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 疯了吧,你这社区食堂能吃国宴?冯诚卢芬玲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疯了吧,你这社区食堂能吃国宴?(冯诚卢芬玲)

疯了吧,你这社区食堂能吃国宴?冯诚卢芬玲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疯了吧,你这社区食堂能吃国宴?(冯诚卢芬玲)

六二六二 著

都市小说完结

“六二六二”的倾心著作,冯诚卢芬玲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美食】【厨艺】【种田】【无女主】【温馨】【日常】【治愈】 “什么你说这些菜都上过国宴?这些都是我们天天吃的啊。” “就是就是,在我们社区食堂,我们天天都吃。” “别瞎说,这些明明都是我们社区食堂里的家常菜。” …… “油焖大虾?用的还是正宗的大明虾?” “清炖狮子头,用的是两头乌?” “灌汤黄鱼,这么大条野生大黄鱼?” “开水白菜,你这汤是不是也太鲜美了吧?” “鲍汁四宝,不是你这社区食堂能用这么好的食材啊?你这是不是太离谱了?” …… “就算咱们社区食堂能吃到国宴怎么了?我们不能吃吗?” “是啊,老头子我辛苦一辈子,晚年不能吃点好的?” 一座位于小县城的古城,因为城里一家社区食堂,一下子变成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地。 大批国际名人纷纷来这座古城访问,只为能在社区食堂里蹭顿饭。

主角:冯诚,卢芬玲   更新:2025-07-13 19:51:2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把面团和好放在缸里饧发。

接下来冯诚和父母一起开始一边准备包子馅,一边准备社区食堂各种菜。

笋是冯诚从师父显灵送的仓库里兑换的。

是一种相当特别的春笋,剥开外壳可以闻到独特清香。

按照仓库货架上所写,这种笋过去竟然是江南进贡皇室的笋。

在红楼梦里这种笋也曾经是贾府鸡髓笋的原料。

母亲一边帮忙剥开外壳,闻着独特的清香味问:“诚诚你这些笋子都是从哪买的啊?

这笋子可真香,应该不便宜吧?”

冯诚自然是随口编了个瞎话。

“哦,这些笋是我天没亮去市场的时候,遇到一个卖笋子的老伯,从他手上买回来的,我看那老伯用那种老扁担挑着卖,应该走了挺远从山里来的,所以我就都买下来了。”

母亲卢芬玲有些惊讶:“你都买下来了?

你买了多少啊?”

冯诚先是走到社区食堂后院,回来的时候提了两大麻袋。

这回父亲冯安东忍不住叱责:“你买这么多回来干什么?

你准备让社区食堂光做笋子啊?”

卢芬玲见丈夫发火,赶紧打圆场:“哎呀,现在就是春笋的季节,多吃些笋子对老年人也好,再说笋子的做法也多,没关系。”

冯诚笑着:“爸您别担心,这两袋笋子,我保证今天就能用完。”

父亲:“你怎么用完?”

冯诚:“做包子今天就能用掉不少,剩下的我做一道咸肉油焖笋不是都用掉了?”

母亲还是心疼儿子,所以选择站在儿子一边。

“对对,诚诚这个安排很好啊。”

冯安东见妻子支持儿子,想到儿子从京里回来,要跟自己一起经营家里社区食堂,可能心理上多少有些落差的。

所以他觉得不该继续打击儿子的这份积极性。

大不了最后菜卖不完的话,自家多吃几顿,反正家里也没指望社区食堂赚什么钱。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

冯诚顿时笑呵呵开始忙碌起来。

父母一起帮忙,一家三口忙碌一个早上,把各种食材都准备妥当。

冯诚更是整整切了三大盆的猪肉丁、鸡肉丁和笋丁。

冯安东仔细看了看儿子切好的三种丁。

作为老厨子还是看得出来,冯诚切的三种丁里,猪肉丁略大于鸡肉丁,鸡肉丁略大于笋丁。

冯诚:“本来鸡肉应该用煮汤剩下的整鸡拆骨肉,但咱家煮汤用不了那么多只鸡,我就买了一些鸡胸肉煮熟切丁加在里面。”

卢芬玲看着问:“诚诚你这三种拌在一起包包子吗?”

冯安东抢先一步回答:“他是要先把三种丁炒在一起,然后再用炒好的馅料包包子。”

卢芬玲有些惊讶:“还需要炒啊?”

冯安东:“炒的过程,让猪肉的油脂煸炒出来,用猪肉油脂激发鸡肉鲜味,再把猪肉油脂香和鸡肉鲜味一起煸炒进笋丁中。”

冯诚有些惊讶:“爸原来你也懂啊?”

冯安东笑了笑:“别忘了,当年你爸参加过省里烹饪技术比赛呢,看到过别人做这种三丁包。”

言罢父亲把大灶台、大锅、大炒铲给冯诚准备好。

“行了,看看你在京里学了这么久,学的怎么样?”

冯诚一笑,接过父亲递给自己的大炒铲。

把大灶的火打开,先把大锅烧热,接着向锅里下油。

热锅凉油,先下猪肉丁,把猪肉丁的油脂煸炒出来,接着下鸡肉丁。

慢慢煸炒的有些变色后,再把笋丁下入大锅里。

迅速用大炒铲开始翻炒起来。

翻炒一番后,再向锅里烹入酱油,尽量是沿着热的锅边倒入,这样让酱油和热锅接触产生一些独特香味。

还要加入一些调味料进行调味,最后是慢慢去煮一煮。

煮到锅中的汁水收干,猪肉丁和鸡肉丁酥烂,笋丁也己经入味。

冯诚从大锅里把东西全部盛出来装进准备好的大盆中。

几乎又是装了满满的三个大盆。

恰好是和冯诚清晨和好三大缸面团对应。

冯安东满意点头:“不错,这六七年在京里看来确实学到本事了。”

冯诚听到父亲夸奖自己,先是一愣,接着向母亲挑眉骄傲笑起来。

卢芬玲见到父子俩这样子,也露出开心笑容。

这一刻,可能是卢芬玲在儿子十六岁离家后,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

随后因为要等馅料放凉,父子俩一起把社区食堂其他一些菜先都给准备出来。

几乎是忙碌了整个早上,等到馅料己经放凉,冯诚开始包包子。

母亲卢芬玲本来还想帮忙的。

结果眼看着儿子把面团从大缸里拿出来,迅速揉一揉,搓成条下剂子。

每个剂子几乎是相同的大小。

这一手又是让父母都有些刮目相看。

紧接着,更让父母惊讶的一幕是。

冯诚完全不用擀面杖,双手先用手指把剂子团一团,接着手掌一拍一转,便拍出一个包子皮。

而且冯诚的手速很快,一团面一会就被他全都拍成面皮了。

他舀起一勺馅料,眨眼间就包好一个包子。

看着儿子包好的包子,冯安东有些惊讶的提起一个拿在手上。

“这,这,荸荠鼓、百褶裙、鲫鱼嘴。”

卢芬玲听丈夫这么嘀咕,奇怪问:“你说什么呢?”

冯安东手捧包子,如同捧着一件艺术品:“你看看,儿子这包的包子,是正宗的荸荠鼓、百褶裙、鲫鱼嘴,这个包子,是号称‘包打天下’的包子。”

卢芬玲看着丈夫手上的包子,她也觉得儿子包的这个包子是真漂亮。

几乎是在父母观赏的片刻,冯诚己经包好了好几笼。

回过神来父母,看到他包好的好几笼包子,更是一脸不可思议。

“可以这么快的吗?”

冯诚只是轻松一笑。

他在京城饭店跟着师父学厨的时候,师父是一个对基本功要求极其严苛的人。

冯诚也是在师父严格要求下,白案、红案全都一样不落的学了。

更是曾经代表京城饭店跟从江南去交流的白案师傅们专门比过包包子。

正因为在师父手底下,磨练的样样精通。

冯诚后来才能一个月拍出30条视频不带重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