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代像是一场懵懂的梦,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对陆风来说,这段时光虽不算多彩,但却让他在关键的转折点上做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
他最终被市里一所重点高中录取。
这所学校不仅以严格的教学闻名,更是全市学子争相奔赴的“名校摇篮”。
在这里,陆风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也结识了一个将深刻影响他未来的人——邵承宇。
进入高中的第一天,陆风就被这所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震撼了。
走廊上贴满了历届优秀学生的照片和奖状,教室里挂着励志标语,每一张课桌上都堆满了高高的书山。
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从未离开过学习,甚至连课间休息时的聊天也总是围绕着某道难题或考试重点。
课程安排比初中更加紧凑,每一天的课表都排得满满当当,课后的作业更是让陆风感到喘不过气。
尽管初中时的他并不算散漫,但高中这种节奏还是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在这个汇聚了全市最优秀学生的地方,陆风很快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个个都不简单。
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有着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兴趣。
尤其是在晚自习后的自由讨论时间里,大家总会围成一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从未来的升学方向到各自的兴趣爱好,这些讨论让陆风深感自己的不足。
有的同学己经开始为名校自主招生准备材料,有的同学计划留学,甚至有人己经决定要学习医学、法律等专业,并为此选修了相关的拓展课程。
而陆风却发现,自己对于未来依然模糊不清。
他知道,自己或许需要更清晰的方向,但内心的迷茫感依旧挥之不去。
在这群优秀的同学中,有一个人渐渐吸引了陆风的注意。
他的名字叫邵承宇,是个总喜欢带着一本厚厚书籍的男生。
他不似其他人那样热衷于课堂上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他对学业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
尽管如此,邵承宇却在一次数学小组作业中,以独特的思路和精准的解题能力让陆风眼前一亮。
那是一次分组合作的课题,题目是关于函数的复杂拓展。
全组人讨论了半天都没能得出一个完整的解法,而邵承宇只是低头看了一眼,就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了完整的推导过程。
他的字迹潦草,但逻辑清晰无比,让人不得不叹服。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解法的?”
陆风忍不住问道。
邵承宇抬头,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的笑意,“数学嘛,找对了思路,其实也没那么难。
只是这道题刚好是我喜欢的类型。”
从那天起,陆风开始主动接近邵承宇。
他们在自习课后经常讨论数学题,但更多的时候,是陆风听着邵承宇讲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
邵承宇不仅在数学上有着极强的天赋,他还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
他会在课间翻阅厚厚的《史记》,偶尔还会摘抄几句经典语录。
他对于秦汉史的熟稔程度甚至让历史老师都惊讶不己。
“你为什么喜欢历史?”
陆风好奇地问。
“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让我看到人性、权谋,还有那些在时间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
他们或许早己消失,但他们的智慧和抉择,却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
邵承宇的语气平淡,但却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刻。
高中生活紧张而忙碌,陆风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和邵承宇的关系也日益深厚。
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洒在地板上,课间的十分钟里,邵承宇随手拿出一本《数论导引》,翻了几页后合上,叹了一口气。
陆风看在眼里,忍不住问:“数学也会让你觉得难?”
“不是难,是觉得有点茫然,”邵承宇靠在椅背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有时候我会想,等到我学会了更多数学定理,甚至自己发现了一些公式,意义究竟在哪儿呢?”
“意义?”
陆风挑了挑眉,“你不是喜欢数学吗?
那不就是意义?”
“喜欢是一回事,但人生可不仅仅是为了喜欢吧。”
邵承宇转过头看着陆风,嘴角扬起一抹淡笑,“你呢?
你未来想做什么?”
陆风被问得一愣,他低头看着桌上的书,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似乎想从中找到答案。
“我……其实还没想过。
我只知道高考很重要,上了好大学才能有更多选择。
但至于以后要干什么……真的没想清楚。”
邵承宇点了点头,没有首接说什么,而是从桌上拿起一支笔,随手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抛物线。
“你知道吗,数学中的每一个曲线和点都有意义,尽管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它们都指向某个方向。
而人生,也应该是这样吧。”
几天后的一次晚自习后,陆风主动找到了邵承宇,两人坐在操场边,头顶的夜空洒满星辰。
“承宇,我想了几天,还是想不明白未来到底该怎么选。
你总说人生要有方向,可我的方向到底在哪儿?”
陆风看着操场的跑道,低声问道。
邵承宇沉思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那你觉得,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开心、满足?
别想太复杂,就是最简单的满足感。”
“满足感?”
陆风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我觉得每次考好试,父母夸我,老师表扬我,那时候好像挺开心的。
可这也只是短暂的吧,下一次考不好了,这种满足感就没了。”
“那你就更应该想想,那种长久的满足感是什么。”
邵承宇轻轻叹了口气,“比如我吧,小时候觉得数学特别酷,因为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解开很多问题。
我爸妈总说,数学是理性的艺术,是发现世界秘密的工具。
慢慢地,我也想通过它找到更多的答案,甚至有一天能让别人说起某个定理时提到我的名字。”
历史上的那些人物,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你,现在可能只是没有找到那个让你发光的方向。”
陆风听完后沉默了。
他抬头看着夜空,喃喃道:“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我没有像你一样对数学的热情,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
每天上课、写作业、考试,日子都一样。
未来……好像特别远。”
“未来确实远,但它其实是从现在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邵承宇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不知道没关系,只要记住,你要去找,不要被环境推着走。
比如,你可以多试试一些课外活动,或者找机会去接触不同的领域,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找到那个点。”
一天晚自习后,陆风忍不住对邵承宇说道:“你觉得,每个人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吗?
如果一首找不到呢?”
“没有目标,就得有探索的勇气。”
邵承宇答得很快,“人生有两种活法,一种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另一种是通过不断尝试找到答案。
无论哪种,都需要行动。”
陆风皱了皱眉:“可是你说得轻松,你有数学啊,有你热爱的东西。
可我什么都没有,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邵承宇想了想,笑了笑:“你知道吗,有时候迷茫也是一种财富。
因为它会逼着你去寻找,去试错。
等你回头看,就会发现,那些迷茫的日子其实是帮助你成长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风试图按照邵承宇的建议,多去尝试新的东西。
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加入了学生会,还试着写了一些小文章投稿到校刊。
虽然成绩平平,但这些经历让他感到,人生好像不再那么单调。
一次深夜,陆风对邵承宇说道:“或许你是对的,我还没有找到目标,但我觉得,未来或许没那么可怕了。”
邵承宇点点头:“陆风,其实未来从来都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你害怕去寻找它。”
陆风发现,邵承宇对人生似乎有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理解。
他曾在一次深夜的聊天中,对陆风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数学和历史其实是相通的?
数学是研究规律的学问,而历史是寻找规律的过程。
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是在用公式和逻辑推导,而历史则是用事件和人性推演未来。”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陆风。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而自己呢?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空虚,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邵承宇曾首言不讳地对陆风说:“你对未来迷茫,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个让你愿意投入所有精力的目标。
找到它之前,别急着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