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言情小说 > 轩辕剑之天之痕五大神器的主人

轩辕剑之天之痕五大神器的主人

爱吃菊叶蛋汤的孙寅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轩辕剑之天之痕五大神器的主人主角分别是活玉林砚作者“爱吃菊叶蛋汤的孙寅”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第一槐镇的玉佩暮春的雨丝斜斜切过青古槐镇东头的 “拾古斋” 林砚之正用软布擦拭着案上的青铜檐角铜铃被风推得轻他抬头看见一个穿藏青长衫的老者立在门槛雨珠顺着对方鬓角的银丝往下“后收古玉吗?” 老者从袖中摸出个锦递过来时指节泛着青林砚之掀开盒盖的瞬指尖突然发麻 —— 那枚螭龙纹玉佩泛着极淡的暖纹路里像是有水流在他祖父临终前说真正的上古玉会 ...

主角:活玉,林砚之   更新:2025-07-24 03:18:1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古槐镇的玉佩暮春的雨丝斜斜切过青瓦,古槐镇东头的 “拾古斋” 里,

林砚之正用软布擦拭着案上的青铜爵。檐角铜铃被风推得轻响,他抬头时,

看见一个穿藏青长衫的老者立在门槛外,雨珠顺着对方鬓角的银丝往下淌。“后生,

收古玉吗?” 老者从袖中摸出个锦盒,递过来时指节泛着青白。林砚之掀开盒盖的瞬间,

指尖突然发麻 —— 那枚螭龙纹玉佩泛着极淡的暖光,纹路里像是有水流在动。

他祖父临终前说过,真正的上古玉会 “呼吸”。此刻玉佩贴在掌心,

竟像有心跳般轻轻震颤,盒底垫着的旧麻纸突然簌簌作响,边角蜷曲成焦黑的痕迹。

“这玉……” 林砚之刚要开口,老者已转身踏入雨幕。他追出去时,

只看见巷口青石板上有串淡金色的脚印,被雨水冲了两下便消散了,倒像是从未存在过。

当夜三更,林砚之被窗棂上的刮擦声惊醒。月光从窗缝挤进来,照见案上玉佩正浮在半空,

螭龙纹里渗出的金光在墙上织出幅地图 —— 秦岭深处有座倒立的山影,

山尖处嵌着柄剑的轮廓。他伸手去够玉佩,指尖刚碰到玉面,整个人突然被拽进片混沌。

耳边响起苍老的声音,像是从千年前传来:“轩辕剑藏于昆仑之墟,非华夏正脉者,

触之则魂飞魄散……”第二章 不速之客次日清晨,林砚之发现自己左手腕多了道红痕,

像被玉绳勒过的印子。他把玉佩塞进贴身的锦囊,刚打开店门,

就见两个穿玄衣的人站在槐树下,腰间铜牌刻着 “镇玄司” 三个字。“林先生,

昨夜可有陌生人到访?” 为首的汉子声音像磨过砂石,目光扫过店内时,

落在墙角那只锦盒上。林砚之注意到对方靴底沾着湿泥,泥里混着秦岭特有的青灰色石屑。

他正想摇头,里屋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奔进去时,看见祖父留下的青瓷瓶摔在地上,

碎片里躺着张黄纸,上面用朱砂画着道符,符心写着 “昆仑” 二字,墨迹还没干透。

“这符是镇玄司的追踪符。” 玄衣人不知何时跟了进来,指尖捻起片碎瓷,

“看来有人想借你的手,找轩辕剑。”林砚之攥紧锦囊,玉佩在衣内发烫。

他想起祖父书房暗格里的旧札,其中一页画着和玉佩上相同的螭龙纹,旁注 “轩辕剑引,

非应劫者不得见”。第三章 札记里的秘密趁着镇玄司的人去后院搜查,

林砚之撬开书房墙角的青砖。暗格里的旧札泛着樟木的香气,

最末页夹着张泛黄的画像 —— 画中男子穿玄端礼服,腰间佩剑的剑格正是螭龙形状,

与玉佩上的纹样分毫不差。札记里的字迹从工整渐至潦草,祖父在最后写道:“庚子年秋,

秦岭遇玄龟,背甲刻‘轩辕剑醒,妖魔现世’。守剑人血脉将醒,需携引玉入昆仑。

”“引玉?” 林砚之摩挲着玉佩,突然明白那老者为何要把玉给他。

祖父是十年前在秦岭采药时失踪的,镇上都说他坠了崖,可札记最后一页的日期,

竟是去年冬至 —— 那时候祖父已经 “死” 了九年。窗外突然响起惊鸟的扑腾声。

林砚之把札记塞进怀中,刚转身就见个穿红衣的少女站在房梁上,手里转着枚银镖,

镖尖映出她眼底的红痣:“借你的玉佩看看,就当换你条命。”银镖擦着耳际钉进木柱时,

林砚之听见镇玄司的人在前院拔刀。红衣少女轻笑一声,翻身跃出窗外,

裙角扫过案上的玉佩,金光突然暴涨,将整间屋子照得如同白昼。

第四章 秦岭追影红衣少女没带走玉佩,却在案上留下张字条:“镇玄司在找剑骨,

他们要把轩辕剑熔了铸兵器。” 林砚之盯着 “剑骨” 二字,

想起札记里说轩辕剑以首山之铜为身,以华夏龙脉为骨。镇玄司的人再次进来时,

眼神里多了些异样。为首的汉子递过块腰牌:“林先生,你祖父是前守剑人。

现在秦岭那边出事了,山崩的地方露出半截剑鞘。”他们骑马出镇时,雨已经停了。

官道旁的麦田里站着个稻草人,林砚之经过时,

看见稻草人的草帽下藏着只玉佩 —— 和他怀里的那枚一模一样,只是纹路里渗着黑血。

“这是‘影玉’,用来传递死讯的。” 汉子勒住马,“看来已经有守剑人折在里面了。

”秦岭入口处的客栈挤满了江湖人。有人说看见过发光的剑从山底飞出来,

有人说夜里听见山中有龙吟。林砚之夜里解开锦囊,玉佩突然贴在窗纸上,

在月光里显出行字:“剑在等待执剑人,而非掠夺者。”第五章 倒立山进入秦岭第三日,

他们在断崖边发现了倒立山的踪迹 —— 云雾里浮着座山的倒影,山尖朝下扎进云海,

像是被人硬生生钉在半空。镇玄司的汉子脸色发白:“上古传说里,轩辕黄帝斩蚩尤后,

用剑鞘镇住了蚩尤的残魂,那鞘就化作倒立山。”林砚之的玉佩突然飞起来,悬在崖边。

他伸手去抓,整个人竟被一股力量拽着往云海坠去。失重感袭来的瞬间,

他看见红衣少女从旁边的松树后跳出来,甩出条银链缠住他的腰。“笨蛋,这是剑在选主人,

旁人碰了会被魂飞魄散。” 少女拽着他落在块突出的岩石上,“我叫苏璃,

我爹是上一任守剑人,三个月前死在镇玄司手里。”她指尖划过林砚之腕上的红痕,

那道印子突然绽开血花,滴在玉佩上。螭龙纹里的金光猛地炸开,

倒立山的轮廓在云海中越来越清晰,山尖处的剑影正一点点往下沉,像是要从云端扎进大地。

“剑要醒了。” 苏璃望着远处的山影,声音发颤,“可镇玄司带了‘断龙石’来,

他们想切断龙脉,让剑永远失去力量。”第六章 断龙石镇玄司的队伍在山脚下停驻时,

林砚之看见他们推着辆黑铁车,车上盖着浸过朱砂的黑布。

苏璃说那就是断龙石 —— 用被诅咒的冤魂炼过,碰到龙脉就会让方圆百里的山脉枯死。

“我爹说过,轩辕剑的力量不在剑锋,而在剑魂。” 苏璃把枚青铜哨子塞进他手里,

“吹这个,能唤来守护剑的玄龟。”他们沿着山壁的栈道往上爬时,听见山下传来巨响。

黑布被风吹开,断龙石上的纹路亮起红光,栈道突然剧烈摇晃,

林砚之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岩壁上扭曲,竟长出了鳞片。“你的血脉觉醒了。

” 苏璃抓住他的手,“守剑人的影子会显露出龙族的模样,因为轩辕剑本就是黄龙所化。

”爬到半山腰时,他们遇见个浑身是血的老道。老道攥着半块剑穗,

看见林砚之的玉佩就哭了:“剑被挖走了…… 那些人用活人当祭品,

把剑从山底拽出来了……”剑穗上的丝线是用金线混着头发编的,

林砚之认出那是祖父常用的墨竹纹发带。他突然想起祖父书房里的画像,

画中男子腰间的剑穗,和这半块一模一样。第七章 剑魂镇玄司的营地设在山坳里。

林砚之趴在岩石后,看见中央的高台上插着柄剑 —— 剑身泛着青金色,

剑柄缠着的红绸正在无风自动,正是画像里的轩辕剑。可剑身上缠着锁链,

锁链尽头连着十二个铁笼,每个笼子里都关着个孩子,他们的血顺着锁链往剑身上淌。

“他们在用童男童女的血养剑。” 苏璃的声音发抖,“剑魂最厌杀戮,这样下去,

剑会被染成邪器。”林砚之的玉佩突然发烫,他摸出来时,看见螭龙纹正在发光,

和剑身上的纹路慢慢重合。高台上的轩辕剑突然震颤起来,锁链发出不堪重负的脆响。

镇玄司的首领举起令牌,正要下令,剑身上突然射出道金光,把他钉在了石壁上。

“是剑魂在反抗。” 苏璃拽着他往高台跑,“快,用你的血滴在剑上,

只有守剑人的血能解开锁链。”林砚之爬上高台时,

看见剑刃上浮现出张模糊的脸 —— 像个穿玄衣的老者,眉眼间竟有几分像祖父。

他咬破指尖,血珠落在剑身上的瞬间,锁链突然寸寸断裂,十二个铁笼同时打开,

孩子们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轩辕剑突然飞起,悬在他面前。林砚之伸手握住剑柄,

听见个熟悉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砚之,祖父等你很久了。

”第八章 华夏魂镇玄司的残兵想冲上来,却被突然出现的玄龟挡住。

那些巨大的龟甲在山坳里铺开,形成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苏璃吹着青铜哨子,

玄龟们便用背甲撞向溃逃的敌人。林砚之握着轩辕剑站在高台上,

看见剑身映出整片秦岭的轮廓 —— 山脉像条沉睡的黄龙,而剑正是龙的心脏。

祖父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剑从来不是兵器,是华夏的魂脉。只要还有人记得炎黄,

记得这片土地,剑就永远不会熄灭。”断龙石突然在山下炸开,红光冲天而起。

林砚之挥剑时,青金色的剑气像条长河,将红光层层包裹。

他看见无数人影在剑气里浮现 —— 有披甲的士兵,有插秧的农夫,有读书的学子,

他们的影子都化作光点,融入剑身。“这就是华夏之魂。” 苏璃走到他身边,

“镇玄司不懂,他们以为剑是力量,却不知道剑守护的,从来都是这些平凡人。

”当最后一缕红光被剑气吞噬,倒立山的影子在云海中渐渐消散。轩辕剑轻轻颤动,

化作道金光钻进林砚之的玉佩里。他低头看时,螭龙纹已经变得栩栩如生,

像是随时会从玉里飞出来。第九章 归处三个月后,林砚之回到古槐镇。拾古斋重新开张,

案上多了个新摆件 —— 枚嵌着玉佩的木架,螭龙纹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苏璃成了店里的帮工,总在算账时偷偷往他的茶碗里加糖。镇玄司的余党被肃清后,

江湖渐渐恢复平静。只是偶尔有行商路过,会说秦岭深处夜里常有金光,

有人在那里看见过柄剑,剑柄上缠着红绸,像极了传说中的轩辕剑。

林砚之在整理祖父的札记时,发现最后一页空白处多了行字:“剑在人心,不在山石。

” 他抬头看向窗外,古槐的新叶绿得发亮,檐角铜铃被风推着轻响,

像极了那个雨天老者踏进门时的声音。苏璃突然拿着封信跑进来:“秦岭那边寄来的,

说山里长出片新林子,树根都缠着红绸呢。” 林砚之拆开信,里面掉出片红叶,

叶面上有个极小的剑形纹路,在阳光下闪了闪,便化作寻常的叶脉。他把红叶夹进札记,

听见玉佩在木架上轻轻震颤。或许轩辕剑从未消失,它只是化作了山间的风,田里的稻,

化作了每个普通人心里的念想 —— 就像祖父说的,只要华夏还在,剑就永远都在。

第十章 新的波澜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林砚之在店里整理古籍,

苏璃风风火火地从外面闯进来,手中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砚之,你看这个!

” 纸上是幅粗糙的画,画中一柄散发着幽光的剑,剑柄处的螭龙纹与轩辕剑如出一辙,

只是剑身上缠绕着诡异的黑气,下方歪歪斜斜写着一行字:“妖剑现世,天下将倾。

”林砚之眉头紧锁,还没来得及说话,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几个镇民神色慌张地跑过,

嘴里喊着:“东边树林里出现了怪物,浑身冒着黑烟,可吓人了!” 苏璃望向林砚之,

眼中满是担忧:“难道和这妖剑有关?”两人匆忙锁了店门,朝着东边树林赶去。

还未到树林边缘,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腐臭气息。踏入树林,

只见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此刻枝叶枯萎,地上满是黑色的黏液。突然,

一只身形巨大、周身缠绕着黑烟的狼形怪物从灌木丛中扑出,血红色的眼睛死死盯着他们。

林砚之伸手摸向腰间,却想起轩辕剑已化作金光融入玉佩。苏璃迅速抽出银链,

链尖闪烁着寒光:“我来对付它!” 她身形如电,银链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抽打在怪物身上,却只激起一片黑烟,怪物似乎并未受到实质伤害。怪物咆哮着,猛地跃起,

朝着苏璃扑去。千钧一发之际,林砚之手腕上的红痕突然发烫,他下意识地伸手抵挡,

一道青金色的光芒从他掌心射出,击中怪物。怪物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化作一滩黑水。

苏璃喘着粗气走到林砚之身边:“这是轩辕剑的力量,看来它又在护你了。

可这怪物是怎么回事,为何会突然出现?” 林砚之捡起地上一片怪物掉落的鳞片,

鳞片上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这符号我在祖父的札记里见过,

好像和上古的邪术有关。”第十一章 神秘组织两人回到镇上,

发现镇里已经来了不少陌生人。这些人穿着各异,但眼神中都透着警惕与探寻。

林砚之在人群中发现了几个眼熟的面孔,是曾经在秦岭与镇玄司勾结的江湖人。

苏璃低声道:“他们怎么来了,难道又在打轩辕剑的主意?

” 林砚之摇摇头:“先别轻举妄动,看看情况。” 两人装作若无其事地在镇中走动,

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原来,近日江湖上流传着一个消息,

说在秦岭深处发现了一把神秘的妖剑,这把剑拥有强大的邪恶力量,谁能得到它,

就能称霸天下。林砚之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所谓的妖剑,很可能与轩辕剑有关。夜晚,

两人偷偷潜入那些陌生人落脚的客栈。在一间房门外,

他们听到屋内有人说话:“那妖剑肯定和轩辕剑有渊源,说不定是轩辕剑被封印的邪恶一面。

只要找到它,我们‘暗影堂’就能在江湖上站稳脚跟。”“可那剑周围有强大的禁制,

还有守护兽,不好对付啊。” 另一个声音说道。“怕什么,我们有镇玄司留下的法宝,

一定能破除禁制。” 第一个声音冷笑道。林砚之与苏璃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

镇玄司虽已覆灭,却还有余孽成立了神秘组织 “暗影堂”,妄图利用妖剑的力量为非作歹。

第十二章 再入秦岭为了阻止暗影堂的阴谋,林砚之与苏璃决定再次前往秦岭。一路上,

他们发现许多江湖人都朝着秦岭方向赶去,每个人都带着贪婪与野心。进入秦岭后,

山林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夜晚,林砚之拿出玉佩,轻声问道:“轩辕剑,

你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吗?” 玉佩微微震颤,发出一道微弱的光芒,指向一个方向。

两人沿着光芒指引的方向前行,途中遭遇了不少危险,有被邪术控制的野兽,

还有神秘的陷阱。一日,他们在山谷中休息时,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笛声如泣如诉,

仿佛带着无尽的哀伤。苏璃警惕地握紧银链:“这笛声不对劲,小心有诈。

” 林砚之却觉得这笛声似曾相识,他顺着笛声的方向走去,在山谷的尽头,

看到一个白衣女子坐在一块巨石上,手中拿着一支玉笛。女子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头,

林砚之惊讶地发现,这女子竟是他在祖父画像中看到的那个,

眉眼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女子微微一笑:“你终于来了,守剑人。我等你很久了。

” 林砚之疑惑道:“你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 女子轻轻叹了口气:“我是守护轩辕剑的灵姬,这妖剑现世,

是因为有人触动了上古的封印。你必须尽快找到妖剑,将它与轩辕剑重新合一,

否则天下将陷入万劫不复。”第十三章 妖剑之谜灵姬告诉林砚之,轩辕剑在斩杀蚩尤后,

蚩尤的怨念曾侵蚀过剑身,黄帝为了防止这股邪恶力量扩散,将其封印在秦岭深处,

化作妖剑。如今封印松动,妖剑即将完全苏醒。“只有拥有纯正守剑人血脉的你,

才能靠近妖剑。” 灵姬看着林砚之,眼中满是期待,“你要将轩辕剑的力量注入妖剑,

净化它的邪恶。” 林砚之握紧拳头:“我一定会做到。

可那暗影堂的人……” 灵姬拿出一个玉瓶:“这是‘幻息露’,用它可以破除他们的法宝。

但你要小心,暗影堂的堂主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他修炼了邪功,实力不容小觑。

”在灵姬的指引下,林砚之与苏璃继续深入秦岭。终于,他们在一个幽深的谷底,

看到了一座散发着黑色光芒的石台,台上插着一柄剑,剑身扭曲,仿佛在痛苦地挣扎,

正是那传说中的妖剑。还没等他们靠近,暗影堂的人就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

堂主站在众人前面,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没想到吧,守剑人。这妖剑今天就是我的了!

” 说着,他手中拿出一个黑色的圆盘,圆盘上刻满了符文,

正是镇玄司留下的法宝 “破禁盘”。林砚之迅速拿出玉瓶,将 “幻息露” 洒向破禁盘。

破禁盘上的符文瞬间黯淡下去,堂主脸色大变:“你…… 你做了什么?

” 林砚之不理会他,朝着妖剑冲去。堂主恼羞成怒,挥动手中的魔鞭,朝着林砚之抽去。

苏璃见状,立刻甩出银链,与堂主战在一起。

第十四章 正邪交锋林砚之避开暗影堂众人的攻击,来到妖剑前。他伸手握住剑柄,

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瞬间涌入他的身体,他感觉自己的意识都在被侵蚀。这时,

玉佩中的轩辕剑力量自动涌出,与邪恶力量抗衡。苏璃与堂主的战斗陷入白热化。

堂主的魔鞭攻势凌厉,苏璃凭借着敏捷的身手,一次次躲过攻击。她瞅准时机,

将银链缠上魔鞭,用力一拉,堂主一个踉跄。苏璃趁机跃到堂主面前,手中的匕首刺向他。

堂主侧身躲开,反手一掌击中苏璃,苏璃被击飞出去,倒在地上。林砚之感受到苏璃的危险,

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他调动全身的力量,将轩辕剑的光芒注入妖剑。

妖剑剧烈颤抖起来,黑色的光芒逐渐被青金色取代。堂主看到这一幕,

不顾一切地冲向林砚之:“你不能毁了妖剑!”就在堂主快要接近林砚之时,

一道身影突然出现,挡在林砚之身前。正是灵姬,她手中的玉笛化作一道光剑,

与堂主战在一起。灵姬的剑法精妙,堂主渐渐落了下风。林砚之集中精力,继续净化妖剑。

随着最后一丝邪恶力量被驱散,妖剑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与轩辕剑融为一体。

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剑中爆发出来,光芒照亮了整个谷底。

第十五章 天下归心暗影堂的人被这股力量震得纷纷倒地,

堂主惊恐地看着林砚之手中的剑:“这不可能……” 林砚之握着剑,

走到堂主面前:“邪不胜正,你们的阴谋不会得逞。” 说罢,他轻轻一挥剑,

堂主身上的邪功被瞬间驱散,瘫倒在地。林砚之扶起苏璃,苏璃看着他手中的剑,

眼中满是欣慰:“我们做到了,砚之。” 灵姬走到他们身边:“恭喜你,守剑人。

你成功净化了妖剑,轩辕剑的力量将再次庇佑天下。”三人走出秦岭,

将暗影堂的余孽交给了官府。江湖上得知林砚之净化妖剑的消息后,对他敬佩不已。

林砚之回到古槐镇,将轩辕剑的力量融入到小镇的山水之中,守护着这片土地。此后,

林砚之与苏璃继续经营着拾古斋。偶尔,他们会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

都是那些曾受到轩辕剑庇佑的人寄来的。每当看到这些信件,林砚之都深知,

轩辕剑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责任与守护。而他,将永远肩负着这份使命,

守护着华夏大地,让轩辕剑的传说,在岁月中流传不息。

第十六章 镇妖塔异动林砚之与苏璃在古槐镇过了一段安稳日子。这天,

一位风尘仆仆的道士来到拾古斋,他面色凝重,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符纸。“林先生,

苏姑娘,大事不好了,西域的镇妖塔出现异动了。”道士说,

镇妖塔是上古时期为镇压各路妖魔所建,塔身刻满了符文,塔顶有一颗镇魂珠,

能压制塔内妖魔的邪气。可最近,镇魂珠的光芒越来越黯淡,塔内妖魔的嘶吼声越来越清晰,

附近的村民已经开始受到妖气侵蚀,变得狂躁不安。“镇妖塔与轩辕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年黄帝建造镇妖塔时,曾将轩辕剑的一缕剑气注入塔基。如今塔内异动,

说不定和轩辕剑之前净化妖剑时引发的能量波动有关。” 道士忧心忡忡地说。

林砚之摸了摸胸前的玉佩,玉佩微微发热。他知道,此事他无法置身事外。

苏璃也眼神坚定:“砚之,我们去看看吧,不能让妖魔为祸人间。”两人收拾好行囊,

带上轩辕剑的玉佩,与道士一同前往西域。一路上,他们看到不少被妖气影响的人,

这些人眼神浑浊,行为怪异。林砚之尝试用玉佩的力量安抚他们,虽有效果,

但只能暂时压制,无法彻底根除。第十七章 塔前迷雾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

他们终于抵达镇妖塔前。远远望去,镇妖塔高耸入云,塔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黑雾中,

黑雾里隐约有妖魔的影子在蠕动。塔前原本有一座守护寺庙,如今已是断壁残垣,

遍地都是散落的佛像碎片。“这黑雾是塔内妖气凝聚而成,寻常人一旦吸入,轻则心智混乱,

重则妖化。” 道士拿出几枚护身符,分给林砚之和苏璃,“这护身符能抵挡一阵子妖气,

你们千万小心。”三人刚靠近镇妖塔,黑雾中突然冲出几只青面獠牙的小妖。

这些小妖行动迅捷,朝着他们猛扑过来。苏璃抽出银链,与小妖缠斗起来。

林砚之则运转玉佩的力量,轩辕剑的青金色光芒在他掌心汇聚,他轻轻一挥,

光芒化作几道剑气,将小妖斩杀。可斩杀的小妖刚倒下,黑雾中又涌出更多的小妖。

林砚之发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尽快进入镇妖塔,找到镇魂珠异常的原因。

他对苏璃和道士说:“你们掩护我,我去打开塔门。” 苏璃和道士点点头,

奋力抵挡着小妖的攻击。林砚之趁机冲到塔门前,塔门是用千年玄铁打造,

上面刻着复杂的符文。他将手掌按在塔门上,玉佩的光芒与门上的符文相互呼应,

符文渐渐亮起,塔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隙。就在这时,黑雾中传来一声巨吼,

一只体型庞大的妖狮从黑雾中冲出,朝着林砚之猛扑过来。

第十八章 塔内玄机妖狮的速度极快,林砚之来不及躲闪,被妖狮一掌拍中,倒飞出去,

撞在塔门上。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嘴角溢出鲜血。苏璃见状,惊呼一声,

不顾一切地冲向妖狮,银链如毒蛇般缠向妖狮的脖颈。妖狮被银链缠住,狂躁地甩动脖子,

苏璃被拖拽着,却始终不肯松手。道士趁机拿出桃木剑,刺向妖狮的眼睛。妖狮吃痛,

发出一声怒吼,猛地将苏璃甩开。林砚之强忍着伤痛,再次运转玉佩的力量。这一次,

他将所有力量都汇聚在掌心,轩辕剑的虚影在他身后浮现。他举起手掌,朝着妖狮拍出一掌,

青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涌向妖狮,妖狮被光芒击中,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空气中。解决了妖狮,三人终于得以进入镇妖塔。塔内阴森幽暗,

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塔壁上刻着许多壁画,描绘着上古时期黄帝镇压妖魔的场景。

每上一层,妖气就更加浓烈。在第三层,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祭坛,

祭坛上摆放着一些诡异的祭品,散发着邪恶的气息。祭坛中央有一个凹槽,

形状与镇魂珠十分相似。“看来有人动了祭坛,镇魂珠很可能被人取走了。

” 道士看着祭坛,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没有了镇魂珠,镇妖塔的封印就会逐渐失效,

用不了多久,塔内的妖魔就会全部逃出去。”林砚之仔细观察着祭坛,

发现祭坛上有一些新鲜的脚印,脚印通向塔的上层。“有人比我们先到了,

而且还带着镇魂珠往上走了。”第十九章 暗影堂余孽三人顺着脚印往塔的上层走去。

走到第六层时,他们听到前方传来交谈声。“堂主,我们拿到镇魂珠了,

只要将它交给那位大人,我们暗影堂就能东山再起。” 一个声音说道。“哼,

等那位大人借助镇魂珠的力量打开魔界通道,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林砚之那个小子,

还有那个灵姬,都别想阻拦我们。” 另一个阴冷的声音响起,正是暗影堂的堂主。

林砚之、苏璃和道士躲在石柱后面,心中大惊。没想到暗影堂的余孽竟然还没死心,

而且还勾结了魔界的人。“他们要打开魔界通道,这可万万不行。” 道士急得直跺脚。

林砚之示意两人不要出声,他悄悄探出头,

看到暗影堂堂主正和几个手下围着一个黑色的匣子,匣子里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想必就是镇魂珠。苏璃握紧银链,准备冲出去。林砚之拉住她,低声说:“他们人多,

而且堂主的实力不弱,我们不能硬拼。”他思索片刻,对苏璃和道士低语了几句,

三人制定了一个计划。按照计划,道士先扔出几颗烟雾弹,塔内顿时弥漫起烟雾。

暗影堂的人慌乱起来,堂主大喊:“谁在那里?”趁此机会,

苏璃悄悄绕到暗影堂手下的身后,银链一动,将几个手下绊倒。林砚之则手持玉佩,

凝聚力量,朝着堂主攻去。堂主反应极快,挥舞着魔鞭抵挡。

第二十章 镇魂珠归位林砚之与堂主战在一处,轩辕剑的力量不断从玉佩中涌出,

加持在他身上。堂主的魔鞭虽然厉害,但在轩辕剑的力量面前,渐渐力不从心。

苏璃解决掉几个手下后,也加入了战斗,与林砚之联手对付堂主。堂主腹背受敌,

渐渐招架不住。他见状,从怀中掏出一个黑色的符咒,往空中一扔,符咒化作一道黑气,

包裹住他的身体。“你们等着,我还会回来的。” 堂主留下一句狠话,借着黑气的掩护,

朝着塔的上层逃去。林砚之想去追,却被苏璃拉住:“先拿到镇魂珠再说。

” 他们走到祭坛前,拿起那个黑色的匣子,打开一看,镇魂珠果然在里面。

只是镇魂珠的光芒十分黯淡,上面还缠绕着一丝黑气。“这黑气是魔界的气息,

镇魂珠被污染了。” 道士看着镇魂珠,眉头紧锁,“必须尽快清除上面的黑气,

把它放回原位,否则镇妖塔的封印撑不了多久。”林砚之将玉佩贴近镇魂珠,

轩辕剑的力量缓缓注入镇魂珠。镇魂珠开始微微震颤,上面的黑气逐渐被驱散,

光芒也慢慢变得明亮起来。就在镇魂珠即将恢复如初时,塔的上层传来一声巨响,

整个镇妖塔剧烈摇晃起来。“不好,那堂主肯定在搞什么鬼。” 苏璃脸色一变。

林砚之将恢复的镇魂珠交给道士:“你先把镇魂珠放回祭坛,我和苏璃上去看看。

” 道士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拿着镇魂珠走向祭坛。林砚之和苏璃则迅速朝着塔的上层跑去。

第二十一章 魔界裂缝林砚之和苏璃跑到塔的顶层,只见暗影堂堂主正站在一个阵法中央,

阵法上刻满了诡异的符文,符文闪烁着黑色的光芒,中央有一道细小的裂缝,

裂缝中不断涌出黑气。“哈哈哈,你们来得正好,等我打开魔界通道,

让你们亲眼看看世界毁灭的景象。” 堂主疯狂地大笑着,手中不断结印,注入阵法之中。

裂缝在黑气的滋养下,正一点点扩大。林砚之能感觉到,

裂缝的另一端传来一股强大的邪恶气息,那气息比镇妖塔内所有妖魔的气息加起来还要恐怖。

“不能让他得逞!” 林砚之大喝一声,运转全身力量,

轩辕剑的虚影在他身后变得无比清晰。他手持虚影之剑,朝着堂主斩去。堂主早有防备,

侧身躲开,同时催动阵法,裂缝中飞出几道黑气,化作利刃射向林砚之。林砚之挥剑抵挡,

黑气利刃与轩辕剑的剑气碰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响声。苏璃趁机绕到阵法边缘,

试图破坏阵法。可阵法的力量十分强大,她的银链刚碰到阵法边缘,就被一股力量弹了回来。

“这阵法是以堂主的精血催动,除非杀了他,否则无法破坏。” 林砚之对苏璃喊道。

苏璃眼神一凛,再次冲向堂主,银链如流星般划过,攻向堂主的要害。堂主既要维持阵法,

又要抵挡两人的攻击,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林砚之抓住机会,将轩辕剑的力量凝聚到极致,

一剑斩向堂主。这一剑蕴含着华夏大地的正气,堂主根本无法抵挡,被一剑刺穿胸膛。

堂主倒在地上,临死前还不甘地看着那道裂缝:“我不甘心……”随着堂主的死亡,

阵法的光芒渐渐消失,裂缝的扩大也停了下来,但已经打开的裂缝却没有消失,

依旧在不断涌出黑气。第二十二章 剑封裂缝林砚之走到裂缝前,

能清晰地看到裂缝另一端的景象,那是一个充满黑暗和荒芜的世界,无数妖魔在其中嘶吼。

他知道,必须尽快封住裂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尝试用轩辕剑的力量攻击裂缝,

可裂缝十分坚韧,剑气击中上面,只能让裂缝暂时收缩,无法彻底封住。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裂缝在不断吸收黑气,我们的力量迟早会耗尽。” 苏璃担忧地说。

林砚之看着手中的玉佩,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他对苏璃说:“苏璃,你帮我护法,

我要用轩辕剑的本源力量封住裂缝,但这需要一点时间。”苏璃点点头,警惕地看着四周,

防止有妖魔从裂缝中冲出。林砚之盘膝坐下,将玉佩放在胸前,闭上眼睛,

全力沟通轩辕剑的本源。他的身体渐渐被青金色的光芒笼罩,轩辕剑的虚影在他头顶盘旋,

发出嗡鸣之声。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金色光芒越来越盛,轩辕剑的虚影也变得越来越凝实。

林砚之猛地睁开眼睛,头顶的轩辕剑虚影化作一道流光,射入他手中的玉佩。他拿起玉佩,

朝着裂缝走去,将玉佩按在裂缝上。玉佩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轩辕剑的本源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裂缝之中。裂缝在本源力量的作用下,开始一点点收缩。

裂缝中传来妖魔愤怒的嘶吼,无数妖魔试图冲出裂缝,却都被本源力量挡了回去。

不知过了多久,裂缝终于在一声轻响中彻底闭合,玉佩也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静静地躺在林砚之手中。林砚之长舒一口气,身体一软,倒在了地上。苏璃连忙跑过去,

将他扶起,眼中满是心疼。第二十三章 塔定人安林砚之休息了片刻,恢复了一些力气。

两人走下顶层,看到道士正站在祭坛旁,镇魂珠已经放回原位,

镇妖塔内的黑雾正在逐渐消散,妖气也变得越来越淡。“太好了,裂缝被封住了,

镇魂珠也归位了。” 道士看到他们下来,高兴地说。三人在镇妖塔内又检查了一圈,

确认没有遗漏的隐患后,才走出镇妖塔。此时,镇妖塔周围的黑雾已经完全散去,

阳光洒在塔身上,塔身的符文闪烁着柔和的光芒。附近的村民看到镇妖塔恢复正常,

都欢呼雀跃起来。他们纷纷来到林砚之三人面前,跪地磕头,感谢他们拯救了大家。

林砚之扶起村民,轻声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快起来吧。”在村民的热情挽留中,

他们在附近的村庄住了几天,帮助村民治疗被妖气侵蚀的身体,

教导他们一些简单的防身之术。几天后,林砚之和苏璃准备离开,道士也打算回山复命。

临行前,村民们拿出许多当地的特产送给他们,表达感激之情。“林先生,苏姑娘,

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们。” 村长握着林砚之的手,激动地说。

林砚之笑着点点头,与村民们挥手告别。他和苏璃踏上了返回古槐镇的路途,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第二十四章 古槐新篇林砚之和苏璃回到古槐镇时,

已是深秋。拾古斋依旧如他们离开时那般,只是门前的古槐树叶落了一地,增添了几分萧瑟。

他们打扫好店铺,重新开张。镇上的人听说他们的事迹后,都对他们敬佩不已,

时常有人来店里看望他们,送些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林砚之和苏璃知道,他们的心境已经不同。经历了这么多的冒险,

他们更加懂得了守护的意义。一日,林砚之正在整理古籍,

苏璃拿着一封信跑了进来:“砚之,你看,是西域的村民寄来的。”林砚之接过信,

拆开一看,信中说镇妖塔一切安好,村民们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他们还在镇妖塔前为林砚之和苏璃立了一块功德碑。林砚之看着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将信收好,走到窗前,望着门前的古槐。他知道,轩辕剑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和苏璃,

也会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心中的正义与善良。此后,

每年都会有各地的人来到古槐镇,他们有的是来感谢林砚之和苏璃的,

有的是来聆听轩辕剑的故事的。拾古斋也成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人前来。

林砚之和苏璃的生活,就在这平静而又充满意义的日子里,慢慢流淌,如同古槐镇旁的小河,

生生不息第二十五章 塔中壁画的低语镇妖塔的黑雾虽已散去,

但林砚之总觉得塔身藏着未尽的秘密。这日清晨,他带着玉佩再次踏入塔门,

苏璃的银链在行囊里轻轻发烫 —— 自上次对抗妖狮后,这链子总在靠近塔身时发出微光。

第一层的壁画已恢复原本模样:黄帝手持轩辕剑站在云海中,脚下是臣服的妖魔。

林砚之伸手触碰壁画时,指尖的裂纹突然刺痛,壁画里的黄帝竟缓缓转头,唇形无声地动着。

他凑近细看,发现壁画角落有行极细的刻字,

与祖父札记里的笔迹如出一辙:“血契非长久计,魂归方能安。”“血契?

” 他正琢磨这两个字,身后传来石阶的吱呀声。第七层的方向飘来白雾,

雾中隐约有孩童的笑声。苏璃的银链突然从行囊里飞出,悬在半空震颤,

链扣内侧的螭龙纹亮起红光,与玉佩的金光交织成网。白雾里浮出个穿红肚兜的小女孩,

手里攥着半块长命锁。林砚之认出那是暗影堂堂主怀中掉出的信物,刚要开口,

女孩突然化作黑烟钻进壁画。黄帝脚下的妖魔群中,有只狐妖的眼睛变成了红色,

正死死盯着他。第二十六章 幻象中的真相第七层的石阶果然在移动,

林砚之踩着石阶往上走时,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苏璃的银链缠在他手腕上,

链身传来温热的触感 —— 这是她昨夜坚持的,说 “这样能及时拉你出来”。

妖气化作的黑雾从石缝里渗出来,在他们面前织出片村落。

有个穿粗布衫的汉子正抱着木桶跑过,木桶里的清水晃出涟漪,

映出他身后的镇妖塔 —— 塔身歪斜,塔顶的镇魂珠黯淡无光。“爹,

娘说你再不去修补堤坝,洪水要淹粮仓了!” 村头传来女孩的呼喊。汉子回头时,

林砚之突然僵住:这张脸分明是年轻版的暗影堂堂主,只是眉眼间还没有后来的戾气。

黑雾突然翻涌,村落被洪水吞噬。汉子跪在屋顶上,怀里紧紧护着个孩子,

远处镇妖塔的方向有道士袖手而立。“张师兄!求你救救孩子!” 他的哭喊被浪涛吞没,

林砚之这才看清,那道士的道袍上绣着与引路道士相同的青松纹。“这是堂主的记忆。

” 苏璃的声音发颤,银链突然绷紧,“他不是天生就想毁了镇妖塔。

” 黑雾里的洪水突然化作妖狮的利爪,朝着汉子怀中的孩子扑去。

第二十七章 银链里的母亲妖狮的利爪穿透幻象时,苏璃的银链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

林砚之被光芒推得后退半步,看见链身上浮现出模糊的人影:个穿素裙的女子正挥舞银链,

链尖的寒光劈开漫山遍野的黑雾。“那是……” 苏璃捂住嘴,眼泪突然滚落。

女子的侧脸与她有七分相似,手腕上也戴着串相同的银链。当妖狮再次扑来时,

女子将银链缠在女儿腰间,自己转身冲向黑雾:“记住,守剑人的使命不是杀戮,是守护。

”幻象如碎镜般裂开,林砚之发现他们已站在第七层祭坛前。

暗影堂堂主留下的黑色令牌掉在地上,

令牌背面刻着 “镇玄司” 三个字 —— 与当年抓走苏璃父亲的人腰间的铜牌一模一样。

玉佩突然飞起来,贴在祭坛中央的凹槽上。镇魂珠归位的地方浮现出星图,

其中三颗星连成直线,指向塔外西北方。苏璃捡起令牌,

链扣内侧的螭龙纹竟与令牌边缘的纹路完美嵌合,像是同一块玉石雕琢而成。

第二十八章 道士的忏悔引路道士在塔外等了整整三日。当林砚之拿出那块镇玄司令牌时,

他手中的桃木剑 “当啷” 落地,道袍下摆被风掀起,

露出脚踝处的刺青 —— 那是镇玄司底层弟子的标记。“十年前在堤坝上见死不救的,

就是我。” 道士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我师兄当时是镇妖塔守护者,

他说擅离职守会引发封印松动。可我后来才知道,他根本是怕那些妖魔冲出来,

毁了他偷偷藏在塔内的宝物。”他从袖中摸出半张地图,

上面画着镇妖塔的地宫入口:“堂主说得对,镇魂珠的封印本就该每百年更换一次。

可师兄为了保住宝物,用禁术强行延长了封印期限,这才让妖气积郁成灾。

”苏璃的银链突然指向地图角落,那里画着朵玉兰花。她指尖抚过花瓣时,

链身传来细微的震动 —— 母亲留下的遗物里,有块绣着相同玉兰花的丝帕。

第二十九章 地宫的玉兰花地宫入口藏在第三层壁画后的暗门,门上刻着镇玄司的符咒。

苏璃将银链插进锁孔,链扣转动时,暗门发出沉重的 “咔嚓” 声,

像是有生锈的齿轮在转动。地宫的石道两侧摆满陶罐,罐口飘着淡蓝色的魂火。

林砚之的玉佩照亮前路时,他们看见石道尽头有株玉雕的玉兰树,花瓣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

树下跪着具白骨,指骨间攥着块玉佩 —— 与林砚之的那枚成对,只是龙纹已被血色浸透。

“这是守剑人的殉葬地。” 林砚之认出白骨手腕上的红痕,与自己腕间的印记相同,

“祖父当年应该来过这里。” 他刚要靠近,玉兰花突然簌簌作响,花瓣绽开时,

里面浮出个女子的魂体 —— 正是苏璃的母亲。“镇魂珠的神女魂魄,

需要守剑人的血脉才能唤醒。” 女子的声音透过魂火传来,

“当年我和你父亲就是来做这件事,

却被镇玄司的人拦住……” 她的魂体指向白骨旁的陶罐,“那里有真正的封印图谱。

”第三十章 封印图谱的抉择陶罐里的羊皮卷展开时,

林砚之发现上面的图谱与镇妖塔的星图完全相反。

引路道士指着图谱中央的圆点:“这里是昆仑之墟,轩辕剑的诞生地。

要彻底解除镇妖塔的反噬,必须将镇魂珠送到那里,让神女魂魄回归剑中。

”苏璃的母亲却摇头:“可神女一旦回归,镇妖塔的封印会暂时失效,

塔内残存的妖魔会趁机逃出。” 她的魂体渐渐透明,

“你们要选 —— 是让天下暂时安稳,还是承担风险换长久太平?”玉佩突然在此时发烫,

林砚之看见祖父的虚影浮在图谱上,指尖点向昆仑的位置。

他想起祖父札记里的话:“器物终会腐朽,唯有人心的守护能长存。

”石道外突然传来妖魔的嘶吼,地宫入口的符咒正在闪烁红光。

引路道士脸色大变:“是师兄留下的宝物在异动!他当年藏的是只千年妖狐,

用镇魂珠的力量压制着,现在珠子被净化,妖狐要破罐而出了!

”第三十一章 妖狐的眼泪妖狐破罐而出时,整个地宫都在摇晃。它的皮毛像燃烧的火焰,

九条尾巴扫过石道,陶罐里的魂火被搅得四散纷飞。林砚之举起玉佩,

轩辕剑的虚影刚要浮现,却发现妖狐的前爪戴着只铜环,环上刻着 “镇玄司囚字三号”。

“它是被囚禁的。” 苏璃的银链缠上妖狐的尾巴,链身的红光让妖狐突然瑟缩了一下。

林砚之注意到妖狐的眼角挂着泪珠,滴落在地时化作珍珠 —— 这是灵狐才有的特征,

寻常妖狐只会流黑血。妖狐突然张口说话,声音苍老如枯木:“我本是守护昆仑玉矿的灵狐,

被那道士抓来炼妖丹。他用我子女的魂魄威胁,我才不得不帮他加固封印。

” 它的尾巴掀起块地砖,下面埋着堆幼狐的骸骨,“现在他们都不在了,我只想回家。

”玉佩的金光突然笼罩妖狐,林砚之看见它的记忆:镇玄司道士用幼狐的魂魄喂养镇魂珠,

让珠子的封印力增强三倍。神女的残魂在珠子里痛苦挣扎,而灵狐只能眼睁睁看着。

第三十二章 血契的代价要让妖狐恢复自由,必须解开铜环上的血契。

林砚之的指尖按在铜环上时,玉佩的光芒与环上的符咒碰撞,

他突然感到心脏被攥紧 —— 血契的咒力正顺着指尖的裂纹往心脏钻。“快停下!

” 苏璃扑过来按住他的手,银链缠上他的手腕。链扣内侧的螭龙纹突然渗出血珠,

顺着裂纹往铜环上爬。妖狐的铜环发出白烟,林砚之看见自己的血与苏璃的血在环上交融,

形成新的符咒。铜环崩裂的瞬间,林砚之咳出一口血,染红了胸前的玉佩。

妖狐对着他们深深作揖,化作道红光冲出地宫:“昆仑玉矿见!” 苏璃扶住他时,

发现他指尖的裂纹淡了些,链身的红光正缓缓渗入他的伤口。“我娘说过,

守剑人后裔的血能缓解反噬。” 苏璃的眼眶通红,“可这样会耗损你的元气。

” 林砚之笑着擦掉她的眼泪,却没注意到她的鬓角,已悄悄生出根白发。

第三十三章 离塔前夜离开地宫时,引路道士在塔门口烧了张黄纸。纸灰飘向西北方,

他说这是给师兄的 “谢罪信”—— 当年他偷偷放走了个被囚禁的小妖,

现在总算能直面自己的过错。林砚之将羊皮卷收好,玉佩在行囊里发出轻响。

他知道前往昆仑玉矿的路不会好走,镇魂珠的神女魂魄若要回归轩辕剑,

必然要经过魔界裂缝残留的地带。苏璃在收拾行囊时,发现银链上多了片玉兰花苞,

是用她的发丝和链身的银末凝成的。她将链子缠在林砚之手腕上,

与他的玉佩贴在一起:“这样我们的气息就能一直相通。”深夜的镇妖塔突然传来钟鸣,

是塔顶的镇魂珠在共鸣。林砚之推开窗,看见塔尖的金光与昆仑方向的星光连成直线,

像柄无形的剑划破夜空。他摸出祖父的札记,最后一页空白处自动浮现出字:“魂归之日,

龙醒之时。”第三十四章 昆仑之路清晨出发时,妖狐派来的小狐送来封信,

信上用爪尖画着地图:绕过黑风岭,走玉门关的秘道能避开魔界裂缝。

林砚之将信折好放进札记,发现昨夜浮现的字迹旁,多了行极小的批注,

是苏璃母亲的笔迹:“当心蚀骨沙,遇之则魂散。”他们骑马走出三十里地,

路边的草突然开始枯萎。苏璃的银链缠上林砚之的手腕,

链身传来刺痛 —— 这是她母亲留下的警示,说明前方有危险。林砚之勒住马,

看见远处的沙丘在流动,沙粒里泛着诡异的绿光。“是蚀骨沙。” 引路道士拿出个瓷瓶,

里面装着金色的粉末,“这是用玄龟甲磨的,撒在身上能抵挡一时。” 他说话时,

沙丘里突然伸出只骨爪,抓向马的蹄子。林砚之挥剑斩断骨爪,骨屑落地时化作绿沙。

他突然明白,所谓的蚀骨沙,根本是无数被吞噬者的骸骨所化。玉佩在此时发烫,

指引着他们往沙丘侧面的峡谷走 —— 那里有处被藤蔓掩盖的石门,

门楣上刻着 “昆仑古道” 四个字。

第三十五章 石门后的鳞光昆仑古道的石门被藤蔓覆盖,林砚之挥剑斩断藤蔓时,

刃口溅起细碎的玉屑 —— 这些藤蔓的根须竟嵌在玉矿脉里。苏璃的银链突然腾空,

链尖在石门上划出圈光晕,门楣的 “昆仑古道” 四字亮起青光,

门缝里渗出带着玉腥味的冷风。推开石门的瞬间,他们看见条蜿蜒的玉矿隧道,

洞壁镶嵌着会发光的矿石,照亮处有鳞片形状的凹痕。引路道士蹲下身摸了摸凹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