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味界最新》是作者“爱吃狮峰龙井的天阳宗”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周敬山豆腐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第一锅沸雪霜降那全国美食界的目光都钉在了雾都的“九宫格广场”。广场中央架着口直径三丈的老铜锅底沉睡着从重庆嘉陵江底捞起的青石据说能让牛油红汤沸腾时泛起两江汇流的纹锅沿刻着烫金大字:“第三届味界新约争霸赛”,但明眼人都知这不过是那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味觉圣战”的最新战鲁菜泰斗周敬山踩着青布千层在锅东侧的太师椅上坐下腰间的鎏金炒勺吊坠撞出脆他身后站着八位系墨色...
主角:周敬山,豆腐 更新:2025-07-26 11:23:5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红锅沸雪霜降那天,全国美食界的目光都钉在了雾都的“九宫格广场”。
广场中央架着口直径三丈的老铜锅,锅底沉睡着从重庆嘉陵江底捞起的青石板,
据说能让牛油红汤沸腾时泛起两江汇流的纹路。
锅沿刻着烫金大字:“第三届味界新约争霸赛”,但明眼人都知道,
这不过是那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味觉圣战”的最新战场。鲁菜泰斗周敬山踩着青布千层底,
在锅东侧的太师椅上坐下时,腰间的鎏金炒勺吊坠撞出脆响。
他身后站着八位系墨色围裙的徒弟,每人手里捧着个白瓷盖碗,
碗里扣着章丘大葱、东阿阿胶、微山湖莲子——都是鲁菜“八珍八肴”的根基料。“胡闹。
”周敬山瞥了眼对面穿荧光绿卫衣的年轻人,鼻腔里喷出的白气惊飞了落在锅沿的麻雀,
“当年豆腐脑的甜咸大战,好歹还守着‘一器一味’的规矩,现在这群崽种,
恨不得把火锅底料拌进佛跳墙。”穿卫衣的林小满正用手机直播往燕窝里撒海苔碎,
镜头怼着那碗泛着诡异绿光泽的“海苔燕窝冻”,
弹幕里刷满了“刑啊”“建议直接申遗遗照的遗”。“周老爷子这话就偏颇了,
”她举着手机转向老铜锅,镜头扫过广场四周的展台:粤菜馆师傅在给烧腊刷芝士酱,
淮扬菜大厨用臭豆腐汤煨河豚,湘菜摊位前摆着“榴莲剁椒鱼头”的灯箱,
“数据不会说谎——上周全国外卖平台,‘混搭菜系’订单量破了两亿单,
其中‘麻婆豆腐奶茶’的复购率比经典款高百分之三十七。”“数据?
”周敬山猛地拍响太师椅扶手,椅背上雕刻的“食不厌精”四个字震得掉了层漆,
“孔圣人说‘割不正不食’,你把麻婆豆腐搅进奶茶,是想让先师从坟里爬出来给你点赞?
”“孔子也没见过冰箱微波炉啊。”林小满把手机架在三脚架上,
伸手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真空包装的螺蛳粉,“再说了,当年甜党往豆腐脑里加糖,
不也被骂了三百年‘离经叛道’?现在呢?江浙沪的甜豆腐脑非遗传承人,
上个月刚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两人的争执像滴进滚油的水,瞬间引爆了广场。
粤派展台前,穿白褂的梁师傅正给烧鹅腿裹薯片碎,
闻言把手里的炸粉筛子往案上一摔:“林丫头说得对!当年我爷爷用菠萝咕咾肉参赛,
被骂‘粤菜之耻’,现在这道菜成了国宴备选——味觉这东西,从来都是胜者为王。
”“胜者为王?”周敬山的二徒弟霍青站出来,手里举着块酱肘子,
肘子皮上用酱汁写着“守正”二字,“那你们说说,把酸菜鱼的汤倒进酸梅汤里,叫什么?
叫‘双酸合璧’?我看是‘双煞索命’!”人群里爆发出哄笑,
有人举着“香菜必须死”的牌子晃了晃,
立刻被隔壁“无香菜不欢”阵营的人用“折耳根万岁”的灯牌怼了回去。
广场西侧的大屏幕突然亮起,弹出实时热搜:#当螺蛳粉遇上胡辣汤#,后面跟着个爆字,
配图是林小满上周做的“螺汤胡辣云吞”,
来自认证账号“甜豆腐脑守护协会”:“建议发明者去尝尝我们新出的‘红糖麻酱豆腐脑’,
体验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味觉赎罪券。”周敬山盯着那热搜,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他想起五十年前,自己还是个学徒时,跟着师父去苏州参加“南北豆腐脑品鉴会”。
那天雨下得跟今天一样大,北方师傅们拎着酱油醋瓶子,南方师傅揣着红糖桂花罐,
在茶馆里从卯时吵到酉时,最后把八仙桌都掀了。可现在呢?
那群吵着“甜咸不两立”的老头,有一半的孙子在卖“甜咸双拼豆花”,
还美其名曰“和解味”。“叮——”林小满的手机响了,
是条短信:“你的‘榴莲臭豆腐螺蛳粉’入选本届争霸赛创新组决赛。”她吹了声口哨,
往人群里挥挥手:“看到没?组委会都认账了。”周敬山突然站起身,
青布褂子在风里绷得笔直。他走到老铜锅前,从徒弟手里接过个黑陶坛子,揭开泥封时,
一股醇厚的酱香味漫过广场,连最吵闹的湘菜师傅都停了手。
“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百年老酱’,”周敬山的声音带着颤,
“当年他用这酱做的葱烧海参,让尼克松都竖大拇指。今天我就用它参赛,让你们看看,
什么叫‘一酱定味,百菜归宗’。”林小满挑眉,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液氮罐:“巧了,
我准备做‘液氮老酱冰淇淋’,让百年老酱尝尝被冻成冰碴子的滋味。
”老铜锅的牛油突然“咕嘟”翻了个泡,像是在应和这场即将开始的对决。
广场上空的无人机群组成了“味界新约”四个发光字,而在字的阴影里,
有人悄悄往自己的调料碗里加了半勺糖,又舀了勺辣椒油——就像五十年前,
那个偷偷往咸豆腐脑里掺红糖的苏州学徒一样。第二章 蒸笼里的太极复赛那天,
组委会把赛场设在了个老面粉厂改造的艺术区。三十六个展台绕着巨大的蒸汽管道排列,
管道上爬满了LED灯,
届比赛的“名场面”:有川菜师傅和粤菜师傅为“白斩鸡该不该蘸辣椒”打起来的监控录像,
有甜粽党在咸粽展台前摆花圈的照片,最显眼的是张黑白照——1975年,
南北豆腐脑大战的主战场,一群老头举着“宁死不食异端味”的木牌,
牌底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豆花渍。周敬山的展台前围了最多人。他没做复杂的大菜,
只摆了口紫铜蒸笼,笼屉里码着二十四个柳叶蒸饺,十二个包的是韭菜鸡蛋馅,
十二个是猪肉大葱馅,褶子捏得像模子里刻出来的,连每个饺子的弯度都分毫不差。
“老规矩,”他往蘸碟里倒了点香醋,“蒸饺就得配香醋,多一滴酱油都是对麦香的亵渎。
”人群里挤出来个穿汉服的姑娘,梳着双环髻,发间别着颗干桂圆。她叫沈绾,
是“新派豫菜”的代表,前几天刚因为“胡辣汤加椰浆”上了热搜。“周老先生,
”沈绾手里捧着个青瓷碗,碗里是浅棕色的糊状物,“尝尝我的‘枣泥油茶’?
用开封油茶打底,加了新疆灰枣泥,甜咸混着坚果香——上周在郑州夜市,卖断货了。
”周敬山瞥了眼那碗东西,没接:“油茶就该是咸的,加枣泥?那不如直接去喝八宝粥。
”“可您看这个。”沈绾打开手机,调出张老照片,是1950年代的西安茶摊,
摊主正往油茶里撒糖桂花,“这是我太爷爷的摊子,当年他就这么卖,说‘南来北往的客,
各有各的嘴’。”周敬山的脸色缓了缓。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济南巷子里的早点铺,
掌柜的总会在灶台边摆两个罐子,一个装盐,一个装糖,任凭客人自己加。
那时候没人争什么甜咸,好像食物天生就该有千万种模样。突然,西边传来一阵骚动。
林小满的展台前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她正用分子料理机往麻婆豆腐里打气,
让豆腐块浮在半空,像颗颗颤动的白玉球。“看好了啊,
”她举着喷枪对着空中的豆腐球喷火,豆腐表面瞬间结出层焦脆的壳,
“这叫‘火烧云麻婆豆腐’,外酥里嫩,还带着点焦糖香——昨天试吃的时候,
川菜泰斗李老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一个穿中山装的老头挤进来,
胸前别着“川菜正统”的徽章,正是李老的关门弟子张诚,“李老那是给你面子!
麻婆豆腐讲究‘麻、辣、烫、香、酥、嫩、鲜’,你把它弄成泡沫,
是想让陈麻婆从坟里爬出来给你掌勺?”林小满没理他,转身从冰柜里拿出袋速冻汤圆,
往麻婆豆腐的汤汁里倒:“尝尝这个‘麻婆汤圆’?糯米的甜能中和麻辣,
上周在成都太古里,排队两小时才能买到。”张诚气得发抖,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砂锅,
往里面倒了半锅红油:“我今天就让你见识下什么叫正宗!这是我家传的‘百年老灶红油’,
熬的时候要加三十种香料,火候差一秒都出不来这个味。”他抓了把花椒扔进砂锅,
油星子溅起来,在阳光下闪着红光。人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赛场中央的大屏幕。
屏幕上弹出了最新的投票数据:创新组目前领先的是沈绾的“椰浆胡辣汤”,
传统组第一是周敬山的“九转大肠”,而最受争议的“黑暗料理组”,
林小满的“螺蛳粉粽子”以微弱优势超过了梁师傅的“芝士烧腊饭”。“看到没?
”林小满举着汤圆在红油里搅了搅,“数据说明一切。现在的年轻人,就爱这种‘刺激感’。
”“刺激?”周敬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那笼蒸饺,“当年甜党往豆腐脑里加糖,
也说这是‘新滋味’。可你问问那些老食客,真正能记住的味道,
从来都不是靠怪诞博眼球的。”沈绾突然指着蒸笼笑了:“周老先生,
您看您的蒸饺——韭菜鸡蛋是素,猪肉大葱是荤,这不也是‘混搭’吗?”她拿起两个蒸饺,
一个素一个荤,在碟子里摆成个太极图,“就像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看似对立,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