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七零:我靠多子多福成了全村

第3章 成亲当天麦苗疯长,全村都说我有福气

发表时间: 2025-09-11
夜色沉沉,赵家沟的风裹着泥土的腥味,吹得屋檐下的油灯忽明忽暗。

赵母忙活了一整晚,把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红布裁成喜字贴在门上,旧被虽是借来的,但也缝得齐整,铺在炕上倒也像模像样。

她一边忙活,一边嘴里念叨:“咱家虽穷,但不能亏了春兰,她是咱们赵家的福星。”

赵大有坐在门槛上,望着天边的月牙,心里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自己这一世要走的路,己经定了。

“大有,来帮忙搬个凳子。”

赵母在屋里喊。

赵大有起身进了屋,看着屋里简陋却温馨的布置,心中一阵酸楚。

前世,他一个人住过无数个冷清的出租屋,如今,这个破旧的土坯房,却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周春兰坐在炕边,红盖头还没掀,只露出一截红袖子。

她听见脚步声,轻声说:“娘,我来吧。”

赵母笑得合不拢嘴:“哎哟,我家春兰真懂事,不嫌弃咱们家穷。”

赵大有没说话,只是默默看着她。

他知道,周春兰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打心底里愿意嫁给他。

她父亲是村会计,家里条件比赵家强多了,但她还是来了。

她不怕穷,只怕没有希望。

“今晚,就成亲吧。”

赵母拍板。

没有锣鼓,没有鞭炮,只有邻居家借来的一壶黄酒,和几个煮鸡蛋。

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赵大有却觉得,这是他人生中最隆重的一天。

第二天天刚亮,赵大有便拉着周春兰出了门。

“去哪儿?”

周春兰披着红盖头,声音柔柔的。

“带你去个地方。”

赵大有低声说。

两人一路往田里走,脚下的泥土还带着夜露的湿气。

风从山沟吹来,带着一丝寒意,但阳光己经洒在了赵家沟的黄土地上。

走到田埂边,周春兰愣住了。

“这……这麦苗……”原本枯黄的麦田,此刻竟一片翠绿。

麦苗己经长到半尺高,整齐地随风摇曳,仿佛一夜之间换了命。

她蹲下身子,伸手轻轻摸了摸麦苗,惊讶地问:“这是怎么长的?

这才几天?”

赵大有站在她身边,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低声说:“这是我前世求来的福气。”

周春兰抬起头,看着他,眼神里有惊讶,也有几分信任。

她轻声道:“你有福气,我就安心了。”

她没再追问,只是拉住他的手,轻轻一握。

这一刻,赵大有觉得,自己不是在靠金手指活命,而是在靠福气撑起一个家。

他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他不仅要让家人吃饱穿暖,还要让全村人都沾上他的福气。

两人回到村口时,己经有几个早起的村民看见了他们。

“哎哟,赵大有两口子回来了。”

“他们俩一大早就去哪儿了?”

“你瞅瞅他们那神情,神神秘秘的,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赵母站在门口,远远看见两人回来,脸上笑开了花:“哎呀,这孩子,一大早就往外跑,也不说一声。”

周春兰低着头,轻轻唤了声:“娘。”

赵母一把拉住她的手:“好孩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羡慕,也有人酸溜溜地说风凉话。

“赵大有娶了个好媳妇,可惜啊,穷得叮当响。”

“周村长怎么想的?

自家闺女下嫁一个穷光蛋。”

“啧啧,怕不是被那小子骗了。”

赵大有听着这些话,心里却不恼。

他知道,村里人只看表面,看不见他背后的福气光环。

他也不急着解释,只是淡淡一笑。

中午时分,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赵家沟。

“赵大有的麦田返青了!”

“啥?

现在才开春,哪有麦苗返青的?”

“是真的,绿油油的,齐整整的,比谁家都早!”

“哎哟,我说赵大有这小子命里有福啊,连老天爷都帮他。”

几个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往赵家的田里走。

他们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平时最讲究“命理风水”。

“让我瞧瞧,到底咋回事。”

几个老人站在田边,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全都愣住了。

“这……这怎么可能?”

“老周啊,你记得不?

咱们村从没这时候返青的麦子。”

“是啊,往年这时候,地还冻着呢。”

赵母在一旁听着,得意洋洋,逢人便夸:“我儿子有福气,我儿媳妇有福相,咱们家要翻身了!”

赵大有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里却平静如水。

“这麦子……这麦子长得也太早了些吧?”

拄着枣木拐杖的赵老太爷眯起眼,仔细打量着田里的麦苗,“我活了七十多年,从没见过开春三月就能绿成这样的麦田。”

“可不是嘛!”

另一个姓王的老人蹲下身子,拨开麦叶,仔细看了又看,嘴里喃喃,“根系扎实,叶色鲜亮,分明是长势极好的麦子。

这地……怕不是被施了什么仙肥?”

赵母站在一旁,听了几位老人的议论,脸上笑得像开了花,嘴都合不拢了。

她一边搓着手,一边点头哈腰地应和着:“哎呀,几位叔公,您们不知道,我们家大有福气大着呢!

昨儿才成亲,今儿麦子就返青了,这不是天意吗?”

“是啊,是啊,我儿媳妇周春兰,那可是旺夫的好命!”

她又添了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炫耀。

“旺夫?”

赵老太爷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个旺夫!

你们赵家祖坟冒青烟了!”

几位老人纷纷点头,嘴里念叨着“福气命好”之类的话,眼神中透出几分羡慕和敬重。

赵大有站在田埂边,听着这些话,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土地,又看了看身旁温柔安静的周春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子孙福运光环”的作用。

系统提示在他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因婚姻缔结+作物生长加速,福运进一步显现,光环等级:初福(预备级),效果:作物生长加速10%,家人小病自愈。

赵大有心头一震,随即稳住心神,脸上不露声色。

果然,光环己经激活了。

虽然只是初级,但带来的影响己经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他暗暗握紧拳头,心里更加坚定:这一世,我要多子多福,把福气带给家人,也带给整个赵家沟!

“大有啊。”

赵老太爷忽然转头看向他,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你小子,命里怕是有贵人相助吧?”

赵大有笑了笑,语气平静:“命里没贵人,但我有福气,还有春兰。”

一句话说得几个老人都笑了,赵母更是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哎哟,听听,听听,我们家大有说得多好!

他有福气,还有春兰!”

她一边说,一边拉着赵大有的手,像是怕别人不知道她有多满意这个儿媳妇。

村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响,不少原本对赵大有家不以为意的人,也纷纷赶来瞧热闹。

他们看着绿油油的麦田,再看看赵家沟这片贫瘠的土地,一个个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这真的是赵大有家的地?”

一个村民挠了挠头,不敢相信。

“可不是嘛!

赵大有成亲当天麦苗返青,这不是福气是什么?”

旁边的人接话。

“哎呀,赵家沟怕是出了个福星啊!”

赵大有听着这些话,心中却并不激动。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他要做的,不只是让自家的麦子早熟,而是要让整个村子都吃饱饭,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大有哥。”

周春兰轻声唤了他一句,眼神温柔,“你是不是在想什么大事?”

赵大有一怔,看着她,嘴角微微扬起:“我在想,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周春兰轻轻点头,拉住他的手:“我信你。”

赵母在一旁看着两人,心里美滋滋的。

她拉住周春兰的手,笑眯眯地说:“春兰啊,今天是你和大有的大喜日子,娘得好好犒劳你们。”

“娘,您别忙了。”

周春兰连忙摆手。

“不行不行!”

赵母摆摆手,“成亲第一天,哪能不吃点好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招呼着村里的几个邻居帮忙搭把手,准备晚上做顿好的。

赵大有站在田埂上,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这一世,他要走的路己经确定。

他要用自己的福气,撑起这个家,也要让赵家沟的人们,不再为一口饭发愁。

“多子多福……”他在心中默念,“这一世,我要生九个娃,让全村都沾我的福气。”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染上了一抹橙红色的霞光。

赵家沟的风,依旧带着泥土的味道,但此刻,却仿佛多了几分温暖。

赵大有转身看向周春兰,轻声道:“走吧,回家。”

周春兰点点头,轻轻挽住他的胳膊。

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身后是那片翠绿的麦田,和一群议论纷纷的村民。

而赵母,己经回了家,开始忙碌起来。

她一边烧火,一边哼着小曲,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今晚我得亲自下厨,端一碗红糖荷包蛋汤给他们……”她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促狭的笑容:“也该催催他们,早些安歇了。”

赵大有略显紧张地走在回村的路上,耳边似乎己经听见了母亲那句话。

而周春兰,却温柔地拉住他的手,轻声道:“大有哥,别怕。”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