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言情小说 > 善良铺设的道路往往通向深渊

善良铺设的道路往往通向深渊

云之崖 著

言情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云之崖的《善良铺设的道路往往通向深渊》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1 腊月寒风里的银簪子万历年间的腊北风跟带了刀子似刮过江南小镇的青石板卷起碎雪沫子打在人脸上生镇子东头的茅草屋更是冷得像冰墙角结着一层薄黄小毛缩着脖子蹲在灶台手里攥着块冻得硬邦邦的窝啃一口能硌得牙“当家别蹲那儿发呆” 里屋传来杨氏温柔的声她正借着从破窗棂透进来的微缝补着小毛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离年三十就剩三天总不能真让孩子们虽然他...

主角:云之崖,小毛   更新:2025-07-18 18:23:2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腊月寒风里的银簪子万历年间的腊月,北风跟带了刀子似的,刮过江南小镇的青石板路,

卷起碎雪沫子打在人脸上生疼。镇子东头的茅草屋里,更是冷得像冰窖,墙角结着一层薄霜,

黄小毛缩着脖子蹲在灶台边,手里攥着块冻得硬邦邦的窝头,啃一口能硌得牙疼。“当家的,

别蹲那儿发呆了。” 里屋传来杨氏温柔的声音,她正借着从破窗棂透进来的微光,

缝补着小毛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袄,“离年三十就剩三天了,

总不能真让孩子们虽然他们还没孩子,但杨氏习惯性这么说饿着肚子过年。

”黄小毛叹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他今年三十出头,本是个手脚勤快的庄稼汉,

可前两年一场大水冲了田地,之后又连着旱了半年,家里的存粮早就见了底。

如今别说买肉买糖,就连下锅的米都快没了。他挠了挠头,

声音涩得像砂纸磨木头:“我这几天跑遍了镇上的亲戚,张屠户那儿赊不到肉,

李掌柜的米缸也见底了……”杨氏放下针线,从头上拔下一根银簪子。

那簪子是她陪嫁时带的,也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簪头雕着朵小小的梅花,

边角都被摩挲得发亮。她把簪子往小毛手里一塞,指尖冰凉却带着暖意:“拿去当铺吧,

当了银子买点米、割两斤肉,好歹让咱们过个年。”小毛捏着那根银簪,

簪子上还留着杨氏的体温,他鼻子一酸,

眼圈就红了:“这可是你唯一的念想……”“念想能当饭吃?” 杨氏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嘴角却带着笑,“等明年收成好了,咱再赎回来就是。快去快回,我在家给你烧热水。

”小毛咬了咬牙,把银簪子揣进怀里贴身的地方,

裹紧了单薄的棉袄就往镇西头的 “聚宝当铺” 走。寒风卷着雪粒子往他领口钻,

他却走得飞快,心里盘算着:一两银子能买三十斤米,五斤年糕,再割三斤猪肉,

剩下的钱还能给杨氏扯块红布做个新帕子。当铺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

拿着银簪子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用牙咬了咬,才慢悠悠地说:“成色还行,当一两银子,

当期一个月,行不?”“行!行!” 小毛连忙点头,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心里暖烘烘的,

仿佛已经闻到了年夜饭的香味。2 雪中援手与隔墙听语揣着银子刚出当铺,

就见街角围了一圈人。小毛本不想凑热闹,

可人群里传来的哭声像针似的扎心 —— 那是个穿着孝服的姑娘,也就十六七岁的年纪,

跪在雪地里,面前摆着块木板,上面写着 “卖身葬父” 四个歪歪扭扭的字。

姑娘头发上落满了雪,脸冻得发紫,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怀里还抱着个小小的牌位。

“可怜啊,这丫头爹前天冻死在破庙里了,连口薄棺都买不起。” “这年头谁不难?

自己都快饿死了,哪有余力帮别人?” “听说她娘早就跑了,

就剩父女俩相依为命……”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指指点点,

却没人肯掏出一个铜板。小毛看着姑娘冻裂的嘴唇和那双绝望的眼睛,又摸了摸怀里的银子,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爹病死的时候,家里也是拿不出钱买棺材,

还是乡邻凑了点钱才让爹入土为安。“姑娘,起来吧。” 小毛蹲下身,

把一两银子塞进姑娘手里,“这钱你拿去买口棺材,好好安葬你爹,别跪着了,天太冷。

”姑娘愣了愣,看着手里的银子,又抬头看着小毛,

眼泪啪嗒啪嗒掉得更凶了:“恩人…… 您叫什么名字?我…… 我以后一定报答您!

”“报答啥?谁还没个难的时候。” 小毛摆摆手,站起身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叮嘱,

“快去买棺材吧,别让你爹在外面受冻。”人群里有人叫好,

也有人说他傻:“自己都快没米下锅了,还管别人死活!” 小毛没回头,心里却松快了些,

只是一想到家里空空的米缸,脚步又沉了下去。去哪儿弄年货呢?他沿着街边走边想,

路过一家酒铺,闻到里面飘出的酒香,肚子饿得咕咕叫。想来想去,

也只有岳父家能去碰碰运气了。岳父杨老汉是个木匠,家里条件还算宽裕,

只是嫂子向来抠门,空着手去肯定要受白眼。走到岳父家院门外,小毛犹豫了半天,

手都抬起来了又放下。院里传来劈柴的声音,还有岳母的大嗓门:“老头子,你劈慢点!

我跟你说个正经事 —— 咱闺女家今年肯定难,小毛那孩子实诚,拉不下脸来借钱,

咱得主动送点东西过去。”杨老汉的声音闷闷的:“我知道,我这不是正劈柴呢?

等会儿挑着米和肉过去。”“光有米和肉不行!” 岳母又说,“我昨天蒸了二十斤年糕,

都是红糖馅儿的,闺女最爱吃。再拿五斤猪肉,让他们包饺子。对了,

把那五十斤新米也带上,够他们吃俩月了。”“行,都听你的。” 杨老汉笑着说,“你呀,

就是疼闺女。”“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能不疼吗?”小毛在门外听得鼻子发酸,

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悄悄退了几步,转身往家跑,心里又暖又亮,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3 善意的 “预言” 与意外的馈赠回到家,杨氏正坐在炕沿上搓麻绳,见他空着手回来,

眉头就皱了起来:“银子呢?年货呢?你是不是把银子赌输了?”小毛嘿嘿一笑,

凑到杨氏身边坐下,神秘兮兮地说:“娘子,你别生气,我今天遇到个老神仙,

教了我一套预知未来的本事!以后咱再也不愁没钱花了。”“呸!

” 杨氏把麻绳往炕上一摔,柳眉倒竖,“你当我傻呢?是不是把银子弄丢了?

还是被人骗了?你跟我说实话!”“真的!” 小毛赶紧摆手,一本正经地说,

“老神仙说了,咱今儿有贵人送年货来,五十斤大米,二十斤红糖年糕,还有五斤猪肉,

马上就到!”杨氏正想发火,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岳父的声音:“闺女,女婿,在家吗?

”小毛朝杨氏挤了挤眼睛,笑着跑去开门。杨老汉挑着两个大担子站在门口,额头上冒着汗,

担子一头是鼓鼓囊囊的米袋,另一头是用布包着的猪肉和年糕。岳母跟在后面,

手里还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几样咸菜。“爹!娘!” 杨氏又惊又喜,赶紧接过篮子,

“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杨老汉放下担子,

擦了擦汗:“你娘说你们过年没东西,给你们送点年货。”杨氏看着米袋和肉,又看看小毛,

眼睛瞪得圆圆的:“爹,你们来之前,小毛说你们会送五十斤米、二十斤年糕和五斤猪肉,

一模一样!他真学会预知未来了?”杨老汉和岳母都愣了,随即哈哈大笑。

岳母拍着小毛的肩膀说:“好小子,还会哄人了!不过你有这份心就好,

以后日子难了就跟家里说,别自己扛着。”小毛挠着头笑,杨氏却信了大半,

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拉着他问:“你真能预知未来?那咱明年能有好收成不?

” 小毛只好胡乱点头,心里却暗暗打定主意,开春后一定好好种地,

不能再让杨氏跟着自己受苦。那个年,他们虽然没买新衣服,却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和年糕,

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小毛觉得这是他过得最踏实的一个年。大年初二,

小毛特意去镇上打听那个卖身葬父的姑娘,才知道姑娘用银子买了棺材,安葬了父亲,

之后就跟着一个路过的商队走了,说是去寻亲戚。小毛心里踏实了些,

想着她能有个好去处就好。4 大旱之年的生死赌局开春后,天气一直没下雨。

从三月到六月,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河床露着干裂的泥块,连井水都快见底了。

镇上的人急得团团转,知县王大人贴出告示,说谁能求来大雨,赏银三百两,

还能免三年赋税。告示贴在镇口的老槐树上,围了一圈又一圈人。有人说要去龙王庙烧香,

有人说要请道士做法,可都没什么用。杨氏去河边洗衣服时看到告示,

心里 “咯噔” 一下,想起小毛 “预知未来” 的本事,

赶紧跑回家拉着小毛就往镇口跑。“娘子,你慢点,跑这么快干啥?

” 小毛被她拽得踉踉跄跄。“有好事!” 杨氏指着告示说,“你不是能预知未来吗?

你肯定知道什么时候下雨!这三百两赏银咱要是拿到了,就能盖新房了!”小毛一看告示,

脸都白了,拉着杨氏往家走:“娘子,我那本事是哄你的,我哪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啊!

”“你说什么?” 杨氏停下脚步,眼睛瞪得大大的,“你骗我?

那上次岳父送年货……”“那是我在门外听到的!” 小毛急得直跺脚,

把实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我根本不会预知未来,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杨氏听完,

又气又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这傻子!那告示我都揭了,

知县大人说明天就让你去衙门回话,这可怎么办啊?”小毛也慌了神,

在屋里来回踱步:“要不…… 咱跑吧?躲到邻县去,等过了这阵再回来。”“跑?

往哪儿跑?” 杨氏抹了把眼泪,“咱的地还在这儿,房子还在这儿,能跑到哪儿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