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闺蜜苏瑶,是我当社区工作者时“捡”来的。
她像一只被世界伤害过的猫,而我用无数个日夜的陪伴,终于让她重新相信了阳光。
那天,我第N次劝她找份工作,活出自己的价值。
她看着我,眼神清澈而认真,然后拿出手机按了几下。
下一秒,我的世界被一条短信颠覆:您尾号xxxx的账户到账人民币100,000,000.00元。
1 第七次敲门幸福里社区的楼道,总是弥漫着一种复杂又亲切的气味。
谁家中午烧了红烧肉,哪户阳台的茉莉开了,还有拐角那堆暂时无处安放的旧纸箱,所有的气息混杂在一起,构成了林晓月日常工作的背景色。
她挎着那个印有社区Logo、边角已有些磨损的帆布包,熟门熟路地爬上三号楼一单元的五楼。
脚步在501室门前停住。
深色的防盗门上干干净净,连个“福”字都没贴,与隔壁502门上的春联和卡通贴画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她这个月第七次来这儿了。
抬起手,指关节在门上叩出清脆的三声响。
“您好,苏瑶女士在吗?
社区工作,麻烦开下门。”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职业性的温和,脸上习惯性地挂起微笑,尽管知道门后可能依旧无人应答。
出乎意料,几秒后,门内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
紧接着,门锁“咔哒”一响,门被拉开了一条巴掌宽的缝。
一股凉气从门缝里逸出,伴随着一张苍白清秀的脸。
门缝后那双眼睛,很大,瞳仁颜色很浅,像蒙着一层薄雾的玻璃珠子,此刻正安静地看着她,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审视。
“有事?”
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没什么温度。
林晓月脸上的笑容没变,心里却小小地松了口气。
总算见到活人了。
她从帆布包里麻利地掏出一张粉色的宣传单,从门缝里递过去,语速轻快:“苏女士,是这样的,街道下周要办一个邻里文化节,有手工集市和美食分享,这是活动详情。
我们特别欢迎像您这样的年轻居民参与,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门后的苏瑶目光落在宣传单上,没接,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不了,谢谢。”
语气疏离,带着明显的拒绝。
林晓月也不恼,从善如流地把宣传单收回一半,另一半还固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