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屿的秋天像一支脱靶的箭,雨说下就下。
晚自习刚打响铃,整座教学楼被雨线切割成碎片。
我顶着练习册往食堂冲,在知行楼拐角撞见林笙——他正把校服外套撑成一面简易帐篷,护住怀里那台老胶片机。
“喂,一起?”
他侧头冲我喊。
雨声太大,我鬼使神差地点了头,两步躲进他的“帐篷”里。
世界忽然只剩雨砸布料的闷响,和胶片机“咔哒、咔哒”的走片声。
2雨棚其实只有两步宽,我们肩膀贴肩膀。
林笙把胶片机对着外头,快门一按,闪光灯像小型闪电,照亮雨幕里千万条银线。
“第 36 张。”
他低头在机背画正字。
“拍什么?”
我问。
“拍雨。”
他答得飞快,“同一扇雨棚,每一场雨都不同——总有一天,我会把雨拍成星。”
我愣住。
风把雨线吹斜,像一张抖动的五线谱,而我恰好听见最轻的那个音符。
3雨越下越大,棚沿开始漏水。
林笙忽然把相机递给我:“帮我拿十秒。”
他脱下仅剩的 T 恤,团成团,堵在漏口。
T 恤瞬间湿透,少年脊背暴露在冷光里——肩胛骨像一对欲飞的翅膀,脊柱沟深深,盛着一条暗河。
我数到十,把水淋淋的 T 恤还给他。
指尖碰到他掌心的茧,粗粝却温暖。
“谢了。”
他套上湿 T 恤,笑得像什么也没发生。
那一秒,雨棚缩小成一颗玻璃珠,里面关着两个刚认识的宇宙。
4雨停得突兀,像谁按了暂停键。
路灯把水潭映成琥珀,我们并肩往宿舍走。
林笙的鞋踩在水洼里,“呱唧”一声,溅我一裤脚。
“喂!”
我瞪他。
他单脚跳进另一片水洼,回头冲我笑:“看,平行宇宙。”
我低头,水洼里晃着两团人影——一个笑得张扬,一个笑得慌张。
波纹一散,两个影子悄悄重叠。
5宿舍楼下,他忽然叫住我。
“宋星见,”他第一次喊我全名,“下周六校园音乐节,要不要来?
我缺个举相机的助手。”
我抱着练习册,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相机背带。
背带上有他刚才用记号笔写的小字:“风把落叶吹成星——实验第 1 天。”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说:“好啊。”
6夜里熄灯后,整栋宿舍楼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我趴在窗边,发现雨后的天空没有星。
但没关系,我想起雨棚下那台老胶片机——想起快门亮起的一秒里,千万条雨线同时发光,像有人偷偷把银河揉碎,撒进人间。
我把额头抵在冰凉的窗玻璃上,轻声念:“林笙,你一定会把雨拍成星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满心期待着周六的校园音乐节。
好不容易熬到了那天,我早早来到现场,林笙己经在调试他的胶片机。
看到我来,他眼睛一亮,笑着把相机递给我:“举好啦,等下有超美的画面。”
音乐节开始,舞台上灯光闪烁,音乐声震耳欲聋。
林笙在人群中穿梭拍照,我紧紧跟在他身后,举着相机配合他。
当主唱唱起那首深情的歌,林笙突然拉着我走到舞台边,让我把相机对准天空。
他按下快门,闪光灯亮起,我看到漫天的荧光棒在夜空中闪烁,真的像星星一样。
结束后,他从兜里掏出一颗糖递给我:“今天多亏你啦。”
我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蜜在舌尖散开。
月光下,我们相视而笑,这一刻,我知道,青春里那颗名叫心动的星,己经在我和他之间升起。
“第 3 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