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言情小说 > 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小说

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小说

牧岛主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由朱棣姚广孝担任主角的言情小书名:《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小说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接着奏接着”大明洪武二十九北燕王三十六岁的朱棣斜倚在软榻嘴角正微微上带着一种冷峻的笑但那道锐利的眼神却黏在了殿中婀娜多姿的舞女身舞女裹在薄如蝉翼的轻纱腰肢扭水袖翻媚眼如极尽所挑逗着这位大明朝最炙手可热的藩朱棣将杯中冰镇啤酒一饮而随即抓起一根肉熟练地用嘴一嚼了两说道:“三孜然放少”旁边正在烤肉的太监马三宝急忙称...

主角:朱棣,姚广孝   更新:2025-10-23 12:34: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接着奏乐,接着舞。”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北平,燕王府。

三十六岁的朱棣斜倚在软榻上,嘴角正微微上扬,带着一种冷峻的笑意,但那道锐利的眼神却黏在了殿中婀娜多姿的舞女身上。

舞女裹在薄如蝉翼的轻纱里,腰肢扭动,水袖翻飞,媚眼如丝,极尽所能,挑逗着这位大明朝最炙手可热的藩王。

朱棣将杯中冰镇啤酒一饮而尽,随即抓起一根肉串,熟练地用嘴一撸,嚼了两口,说道:“三宝,孜然放少了。”

旁边正在烤肉的太监马三宝急忙称是,心里却怀着心事。

近三年,殿下似乎越发恣意了。

尤其从草原上砍完鞑子回来,或是与十七爷宁王痛饮之后,总爱摆弄些新奇玩意儿。

比如眼前的啤酒、铁签子肉串,全都是殿下的杰作,之前别说南京和北平,就是整个大明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没人知道,这位镇守北平的皇四子,身体里装着的却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三年前一个雷雨夜,身为古代兵器考古学家的他,还在研究所对着一柄永乐大帝的佩刀做金相分析,一道雷电之后,便成了史书里那个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

三年来,新朱棣有一半时间在草原上追着蒙古人砍杀,另一半时间就泡在燕王府,尊重历史,打造火器,积极为靖难之役做准备。

至于眼下的纸醉金迷,打了这么多年仗,享受享受怎么了。

如今万事俱备,就等朱元璋一死,朱允炆急吼吼削藩。

那时他就可以奉天靖难,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进南京,帮朱允炆体面,缔造一个崭新的大明。

趁着这两年安稳,不多享受享受,难道等着当皇帝后天天看奏折?

“好,接着舞。”朱棣眼神中带着几分惬意和慵懒。

领舞女子得了令,眼波流转间媚意更浓,足尖轻点,整个人旋舞着,如同一朵被风催开的艳丽妖花,直向朱棣飘来,而且腰肢扭动的幅度更大,几乎要将薄纱撑破。

就在那充满诱惑力的曲线即将贴上王座阶前的地毯时,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灰影冲破歌乐声,闯了进来。

朱棣眯起眼,看清来人身形枯瘦,身着一身黑色僧袍,正是要送自己一顶白帽子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面色绷紧,不见丝毫平日的阴沉自持。

朱棣见状,屏退舞女乐官,只留下姚广孝和马三宝。

“大和尚,有话但说无妨。”

姚广孝声调不高,却字字如锤,“殿下,京师急报,皇上驾崩了!”

朱棣脑中嗡的一声,竟不合时宜地响起一段旋律。

“花开又花谢花漫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真让人上头。

不对!

朱棣猛地坐直身体,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如今是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明明该在洪武三十一年才驾崩,历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

他这三年,一边撸着肉串喝着啤酒,一边数着日子,等的不就是洪武三十一年那个节点吗?

还有整整两年,怎么就提前了?

难道因为他这个变数,历史的齿轮偏移了?

朱棣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榻边的扶手,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刀,刺向阶下的姚广孝。

“大和尚,是真是假?”

姚广孝抬起那双三角眼,眼底异样一闪而过,“千真万确,锦衣卫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殿下若是慢了,太孙朱允炆估计要登基了。”

说到这里,姚广孝似是察觉到朱棣的情绪不对,问道:“殿下可是还有疑虑?”

昏黄的烛火下,姚广孝双手合十,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但朱棣看得分明,他眼眸里藏着一丝狂热的、压抑不住的兴奋光芒。

这老家伙,果然盼着天下大乱。

殊不知,此时朱棣内心也早已心潮澎湃。

老朱,你终于死了,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准备好咱的意大利炮,随我奉天靖难。”

朱棣要给大侄子朱允炆开开眼,什么是黑科技。

姚广孝略一沉吟,蹙眉道:“殿下,此刻出兵,怕是师出无名。”

朱棣却阴森森笑了笑,“大和尚放心,朱允炆很快会给咱们主动送来,齐泰、黄子澄之流绝逼会劝谏朱允炆削藩,藩王是大明江山屏障,削藩等于自断双臂,陷大明于万劫不复,本王岂能坐视不管,奉天靖难,名正言顺。”

“再说了,本王要做的事,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吗,成王败寇,将来史书怎么写,还不是本王说了算。”

不管朱允炆要不要削藩,朱棣都会让他削。

而且,朱棣还要赶在朱允炆登基前打进南京,好顺位继承大统。

朱棣斩钉截铁说道:“皇明祖训有言,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领正兵讨平。”

“奉天靖难,就在今日。”

……

南京紫禁城深处,西宫。

朱元璋穿着半旧的暗红常服,身形在宽大的龙椅里显得有些佝偻,可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依旧充斥着杀伐果断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报丧的人都派出去了?”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趴在冰凉的金砖上,额头冷汗直冒,“回皇上,各藩王处都已送到。”

站在一旁的翰林学士,白发苍苍的刘三吾却道:“皇上,臣以为假驾崩一事,终究不祥。”

也不知道皇上抽什么风,突然要假驾崩,皇太孙性子软弱,诸位藩王又兵强马壮,皇上就不怕天下大乱?

朱元璋却冷笑:“咱妹子死了,咱儿子死了,连咱大孙也走在咱前头,咱一个孤老头子,黄土埋到脖子根了,还怕他娘的不祥?!”

他望了望东宫的方向,“当年咱要立燕王,是你劝谏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如今允炆才十八岁,终究年轻了些,咱要考量考量他,能不能担此大任,能不能守住大明江山。”

早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允炆便被立为皇太孙,为了扶他上位,朱元璋不惜杀了蓝玉,将一众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

“咱标儿……”

朱元璋顿了顿,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允炆是标儿的儿子,可跟标儿比,差了些,咱得把他扶上马,送一程,给大明培养一位明君,到了地下,也好见标儿。”

说到这里,他目光中又弥漫出一股浓浓的杀气。

“咱还要看看,咱驾崩的消息传出去,天下会是什么样子,谁会跳出来,谁又会真心护着标儿的儿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