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言情小说 > 谁让他编我黄谣

谁让他编我黄谣

寒li 著

言情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寒li”的现代言《谁让他编我黄谣》作品已完主人公:孙杰林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默,孙杰,孙大勇的全文《谁让他编我黄谣》小由实力作家“寒li”所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本站纯净无弹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896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3 10:07:54。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谁让他编我黄谣

主角:孙杰,林默   更新:2025-10-23 12:33:3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爸在阳台抽烟,猩红的火点在浓稠的夜色里一明一灭,像垂死挣扎的星子。

烟灰缸早就满了,烟蒂堆成一座小山,有些滚落在阳台的瓷砖上,被风吹着,

发出细微的、干燥的摩擦声。夏夜的风本该是闷热的,灌进客厅却带着一股浸入骨髓的凉意。

我妈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一下午没出来,连晚饭也没吃。那种死寂,

比任何哭声都让人心慌。隔壁孙家传来的喧闹和笑声,电视节目声开得震天响,

墙薄得像层纸,刻意烘托着我们家的凄冷。那些不堪入耳的话,

白天我已经听街坊邻居嚼够了舌根——“真没看出来啊,

平时挺正经的…”“怪不得老林总出差…”“孙家那个老婆嘴真碎,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狐狸精”、“勾引”、“不要脸”……一个个词像淬了毒的针,

扎在我和我哥林默的耳膜上。林默就坐在我旁边,沙发陷下去一块。他攥着手机,

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屏幕停留在班级群的聊天界面,

但我知道他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他的呼吸又轻又缓,刻意压抑着,

身体却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我伸手,碰了碰他紧握的拳头,冰凉。他猛地一颤,

像是从噩梦中惊醒,转过头看我。那双总是带着点漫不经心聪明的眼睛里,此刻是空的,

盛满了被碾碎的信任和一种我后来才明白的、属于猎手的冰冷。天快亮的时候,

阳台的门终于被拉开。我爸拖着脚步走进来,带着一身浓得化不开的烟味,

眼白里缠满了血丝,像一张破裂的网。他走到我们面前,身形佝偻了一下,

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脊梁。他伸出手,想摸摸我们的头,那布满粗茧和烟味的手悬在半空,

最终却无力地落下,重重按在我们单薄的肩膀上。“小默,小雨,”他的声音哑得像破锣,

每个字都磨得人生疼,“别听外面胡说…你们,还小。”他停顿了很久,

胸腔里发出风箱般的抽气声。“别脏了手。”最后,他几乎是用了全身力气,挤出这几个字。

眼圈红得骇人,但那里面除了疲惫和痛苦,还有一种近乎哀求的告诫。我和林默都没有说话。

他看着我们,看了很久,似乎想从我们脸上找出一点属于孩子的惊恐或无助,

但他什么也没找到。林默的眼神是冻住的湖,我的指甲早已深深掐进掌心的软肉里,

留下几个月牙形的血痕。我爸叹了口气,那叹息沉重得像要坠穿地板。他转身,走向卧室门,

开始用那种同样沙哑疲惫的声音,低声呼唤我妈的名字,隔着门板笨拙地安慰。

客厅里只剩下我们两个。林默缓缓转过头,看向我。阳光还没完全升起,

黎明的青光透过窗户,照在他半边脸上,有一种冰冷的质感。“手,”他开口,

声音低得只有我们能听见,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疑的平静,“不会脏。

”我迎上他的目光,点了点头。掌心传来的刺痛,此刻无比清晰。从那天起,

有些东西在我们心里彻底死了。同时,也有一些东西,在死亡的灰烬里,破土而出,

带着铁锈和血腥的气味。三年。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表面平静无波。我,林雨,

成了学校里公认的化学天才。那些瓶瓶罐罐、复杂的分子式和微妙剧烈的反应,

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实验室的白炽灯取代了夕阳,消毒水的气味掩盖了花香。

我的手指变得稳定而精准,能调配出教科书上都没有的漂亮颜色,也能在无人察觉时,

利用废旧器材提炼出一点点“小玩意儿”。我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壁,从校级到市级,

再到那块含金量极高的全国化学竞赛金牌。它被我妈小心翼翼地收在她床头柜的丝绒盒子里,

像是供奉着什么珍宝。邻居们提起我,总是带着羡慕和一点点敬畏:“老林家那闺女,

了不得哦,将来肯定上清华北大的料!”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当我在深夜的实验室里,

看着幽蓝的火焰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无声燃烧,

或者计算着某种化合物精确到毫克的致死量时,心里在想些什么。那些奖项,

是我最好的保护色。而我哥林默,则走上了另一条路。他几乎泡在了代码和网络的世界里。

家里的旧电脑被他拆装升级了无数次,屏幕从一块变成三块,

上面终日流淌着瀑布般的绿色字符。他参加各种编程大赛,拿奖拿到手软,

名声甚至传到了某些专业的网络安全论坛。他很少说话,眼神总是缺乏焦点,

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只有指尖在机械键盘上敲击出的清脆连响,

暴露着他大脑内部高速运转的风暴。我爸有时会看着他背影,欲言又止,

最终只是默默给他端杯牛奶。他大概以为,儿子只是沉迷计算机,找到了发泄的途径。

他不懂,那冰冷的键盘,是林默的武器库。那些蜿蜒的数据流,是他布下的天罗地网。

他在我们家庭网络的最外层构筑了坚固的防火墙,内部则铺设了层层叠叠的陷阱和蜜罐。

孙家那个蠢儿子孙杰,还在为他手机里偶尔的信号不稳、游戏账号莫名被盗骂骂咧咧时,

络行为习惯、社交圈、乃至他那个开着小公司、附庸风雅搞点收藏的父亲孙大勇的电子设备,

都早已在林默的监控之下,无声无息,如同透明的鱼游弋在注定的网中。我们像两颗种子,

在同一个腐烂的伤口里,朝着不同的方向疯长。我向下,扎根于物质变化的本质,

与毒性和毁灭为伴;他向上,蔓生于虚拟世界的顶端,操控着信息和秩序。

我们默契地没有谈论过那个夜晚,没有谈论过阳台上的烟味和那句“别脏了手”。

但我们都清楚,游戏,早就开始了。而收网,需要耐心。第一个征兆,

出现在孙大勇引以为傲的收藏品上。他附庸风雅,喜欢摆弄些瓷器字画,

办公室里有个不小的博古架。一天,他请客户鉴赏新得来的一件明代青花瓷瓶,

据说价值不菲。客户上手把玩时,那瓷瓶竟然毫无征兆地从中部裂开一道细纹,

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悄无声息地断成两截,断面光滑得诡异。孙大勇当场脸色煞白,

冷汗直流。他以为是客户失手,又惊又怒却不敢发作,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他不知道,

早在半个月前,林默就通过孙大勇公司那个漏洞百出的Wi-Fi网络,

摸清了他办公室智能加湿器的控制权限。而我,则根据林默提供的博古架附近温湿度数据,

计算并提炼了一种特殊的缓慢作用腐蚀剂。它无色无味,极微量地挥发在空气中,

只会对特定成分的陶瓷釉面产生极其缓慢的晶格侵蚀,使其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

因细微的温度或压力变化而脆性断裂。时间,刚刚好。孙大勇只当是流年不利,破财免灾。

紧接着,是他公司的核心客户资料开始大规模泄露。竞争对手总能快他一步,精准截胡。

公司内部彻查了无数次,甚至开除了两个嫌疑最大的员工,却始终找不到漏洞所在。

生意一落千丈,多年的老客户也纷纷流失。孙大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他请了所谓的网络安全专家来排查,那些人在他的系统里逛了一圈,

只发现几个无足轻重的小木马,清掉之后,泄露依旧。他们当然找不到。

因为泄露源根本不在他的公司电脑里。

林默早就通过孙杰那台从不设防、满是漏洞的笔记本电脑作为跳板,

在公司内网埋下了更隐蔽的后门。数据像涓涓细流,通过孙杰游戏时开启的VPN通道,

神不知鬼不觉地流向指定的地方。

孙杰还在为他游戏里飙升的排名和偶尔“幸运”掉落的装备沾沾自喜,

浑然不觉自己成了家里的掘墓人。麻烦接踵而至。税务部门突然上门,

接到详尽的匿名举报信,指控孙大勇公司多年偷税漏税,账目做得再漂亮,

也经不起有心人拿着内部真实数据逐条核对。银行紧缩银根,催收贷款。

供应商堵着门要结款。孙大勇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回家和妻子刘婶的争吵成了家常便饭。

摔东西的声音、互相咒骂的声音,穿透墙壁,比以前他们散布谣言时更加响亮。刘婶,

那个当初嚼舌根最起劲、把谣言添油加醋传遍大街小巷的长舌妇,日子也开始不好过。

她是个极其迷信的人,家里常年供着各路神仙。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见鬼”了。

先是她每天拜的观音像,某天清晨被发现,脸上多了两道红色的痕迹,像是血泪。紧接着,

她晚上起夜,总感觉窗外有人影飘过,或者听到小孩若有若无的哭声。她买的股票,

总是在她买入后诡异大跌,抛售后又离奇反弹。她开始疑神疑鬼,精神恍惚,

去庙里求了无数符水喝,却毫无作用。她不知道,那观音像的“血泪”,

不过是我用某种遇空气缓慢氧化变红的铁盐溶液,在她睡前敬香时,借着挥袖的动作,

用微型喷雾器极轻微地喷射上去的。那些鬼影和哭声,是林默操控他们家那个老旧智能音箱,

在深夜特定时间播放的次声波和剪辑过的音频片段,足以影响情绪和制造恐惧。

而股票的“巧合”,

账户的监控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到分钟的“建议推送”——他总能让她在最高点买入,

最低点卖出,操作得神不知鬼不觉。恐惧和破产的压力,彻底压垮了这个女人。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她和孙大勇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后,

卷了家里所剩不多的现金和几件稍微值钱的首饰,

跟一个早年认识、最近“偶然”重逢的旧相好跑了,留下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给孙大勇。

家破,初现端倪。而他们的宝贝儿子孙杰,我们的“杰作”也悄然登场。

孙杰是个被宠坏的废物,仗着家里有几个钱,在学校里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功课一塌糊涂,

却迷上了飙车和堵伯。林默轻易地摸清了他所有的线上堵伯账户和地下赌球网络。最初,

林默让他小赢了几把,尝到甜头。孙杰果然上钩,赌注越下越大,自信心极度膨胀。然后,

便是不可避免的暴跌。输钱,借钱,再输,再借。林默像个最高明的导演,

操控着孙杰赌局的结果,让他始终徘徊在“差点运气”和“惨败”之间,吊着他,

不让他彻底绝望,也不给他翻身的机会。同时,

林默又伪装成不同的“好心人”或“放贷者”,通过加密通讯渠道,“慷慨”地借钱给孙杰,

利息高得吓人。很快,孙杰债台高筑,欠下了一笔他根本无力偿还的巨款。

追债的人开始上门,泼油漆、写大字、电话恐扰,无所不用其极。走投无路的孙杰,

把目光投向了他父亲公司仓库里一批即将出手的紧俏电子产品。在一个深夜,

他勾结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里应外合,撬开仓库,想把那批货偷出去卖钱还债。

他的一切行动,都在林默的预料之中,

甚至可以说是林默通过伪造的“内部消息”和“安全时间表”,

一步步引导他走向那个仓库的。当孙杰和同伙带着赃物,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后门时,

等待他们的是接到“精准线报”的警察。人赃并获。入室盗窃,数额巨大。证据确凿,

同伙指认。孙杰的人生,彻底染上了洗不掉的污点。曾经喧嚣热闹的孙家,

如今只剩下孙大勇一个。公司破产清算,房子车子都被抵押,妻子跑了,儿子锒铛入狱。

他一个人住在租来的廉价单间里,像个游魂。偶尔有老街坊看见他,都避之唯恐不及。

人们私下里议论,说孙家这是遭了报应,肯定是坏事做多了。没有人会把这一切,

和隔壁那个出了名“优秀”、“懂事”的林家兄妹联系起来。更没有人会想到,

三年前那个关于女人清白的谣言,需要用整个家庭的毁灭来偿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