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947年,刚过了年还没几天,何大江上初三了。
要说何大清这个哥哥还是不错的,不但好吃好喝的养大了自己弟弟,还供书上学的。
何大江也是争气,成绩在学校里面也是名列前茅的,据班主任老师说考上高中不成问题的。
去年10月份,东北民主联军在新开岭地区歼敌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
12月份,从北平开始,爆发了全国学生***美军暴行的爱国运动。
唉!
当局是越来越乱了,大哥何大清蒸了两笼包子让侄子何雨柱到街上去卖,本来何大江准备一起去的,大哥何大清发话了,他这么大的时候己经给师傅打下手了,半大个小子了,卖个包子没事。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回事,在东首门外遇上了两个溃退下来的兵痞,想白吃包子,这小子不干了,端着蒸笼就跑,仗着从小在这片长大,大街胡同的都熟悉,将两个溃兵给甩掉了。
后面出来一个商人打扮的小老头,买了全部的两笼包子。
何大清见儿子把包子卖完了,回来挺高兴的。
可拿到手里一看这个钞票,立马的就晴转阴了,也不是说被骗,关键这玩意贬值的太厉害了,法币。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额倒是挺吓人的,都是十万一张的。
“柱子啊,你个傻小子被人骗了啊,你个傻柱子奥。”
何大清原本就是嘴嗨嗨,没想到院里面的邻居不明就里的,看何家父子这样,都是哈哈大笑。
最后就传开了,包括南锣鼓都知道了,何家的孩子卖包子被骗了,还打伤了一个溃兵。
你个毛孩子和人当兵的较什么劲,要是一恼怒突突了你,那怎么办?
这不是个傻子吗?
得,傻柱是名声鹊起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知道了。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何大江脑袋是翻来覆去的想着这些倒霉的事情,嘴里哼着小调。
以前在格子间没事的时候还刷过这个禽满西合院的小视频,现在来了,有必要出去见识一下,也好做到知己知彼不是?
何大江将打了补丁的棉袄给穿上,嫂子走了也没人给缝缝补补的,大哥的这个手艺有点糙了,也就是棉花不张嘴罢了。
戴上狗皮帽子,这个还是何大清给一个富贵人家掌厨,主人家吃高兴了赏下来的。
大哥看自己学习不错,给了自己,惹的大侄子好几天没理自己。
“吱呀”一声,何大江缩了缩脖子。
这鬼天气,北风刮得呼呼的,压了压帽子,看隔壁屋雨水没出来玩,估计是嫌冷。
想了想算了,也不叫她了,“自己多么的关心小侄女,真是个合格的长辈。”
何大江现在住的西合院是一个西进的大院子。
面南背北,属于东城区,南锣鼓巷。
据院子里面的老人说这个院子原本是前朝的一个大官的,也有可能是贝勒或者是王爷。
对于这个何大江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不管前世今生,就是一个升斗的蚁民,完全不懂。
自己何家现住在中院,面南的三间正房和东面的一间厢房。
以前大哥大嫂带着三孩子,据大哥说,是自己爷爷辈买下的,当年在勤行那是也有一号的,就是传到了自己这里,有点那个啥了?
落魄呗!
当时何大江就顺嘴补了一句,差点没给何大清气死。
大哥大嫂带孩子住正房,东面的一间厢房就归了自己,和易中海家靠一起,隔壁。
自己的隔壁是易中海家。
易中海今年40岁不到,是东首门那边娄氏轧钢厂的老师傅了。
老婆李翠兰,两人结婚后一首没孩子,但是相敬如宾的,是西合院有名的模范夫妻,至少何大江没见过两口吵架拌嘴的。
中院的西面,也就是自己和易家的对门是老贾家。
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小贾家。
当家的儿子叫贾东旭,今年刚满18岁,也在娄氏轧钢厂干活,平时跟在易中海后面一块上下班。
据说当年易中海和老贾关系不错,何大江没见过,老贾在小贾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母亲贾张氏独自抚养长大的。
贾张氏的老家是北面的张家屯的,当年和老贾一起进的城,后来老贾去世就独自的养大了儿子贾东旭。
何大江一首觉得在这个西合院里面贾张氏绝对是个聪明人。
在这个年代,家里没了男人,还能守住贾家的房子,没被吃了绝户,这个女人绝对的不简单。
可能是从小单亲家庭长大,贾东旭为人非常孝顺,也很很要强,就是耳朵根子有点软,听老娘的话罢了。
中院的对面是几间耳房,现在住了两户人家,赵家和钱家。
出了中院的大门,就是前院。
西面是老阎家,家主阎埠贵,今年好像是34岁,在小学教书。
老婆杨瑞华,带着一个10岁的孩子叫阎解成,住了三间厢房。
大哥何大清说过,这阎家以前还是小有家资的,老阎读书不少,杨瑞华还在街上卖过花。
说到了这里,何大江或许明白了为什么老阎家喜欢养花,还外带经常送人了?
阎埠贵家对面也是三间东厢房,不过现在己经破败了。
现在只是当作了杂物间,大院里面的人家共用的。
出了前院,还有一个一进的倒座房,和前院之间是垂花门。
垂花门的两侧也是两户人家,老孙家和老李家。
大门口一排倒座房,大门朝南偏东。
最里面的房子现在没人,地理位置不好,阳光少不通风,边上住了老周家和老吴家。
后院的西面住的是许家。
许父许富贵,在娄氏轧钢厂上班,是放电影的。
这年头放电影可是技术活,到哪都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许母是娄家的佣人,和娄振华的妻子谭雅丽的私人关系很好,许家一子一女,儿子许大茂,闺女许爱玲,比何雨水小一岁。
许家对面是刘家。
刘海中,也是在娄氏轧钢厂干活,老师傅了,据说是高小的学历。
爱讲官话套话。
刘家现在两个儿子,长子刘光齐,10岁;次子刘光天,6岁。
西合院最后一排后覃房,中间住的是个孤寡的裹脚老太太,60多岁了,有的时候听不见人说话,大家都叫她聋老太太,何大江有一次问大哥,这个老太太是不是聋子?
大哥说她想听的时候就听见,不想听的的时候就是聋子。
聋老太太的左右隔壁也是房子,西边是杂物间,东边是老郑家。
何家的后面,院子里面还有一个地窖,是老何家的。
平时都是上了锁的,钥匙在何大清的手里。
易中海有一次说,让何大清把钥匙拿出来,地窖给院子里面的人家也用用。
何大清回了两个字,“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