我想学画画”,
却在深夜里听见母亲翻找抽屉的声音。第二天,所有画具连同日记本都不翼而飞,
取而代之的是奥数补习班的缴费单。“学这些有什么用?”母亲把成绩单拍在桌上,
玻璃相框里的全家福被震得微微晃动,“只有考名校才能出人头地。”从那以后,
她的人生被切割成精确的时间表:五点晨读、十二点刷题,连生理期腹痛都要提前报备。
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把志愿表上的艺术院校改成了金融专业。她站在阳台上攥着手机,
看着蓝言发来的画室邀约消息,眼泪砸在屏幕上晕开光斑。楼下传来父母争吵声,
母亲说“都是被你惯的”,父亲则重重摔门而去。病情爆发的导火索,
是母亲偷看她和蓝言的聊天记录。那天暴雨倾盆,
母亲举着手机厉声质问:“和这种穷小子在一起,你以后怎么办?
你难道要为了他去过那种生活吗,妈妈是过来人,你就不能乖乖听妈妈的话吗,
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她蜷缩在沙发角落,感觉自己像被关在金丝笼里的鸟,
连呼吸都是浑浊的。蓝言离开后,母亲红着眼眶说“妈妈都是为你好”,
把抗抑郁药和热牛奶放在床头。药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就像她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
直到有天打碎花盆,她盯着满地瓷片突然顿悟——或许真正需要打破的,
从来不是那些看得见的桎梏。冰裂纹理梅雨季总是黏腻得让人窒息。
茗玉蹲在图书馆储物间角落,用湿抹布反复擦拭地面的霉斑。绿萝的藤蔓从架子缝隙垂下,
在她发顶织出一片阴凉。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屏显跳出母亲的号码,
备注栏还停留在三年前的"妈妈",现在看来却像个褪色的符号。"下周你表姐结婚,
全家都要去..."母亲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试探,"你爸说——"话未说完便被电流声打断。
茗玉盯着墙上渗水的痕迹,那道蜿蜒的水痕像极了老宅客厅的裂痕,
每年梅雨季都会扩大一点,如同她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储物间深处传来纸张翻动声。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