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在南朝当文豪

第三章 才女青睐

发表时间: 2025-07-08
李府文会当日,我天未亮就醒了。

从破旧的木箱底翻出原主最好的一件靛蓝色长衫,袖口和领口己经磨得发白,但至少干净整洁。

我用湿布擦了擦唯一的布鞋,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你的来历。

"我对着玉佩低声说,它今天格外温热,仿佛在回应我。

李府门前车马喧嚣。

我深吸一口气,向门房递上李清澜前日给的请帖。

那门房扫了一眼我的衣着,鼻孔里轻哼一声,但还是让仆役引我进去。

穿过三重院落,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精巧的园林展现在面前,假山池塘间点缀着凉亭,几十位衣着华贵的文人雅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吟诗作对。

我的出现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更多的是不加掩饰的轻蔑。

"周公子。

"清泉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清澜今日一袭藕荷色齐胸襦裙,外罩轻纱披帛,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在满园锦绣中反而显得超凡脱俗。

"李小姐。

"我躬身行礼,鼻尖飘来她身上淡淡的兰花香。

她唇角微扬:"今日文会以《楚辞》为题,家父特邀了几位太学博士。

周公子对《九歌》可有研究?

"我心跳加速。

《九歌》在现代学术界公认是楚地祭祀歌谣,但汉代以来一首被穿凿附会成政治寓言。

这是个展示学识的机会,但也极其危险——太过离经叛道可能惹恼这些古代学者。

"略知一二。

"我谨慎地回答。

李清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稍后请公子务必畅所欲言。

"她引我入席,向众人介绍:"这位是周明周公子,对《诗经》见解独到。

"接着向我一一介绍在场众人——那位白须老者是国子监祭酒郑大人,面色红润的是著作郎王大人...我的脑子飞快记忆这些面孔和官职。

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最后被引入上座。

李清澜声音低了几分:"这是家父。

"我连忙行大礼。

当朝宰相李大人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癯,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他微微颔首:"听闻周生有新解,今日可畅所欲言。

"文会开始后,几位太学博士率先发言,无非是《九歌》如何寄托屈原忠君之思的老调。

我注意到李清澜频频看我,眼中带着鼓励。

终于,郑祭酒捋须道:"周生可有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放下茶盏,掌心全是汗水。

"《九歌》十一篇,实为楚地祭祀神灵的乐歌。

"我声音有些发颤,但越说越流畅,"《东皇太一》祭天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湘夫人》分明是配偶神...绝非汉儒所言以事神喻事君。

"席间一片哗然。

郑祭酒拍案而起:"荒谬!

屈子忠贞之士,岂会作此淫祀之词!

""郑公息怒。

"李清澜突然开口,"《汉书·地理志》确有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周公子之论,未必全无根据。

"我惊讶地看着她。

这位宰相千金竟为我辩护?

李宰相若有所思地看了女儿一眼,然后对我道:"周生此说从何而来?

"这是我准备好的答案:"学生曾见敦煌出土的楚地竹简,上有祭祀仪轨与《九歌》文字相合。

"反正敦煌在南北朝时期尚未兴盛,他们无法查证。

辩论越来越激烈,我引用现代学者闻一多、游国恩的考据(当然隐去来源),渐渐竟有几位年轻学士被我说服。

正当气氛热烈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李宰相耳边低语几句。

宰相面色微变,起身道:"赵将军到访,诸位稍坐。

"片刻后,一位身着铠甲、腰佩长剑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入园中。

他面容刚毅如刀削,左眉上一道疤痕平添几分凶悍,腰间一枚凤形玉佩随着步伐晃动——那造型竟与我的龙形玉佩极为相似!

"李相好雅兴。

"赵将军声音洪亮,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过在场众人,在看到我时明显停顿了一下。

李宰相微笑:"赵将军军务繁忙,今日怎有暇光临寒舍?

""听闻李相府上才俊云集,特来见识。

"赵戬的目光锁定我,"这位是?

"李清澜起身:"这是家父邀请的宾客,周明周公子。

"赵戬走近我,身上带着铁血气息:"周公子面生得很,不知府上何处?

"我强作镇定:"在下寒门学子,家住城南。

""哦?

"赵戬突然伸手拍向我肩膀,力道大得惊人,"我观周公子器宇不凡,还以为是谁家贵胄。

"我疼得差点叫出声,却见他目光落在我腰间——幸好玉佩藏在衣内。

李清澜突然插话:"赵叔叔对《楚辞》也有研究?

不如品评一二?

"赵戬大笑:"我一介武夫,哪懂这些。

告辞了!

"说完竟转身离去,留下一院子人面面相觑。

文会不欢而散。

临走时,李清澜塞给我一张纸条:"今夜子时,藏书阁见。

"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