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天香书院 > 其它小说 > 钱江大潮弄潮儿

钱江大潮弄潮儿

笔渐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笔渐”的优质好《钱江大潮弄潮儿》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王秀芹赵永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时代变迁 / 商业传奇 / 家庭情感1 厂里的日闷得发慌1984年的春北方的化工厂家属院柳絮飘得烦赵永刚推着二八大杠自行随着下班的人流往外空气里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硫磺和氨水的味钻得人鼻子痒“永走工会堂有电《庐山恋听说好看得很!”同车间的技术员小李挤过兴奋地拍他肩赵永刚咧咧没什么精神头:“不去没啥意翻来覆去就那点儿情情爱”“...

主角:王秀芹,赵永刚   更新:2025-09-28 02:34:1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时代变迁 / 商业传奇 / 家庭情感1 厂里的日子,闷得发慌1984年的春天,

北方的化工厂家属院里,柳絮飘得烦人。赵永刚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

随着下班的人流往外涌。空气里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硫磺和氨水的味儿,钻得人鼻子痒痒。

“永刚,走啊,工会堂有电影,《庐山恋》,听说好看得很!”同车间的技术员小李挤过来,

兴奋地拍他肩膀。赵永刚咧咧嘴,没什么精神头:“不去了,没啥意思。

翻来覆去就那点儿情情爱爱。”“嘿,你这人,现在不就兴这个嘛!你看人家张瑜,多俊!

”小李还在絮叨。赵永刚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俊?是俊。可电影里那青山绿水,

那自由奔放的气息,离这灰扑扑的厂区、离他这每天拧同样螺丝、看同样仪表的日子,

太远了。他才二十六岁,却好像已经能看到自己五十六岁的样子——顶多混个车间主任,

然后等着退休。回到家,逼仄的筒子楼里,妻子王秀芹正在公共水池边洗菜。水声哗哗,

夹杂着邻居家炒菜的滋啦声和小孩的哭闹。饭桌上,一碟咸菜,几个馒头,一碗稀饭。

儿子小海才三岁,正笨拙地用勺子扒拉着碗里的米粒。“今天厂里开会,

说下半年可能要优化组合。”赵永刚扒了口饭,没什么滋味地说。王秀芹手一顿,

抬起眼:“啥叫优化组合?”“就是……可能要裁人。”赵永刚声音低沉。“啊?

”王秀芹吓了一跳,“不能吧?咱可是国营大厂,铁饭碗!”“铁饭碗?”赵永刚放下筷子,

声音提高了些,“秀芹,你没听说吗?南方那边,好多人都自己干个体户了!

就咱厂门口摆摊卖茶叶蛋的老刘头,一个月挣得比咱俩工资加起来还多!

”王秀芹皱起眉头:“你可别瞎琢磨!那是个体户,没保障!让人看不起!咱是正经工人,

虽然钱少点,可踏实啊。病了有劳保,老了有退休金。你忘了咱爸咋说的?‘老老实实上班,

别想那些歪门邪道’!”“歪门邪道?”赵永刚心里那股无名火蹭就上来了,

“靠自己的力气挣钱,怎么就是歪门邪道了?你看咱这日子,一个月几十块钱,紧巴巴的,

想吃顿肉都得算计半天。小海眼看要上幼儿园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那也不能去干个体户!多丢人啊!”王秀芹坚持着,“再说,万一政策变了怎么办?

到时候鸡飞蛋打,你想回厂里都回不来!”“丢人?穷才丢人!”赵永刚猛地站起来,

碗里的稀饭晃了出来,“我受够了这种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我……我想去南方看看!

”“你去南方干啥?”王秀芹也急了。“我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活的!

”赵永刚梗着脖子,“我有个远房表哥在广州,写信回来说,那边机会多的是!

我不想一辈子窝在这大院里,闻这化工味儿!”王秀芹看着丈夫激动的脸,

眼圈红了:“你……你就是不安分!你要是有个闪失,我跟小海怎么办?

”赵永刚看着妻子微红的眼眶和儿子懵懂的眼神,心一下子软了。他颓然坐下,

叹了口气:“我……我就是说说。”但那个“去看看”的念头,就像一颗种子,

在他心里悄悄发了芽。晚上,他躺在床上,听着身边妻子均匀的呼吸声,

眼睛瞪着天花板上的裂纹,怎么也睡不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似乎还在耳边响着,但更响的,

是南方传来的、模糊而又充满诱惑的潮汐声。2 初到广州,

眼花缭乱赵永刚最终还是请了假,揣着家里仅有的两百块钱积蓄,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各种气味混杂。他蜷在过道里,心里既有逃离沉闷的兴奋,

又有对未来的惶恐。几天几夜后,当他走出广州站,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淹没了。人流如织,

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他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高音喇叭里放着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

满大街的“广式普通话”听得他半懂不懂。人们的穿着也比老家鲜艳大胆得多,

好几个年轻姑娘竟然穿着牛仔裤!按照地址,

他找到了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个小门面卖电子表和一些稀奇小玩意的远房表哥李大军。“永刚!

可算来了!”李大军又黑又瘦,但眼睛炯炯有神,穿着一件花衬衫,显得格外精神。

他用力拍着赵永刚的肩膀,“怎么样?傻眼了吧?这才是人待的地方!”赵永刚确实傻眼了。

李大军的店铺不大,但人来人往,收钱的声音就没停过。一块小小的电子表,进价几块钱,

转手就能卖十几块甚至二十几块!晚上,李大军在小馆子请他吃饭,点了好几个硬菜,

还有冰镇啤酒。“哥,你这……一天能挣多少?”赵永刚忍不住问。李大军嘿嘿一笑,

伸出两根手指头,压低了声音:“少的时候这个数,多的时候,翻倍!”“二十?

”赵永刚试探着问。“二百!傻小子!”李大军哈哈大笑。赵永刚手里的筷子差点掉桌上。

二百?这差不多是他小半年的工资了!“这……这能行吗?政策允许?

”赵永刚还是有点担心。“怕啥!”李大军满不在乎地一挥手,“邓公都说了,

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咱们这就是响应号召!你看这满大街的个体户,不都干得红红火火?

胆子放大点,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接下来的几天,

赵永刚跟着李大军在广州著名的“高第街”等地方转悠。

的牛仔裤、花花绿绿的布料、各式各样的电子元件、仿制的打火机……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

小贩们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他的耳膜,也冲击着他的心。

“永刚,看见没?这就是机会!”李大军指着热闹的街市,“只要你敢干,肯吃苦,

遍地是黄金!比你窝在厂里强一万倍!”赵永刚的心,彻底被点燃了。他给王秀芹写了封信,

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秀芹,这里真的是另一个世界!机会太多了!我决定留下来试试。

等我站稳脚跟,就接你们过来!”3 第一次当“老板”赵永刚没敢像李大军那样租门面,

他本钱太少。他用剩下的钱,从批发市场进了一批样式新潮的太阳镜和几盒电子表,

在一个人流量大的天桥下,铺开一块塑料布,开始了他的“个体户”生涯。第一次摆摊,

他脸红得像块布,头都不敢抬。有人过来问价,他声音小得像蚊子。“喂,老板,

这眼镜怎么卖?”一个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拿起一副蛤蟆镜。“五……五块。

”赵永刚结结巴巴地说。“五块?太贵了吧!三块卖不卖?”“这……进价都三块五呢。

”赵永刚老实巴交地说。“嘿,你这人不会做生意啊!”年轻人把眼镜一扔,走了。

旁边一个摆摊卖袜子的阿姨看不下去了,凑过来说:“小伙子,第一次出来吧?

哪能这么实诚?你得往高了要,给他留出砍价的余地。你说五块,他心里想砍到三块五,

你假装亏本,四块卖给他,他不就高高兴兴买了?”赵永刚恍然大悟。原来做生意,

不光要货好,还得会“演”。他慢慢学着吆喝,学着察言观色,学着跟人讨价还价。

第一天下来,算算账,竟然赚了八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他靠“自己”挣来的,

比厂里死工资让人兴奋多了。晚上,他躺在表哥仓库狭窄的阁楼里,

数着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心里充满了希望。他赶紧又给王秀芹写了封信,附上了五块钱,

信里详细描述了他如何“机智”地做成了几笔生意。王秀芹的回信很快来了,

语气却充满了担忧:“永刚,我还是不放心。你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人骗了怎么办?

还是回来吧,厂里虽然钱少,但安稳。小海整天吵着要爸爸……”看着信,

赵永刚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想儿子,也想妻子。但他更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他回信保证自己会小心,并且描绘了美好的未来:“秀芹,再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们有了钱,

就能买大房子,让小海上最好的学校!”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赵永刚发现,

广州这边新潮玩意儿出得快,必须紧跟潮流。他开始留意哪些货好卖,

和几个批发商也混熟了,能拿到稍微便宜点的价格。他还学会了看人下菜碟,

对讲价的顾客一种策略,对爽快的顾客另一种策略。一个月下来,他算了总账,

净赚了三百多块!这比他厂里一年的工资还多!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他给家里寄回去一百块,让王秀芹买点好吃的,也给小海买身新衣服。然而,好景不长。

4 风雨夜归人那天下午,天色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压顶。赵永刚正准备收摊,

忽然听到一阵骚动。“快跑!城管来了!”只见几个戴着红袖箍的人气势汹汹地冲过来,

见摊就掀,见东西就收。天桥下顿时鸡飞狗跳。赵永刚吓懵了,手忙脚乱地想收起塑料布,

但已经晚了。“喂!说你呢!不准摆摊不知道吗?”一个高大的城管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我……我这就走,这就走。”赵永刚声音发抖。“走?东西没收!”城管毫不客气,

一把扯过他的包裹,里面的太阳镜和电子表撒了一地。赵永刚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那是他全部的家当!“同志,求求你,我这是第一次,下次不敢了!”他几乎要哭出来。

“少废话!下次?这次就让你长记性!”城管不为所动,把东西胡乱塞进一个大麻袋,

推搡着他,“罚款!十块!”赵永刚浑浑噩噩地交了罚款,看着城管扬长而去,

地上只剩下被踩碎的几副眼镜。雨水开始哗哗地落下来,打在他脸上,

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他一屁股坐在泥水里,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屈辱。原来,

这“黄金”也不是那么好捡的。风险,就像这突如其来的暴雨,瞬间就能将他浇个透心凉。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表哥的仓库。李大军看他这副模样,叹了口气,

递给他一条干毛巾:“吃亏了吧?这行就是这样,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后机灵点,

看到苗头不对就跑。”“哥,我……我不想干了。”赵永刚声音沙哑,“太難了。

”“这就怂了?”李大军瞪起眼睛,“哪有一帆风顺的生意?这点挫折都受不了,

你还想发财?想想你老婆孩子!想想你在厂里受的窝囊气!”提到老婆孩子,赵永刚沉默了。

是啊,他能回去吗?回去面对同事的嘲笑,面对那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他不能。他咬咬牙,

抹了把脸:“哥,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么回去。”第二天,雨过天晴。赵永刚又借了点钱,

重新进了货。这次,他更加小心,也学会了如何跟城管“打游击”。他体会到,在这条路上,

除了勇气和眼光,还需要韧性和狡猾。5 秀芹来了收到赵永刚寄回的一百块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