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用解锁南京秘境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12

季晓萱拖着行李箱站在夫子庙前的广场上,初夏的南京已经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眯起眼睛打量着这座千年古城的轮廓。

"这就是南京啊。"她低声自语,声音几乎被周围游客的喧闹声淹没。

夫子庙前人头攒动,导游举着小旗子,操着各地方言的游客们挤在商铺前讨价还价。晓萱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油炸臭豆腐的浓烈气味和不知名花木的清香。她掏出手机,再次确认了房东发来的地址——夫子庙西侧的老门东街区,一栋民国时期的老宅。

"应该就在附近了。"她喃喃道,拖着行李穿过拥挤的人群。

晓萱是个作家,准确地说,是个正在经历创作瓶颈的作家。她的前两本小说销量平平,出版社编辑委婉地表示,如果第三本书再没有突破,恐怕很难继续合作。在编辑的建议下,她决定离开北京,到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寻找灵感。

选择南京几乎是下意识的决定。这座城市的名字在她心中萦绕多年,像一段模糊却挥之不去的记忆。小时候,祖父的书房里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秦淮河畔的亭台楼阁。每当她问起,祖父总是神色复杂地说:"那是南京,我们的根在那里。"

转过一个弯,喧嚣突然远去。老门东的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灰瓦白墙,飞檐翘角。晓萱放慢脚步,感受着时光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7号...9号...啊,就是这里了。"她停在一扇黑漆木门前,门楣上挂着"季园"的匾额,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晓萱愣了一下。"季园"?和她的姓氏一样。这巧合让她心跳微微加速。

她按照房东的指示,从门旁的密码盒里取出钥匙。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个小小的院落呈现在眼前。青砖铺地,一株老梅树斜倚墙角,树下摆着石桌石凳。正对着的是二层小楼,木质结构,雕花窗棂,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太完美了。"晓萱轻声赞叹。这比她预想的要好得多,简直像是为她量身定制的创作环境。

安顿好行李后,晓萱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电脑,想在新鲜感的***下尝试写作。但盯着空白的文档半小时后,她挫败地合上电脑。

"出去走走吧,或许能找到些灵感。"

傍晚的秦淮河畔华灯初上,画舫游船在河面上缓缓滑行,两岸的仿古建筑被灯光勾勒出金边。晓萱沿着河岸漫步,不时停下来拍照。游客依然很多,但她已经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在一家卖雨花石的小店前,她被一块形似山水的石头吸引。石头上的天然纹路勾勒出远山近水的意境,让她想起祖父书房里的那幅画。

"姑娘好眼光,这是上好的雨花石,南京特产。"店主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笑眯眯地说。

晓萱正欲询问价格,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是一阵混乱的脚步声。她转身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被奔跑的游客撞到,踉跄着就要摔倒。

"小心!"晓萱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了老人。

"谢谢你,小姑娘。"老人站稳后,拍了拍晓萱的手。他约莫七十多岁,身材瘦削但精神矍铄,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没事吧?要不要坐下来休息一下?"晓萱关切地问。

老人摆摆手:"不碍事,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他上下打量了晓萱几眼,"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我是从北京来的,今天刚到南京。"

"来旅游?"

"算是吧,我是个作家,来找创作灵感的。"晓萱不知为何,对这位陌生老人有种莫名的信任感。

"作家?"老人眼睛一亮,"巧了,我以前是南京大学教历史的,退休后也喜欢写点东西。我姓沈,沈默。"

"季晓萱。"她伸出手。

当听到"季"这个姓氏时,沈教授的表情明显变了。他握住晓萱的手突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晓萱读不懂的情绪。

"季...季晓萱?"沈教授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你祖父叫什么名字?"

晓萱惊讶于老人的反应:"我祖父叫季怀远,怎么了?"

沈教授松开手,神色复杂地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季这个姓氏在南京不常见。你祖父...他还好吗?"

"他五年前就过世了。"晓萱轻声说,心中疑惑更深。这位老人似乎认识她的祖父?

沈教授沉默片刻,突然说:"你住在哪里?如果不介意的话,改天我想请你喝杯茶,聊聊南京的历史。或许对你的写作有帮助。"

晓萱给了他老宅的地址。沈教授点点头:"真巧,我就住在你隔壁的8号院。明天下午三点,如果你有空的话。"

回到租住的老宅,晓萱辗转难眠。沈教授听到她姓氏时的反应太奇怪了,还有那栋名为"季园"的老宅...这一切都像是冥冥中的安排。

第二天下午,晓萱准时敲响了8号院的门。沈教授亲自开门,将她引入一间充满书香气的客厅。四壁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和史料,一张大书桌上摊开着几张老地图和笔记。

"坐吧,茶已经泡好了。"沈教授指向窗边的藤椅,那里已经摆好了茶具。

晓萱坐下,忍不住问道:"沈教授,您昨天听到我姓氏时的反应...您认识我祖父吗?"

沈教授倒茶的手顿了顿,然后缓缓放下茶壶:"不仅认识,我们两家...颇有渊源。"他抬头直视晓萱的眼睛,"你祖父从未向你提起过南京的事?"

晓萱摇头:"几乎没有。我只知道他年轻时在南方待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去了北方。他书房里有幅南京的画,但每次我问起,他总是岔开话题。"

"果然如此..."沈教授叹了口气,起身走向一个老式柜子,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我想,是时候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

他从信封中抽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递给晓萱。照片上是两个穿着民国时期长衫的年轻男子,站在一座石桥边。其中一人面容清癯,戴圆框眼镜;另一人较为魁梧,浓眉大眼,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

"这是..."晓萱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

"1927年,在秦淮河畔的文德桥。戴眼镜的是我祖父沈文渊,另一位..."沈教授停顿了一下,"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你的曾祖父季明远。"

晓萱瞪大眼睛:"我的曾祖父?"

"季明远是民国时期南京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与我祖父是挚友。他们一起..."沈教授突然停住,似乎在斟酌用词,"一起做了很多保护文物的工作。后来因为时局变化,你曾祖父离开了南京,从此杳无音信。"

晓萱的心跳加速,她盯着照片中那个微笑的男子——她的曾祖父。照片背后写着一行小字:"金陵十二景,守护者永志"。

"这是什么意思?"她翻过照片问道。

沈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你租住的那栋房子,曾经是你曾祖父的故居。'季园'这个名字已经存在近百年了。"

晓萱感到一阵眩晕,这一切太过巧合,简直像小说情节。"所以...我是无意中租到了自己曾祖父的老宅?"

"不全是无意。"沈教授意味深长地说,"那栋房子一直空着,直到三个月前,我听说有人要出租,就联系了房东,建议他找一位'有缘人'。当我看到租客姓名是'季晓萱'时,就知道命运终于把季家的后人带回来了。"

晓萱感到既震惊又困惑:"您一直在等季家的人回来?为什么?"

沈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照片背后的字:"'金陵十二景'不是普通的风景,而是十二处藏有重要文物的地点。你曾祖父和我祖父是这些文物的守护者。但随着战乱,这些文物大多下落不明..."

他站起身,走向书架,取下一本古旧的笔记本:"这是我祖父的日记,里面记载了部分线索。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这些文物的下落,但缺少关键信息。现在你来了,或许..."

晓萱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金陵文物守护录",落款是"沈文渊,民国二十六年"。

"您是说,我的曾祖父可能留下了什么线索?"晓萱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笔记本的皮质封面。

沈教授点点头:"不仅可能,我几乎可以确定。你租住的季园里,一定有线索。问题是...在哪里?"

晓萱突然想起什么:"照片背后除了那行字,还有一串数字——'3,7,12,5,9,1',这是什么意思?"

沈教授眼睛一亮:"让我看看!"他接过照片,仔细研究那串数字,"这很可能是一个密码,对应着金陵十二景中的某些地点。"

他快步走到书桌前,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张手绘地图:"看,这是民国时期的南京地图,我标注了十二处可能的文物藏匿点。"

晓萱凑过去,看到地图上标着从1到12的数字,分布在南京各处名胜古迹中。

"数字3是哪里?"她问道。

"3...是明孝陵。"沈教授指着紫金山南麓的位置,"7是朝天宫,12是清凉山,5是鸡鸣寺,9是玄武湖,1是夫子庙...就在我们脚下。"

晓萱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您是说,这些数字可能指示了一条寻找文物的路线?"

"或者是一个密码,指向某个具***置。"沈教授沉思道,"我们需要更多线索。你愿意和我一起解开这个谜团吗?这不仅关系到珍贵文物的下落,也关系到我们两家祖辈的承诺。"

晓萱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本来只是来找写作灵感的,没想到..."

"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奇妙。"沈教授微笑道,"明天我带你去夫子庙转转,那里藏着第一个线索。然后,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季园的每一个角落。"

离开沈教授家时,天已擦黑。晓萱站在季园门前,突然觉得这栋老宅不再只是一个临时住所,而是一座连接她与过去的桥梁。她抬头望着门楣上斑驳的"季园"二字,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明天,她将开始一场穿越时空的寻宝之旅,在南京的街巷间追寻曾祖父留下的足迹。而这一切,或许正是她苦苦寻找的创作灵感。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