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鮀城

鮀城第3章 鮀城(3)在线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 2025-03-13
第一章

妈屿岛上潮海关

汕头开埠口岸兴

(三)

陈学扬对潮海关的工作还有些茫然,这几天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打开局面,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去结交潮海关监督俞思益。因为,监督的官阶比洋税务司低,对洋税务司既恨又怕;而洋税务司既看不起监督又不懂官场的人情世故,日后必定矛盾重重。监督只能把他这个洋税务司的翻译和秘书当作出气筒,处处在暗中作梗;而洋税务司华为士又会埋怨他没有办事的能力。怎样才能与俞思益拉上关系呢?忽然,他想起一个人——通译黄岳川,这是一个很好沟通桥梁,黄岳川恰巧是陈学扬的岳父是老乡,祖籍都是嘉应州镇平,这样就比较容易好说话。他决定明天上午去找黄。

他做完睡前的祷告,但心情还是很不平静,他干脆起来重新点灯写字,他随手翻开《圣经》,刚好翻到《诗篇》第二十三篇,他就抄录下来:“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祢为我摆设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写完之后,他觉得心情平静许多,他审赏一番。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自己觉得很满意,他决定把这幅字挂在宿舍里。这时听到鸡鸣声了,他才上床睡觉。

朝阳把房间照得通明,他醒了过来,赶快起床,吃完早饭,就带着一套精致的工夫茶具和两罐上等的乌龙茶来找黄岳川。

陈学扬看黄岳川戴着八品顶戴的金项子,就叫一声:“黄老爷。”

“陈通译,千万不能这样称呼我,我不敢当。”

“您是前辈,您叫我‘学扬’就好了。我刚出来做事,不懂得官场的规矩,请您不吝赐教。”

“岂敢,岂敢。我可是久仰大名咯,听令岳丈说,你去过英伦诸岛,精通洋务。”

“惭愧,徒有虚名,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家父在世时,曾与英国怡和洋行做生意,我十几岁就在怡和洋行大班约瑟夫身边听差,跟他去过香港和英国,也带他来过沙汕头。”

“令尊是十三行大家。当年,家父在林则徐大人手下当差,有一些信息要传递给令尊,他又不便登门,就派家兄到尊府上去,我也曾跟着去,和我们接应的人是令长兄。你的好姻缘还是家父保的媒。”

“请黄老爷看在家父的薄面上,多多提携我。”

“老世弟,你再叫什么‘老爷’,我就要掌嘴了。”

“是。大世兄,我就高攀咯。”

“你怎么会给米国佬当差?”

“因为我能讲一点潮州话,华为士要到沙汕头赴任,就聘请我当翻译。我当时认为同样给洋人当翻译,多接触另外一国的洋人也不错,就接受聘请。现在才知道失算,给洋官当翻译要比给洋商当复杂得多。”

“是的,必定要受更多的窝囊气。不过,洋税务司算是朝廷命官,你也算是替朝廷做事,到底名声好听些。看样子,你还没有‘捐班’吧?”

“没有,家父去世早,家兄自己一大群子孙,哪还能顾得上为我花钱‘捐班’呢。”

“其实,只要找对门路,捐个八品的盐大使不用花很多钱,盐大使虽小,但也算得上是官,面见长官,在礼节上就好看得多。所以,你要好好谋划,尽快‘捐班’。”

“这要恭请黄大哥栽培,黄大哥能不能在俞大人面前推荐一下?”陈学扬一边说一边掏出一个小皮盒,里面装着一只精美的洋金表,他打开给黄岳川看,接着说道,“黄大哥,您看这件小玩意拿不拿得出手,俞大人肯不肯接受我这点小心意?”

“这样的东西,俞大人倒是用得着。我进去看看,趁哪个空隙,悄悄呈奉给他。你还是先回去,今天晚了,明天一早来给他请安。”

“那就拜托黄大哥。明天,俞大人会不会有所问话?我该怎样回话?”

“你是‘白丁’,他不会留坐的,最多问几句门面话,不难回话。”

陈学扬又整夜兴奋难眠。第二天早上,他去给俞思益请安,正如黄岳川所估计,俞思益问几句门面话就让陈学扬出来。因为俞思益约请华为士在上午会谈,所以,陈学扬作为会谈的翻译,又陪同华为士与俞思益会谈。

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潮海关的职权。潮海关主要负责对外国贸易船舶及其载运的货物进行管理,检查进出口船舶,验放进出口货物和旅客行李物品,稽征关税、查缉走私,并负责港务、海务、气象、邮政及卫生防疫等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职权是关税征收,一般进出口货物,海关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而洋货运销到内地,或从内地运出土货,除一律按时价抽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税项。关税款项作为清廷战败的赔款。

陈学扬回家看望妻子。白天还是艳阳晴日,晚上竟下了整夜的雨,早晨寒风夹细雨,很冷。陈学扬很不愿意起床,但想起今天必须办理杂七杂八的事情,还是硬着头皮出门,赶回潮海关。

衙役来告诉他,黄岳川请他去坐谈。陈学扬就来到黄的房间,看到黄正在摆弄工夫茶具,就笑着说:“黄大哥,您今天这么有闲情逸致啊。”

“请坐,我们也来喝一泡茶。”

“哗,黄大哥,您泡茶的功夫了得。我的手不禁烫,泡不来。”

“来潮州就要学会泡工夫茶,入乡随俗嘛。你看看,这是今天刚送达的《京报》。”

陈学扬接过《京报》翻开看,里面有负责办理汕头开埠的主要官员两江总督何桂清和两广总督劳崇光呈报的奏表——“奏美在潮州开市情形折”,里面有“遵旨将咪唎坚……条约宣示海口,准该国在广东潮州先行开市,并照新章完纳船只噸钞。……并准其查照原议,于本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潮州开市”,“援照广州大关征收夷税章程办理,以归画一”,“饬示关税尽征尽解,税银按季报解大关存储,监督随时严查,以肃榷政”等语。

黄岳川告诉陈学扬:英国佬很快也会来这里开市,因为根据清廷于1843年10月被迫与英国签订的《虎门条约》,内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不平等条款。“将来中国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国人一体均沾”。所以当准予美国人在此通商的同时,英国人也自然享有这种待遇。

黄岳川高兴地对陈学扬说:“朝廷对潮海关很重视,劳崇光大人为开埠等事务出奏的保案也下来了。我侥幸得了一个‘明保’。”

“保案”是指地方上有大案子,如设立潮海关这样大事曲陈的案子,办妥出奏,为出力人员请奖。“保”有“明保”和“密保”之分,“密保”优于“明保”。

“黄大哥,恭喜!恭喜!”

“可惜老弟你晚了一步,要是早一点谋划,也可以争取一个‘明保’。俞大人礼贤下士,他很赏识你的才具。明年报解周年关税的时候,我一定帮你争取一个‘明保’。你要尽快‘捐班’,现在已到了年关,今年来不及了,明年开春就去捐个八品的盐大使吧。”

“小弟我要仰仗黄大哥栽培,若有寸进,没齿不忘。”

除夕之前,陈学扬都忙于潮海关的工作,大年初一至初四又忙于拜年访客,初五早晨就赶回潮海关办事。因为潮海关处在初办之时,新关业务还没有走入正轨,虽已就有关规定予以公告,但还会不时遭遇到外轮***的不和谐的插曲。

初七(1860年1月29日),陈学扬以潮海关税务司署的名义致Hydroosee号船长一份函件。函件的大致内容如下:Hydroosee号船长史密斯先生未经海关许可,擅自装载货物,拒交规定所须之单证或舱单,未交纳任何税费且无正当理由而欲私自离港,已属故意违规,故特去函警告。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