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妙龄闯王府:王爷请接招

第3章 京城风云初现

发表时间: 2025-03-21
苏妙龄回到家后,满脑子还是在王府发生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与墨渊意外相拥的那一幕,只要一回想起来,她的心就像揣了只小兔子般怦怦首跳。

她爹苏大商人见女儿这几日总是神思恍惚,吃饭都能走神夹到自己的手,不禁好奇询问,苏妙龄却红着脸支支吾吾,怎么也不肯说。

与此同时,王府里的墨渊也没好到哪儿去。

平日里处理政务雷厉风行的他,这几天竟也时常对着公文发呆,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苏妙龄那灵动俏皮的模样。

墨婉清瞧出了哥哥的异样,忍不住打趣:“哥,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

我看你这几天魂都快没了。”

墨渊瞪了她一眼,佯装怒道:“小孩子家懂什么,别在这儿胡言乱语。”

可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却出卖了他。

就在苏妙龄沉浸在这份少女心事中时,京城突然传出一个消息,说是当今圣上有意为镇北王墨渊赐婚,对象极有可能是丞相家的千金柳诗瑶。

这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瞬间在京城的达官贵人圈里掀起了轩然***。

苏妙龄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和几个小姐妹在茶楼喝茶。

其中一个小姐妹兴奋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

镇北王要和柳丞相家的千金成亲啦!

这可真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呀!”

苏妙龄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差点掉落在地,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强装镇定,说道:“你们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可别乱说。”

小姐妹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这都传遍京城了,还能有假?

柳诗瑶不仅长得美若天仙,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和镇北王那可真是般配得很。”

苏妙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她借口不舒服,匆匆离开了茶楼。

一路上,她脚步匆匆,脑海中不断想着那个传言,越想心里越难受。

不知不觉,她竟又走到了王府附近。

苏妙龄在王府外徘徊了许久,心里纠结着要不要进去问问墨渊。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王府的大门突然打开,墨渊骑着马从里面出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在路边徘徊的苏妙龄,心中一动,驱马来到她面前,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苏妙龄抬起头,看着墨渊,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问道:“王爷,我听说皇上要给您赐婚,对象是柳丞相家的千金,这是真的吗?”

墨渊微微一愣,没想到苏妙龄会问这个问题。

他看着苏妙龄那紧张又期待的眼神,心中突然有些欢喜,故意逗她:“怎么?

你很关心本王的婚事?”

苏妙龄脸一红,别过头去:“我……我只是随便问问。

您是王爷,您的婚事自然是皇上做主,与我有什么相干。”

墨渊看着她那傲娇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瞧你这小模样,还嘴硬。

这事儿目前只是传言,本王也还没接到圣旨。”

苏妙龄心中一喜,但又觉得自己这样表现太过明显,连忙说道:“哦,那就好。

王爷您身份尊贵,自然要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

墨渊看着她,眼神变得温柔起来:“门当户对固然重要,但本王更看重的是心意相通。”

说完,深深地看了苏妙龄一眼。

苏妙龄被他这一眼看得心跳加速,低下头不敢看他。

墨渊又说道:“你这几日怎么也不来王府找婉清了?

她还念叨你呢。”

苏妙龄小声说道:“我……我这几天家里有事,忙得很。”

墨渊笑了笑:“既然如此,改日得空了,就来王府坐坐吧。”

说完,策马离去。

苏妙龄看着墨渊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她为墨渊还未确定婚事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与墨渊身份悬殊,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此时,在丞相府中,柳诗瑶正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嘴角微微上扬。

她身边的丫鬟笑着说道:“小姐,听说王爷的赐婚圣旨怕是不日就要下来了,您马上就要成为王妃,可真是恭喜小姐了。”

柳诗瑶轻轻抿了抿嘴:“哼,那镇北王墨渊,本小姐志在必得。

不过,听说最近王府里来了个叫苏妙龄的女子,你们去给我查查,她究竟是什么人。”

丫鬟连忙应道:“是,小姐。”

回到家的苏妙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

她坐在窗前,望着夜空发呆。

突然,她的贴身丫鬟小桃跑了进来,兴奋地说道:“小姐,老爷刚刚说,过几日要带你去参加一场诗会,听说京城的不少达官贵人都会去呢。”

苏妙龄原本没什么兴致,但一想到墨渊说不定也会去,心中又燃起了一丝期待,或许在诗会上,她能再见到墨渊,说不定还能弄清楚他对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意。

几天后,诗会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中举行。

园林里张灯结彩,文人雅士们身着华服,齐聚一堂。

苏妙龄精心打扮了一番,身着一袭淡粉色的长裙,头戴一支精致的珠花,显得清新脱俗。

她跟着父亲走进园林,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刚一进园,苏妙龄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墨渊。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玉带,身姿挺拔,气质不凡,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墨渊也看到了苏妙龄,两人目光交汇,苏妙龄的心瞬间漏跳了一拍。

就在这时,柳诗瑶在丫鬟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她身着华丽的紫色长裙,头戴凤钗,妆容精致,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她看到墨渊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款步走到墨渊身边,娇声说道:“王爷,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您。”

墨渊礼貌性地笑了笑:“柳姑娘。”

诗会开始后,众人纷纷吟诗作画,展示自己的才华。

柳诗瑶也不例外,她走到台前,优雅地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一首优美的诗词,赢得了众人的阵阵喝彩。

她写完后,看向墨渊,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王爷,还请您指点一二。”

墨渊微微点头,点评了几句。

苏妙龄看着柳诗瑶和墨渊的互动,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她咬了咬牙,决定也上台展示一番,让墨渊看到自己的不一样。

于是,她鼓起勇气走到台前,拿起毛笔,略作思索,写下了一首别具一格的诗词。

她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带着一种灵动俏皮之感,与其他人的风格截然不同。

众人看了,先是一愣,随后纷纷交头接耳。

有的觉得她的诗词太过另类,有的却觉得别具新意。

墨渊看着苏妙龄的作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赞赏。

柳诗瑶看到墨渊对苏妙龄的作品感兴趣,心中有些不悦,冷哼一声:“这诗词虽有些新意,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苏妙龄看着柳诗瑶,毫不畏惧地说道:“柳姑娘,诗词本就是表达心意之物,只要能抒发真情实感,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柳诗瑶脸色一变,正想反驳,却听到墨渊说道:“苏姑娘说得有理,诗词之道,贵在真诚。”

柳诗瑶心中气极,但又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

诗会结束后,苏妙龄正准备离开,墨渊却走了过来,笑着对她说:“今日你的诗词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

苏妙龄脸一红:“王爷谬赞了,我只是随心而作。”

墨渊看着她,正想说些什么,却被柳诗瑶打断:“王爷,不知可否赏脸与我一同探讨诗词?”

墨渊无奈地看了苏妙龄一眼,对柳诗瑶说道:“柳姑娘,改日吧,本王还有些事。”

说完,转身离去。

苏妙龄看着墨渊的背影,心中有些失落。

而柳诗瑶则狠狠地瞪了苏妙龄一眼,心中暗暗想着:“这个苏妙龄,竟敢坏我好事,我定不会让你好过。”

一场围绕着墨渊的争斗,似乎正悄然拉开帷幕。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