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你这小丫头子,怎么没大没小的!”
赵夫人举起手掌,轻轻落在女孩的背上,言辞严厉,眼神却带着宠溺,“莫吓到你祖母和嫂嫂才好!”
接着,一个中年妇人吭哧吭哧跑了进来,累得满头大汗,朝着夫人和太老夫人作揖,“老太太,太太安。
奴婢实在是按不住小姐,小姐一早听见要来见新妇,连梳头都顾不得了,奴婢费了好大的力才给小姐梳妆打扮好。”
“你这小雀儿!”
赵夫人嗔怪道,“还不拜见你大嫂嫂?”
那女孩转头对上苏枕溪的眼睛,有些羞涩地笑了笑,低低地喊道:“嫂嫂。”
太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对苏枕溪说:“这是你嫡亲的妹妹,瑜儿。”
接着,她又朝一众丫鬟婆子中间招了招手,从人群中走来两个和上官瑜一般大的女孩。
一个年纪稍长,娴静端庄,另一个个头略小,形容瘦弱。
她指着年纪稍大的那个女孩,笑道:“这是你大妹妹珂儿,乃是你二叔伯所出。”
她顿了顿,又指着年纪稍小的那位,:“这是你三妹妹瑶儿,乃是你兰姨娘所出。”
苏枕溪一一向她们回礼。
在见过上官家的一众姊妹后,太老夫人又笑着说:“你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是瑜儿的胞兄,另一个是你三妹妹的胞弟。”
苏枕溪低低应声。
见过侯府的长辈和小辈们后,早己过了用膳时间,赵夫人忙安排丫鬟婆子们上菜。
众人次第落座。
苏枕溪一首站在旁边,等到所有人都入了座,独赵夫人身边还留有一个空位时,她才坐了下来。
在苏家时,她从未留在主母屋里用膳。
即使姨娘教过她规矩,可她总觉自己不讨喜,便不想做那碍眼的。
太老夫人招呼丫鬟婆子们上菜,不多时,厨房那边乌泱泱过来一群人。
丫鬟婆子们手里皆捧了黄花梨托盘,其上或盛精致小菜,或盛时令鲜果。
和在苏家时不同,侯府的每道菜品虽然量少,种类却很多。
太老夫人动筷后,众人才开始用膳。
苏枕溪拿起玉著后,并没有立刻夹菜,而是静静地观察着侯府的其他女眷。
三位小姐吃的最为斯文,筷子碰到哪口便夹哪口,每次只夹小小的一撮,食物放入口中时还要用小碟子在下面接着。
即使吃的少,三人依旧细嚼慢咽。
昨日新婚,苏枕溪几乎挨了一整天的饿,吃饭的速度不知不觉间就会加快。
饭后,丫鬟们将茶端了上来,苏枕溪接过茶水,轻抿了一口,刚要咽下,却见赵夫人将喝进去的第一口茶水吐进了丫鬟捧着的漱盂里,这才开始品茶。
原来这第一口茶是用来漱口的。
采薇也有样学样地将漱盂端过来,让自家小姐漱口。
茶毕,各有丫鬟端了帕子来,给老太太、太太擦手,一首伺在旁边的采薇见状,也端了帕子来给苏枕溪擦手。
“哎?”
一中年妇人拦住了采薇,“这是我们主母的帕子,你是哪里来的小丫头,怎么如此不懂规矩?”
两人的争执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纷纷朝这边看来。
见采薇手里端着托盘,眼圈发红,怯生生地站在那里,苏枕溪起身,缓步走到那妇人身边,轻声道:“这位姐姐,实在对不住,她年纪小不知事,脏了您家主母的帕子,我再赔您一条新的,可好?”
那妇人葫芦一笑,“原来是少夫人的陪嫁丫鬟,您这声姐姐我可担不起。”
“张海家的,不就是条帕子嘛,拿给她们去。”
一妇人剔着牙走来。
苏枕溪抬眼,随后欠了欠身子,恭敬道:“二婶婶。”
此人正是上官珂的生母崔夫人。
“是,老奴知道了。”
张海家的朝主子躬了躬身子,退了出去。
赵夫人坐在太师椅上,惬意地摇着团扇,道:“妹妹真是说笑了,这要让外人听了去,还道我们大房穷得连条帕子都拿不出来了。”
“姐姐可真真是打趣我了。”
崔夫人笑得毫不遮拦,“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崔氏故意刁难新妇呢。”
说着,她款步走到翠微身边,用手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左看看,右看看:“倒是生了副好皮囊,我瞧着,这新来的小丫鬟做活儿不算利索,既如此,我便从西府中挑个手脚麻利的丫头送去侄儿媳妇儿院里。
既能帮侄儿媳妇儿打点,又能带带这小丫头。”
“你倒是有心。”
太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半眯着眼睛,似乎快要睡过去,旁边的小丫鬟正拿着蒲扇扇风。
“溪儿,还不快谢过你二婶。”
“多谢二婶。”
苏枕溪朝崔夫人微微屈膝,转头看时,采薇仍旧局促地站在一旁,她又补充道:“今儿个是我没***好她,让婶婶您见笑了。”
“嗐,不用这么见外,婶子知道你脸儿年轻,多半压不住这府里的下人,若是有那使不动的,尽管送到我院儿里头去。”
“这管束下人一事,怎得麻烦你们二房?
倒显得我这个大房的不中用了。”
赵夫人拿起小方桌上的玉雕茶盏啜饮,声音不急不徐。
崔夫人闻言,也不生气,仍旧是那副乐呵的模样,踱到赵夫人身边,笑道:“我的老姐姐啊,您可万万不能冤枉了我,妹妹也是看姐姐一个人持家多有不易,想着好替姐姐抬抬腿呢。”
苏枕溪立在一旁,看崔夫人眉飞色舞的模样,在心里暗叹这人的圆滑之处。
“你们两个啊,都别争了,知道你们都是对溪儿好,不若这样,你们各从院里挑几个手脚麻利的丫鬟送去。
正巧溪儿在懿安居也缺几个贴身侍女。”
苏枕溪本想拒绝,刚来到府中,她不想过多麻烦别人,可抬头看见太老夫人慈祥的面孔,她又觉得,拒绝倒显得她过于生分了。
她与立在一旁的采薇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
“多谢祖母,母亲,多谢二婶婶。”
她颔首,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端庄优雅,引得太老夫人频频点头。
不多时,众人们都散去了,太老夫人也回了卧房小憩。
苏枕溪正要回懿安居,赵夫人却喊住了她,“孩子,你随我回一趟兰桂堂,母亲有事与你相谈。”
与懿安居和松鹤堂坐北朝南的地理位置不同,兰桂堂虽是主母的院子,却坐东朝西,因此,苏盼第一次踏进兰桂堂时,表情微微有些诧异。
据说,懿安居本是老侯爷和原配梁氏居住的庭院。
梁氏和老侯爷相继去世后,侯府嫡长子思亲之心过于强烈,遂搬入懿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