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穿越重生 > 情满四合院的房子分布图

情满四合院的房子分布图

用户47271367 著

穿越重生连载

小说《情满四合院的房子分布图》是知名作者“用户47271367”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徐春城林雅展全文精彩片段:1961年的北春天来得迟缓而沉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拖着被寒风撕扯的衣终于踏入了铜锣细雨如从铅灰色的天幕垂无声地洒在西合院的青瓦顺着屋檐滴敲打着院中那块被几代人踩踏得光滑如镜的青石发出清冷的“滴答”仿佛时光在低又像谁在轻叩记忆的门空气里弥漫着湿土与老木头混合的气还有一丝煤炉未燃尽的烟味——那是六十年代北京胡同最熟悉的味是贫穷与坚韧交织的呼...

主角:徐春城,林雅   更新:2025-10-18 20:54: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61年的北京,春天来得迟缓而沉重,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拖着被寒风撕扯的衣角,终于踏入了铜锣巷。

细雨如丝,从铅灰色的天幕垂落,无声地洒在西合院的青瓦上,顺着屋檐滴落,敲打着院中那块被几代人踩踏得光滑如镜的青石板,发出清冷的“滴答”声,仿佛时光在低语,又像谁在轻叩记忆的门环。

空气里弥漫着湿土与老木头混合的气息,还有一丝煤炉未燃尽的烟味——那是六十年代北京胡同最熟悉的味道,是贫穷与坚韧交织的呼吸。

徐春城站在后院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里,手中捧着一面斑驳的铜镜。

镜面早己氧化发黑,边缘雕着缠枝莲纹,铜绿斑驳,像是岁月啃噬的痕迹。

这是这间屋里唯一称得上“老物件”的东西,也是原主留下的唯一遗物。

他望着镜中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十九岁的年纪,一米八三的身量,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对襟褂子,脚上是一双千层底布鞋。

镜中人眼神清澈,却藏着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疲惫与沧桑。

“我……真的来了。”

他轻声说,声音在空荡的屋子里回荡,像是一句对命运的确认。

三天前,他还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的社畜,名叫徐城,熬夜追完《情满西合院》最后一集,一边啃着泡面一边在评论区敲字:“这傻柱太傻,秦淮茹太苦,许大茂太精,要是我穿进去,非得把这院里的风气给正过来。”

话音未落,电脑屏幕忽然一闪,一道刺目的白光袭来,他眼前一黑。

再睁眼,他便躺在了这张硬板床上,成了西合院里一个无人知晓的边缘住户——徐家独子,父母响应国家号召,远赴大三线建设,只留他一人守着这间斜对门就是许大茂家的老屋。

他原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能安稳度日便好。

可昨夜一场梦,彻底搅乱了他平静的心。

梦里,一位素衣女子立于月下,发髻挽成旧式簪花,眉眼温婉,却带着化不开的哀愁。

她站在西南角那堵老墙前,身着月白色旗袍,袖口绣着暗纹梅花,手中握着一枚断裂的玉佩。

她轻声道:“你终于来了……我等了六十年。”

话音未落,墙突然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间尘封的屋子——屋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一本摊开的日记,扉页上写着三个字:白素卿。

她转身,望着他,眼中含泪:“墙里藏的,不只是地契,还有我的心。

你若来了,便替我,把它找回来。”

徐春城猛地惊醒,冷汗浸透了后背,心跳如鼓。

窗外,雨声淅沥,仿佛还有女子的低语在回荡。

他起身点灯,借着昏黄的油灯,开始翻找原主留下的遗物。

在一只蒙尘的樟木箱底,他发现了一卷用油纸包裹的图纸。

小心翼翼展开,是一张泛黄的西合院平面图,墨线清晰,标注详尽: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倒座房五间,厨房、厕所、水井位置皆有记录。

可就在西南角,靠近后墙的位置,有一处用极细的铅笔线条勾勒出的独立小屋,面积不大,仅容一床一桌,旁侧写着三个小字——第七间。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白素卿居,癸未年绘。”

“癸未年?

那是1943年……”徐春城心头一震。

他记得,原主从不曾提过这间房。

西合院里的老人,也从未说过这里曾住过什么“白素卿”。

他走出屋子,站在院中环顾。

西南角那堵墙,如今是院里的杂物间,堆着破缸、旧筐、许大茂家的蜂窝煤。

墙皮剥落,苔痕斑驳,谁也不会想到,它背后,曾藏着一个被抹去的名字。

他伸手轻抚墙面,指尖触到一处砖缝异常——那里的砖色略深,灰浆也新,像是后来补砌的。

他心头一动,蹲下身,用指甲轻轻抠了抠,一块松动的砖竟微微晃动。

“你在干什么?”

一声粗嗓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许大茂,穿着件油光发亮的卡其布外套,手里拎着个铝饭盒,斜着眼看他:“这墙都快塌了,你还扒拉?

前年塌过一次,砸了三大爷的鸡笼,你可别给我惹事!”

徐春城笑了笑:“许哥说得是,可我这不也住进来了?

命硬。”

“哼,硬不硬另说。”

许大茂撇嘴,“反正别惹事,这院里,我许大茂说了算。”

说完,他大摇大摆地走了。

徐春城望着他的背影,轻轻摇头。

他知道,这人嘴坏心不坏,日后也会在某个雨夜,偷偷给秦淮茹家送半袋米。

这时,前院传来一阵喧闹。

“秦淮茹家又断粮了!

东旭刚走,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啊!”

“傻柱又去接济她了,这都第几回了?

他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

徐春城心头一动。

他知道,故事的主线,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他回到屋内,将图纸重新铺在桌上,用一块旧镇纸压住一角。

油灯摇曳,光影在“第七间”三个字上来回跳动。

他忽然注意到,图纸边缘有一行极小的字,几乎被虫蛀蚀尽——“素卿藏契于墙,待后人归。”

他瞳孔一缩。

地契?

藏在墙里?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清脆的脚步声。

一个穿着浅蓝列宁装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扎着两条乌黑的辫子,肩上挎着个帆布包,胸前别着一枚“档案馆实习”的徽章。

她皮肤白皙,眉眼清冷,眼神却透着一股执拗的光。

她环顾西合院,目光落在徐春城的窗户上,微微一顿,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徐春城也望向她,两人隔着雨幕,目光短暂交汇。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这场雨,这场梦,这间不存在的屋子,或许,从来就不是偶然。

而他的穿越,也不仅仅是为了“看戏”。

他是被选中的人——来完成一场,跨越六十年的重逢。

女子走近,轻声问:“你是……徐家的孩子?”

徐春城一怔:“你怎么知道我姓徐?”

女子微微一笑:“我叫林雅,是市档案馆的实习生,来调研老城区建筑变迁。

你家这院,有份民国地契的复印件,上面有你父亲的签名。”

徐春城心头一震。

他父亲?

那不是在大三线吗?

怎会出现在民国地契上?

林雅似乎看出他的疑惑,从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纸页,递给他。

上面是一张地契复印件,落款处,赫然写着:“徐承志,民国三十七年立。”

“承志……”徐春城喃喃。

那是他父亲的名字。

可民国三十七年,他父亲才十几岁,怎会买下这处房产?

更奇怪的是,地契标注的西合院面积,比现在多了约莫二十平米——正好是“第七间房”的位置。

“这间房,”林雅指向西南角,“在1950年的测绘图上,是存在的。

但1953年之后,就消失了。”

徐春城抬头看她:“你也知道第七间房?”

林雅眼神一动:“我祖母……曾是这院里的住户。

她总说,西南角那间屋,住过一个叫白素卿的女子。

她教她读书,教她写信,后来……突然就走了。”

两人对视,雨声渐歇,院中老槐树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幅古老的水墨画。

徐春城忽然明白——这不是巧合。

这是命。

而“第七间房”,不只是一个房间。

它是被掩埋的历史,是被遗忘的爱,是等待被唤醒的——情满人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