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沪上小说

重生沪上小说

az有手就行 著

都市小说连载

“az有手就行”的倾心著林深苏晚晴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2000年5月12上海的梅雨季总是来得这样黏林深从狭窄的木床翻身坐膝盖撞在床沿发出闷老旧的五斗柜电子钟绿莹莹的数字跳动着——05:30。他盯着自己掌心的纹指甲缝里还沾着昨夜帮母亲剥毛豆的青这具十八岁的身体里涌动着鲜活的气与前世坠楼时浑身插满管子的衰竭感截然不阿今朝吃泡饭还是粢饭糕?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带着吴语特有的软林深喉头一前世母亲癌症去世前...

主角:林深,苏晚晴   更新:2025-05-27 09:20:2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00年5月12日,上海的梅雨季总是来得这样黏腻。

林深从狭窄的木床翻身坐起,膝盖撞在床沿发出闷响。

老旧的五斗柜上,电子钟绿莹莹的数字跳动着——05:30。

他盯着自己掌心的纹路,指甲缝里还沾着昨夜帮母亲剥毛豆的青痕,这具十八岁的身体里涌动着鲜活的气血,与前世坠楼时浑身插满管子的衰竭感截然不同。

"阿深,今朝吃泡饭还是粢饭糕?

"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吴语特有的软糯。

林深喉头一哽,前世母亲癌症去世前,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此刻厨房飘来的煤气味混着酱油香,他光着脚踩在水泥地上,看见母亲正用铝勺搅动电饭煲里的粥,鬓角的白发比记忆中更少些。

"姆妈,我想吃你腌的酱黄瓜。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母亲转过身,围裙上还沾着米粒,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小囡嘴巴老刁,酱黄瓜要配油条才灵光。

"她转身从碗橱里摸出玻璃罐,罐底还沉着去年秋天晒的豇豆干。

林深喉头滚动,接过瓷碗时故意碰了碰母亲的手——温热的,带着常年洗衣留下的粗糙。

这具身体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在纺织厂上早班,母亲在弄堂口的副食品店卖咸蛋,一家三口挤在二十平米的石库门房子里,阁楼斜顶压得人抬不起头,下雨天还要用痰盂接漏。

"姆爸今天厂休伐?

"他往粥里拌白糖,余光扫过墙上的挂历——距离高考还有28天,右下角用铅笔写着"交学费2000元"。

母亲擦着手从冰箱里拿出铝饭盒:"你爸说等黄梅天过了,去浦东工地做临时工。

"铝饭盒磕在搪瓷台面发出清脆的响。

林深突然抓住母亲的手腕,触感柔软得让人心惊。

前世他总以为父母会永远在弄堂口等他,首到破产那天才发现二老早己变卖祖屋替他还债。

"姆妈,我有件事想商量。

"他咽下滚烫的粥,指甲掐进掌心保持冷静,"把房子抵押了吧,买陆家嘴的地。

"母亲的铝勺"当啷"掉进粥里。

弄堂里传来自行车铃铛声,隔壁阿婆正用上海话骂孙子挑食。

林深从抽屉里翻出皱巴巴的上海市地图,摊开在斑驳的八仙桌上,指尖划过黄浦江畔那块标着"金融贸易区"的区域:"国务院去年批了浦东开发,这里以后是全中国最贵的地皮。

""小囡脑子瓦特了?

"母亲伸手要摸他额头,被他轻轻握住。

这双手曾在他发烧时敷过冷毛巾,曾数过无数张角票供他上学。

林深喉咙发紧,却用最镇定的语气说:"姆妈,相信我一次。

我算过了,这套房子能贷30万,买三块地绰绰有余。

"巷口传来父亲推车的声响。

林深迅速将地图折好塞进裤兜,瞥见镜中的自己:寸头,白衬衫扎在蓝布裤里,腕子上戴着塑料电子表——正是2000年最普通的上海高中生模样。

父亲带着一身机油味进门,看见桌上的铝饭盒笑出皱纹:"今朝有酱黄瓜啊?

"整个上午林深都在整理课本。

泛黄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摊开在膝头,他的目光扫过书页的瞬间,文字便如影印般刻进脑海。

前世他在华尔街见过太多天才,却从未想过自己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当指尖划过1999年高考数学卷时,答案像老电影般在脑海里一帧帧展开。

"阿深,去学校啦?

"弄堂口的王婶正晾床单,竹杆敲在他肩头,"今朝模考要加油哦,侬肯定考得上复旦!

"他笑着应下,自行车铃铛惊飞了电线杆上的麻雀。

梧桐叶在晨光里沙沙作响,街边的书报亭刚摆出《申江服务导报》,头版标题是"世纪之交话浦东"。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铁门还没开,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聚在门口啃粢饭团。

林深停好自行车,看见苏晚晴正站在梧桐树下背书。

她扎着高马尾,米色帆布包上挂着史努比钥匙扣,白球鞋边沾着隔夜的雨渍——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清晨。

"苏晚晴。

"他叫住她,声音比想象中平稳。

女孩转身时,书包带勾住了树干,英语课本"啪"地掉在地上。

林深弯腰捡起,瞥见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这是她高三那年开始收集的,后来夹满了整个笔记本。

"谢...谢谢。

"她耳尖微微发红,接过书时指尖擦过他的掌心。

林深忽然想起前世参加她的葬礼,牧师念着《圣经》时,他才知道这个总在图书馆角落看书的姑娘,默默资助了二十个山区孩子。

"下午模考加油。

"他冲她笑了笑,转身走进校门。

教学楼走廊飘着消毒水味,公告栏贴着"距高考还有XX天"的大红标语。

林深摸出裤兜里的BP机,屏幕上显示着班主任的留言:"林深,课间来办公室。

"办公室里,陈老师推了推金丝眼镜,桌上摊着他上周的数学卷子:"148分,进步很大,但最后一题步骤太简略。

"阳光透过纱窗在试卷上织出格子纹,林深盯着那道立体几何题,前世他曾在摩根士丹利的会议室里,用同样的思路解决过一个亿级项目的风险模型。

"老师,我想申请提前交卷。

"他听见自己说。

陈老师手里的红钢笔顿在半空,窗外传来操场的喧闹声。

林深从帆布包里掏出奥赛真题集:"这些题我都会了,想腾出时间复习大学先修课。

"午休时他去了图书馆。

老式吊扇在头顶吱呀转动,苏晚晴坐在靠窗的位置,白衬衫领口别着一枚银色回形针。

林深在她对面坐下,摊开的物理课本上,牛顿定律的公式正在阳光下静静发烫。

"林深,你看这个。

"她忽然递来一张报纸,头版标题是"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

他接过时注意到她指尖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

"美国的科技股跌得好厉害,"她咬着笔杆,"但我觉得互联网不会死,就像蒸汽机刚出来时也有人唱衰。

"他凝视着她眼底的光,想起后来在斯坦福遇见的那个硅谷女创业者。

此刻的苏晚晴还不知道,她会在二十年后成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开拓者,而他们的初次深谈,始于这张油墨未干的报纸。

"互联网会改变世界,"林深轻声说,"但现在需要有人埋下种子。

"她抬头看他,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

走廊传来上课铃,他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一串数字——那是陆家嘴某块空地的地块编号,塞进她手里时触到一片温软。

下午的模考林深提前半小时交卷。

门卫大叔看见他自行车后座的测绘图纸,嘟囔着"现在的学生搞什么名堂"。

他沿着张杨路骑行,五月的风里飘着槐花香气,远处的东方明珠塔在云层里若隐若现。

"先生,要看房伐?

"中介小王迎上来时,裤腿还沾着泥点。

这片现在被称作"陆家嘴"的区域,此刻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工地,挖掘机的轰鸣盖过黄浦江的浪声。

林深踩过泥泞,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塔吊:"那块编号C02-03的地,产权年限多少?

"小王愣住了,从帆布包里翻出皱巴巴的资料:"七十年产权,不过先生,这里现在全是烂泥...""2003年,"林深打断他,"这里会建起全中国最高的写字楼。

"他转身看向黄浦江,货船正拉响汽笛缓缓驶过,对岸的外滩建筑群在暮色中露出沧桑的轮廓。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父亲发来的短信:"阿深,你姆妈说你要买房?

"他摸出包里的计算器,快速敲打起来:2000年上海房价均价3000元/㎡,陆家嘴核心地块五年后将突破2万。

当小王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算出投资回报率时,远处的云霞正染成金红色,像极了十年后纳斯达克上市那天的晚霞。

"小王,"林深递上写着自家地址的纸条,"明天带购房合同来弄堂口的副食店,我父母会接待你。

"小伙子握着纸条的手在发抖,他大概从没见过高中生谈几百万的生意。

林深跨上自行车,经过工地围栏时,一张招聘广告被风吹起——"盛大网络招聘程序员,薪资面议"。

弄堂里飘来晚饭香时,林深终于说服了父母。

父亲指间的烟蒂明灭不定,在墙上投下颤抖的影子:"阿深,你真的想清楚了?

这是你爷爷留下的房子..."母亲突然握住丈夫的手,她掌心的老茧擦过他虎口的伤疤——那是年轻时在纺织厂被机器划的。

"让小囡试试吧,"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当年我们结婚时,不也把粮票换成了电视机票?

"父亲沉默良久,从五斗柜最深处摸出红本本——那是房产证,封皮上的烫金字还很新。

林深接过时,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步,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落子。

深夜,林深躺在阁楼里,透过老虎窗看星星。

弄堂里的灯次第熄灭,只有远处的东方明珠依然亮着。

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笔记本,写下第一个投资计划:2001年入股腾讯,2003年布局淘宝,2009年关注一个叫中本聪的人。

楼下传来父母的低语。

他悄悄掀开地板砖,取出前世一首随身携带的怀表——那是破产前最后一次董事会,秘书送他的纪念品。

表盘内侧刻着拉丁文"Per Aspera Ad Astra"(循此苦旅,以抵群星),此刻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窗外飘来第一滴雨。

林深闭上眼睛,感受着年轻的心跳在胸腔里震荡。

这一次,他不仅要成为财阀,更要握住那些曾从指缝溜走的温暖。

苏晚晴的银杏书签,顾雪的金融报表,沈曼的建筑图纸,还有那个在未来等着他的短视频创业者——她们的身影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如同夜空中渐次亮起的星子。

梅雨季的雨终于落下来,打在青瓦上沙沙作响。

林深摸出枕头下的数学错题本,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格外清晰。

这不是重生者的开挂人生,而是一个历经沧桑的灵魂,带着对时代的敬畏与热爱,重新写下的序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