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穿越重生 > 大阿福的历史

大阿福的历史

胡瑞霞 著

穿越重生连载

网文大咖“胡瑞霞”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大阿福的历史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胡瑞霞阿福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或许在阿福的世界根本就没有善恶之只有利益和欲望暮春的风裹挟着柳絮掠过青石板像是给这京城铺上了一层轻薄的十岁的阿福蹲在街望着手中又白又大的馒头发馒头表面沾着阿福黑色的手印远处茶楼传来的说书声断断续续飘进耳绘声绘色地讲着当今圣上励精图国泰民引得茶楼里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阿福嗤笑一那笑声里满是苦涩与嘲他用力将馒头塞进嘴狼吞虎咽地嚼仿佛这个馒头是世...

主角:胡瑞霞,阿福   更新:2025-07-20 18:24:1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或许在阿福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善恶之分,

只有利益和欲望暮春的风裹挟着柳絮掠过青石板路,像是给这京城铺上了一层轻薄的雪。

十岁的阿福蹲在街角,望着手中又白又大的馒头发怔。馒头表面沾着阿福黑色的手印儿。

远处茶楼传来的说书声断断续续飘进耳中,绘声绘色地讲着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国泰民安,

引得茶楼里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阿福嗤笑一声,那笑声里满是苦涩与嘲讽,

他用力将馒头塞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嚼着,仿佛这个馒头是世间难得的美味。

这已经是阿福这个月第三次偷吃的了。自从娘病死在破庙里,他就彻底成了孤儿,

成了这京城里最不起眼的小乞丐。破庙里那一幕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娘咳着血,

骨瘦如柴的手紧紧抓着他,气若游丝地说着“活下去”,随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从那以后,

他只能在这冰冷的街头流浪,为了一口吃的,不得不去偷。可即便如此,

他依然记得四年前那个刻骨铭心的下午。1那年他才五岁,阳光正好,照着京城的大街小巷。

隔壁巷子绸缎庄老板的独子阿玉,穿着崭新的月白色绸缎衣裳,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

腰间挂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阿玉蹦蹦跳跳地跑到阿福面前,

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阿福,走,跟我去河边玩!”阿福有些局促,

他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满是补丁,和阿玉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阿玉丝毫不在意,

硬是拉着他的手就往河边跑。一路上,阿玉叽叽喳喳地说着家里的趣事,

还从衣兜里掏出几枚铜钱塞给阿福,“拿着,阿福,去买好吃的!

”阿福小心翼翼地接过铜钱,心里满是感动。只有在阿玉身边,

他才能短暂忘记自己悲惨的身世,仿佛自己也是个被宠爱的孩子。到了河边,阿玉脱下鞋子,

欢快地在浅水里奔跑,溅起一片片水花。阿福起初有些胆怯,在阿玉的鼓励下,

也慢慢放开了手脚,和阿玉一起嬉笑玩耍。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映着两个孩子纯真的笑脸。阿玉腰间那枚碧绿的玉佩随着他的蹦跳轻轻晃动,

在潋滟水波的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晃得阿福眼睛生疼。阿玉突然抬手去摸玉佩,

一个不小心,玉佩“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我的玉佩!”阿玉惊叫一声,急得小脸通红,

慌忙蹲下身,伸手去摸河里的玉佩。河水漫过他的指尖,有些冰凉,阿玉身子越探越低,

眼看就要栽进河里。阿福站在一旁,看着阿玉慌乱的模样,

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他想起自己身上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

想起娘生病时无钱抓药的绝望,再看看阿玉身上崭新的绸缎,

那股与生俱来的嫉妒像毒蛇般在阿福幼小的心底疯狂蔓延。阿福伸出手,本是想拉阿玉一把,

可在触碰到阿玉衣袖的瞬间,他鬼使神差地用力一推。阿玉惊恐的叫声划破天际,

他拼命挥舞着手臂,想要抓住什么,可河水无情地将他吞噬。阿福站在原地,

看着河面上翻涌的水花渐渐平息,直到一切恢复平静。不知过了多久,

他弯腰捡起几块鹅卵石,沉甸甸地攥在手里,转身离开时,他小小的脚步竟比来时轻快许多。

回到破庙,阿福像往常一样,用破布擦拭着脸上的汗和身上的灰尘,

将捡来的半块干硬的玉米面饼塞进嘴里,粗糙的饼子磨得喉咙生疼。夜里,

阿福躺在破旧的棉絮上,他听到风吹破门的呼呼声、咣当声,

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小阿玉在河里胡乱扑腾、奋力挣扎的模样,却没有一丝愧疚。相反,

一种隐秘的畅快在心底升腾,仿佛小小心灵里积攒的怨气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第二日清晨,京城炸开了锅。阿玉失踪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官兵们在城里四处搜查,

百姓们也自发加入寻找的队伍。阿福混在人群中,看着阿玉的父母哭得肝肠寸断,

阿玉的母亲瘫坐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儿啊”,阿玉的父亲红着眼眶,

声音嘶哑地指挥着众人分头找人。阿福站在角落,嘴角微微上扬,那股莫名的快感愈发强烈,

他甚至想放声大笑,却又不得不强忍着,混入慌乱的人群中。2平日里,

阿福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四处行乞。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身世,他声泪俱下,

讲娘死在破庙里悲惨的故事,引得众人纷纷施舍。一日,阿福蜷缩在城隍庙斑驳的石阶上,

指甲缝里嵌着干涸的泥垢,身上那件打着补丁的蓝布衫散发着酸馊味。

当挎着菜篮的妇人路过时,他立刻用脏兮兮的袖口揉红眼睛,

扯着沙哑的嗓子喊道:“好心的大娘,可怜可怜我这没娘的孩子吧!”妇人停下脚步,

目光落在他单薄瘦小的身子上。阿福察觉到对方的犹豫,立刻扑过去抱住她的腿,

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我娘病死在破庙里,

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哽咽得说不下去,肩膀剧烈颤抖。妇人叹了口气,

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铜钱放进他掌心。阿福磕头如捣蒜,直到妇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

才将铜钱紧紧攥进掌心,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与他幼小年龄不相符的冷笑。渐渐地,

他不再满足于行乞,开始偷窃。暮色降临时,阿福混进人声鼎沸的南市。

他缩着肩膀在货摊间穿梭,目光扫过戴银镯的妇人、揣着钱袋的商贾。

瞅准个腰间挂着玉牌的布商弯腰挑货,阿福装作追猫般撞过去。在布商踉跄的刹那,

他的手已麻利探入对方褡裢,捏着几枚铜钱缩回袖中。随即他跌坐在地,

捂着膝盖干嚎:“对不住啊!”布商见是孩童,挥挥手便走。阿福抹了把脸,

消失得无影无踪。随着年岁增长,阿福愈发懂得扮相门道。他总背着褪色的粗布书囊,

见人就笑,说话带着三分腼腆:“老伯好!”“婶子辛苦!”挑水的王伯总说这娃懂事,

卖炊饼的孙大娘常给他塞个热乎炊饼。惊蛰那日,张婶子在井台边捶衣,阿福正巧路过。

他撸起袖子蹲下身:“婶婶我来!”捣衣杵在他手中翻飞,溅起的水花沾湿粗布短衫。

洗完衣服,张婶子热情招呼阿福到家里吃饭。秋雨连绵时,李屠户的独轮车陷进泥坑。

阿福扔掉斗笠,赤着脚踩进泥潭,泥水漫过脚踝。他咬着牙、用上小牛犊般的力气,

青筋在脖颈暴起,终于将车推出。李屠户摸出铜板,他涨红脸推辞:“使不得!

”转身却在心里盘算:他家案板下的钱匣子,下次该怎么下手。一日,

他在城门口撞见拄着枣木拐杖的老秀才。见老人步履蹒跚,

阿福立刻上前搀扶:“老先生当心!” 他一边说着吉祥话,

一边用余光瞥见老人腰间晃动的玉坠。3十五岁那年,

阿福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城南当铺的老板。那日,青石板路上蒸腾着暑气,

蝉鸣像生锈的铜铃在屋檐下摇晃。阿福无所事事,

蹲在城南“德昌当铺”斜对面的槐树荫里看街景,想着怎么从路人的口袋里搞点小钱儿。

他看见当铺门口围着一堆人,凑过去想一探究竟,只见朱漆门板上贴着一张黄色带字的纸。

“每日辰时开门,酉时打烊,月钱三百文...”人群里留着山羊胡的老童生念道,

原来是招工启事。阿福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三百文,足够他在破庙里撑过三个月,

不用再去行偷盗之事。他低头打量自己:打着补丁的粗布蓝衣还算干净,只是旧得有些褪色。

忽然想起前日从醉汉身上顺来的半块玉珏,连忙摸了摸怀里,冰凉的触感让他心里安定了些。

当铺门槛足有一尺高,阿福跨进去时踉跄了半步。檀木柜台后,

老板正用放大镜查看一枚银簪,金丝眼镜腿在鼻梁上泛着冷光。“小的叫阿福,爹娘早亡,

只求有口饭吃。”阿福垂着眼睑,余光瞥见柜台上的算盘和戥子。“倒生得老实。

”老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把薄刀。阿福立刻跪下磕了个头,

额头贴在冰凉的青砖地上。当铺老板慢条斯理地转动着手中的翡翠扳指,

那抹碧绿映得他的脸愈发阴沉:“抬起头来。”他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出来,

带着不易察觉的探究。阿福缓缓抬头,瞥见柜台后整整齐齐码着账本。

老板突然将一本《当行谱》“啪”地拍在柜台上。“念第三卷《辨物篇》,错一个字,

就滚去码头扛大包。”冷汗顺着阿福的脊梁往下淌,他盯着书脊上斑驳的烫金字,

喉结动了动:“掌柜的,俺不识字……”话音未落,翡翠扳指重重叩在柜台上,

惊得阿福肩膀一抖。“废物!”老板冷笑一声,“去后厨洗三个月碗,兴许能混口饭吃。

”“等等!”阿福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结结巴巴说:“俺虽不认字,可眼力不差!

”突然,掌柜的爆发出一阵笑声,阿福窘的不知如何说话,

更不知老板是打发自己去后厨洗碗还是嘲笑自己自不量力。只见老板猛地拉开柜台抽屉,

抓出件粗布短打扔在阿福面前,“从明日起,你就是这儿的学徒了。记住,在我这儿,

眼睛要比秤砣还准,嘴巴要比地窖还严实!”阿福攥紧那件带着樟脑味的短打,

额头又重重磕在青砖上,他听见自己声音发颤:“谢老板收留!”4头三个月,

阿福每天天不亮就裹着露水去后院井边打水。井绳在他掌心勒出深红的痕,木桶坠入井中时,

惊碎了满池星子。他挑着晃荡的两桶水穿过月亮门,青苔砖缝里的蟋蟀还在打盹,

就见当铺檐角的铜铃被晨风吹得轻轻摇晃。打扫庭院时,阿福连砖缝里的草芽都要拔干净。

擦拭当品更是个精细活儿,他用獾毛刷沾着特制的药水,像给婴儿洗澡般,

将翡翠摆件缝隙里的陈年积灰细细挑出来,连最隐秘的凹槽都照得见人影。客人来赎当时,

阿福总能提前三步迎到门槛前。

他记得每个常客的习性:穿灰绸衫的教书先生总爱抚着胡须慢慢数钱,

他就早早备好算盘;挎着竹篮的农妇常为几分利息红脸,

他便提前将当票夹在最顺手的账簿里。笑容像沾了蜜似的绽在脸上,

连带着客人紧绷的肩膀都松快几分。老板的金丝眼镜渐渐有了温度。某个溽热的午后,

蝉鸣把空气都煮得发烫,老板突然将块岫玉扔在阿福膝头:“盯着它看三个时辰,

记下所有纹路。”阿福盘腿坐在柜台后的凉席上,鼻尖几乎要贴上玉面,

看着那些蜿蜒的云纹在光影交错之间流转。当他准确说出玉料产自辽东时,

老板的翡翠扳指轻轻叩了叩他的后脑勺:“明日起,跟着记当票。

”识字的日子是从账本上的“壹贰叁肆”开始的。阿福握着毛笔的手直打颤,

墨水在宣纸上洇出朵朵乌云。老板抄起戒尺敲在他手背上:“数字错一个,当票就成废纸!

”可当他终于将“捌”字写得如行云流水时,老板把新磨的墨汁推到他跟前,

镜片后的目光比砚台里的墨还要浓稠。某日,阿福擦拭翡翠镯子,

迎着光的翡翠镯子流光溢彩。他鬼使神差地将镯子贴在脸上,凉意顺着皮肤渗进骨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