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另外的爱人》中的人物宋翼林晓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其它小“纸上拾荒客”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另外的爱人》内容概括:林晓记得很清婚姻死亡的确切时不是在她第一次见到宋翼的那个下也不是她第一次躺在那张陌生的床上的那个夜而是更早到她几乎要忘记的某个普通的星期那天陈志远照例回家很林晓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改学生作女儿睡房子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十一点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响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时然后继续低头批还没睡?陈志远换语气疲还有几本作沉她听见他...
主角:宋翼,林晓 更新:2025-10-26 15:02:4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晓记得很清楚,婚姻死亡的确切时刻。不是在她第一次见到宋翼的那个下午,
也不是她第一次躺在那张陌生的床上的那个夜晚,而是更早,
早到她几乎要忘记的某个普通的星期三。那天陈志远照例回家很晚,
林晓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改学生作文。女儿睡了,房子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十一点半,
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响起,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时钟,然后继续低头批改。"还没睡?
"陈志远换鞋,语气疲惫。"嗯,还有几本作文。"沉默。她听见他走进厨房,打开冰箱,
倒水的声音。然后是他走向卧室的脚步声,浴室门关上,水声响起。就是那个瞬间。
她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的对话了。
不是那种"晚饭想吃什么""孩子作业写完了吗"的功能性对话,而是真正关于彼此的交流。
她抬起头,看着空荡荡的客厅,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突然将她吞没。
她想不起来他们上一次亲吻是什么时候。想不起来他上一次认真看着她的眼睛是什么时候。
她甚至想不起来,他们上一次争吵是什么时候——连争吵都没有了,
只剩下一种平静到可怕的默契。那天晚上,林晓在作文本上写下批语:"感情需要表达,
沉默不是答案。"然后她看着这行字发了很久的呆。三个月后,在那家独立书店里,
当宋翼第一次对她说"你看起来像是有很多话想说"的时候,林晓几乎要哭出来。
书店叫"岛屿书店",藏在老城区一条安静的巷子里。
晓是被一个同事推荐来的,说这里每周五晚上有文学沙龙,都是些喜欢读书的人,气氛很好。
志远发微信说晚上要应酬,女儿去了外婆家过周末,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打发一个人的晚上。
装修是那种文艺气息很浓的风格,原木书架,暖黄的灯光,空气里有咖啡和旧书的混合香味。
沙龙在二楼的小阁楼里,来的人不多,七八个,都是三四十岁的样子。
主持人是书店老板,介绍自己叫宋翼。林晓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那天讨论的是杜拉斯的《情人》,她很久以前读过,印象已经模糊了。
听着大家讨论,她有些走神,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
"这位老师怎么看?"她回过神,发现宋翼在看着她。
他大概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深蓝色的亚麻衬衫,整个人有种温和的书卷气。
"抱歉,我刚才没注意听。"林晓有些窘迫。"没关系。
"宋翼笑了笑,"我注意到你一直看着窗外,是不是觉得讨论太学术了?""有一点。
"林晓坦诚地说,"其实我已经很久没读过这类书了。
工作、家庭,生活好像被填得满满的,但又空空的。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样的话不该对陌生人说。
但宋翼没有那种尴尬的表情,他只是点点头:"我懂这种感觉。
有时候忙碌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逃避面对自己。
"那天沙龙结束后,宋翼送了她一本书——三毛的《雨季不再来》。
"你看起来像是有很多话想说,也许写下来会好一些。
"林晓拿着书走出书店,夜风吹过,她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之后的几个星期,林晓每周五都会去书店。
她告诉陈志远自己参加了个读书会,陈志远只是"哦"了一声,没有多问。
他从来不问,就像她也从不问他那些应酬到底是真是假。宋翼每次都会留意到她。
有一次讨论结束,他问她:"要不要喝杯咖啡?我泡的蓝山还不错。
"他们坐在书店一楼,窗外是华灯初上的街道。
宋翼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是中学老师,教语文。"那一定很有成就感,看着学生成长。
""有时候吧。
"林晓搅动着咖啡,"但更多时候觉得自己像个机器,重复着同样的话,批改着同样的作业。
现自己给学生讲《红楼梦》里的爱情,讲《诗经》里的思念,但你自己的生活里什么都没有。
"宋翼看着她,眼神很专注:"为什么会这样?"林晓沉默了一会儿:"因为生活不是小说。
结婚十年,激情会消失,浪漫会变成柴米油盐。
我丈夫是个好人,负责任,努力工作,从不家暴也不堵伯。
但我们之间...就像两个合租的室友,礼貌、疏离,各过各的。
""你有没有试着改变?""试过。"林晓苦笑,"结婚纪念日我订了餐厅,他临时加班。
我想去旅行,他说工作太忙。我想聊聊天,他在看手机。
后来我就不试了,因为一个人的热情,敌不过另一个人的冷漠。"那天晚上,她们聊到很晚。
宋翼说起自己离婚的经历,说起曾经的婚姻是怎样在日复一日的争吵和冷战中走向终结。
他说:"最痛苦的不是吵架,而是有一天你发现,你们已经懒得吵了。
"林晓听着,眼泪突然就掉下来了。
宋翼递给她纸巾,轻声说:"对不起,不该说这些让你难过。""不是你。
"林晓擦着眼泪,"是我自己。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但其实只是麻木了。
一直在想,为什么跟一个认识不到一个月的陌生人,她可以说出那些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话。
而跟相处十年的丈夫,她却连明天想吃什么都懒得说。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天。
那天林晓下午没课,本来准备去书店看书。
五月的天气多变,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却突然乌云密布。
她走到书店门口的时候,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瞬间就变成了倾盆大雨。
街上的行人纷纷躲避,林晓没带伞,只好冲进书店。
头发滴落,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她有些狼狈地站在门口,不好意思往里走,怕把地板弄湿。
"快进来。
"宋翼正好在门口整理新到的书,看见她连忙拿来毛巾,"别站在那里,会感冒的。
楼上有烘干机,把外套脱下来烘一下吧,我给你找件干净的衣服换上。
""不用了,我擦擦就好。"林晓接过毛巾,有些局促。
"别客气,你看看自己,都湿成什么样了。
"宋翼笑了笑,那种温和的笑容让人很难拒绝,"走吧,楼上暖和。
"林晓跟着他上楼,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书店的三楼。
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扶手很光滑,能看出被无数次抚摸过的痕迹。
推开三楼的门,眼前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比她想象的要大。
架和工作台,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有些是珍藏版,有些看起来是宋翼的私人藏书。
工作台上放着电脑、相机、镜头,还有一些摄影器材,显然这里也是他的工作室。
另一半是简单的起居区,一张大床,一个衣柜,一个小小的开放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最吸引林晓的是墙上挂着的照片。
整整一面墙,密密麻麻挂满了摄影作品,都是黑白的,装裱得很精致。
特写,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老人,天桥上拉二胡的盲人,雨中等车的姑娘,深夜扫街的环卫工。
一张照片都有一种特别的质感,不是那种刻意摆拍的美,而是一种真实的、触动人心的力量。
你能从那些照片里看到生活的痕迹,看到时间的流逝,看到每个普通人眼中的悲欢离合。
"这些是你拍的?"林晓被深深吸引,几乎忘记了自己还穿着湿衣服。"嗯,这些年拍的。
来,递给她一条干净的浴巾和一件女士衬衫,"都是些城市角落,老建筑,寻常巷陌里的人。
我喜欢记录那些被忽略的瞬间,那些平凡生活里的诗意。你先去洗手间换一下吧,别着凉了。
这件衣服是我妹妹留在这里的,应该合适。"林晓接过衣服,走进洗手间。
镜子里的自己头发凌乱,脸上还挂着水珠,妆也花了,看起来有些狼狈。
她脱下湿透的外套和上衣,用浴巾擦干头发,然后换上宋翼给的衬衫。
衬衫是浅蓝色的,纯棉质地,带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味,很舒服。
换好衣服出来,宋翼已经泡好了茶,还拿出一盘饼干。
雨还在下,雨点敲打着窗户,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室内温暖而安静,空气里弥漫着茶香。
"谢谢。"林晓端起茶杯,让温暖的茶水驱散身上的寒意。
她继续看着那些照片,每一张都有故事,"你很擅长捕捉情绪。
这些照片里的人,每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有的迷茫,有的坚定,有的悲伤,有的平静。
""因为我喜欢观察人。
在她身边,目光也落在照片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生活的洪流里挣扎或者顺从。
我喜欢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真实的瞬间,那些情绪。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全部。
""那你从我身上看到了什么?"林晓突然问,然后有些后悔。这个问题太私人了。
宋翼转过头看着她,目光很认真:"我看到了孤独。
一种很深的孤独,就像被困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但触碰不到。
你身边有很多人,有家人,有学生,有同事,但没有人真正走进你的内心。
"林晓的眼眶突然有些湿润。她咬着嘴唇,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对不起,我不该说这些。
"宋翼轻声道歉。"不,你说得对。"林晓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确实很孤独。
在床上,身边躺着丈夫,女儿在隔壁房间睡觉,但我感觉自己像飘在半空中,什么都抓不住。
他说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我想要一个拥抱,但不知道怎么开口;我想哭,但又觉得没必要。
你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习惯了一个人承受一切,习惯了把所有的情绪都压在心底。
个演员,在学校演老师,在家里演妻子演妈妈,但真正的我,好像早就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
"宋翼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窗外的雨还在下,雨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
"今天来书店之前,我在想,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林晓继续说,"刚结婚那会儿不是这样的,我们会一起做饭,会聊到深夜,会手牵手去散步。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都消失了。
也许是生了孩子之后,也许是他工作越来越忙之后,也许是我们都在柴米油盐里磨平了棱角。
""有没有试着挽回?"宋翼问。"试过。
旅行,他说工作忙;我想两个人单独吃个饭,他说有应酬;我想聊聊天,他说太累了要睡觉。
试了几次之后,我就不试了。因为你会发现,一个人的热情,根本唤不醒另一个人的冷漠。
""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个问题让林晓愣住了。
是啊,为什么不离开?因为孩子吗?因为面子吗?因为害怕改变吗?"我也不知道。
"她诚实地回答,"也许是惯性吧。结婚十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新开始,意味着要面对很多问题,面对父母的失望,面对别人的议论,面对女儿可能的伤害。
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那个勇气。"宋翼点点头,没有评判,只是说:"我懂。
时候也很挣扎,虽然我们之间已经到了无法继续的地步,但真正做决定的时候,还是很痛苦。
""你后悔吗?"林晓问。"不后悔。
宋翼很肯定地说,"虽然离婚那段时间很难熬,但现在回头看,那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继续一段已经死亡的婚姻,对谁都是折磨。与其两个人都痛苦,不如放彼此自由。
"林晓沉默了。
志远,想起他们平静到可怕的日常,想起那些无话可说的晚上,想起自己一次次吞下去的话。
她们的婚姻还没有死亡吗?"林晓。
"宋翼叫她的名字,语气很温柔,"我不是鼓励你离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我只是想说,你值得被好好爱,值得被珍惜。
如果你的婚姻里找不到这些,也许你该认真想一想,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
"林晓看着他,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装,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他们靠得很近,林晓能清楚地看到他眼镜后面的眼睛,温柔而专注。
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木质香水味,混合着书香和咖啡的气息。
空气突然变得有些黏稠,她的心跳加快,呼吸也变得不那么均匀。
她知道,这种氛围有些危险。"我该走了。"她有些慌乱地站起来,"雨好像小了。
"外面的雨确实小了一些,从暴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细雨。
晓知道,她不是因为雨小而想走,而是因为她害怕自己再待下去,会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
"林晓。"宋翼叫住她,这是他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之前他都叫她"林老师"。
她停下脚步,没有转身。"你不用这么紧张。
"宋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只是...很高兴认识你。
能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我也很高兴。"林晓转过身,看着他。
他站在窗边,逆光的剪影很好看。她突然很想拍下这个画面,记住这个瞬间。"我也是。
"她听见自己说。然后她快步下楼,拿起已经被烘干的外套,冲进了雨中。
那天晚上,林晓失眠了。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耳边是陈志远规律的鼾声。
从前这鼾声让她觉得吵闹,后来习惯了,现在又觉得刺耳。
她转过身,背对着他,闭上眼睛试图入睡,但脑海里全是宋翼的影子。
的笑容,他说"我只是很高兴认识你"时的语气,都像烙印一样印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她想起他工作室里的那些照片,想起他泡的那杯茶,想起他递给她衬衫时的体贴。
这些小事本来很普通,但为什么让她觉得如此温暖?因为很久没有人这样对她了。
人认真地听她说话,很久没有人关心她冷不冷、累不累,很久没有人试图理解她内心的感受。
陈志远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冷漠的?林晓试图回忆。
好像不是某一个时刻,而是在一点一滴的日常里,他们之间的温度慢慢降了下来。
从前他会记得她喜欢喝什么咖啡,现在连她什么时候换了发型都不会注意。
从前他们会因为一部电影争论半天,现在即使意见不同也懒得解释。
从前他们周末会睡懒觉,然后在床上聊天,现在一个赶着去打球,一个忙着收拾家务。
时候开始,他们变成了两个住在一起的陌生人?林晓悄悄地翻身下床,走到客厅,倒了杯水。
夜很深,城市还没完全安静,远处偶尔有汽车驶过的声音。
楼里亮着灯的几户人家,想象着那些窗户后面的人,是不是也像她一样孤独,像她一样困惑。
手机亮了一下,是微信消息。她拿起来看,是宋翼发来的:"到家了吗?衣服记得明天还我。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林晓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
她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犹豫了很久,最后回复:"到了,谢谢。
"发送之后,她又觉得这个回复太冷淡了,想再补充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正犹豫着,宋翼又发来消息:"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不好意思让你想起不开心的事。
不过,能听你说这些,我很高兴。有时候把话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一些。
"林晓看着这条消息,眼眶突然湿润了。
久了?多久没有人关心过她的感受?多久没有人愿意做她的倾听者?她打字:"我也很高兴。
今天可能是这么久以来,我第一次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谢谢你愿意听。""不客气。
以后有什么想说的,随时都可以找我。"宋翼回复。然后又补了一句:"晚安,做个好梦。
"林晓握着手机,站在窗前站了很久。
她知道这不对,她知道自己不该对一个男人产生这样的情愫,她知道自己是个有家庭的女人。
法欺骗自己——她期待着下一次见面,期待着跟他聊天,期待着被他看见、被他理解的感觉。
这算精神出轨吗?林晓问自己。她没有做任何越界的事,但她的心已经在别处了。
想到这里,愧疚感像潮水一样涌来。
向,想象着陈志远还在熟睡的样子,想象着女儿月月天真无邪的笑脸,心里的罪恶感更重了。
也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生命力,像是枯萎的植物突然得到了雨水,像是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被珍视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还活着,还是个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台日复一日运转的机器。
她在客厅坐到天亮,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理智告诉她应该远离宋翼,应该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上,应该努力维护这个表面平静的家庭。
但情感却像野草一样疯长,一旦萌芽就很难抑制。天亮的时候,陈志远起床了。
厅,看见林晓坐在沙发上,愣了一下:"你怎么在这儿?没睡觉?""睡不着,就起来坐坐。
"林晓说,声音有些沙哑。"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陈志远难得关心了一句。
"没有,就是失眠。""那你再去躺一会儿吧,我去叫月月起床。
"陈志远说完就走向女儿的房间,没有再多问。
问她为什么失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会不会给她泡杯热茶,陪她说说话?但这只是假设。
是,陈志远就是陈志远,他不是不关心,只是他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关心,他觉得这样就够了。
接下来的几周,她们的联系越来越频繁。
宋翼会发微信给她,推荐一本新书,分享一张照片,或者只是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
林晓发现自己时不时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有没有他的消息。
她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去书店之前会特意换件好看的衣服,补个淡妆。
她会提前想好要聊的话题,想象着他的反应。每次见面,她都感觉自己活过来了一点。
陈志远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或者说,他注意到了但并不在意。
们的生活依然按部就班,早上各自出门,晚上各自回家,周末带着女儿去公园或者去外婆家。
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林晓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秘密花园,那里只属于她和宋翼。
转折发生在那个星期五。那天书店没有沙龙,宋翼约她去看一个摄影展。
林晓撒谎说学校有活动,然后见到了宋翼。他们一起看展,一起吃晚饭,聊了很多。
晚上九点多,宋翼送她去地铁站。走到站口的时候,他突然拉住她的手。
"林晓,我知道我不该说这些,但我必须说。
"他看着她的眼睛,"这段时间认识你,是我近几年最快乐的日子。
跟你聊天,我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是被看见的。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我想让你知道,我喜欢你。"林晓的心跳几乎要停止了。
她看着宋翼,看着他眼中的认真和期待。
她应该说什么?她应该拒绝,应该说自己有家庭,应该转身离开。但她没有。"我也是。
"她听见自己说,"我也喜欢你。"然后他们拥抱了。
在地铁站外的街道上,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们紧紧拥抱着。
林晓闭上眼睛,感受着他的体温,感受着那种久违的被需要、被珍视的感觉。
那天晚上回家,林晓看着熟睡的丈夫和女儿,心里充满了罪疚。
但同时,她也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生命力,像是枯萎的植物突然得到了雨水。
她知道这是错的。她知道这不会有好结果。但她无法停止。
之后的日子,她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宋翼会在书店打烊后等她,她们会一起散步,聊天,有时候就只是坐着,什么都不说。
活,白天是尽职的老师、妻子、母亲,晚上是另一个自己,那个还会心动、还会期待的女人。
她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删除聊天记录,编造各种理由晚归,注意着每一个可能露馅的细节。
她讨厌这样的自己,讨厌这种偷偷摸摸的感觉,但她停不下来。
陈志远依然什么都没察觉,或者他察觉了但选择装作不知道。
他们的婚姻就像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各个零件各司其职,但缺少了灵魂。
真正越界是在两个月后的一个周末。那天是陈志远出差的日子。
他早上六点就起床收拾行李,动作很轻,尽量不发出声音。
林晓其实醒了,但她闭着眼睛装睡。
她听见他在卫生间洗漱,听见他拉行李箱的声音,听见他在客厅打电话确认航班。
最后,他走到床边,犹豫了一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晓晓,我走了。
"林晓"嗯"了一声,没有睁眼。"月月我已经打电话让你妈来接了,中午她们会过来。
冰箱里有菜,你中午自己弄点吃的。"他顿了顿,"我大概周日晚上回来,有事打我电话。
""嗯。"林晓还是那一个音节的回应。
陈志远站在那里又等了几秒,似乎想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
听到关门声,林晓睁开眼睛,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次出差,她都会起床给他准备早餐,会送他到门口,会叮嘱他路上小心,会说"早点回来"。
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就像他也不再主动亲吻她,不再拥抱她,不再说"我会想你"。
姻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失去温度,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凉透了。
林晓在床上躺到九点,女儿已经被外婆接走了。偌大的房子里只剩她一个人,安静得可怕。
,洗漱,做早餐,吃早餐,收拾房间,然后发现才十点半,一天还很长,她不知道该做什么。
以前周末一家三口会一起去公园,去游乐场,去商场逛街,虽然平淡但也充实。
现在突然一个人了,时间变得无处安放。
她想起宋翼说过,这周末书店有个新书分享会,问她要不要来。
她当时说不确定,因为周末通常要陪家人。但现在,家人都不在,她忽然很想去。
"今天的分享会还有位置吗?"宋翼很快回复:"有!你要来吗?太好了,我给你留个位置。
下午两点开始,不过你要是有空,可以早点来,我中午给大家准备了简餐。
"林晓看着这条消息,犹豫了几秒,还是回复:"好,我十二点左右到。
"她换了件浅色的连衣裙,化了个淡妆,对着镜子看了看。
镜子里的女人三十五岁,保养得还不错,眼角有些细纹,但整体还算年轻。
她想起上次宋翼拍的那些照片,想起他说"你看书的时候特别美",脸颊微微发热。
你这是在干什么?她问镜子里的自己。你明知道这不对,为什么还要去?但她还是出门了。
到书店的时候是十一点五十,宋翼正在二楼布置场地。
看见她,他笑了:"来这么早,正好帮我搬几把椅子。"林晓放下包,帮忙摆椅子。
两个人一起忙活,很快就布置好了。
事的感觉很奇妙,像是他们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不需要太多语言,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中午,宋翼从楼上拿下来自己做的三明治、水果沙拉和咖啡。"手艺一般,你将就吃点。
""你还会做饭?"林晓有些惊讶。"一个人住,总要学会照顾自己。
"宋翼笑着说,"而且我挺享受做饭的过程,很有治愈感。
"林晓咬了一口三明治,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面包烤得刚好,生菜很新鲜,鸡肉嫩滑,酱料调得恰到好处。"很好吃。"她真诚地说。
"是吗?"宋翼看起来很高兴,"那下次多做点,你可以带回家给女儿尝尝。
"这句话让林晓心里一暖,同时也有些刺痛。陈志远从来不会做饭,他觉得那是女人的事。
即使偶尔想吃点什么,也是叫外卖或者出去吃,从来没想过亲自动手。
下午的分享会来了二十多个人,讨论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林晓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孤独,关于家族的宿命,关于爱情的虚幻。
宋翼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分享会结束后,他对她说:"你的理解很深刻,特别是关于孤独的部分。
你说的'最深的孤独不是一个人,而是在人群中无人理解',我很有共鸣。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