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阳纪事:我们的星辰与尘埃

第3章 一次意外的物理实验

发表时间: 2025-09-13
周二下午,物理课。

物理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酒精和金属仪器的味道。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小尘埃。

这节课的内容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进行实验。

老师简单讲解原理和步骤后,便让大家自由分组动手。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器材碰撞和同学们讨论的声音。

林溪自然是香饽饽,好几个同学都想和她一组。

她正犹豫着和谁一组效率最高时,物理老师扶了扶眼镜,环视一圈,目光定格在角落里靠着实验台、明显在神游天外的陈灼身上。

“陈灼,”老师点名,“你别一个人杵着了,过来,和林溪一组。

林溪,你带带他,把实验步骤和原理给他讲明白,最后报告让他主笔,你监督。”

老师想法很简单:不能让陈灼彻底闲着,得让他参与;林溪成绩好有耐心,是最佳人选。

林溪:“……”陈灼:“……”两人隔空对望一眼(其实是林溪看向他,陈灼没什么表情地瞥过来),空气里弥漫着一丝尴尬和无声的抗辩。

林溪内心轻微叹气,但良好的教养让她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点了点头:“好的,老师。”

陈灼抿了下唇,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懒洋洋地“哦”了一声,拖着步子走了过来。

组队完成。

实验开始。

林溪迅速进入状态,她仔细检查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用纱布蘸着酒精小心擦拭滑块,动作严谨得像在做精密手术。

“先给导轨通气。”

她头也不抬地吩咐,语气是平时讨论学习时的自然流畅,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指令感。

陈灼靠在实验台边,看了她两秒,才伸手打开气泵开关。

气流声嘶嘶响起。

“滑块质量记录一下,光电门间距测量准确,误差不能超过0.5mm。”

林溪一边调整光电门的位置,一边继续下达指令。

她习惯了一切井井有条,按部就班。

陈灼拿起游标卡尺,漫不经心地量了一下,报了个数。

林溪记录下数据,眉头微微蹙起:“你再量一次,刚才角度不对,读数可能偏大。”

陈灼瞥了她一眼,没反驳,依言重测,这次报了个不同的数。

林溪点点头,这才满意。

她将滑块放在导轨一端:“第一次实验,弹性碰撞。

你负责释放滑块和记录电脑上的时间数据。”

陈灼依言照做。

实验进行得还算顺利,虽然两人几乎零交流,只有林溪简洁的指令和陈灼偶尔嗯一声的回应。

首到第二次非弹性碰撞实验,需要在小滑块上贴上橡皮泥。

林溪小心地捏好一小块橡皮泥,力求两边对称,不影响滑块运动轨迹。

她正准备贴上,陈灼忽然开口:“你那样贴,重心偏了,容易晃。”

这是他进入实验室以来说的第一句与实验相关的话,声音有点低,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肯定。

林溪动作一顿,抬头看他。

他依旧那副懒散样子,但眼神却落在滑块上,带着点研判的味道。

“根据计算,这点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林溪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这是她反复演算过的。

“计算是计算,实际是实际。”

陈灼伸手,从她手里拿过那块橡皮泥(指尖不可避免地轻微触碰,林溪下意识地缩回手)。

他的手指修长,动作却意外地灵巧,三两下将橡皮泥重新捏成一个更圆润、更薄的形状,然后精准地贴在滑块中心偏下的位置。

“这样更稳。”

他把滑块递回给她,语气平淡。

林溪看着那块被改造过的橡皮泥,心里有点不服气,但也挑不出错。

她抿着嘴,将滑块放上导轨。

结果,释放后,滑块的运动轨迹果然更加平稳首线,碰撞后数据的重复性比之前更好。

数据记录完,林溪看着电脑屏幕上高度一致的时间数据,沉默了一下。

“嗯……这样确实更好。”

她是个尊重事实的人,声音虽轻,但承认得很干脆。

陈灼没说话,只是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勾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短暂的碰撞后,实验继续。

只是接下来的气氛,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变化。

林溪依然主导,但偶尔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陈灼的动作;陈灼依然沉默,但操作仪器时明显多了点专注,不再完全是应付差事。

实验结束,清理器材。

“实验报告……”林溪想起老师的吩咐。

“你写。”

陈灼干脆利落地说,恢复了一贯的调调,“我不会。”

说完,也不等林溪回应,把最后一件器材归位,就插着兜晃出了实验室。

林溪看着他的背影,再次蹙起了眉。

这次,情绪里除了惯常的一丝无奈,还掺杂了点别的——对他刚才展现出的那一点点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的意外,以及对他迅速打回原形的无语。

这个人,真是矛盾。

她摇摇头,拿起实验记录本。

看来报告又得她自己完成了。

但不知为何,刚才那块被重新捏过的橡皮泥,在她脑海里停留了一会儿。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