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龙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的聚光灯打在庞青脸上时,她恍惚了一瞬,
仿佛穿越了十年的光阴。台下坐着龙国最顶尖的企业家、明星和政要,
此刻全都注视着她——龙国首位女首富,一个从地摊起步的商业传奇。
主持人正用激昂的语调介绍着她的成就:青超集团董事长,
旗下拥有全国最大的连锁生活广场和电商平台,改变了数百万小微创业者的命运。“庞女士,
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著名主持人将话筒递到她面前,眼中满是敬佩。庞青微微笑了一下,
目光越过炫目的灯光,仿佛看到了十多年前那个下着雨的夜晚。她穿着沾着污渍的旧T恤,
手里攥着最后五十块钱,抱着发烧的女儿,在街头茫然四顾。
“我只是...别无选择地必须前进。”她轻声回答,声音却坚定有力,
“当生活把你逼到绝境,你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走。”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庞青的目光在人群中寻找着,
最终定格在那个始终微笑着注视她的男人和已经长成少女的女儿身上。这一刻的辉煌,
源于那条昏暗的银杏街,和那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开始。第一章 逃离十年前,庞青二十岁,
怀里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小雨,眼角还留着昨夜被丈夫李强打伤的淤青。
出租屋里弥漫着酒精和烟蒂的臭味,地上散落着被打碎的相框碎片。“你再敢提离婚,
我连那个小杂种一起打!”李强的吼声还在耳边回荡,伴随着家具被砸碎的刺耳声音。
那天下午,庞青趁李强醉卧在床,悄悄收拾了一个小背包。她的动作轻得像猫,
生怕惊醒那个让她恐惧的男人。背包里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尿布和奶瓶,
还有她藏了很久的五百块钱——是她平时买菜一点一点省下来的。
小雨似乎感受到母亲的紧张,睁着大眼睛不哭不闹。庞青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低声呢喃:“宝贝,妈妈带你离开这里,我们再也不会挨打了。”她没有回娘家,
因为知道李强一定会去那里找她。而是去了城郊的老城区,租了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单间。
房间里只有一张吱呀作响的床和一个掉漆的旧桌子,厕所和厨房都是公用的。
但这里月租只要二百,而且不需要身份证登记——房东是个满脸皱纹但眼神温和的老太太,
看庞青抱着孩子,还少要了五十。“带着孩子不容易啊,”老太太叹口气,
“我女儿也是一个人带孩子,难啊。”第一晚,小雨发高烧。
庞青抱着孩子走了两公里才找到一家还亮着灯的诊所。老大夫看了看孩子的状况,
摇摇头:“怎么这么晚才来?再晚点就要转肺炎了。”打针吃药花去了她一百多块。
抱着终于退烧睡去的女儿,庞青在昏暗的灯光下数了数剩下的钱,只有三百二十块了。
明天吃什么?下个月房租怎么办?这些问题像山一样压在她肩上,重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搂紧女儿,眼泪无声地滑落,滴在孩子滚烫的额头上。第二天,庞青找到房东老太太,
怯生生地问附近有没有能打工的地方。“带着孩子,谁要你啊?
”老太太打量着她瘦弱的身板和眼角的淤青,“你会做什么?
”“我...我以前在服装厂做过工,也会做点小吃。”庞青小声说。结婚前,
她曾在老家的小吃店帮过忙,最拿手的是做酱香饼和酸梅汤。老太太想了想,
指着街口:“银杏街那边晚上有很多摆摊的,交二十块管理费就能卖东西。你可以试试。
不过那帮城管凶得很,得机灵点。”就这样,庞青开始了她的地摊生涯。
她用剩下的钱买了面粉、酱料和一次性纸杯,借了房东的小推车,
第一天做了十份酱香饼和一桶酸梅汤。那晚下着细雨,街上没什么人。
庞青把小雨裹得严严实实放在推车下面的篮子里,自己撑着破伞站在寒风中。直到晚上九点,
她只卖出了三份饼,自己一口没吃,饿得胃疼却不敢花钱买吃的。收摊时,
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匆匆路过,看到她在雨中手忙脚乱地收拾,买走了剩下的所有饼。
“这么晚还出来摆摊?”男人递过钱时问道,目光落在推车下睡着的小雨身上。庞青低着头,
“给孩子挣点奶粉钱。”男人愣了一下,又从钱包里掏出十块钱,“早点回去吧,雨大了。
”回到出租屋,庞青数了数赚来的钱,扣掉成本,赚了二十八块。她抱着熟睡的女儿,
无声地哭了。但第二天,她又推着小车出了门。
第二章 银杏街的微光摆地摊的日子艰难而不稳定。城管来了要跑得飞快,
下雨天几乎没生意,好位置总是被早到的人占去。但庞青坚持了下来,
并且开始琢磨怎样能做得更好。她注意到其他摊主总是大声吆喝,而她羞于叫卖,
于是做了个简单的招牌,写上“秘制酱香饼”和“古法酸梅汤”,
还把女儿的小画——几个歪歪扭扭的圆圈贴在招牌旁,意外吸引了不少顾客的注意。
她改进酱料配方,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准备,保证食材新鲜。
一位常来的老太太告诉她:“姑娘,你的饼味道真好,让我想起老家母亲做的味道。
”一个月后,庞青不仅付了房租,还有了一点积蓄。她买了一个二手儿童车,
这样摆摊时小雨能睡得舒服点。生活似乎慢慢有了起色,直到那个下午。李强找到了她。
粗暴的敲门声响起时,庞青正在准备出摊的材料。她一开门,就看到李强醉醺醺地站在那,
眼睛里布满血丝。“***!果然躲在这!”李强一把推开她,闯进屋里。
小雨被吓得大哭起来。“把钱拿出来!我知道你挣了钱!”李强翻着庞青的抽屉,
把里面的几百块钱塞进口袋。“那是房租钱!求你了,给我们留点...”庞青哀求道。
李强转身一巴掌扇在她脸上,“还敢讨价还价?跟我回去!”庞青护着女儿,坚决地摇头。
“我不会回去的。我们要离婚。”李强的眼睛瞪得通红,举起拳头又要打下来。
这时房东老太太带着两个邻居出现在门口。“我已经报警了!你马上离开!
”老太太举着手机严厉地说。李强骂骂咧咧,但看到两个高大的年轻邻居,只好悻悻离开,
临走前威胁道:“你给我等着!”那晚庞青没有出摊,她抱着女儿坐在床上,一夜未眠。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李强不会放过她。要么永远活在家暴的阴影下,要么彻底挣脱。
第二天,她去了妇联和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离婚事宜。律师告诉她,由于家暴证据不足,
离婚过程可能很漫长。而且李强不同意的话,很可能要打官司。庞青没有退缩,
她毅然提交了离婚申请。同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这个城市,
去一个李强找不到的地方。第三章 新的开始庞青选择了沿海城市南州。那里经济发达,
机会多,而且距离足够远。她用所有积蓄买了两张长途汽车票,
再次带着女儿踏上未知的旅程。到达南州时,她们只剩下不到一百块钱。最初几周,
庞青在餐馆打工,包吃包住但工资很低。她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只能把小雨托给同宿舍的女工照看。看着女儿日渐沉默的小脸,庞青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一天下班后,庞青注意到餐馆后巷有不少小推车摊位,卖着各种小吃,生意很好。
她心中一动——这是她的机会。庞青开始利用休息日去各个小摊观察,看什么好卖,
怎么经营。她注意到有个卖煎饼的摊位总是排长队,而另一个卖饮料的却生意冷清。“老板,
您这煎饼有什么特别的吗?”有一次她问那位摊主。摊主得意地说:“我的酱料是自家秘方,
别处吃不到这味道。”这句话点醒了庞青。她想起以前摆摊时,
那位老太太也说喜欢她做的酱香饼,因为有“老家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的味道,
那是快餐连锁无法复制的。庞青决定重操旧业,但这次要做大一点。她看中了一个小推车,
要八百块。为此,她同时打两份工,每天只睡五小时。三个月后,
她终于买下了那辆二手推车。“青姐小吃”开张了。除了招牌酱香饼和酸梅汤,
庞青还增加了两种老家特色小吃。她坚持用料新鲜,做工精细,即使成本高点也要保证质量。
起初生意平淡,但庞青想了个主意:每天前十分钟免费赠送小份试吃。
这个办法吸引了不少顾客,渐渐地,她的摊位前开始有人排队了。一个周五晚上,
生意特别忙,庞青忙得不可开交。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自发地帮她维持秩序,
还招呼客人:“排队这边请,很快就能吃到美味了!”等高峰期过去,
庞青才得空感谢他:“刚才真是太谢谢你了。请问你是...”“我叫谢超,
是对面科技公司的程序员。”男子指了指马路对面的大楼,“经常来买你的饼,很好吃。
”庞青注意到他手中的相机,“你是摄影师?”“业余爱好。”谢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我刚才给你和你的摊位拍了几张照片,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发给你。
”庞青好奇地看了照片,惊讶地发现他的构图和光影处理非常专业,
普通的小吃摊在他的镜头下显得温馨而有故事感。“你拍得真好!”庞青由衷赞叹。
“是你的小吃本身有魅力。”谢超笑着说,“说真的,你应该开个网店,
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庞青苦笑:“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太好,哪会开网店啊。
”“我可以教你。”话一出口,谢超似乎自己也感到意外,但很快补充道,
“反正我下班后也没什么事。”就这样,庞青和谢超开始了交往。
谢超帮庞青建立了简单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小吃照片和出摊信息。渐渐地,
“青姐小吃”在南州有了一批忠实粉丝。同时,庞青的离婚官司也有了进展。
在李强一次当街骚扰庞青并被谢超报警后,警方终于有了家暴的证据。法院判决离婚成立,
庞青获得了小雨的抚养权。那天晚上,庞青和谢超带着小雨去了一家小餐馆庆祝。饭后,
谢超突然认真地说:“庞青,你的小吃这么受欢迎,可以考虑开一家实体店了。
”庞青愣住了,“开店?我哪有那么多资金啊。”“我可以投资。”谢超说,
“我相信你的手艺,也相信你的为人。这不会是终点,只是开始。”望着谢超真诚的眼睛,
庞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相信她,愿意与她共同追梦。
第四章 第一家店第一家“青姐小吃店”在南州的老街区开业了。店面不大,只有六张桌子,
但布置得温馨整洁。谢超利用业余时间帮庞青设计了logo和菜单,
还建了小程序支持线上订购。庞青改进了配方,标准化了制作流程,
保证每一份小吃都保持相同的水准。她还根据顾客反馈不断创新,
增加了适合当地口味的新品种。小店生意很快火爆起来,周末经常排长队。半年后,
庞青已经还清了谢超的投资,还有了盈余。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
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招商部门找到庞青,邀请“青姐小吃”入驻他们的美食广场。
原来这家商场的一位负责人偶然尝过她的小吃,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店这么小,
进大商场能行吗?”庞青犹豫不决。谢超鼓励她:“这是个好机会。
你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现在需要的是扩大规模。”庞青思考良久,
最终决定冒险一试。她用所有积蓄加上小额贷款,在商场里开了第一家分店。
结果超出所有人预期。商场店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是老店的三倍,第二个月还在增长。
庞青开始意识到品牌和平台的力量。与此同时,她的感情生活也迎来了转折。
谢超正式向她表白,并表示已经爱上了她和小雨这个“小家庭”很久了。
庞青承认自己也对谢超有感情,但顾虑重重:“我比你大两岁,还带着孩子,
你家人能接受吗?”谢超握住她的手:“我的生活由我自己决定。重要的是,我爱你,
也爱小雨。我想和你们一起生活。”庞青沉浸在事业的突破和爱情的甜蜜中,
几乎忘记了过去的阴影。直到有一天,李强突然出现在老店门口。他瘦了很多,眼窝深陷,
但眼中的戾气丝毫未减。“行啊庞青,当上老板了?”李强讽刺地说,
“听说你还傍上了大款?”庞青冷静地让员工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