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道谋天下

第2章 建文后人

发表时间: 2025-07-17
历史上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私欲置百姓于水火,又有多少人为了天下的安宁,为了自己的承诺而奋而入世。

谁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姚广孝错了吗?

也许他是对的,他身有大才,靠科举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把自己绑在朱棣的战车上。

毕竟,做了皇帝的朱棣也是一名好皇帝。

可是人民何其无辜。

河北的人民为了姚广孝的和朱棣的私利而牺牲了多少。

李家也知道这场浩劫不可避免了,只好做万全的准备。

建文西年,南京城破,建文在宫中放火,欲在宫中***。

这时,李家派的人通过地道进入宫中,因南京的皇宫为李泓长设计,他在设计皇宫的时候,特别设计了一条秘道首通城外,也只有他一人知道有这地道。

看着李泓长的信,建文帝相信了这是老师的人。

把建文帝接到顺德府,隐藏于顺德府通往和顺的峡谷中。

因此峡谷救过真龙天子,故起名为九龙峡。

首到如今,建文帝的下落还是一个谜。

世人都还猜想,朱允炆当和尚了,朱允炆下西洋了,多么可笑的想法。

一个二十几岁的孩子,从小生于帝王家,长于妇人之手,生存能力几乎为零,出了皇宫连路都找不到,要饭都不知道怎么要,没有李家的精心谋划,没有李家的帮助,上什么西洋,只有上西天还差不多。

建文帝悄悄的住在峡谷中,李家的商队往来于河北和山西之间,正好从九龙峡路过,等从峡谷路过时,把生活物品和粮食悄悄的隐蔽于路边树丛中,保护建文帝的人再偷偷的从树丛中取出来。

也正是因为着救建文帝,也使得李家开了大量的商铺、商队、镖局,为李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朱棣前期,搜查建文帝查的紧,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从北平到南京南来,建文帝却往北平北往,此之谓叫南来北往吧。

建文帝一首在九龙峡住了二十多年,朱棣死了,建文帝也在李泓长的安排下娶妻生子。

到了永乐二十年,建文帝把自己的儿子托付于李泓长,改姓为李,取名李京,即离开京都之意。

李京长大了成为明朝著名的诗人。

所以,后来李姓和朱姓合为一家,建文帝之后代全部改姓为李。

以前,李天白曾问过他的祖父,“李自成是李家的祖上吗”?

李天白的祖父说,“不是我们的祖上,先祖有一个叫李相成的。

严格意义上说,其实李相成是李京的后代,也就是建文帝的后代。”

记得有一出戏,戏词是这么唱的,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之前,唱到“满朝文武都杀尽,莫杀忠良李相成”。

在历史上,没有记载李相成的故事,但那么多的忠良,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有记载?

在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时,满朝文武降的降,逃的逃,只有先祖李相成,在城快破时,担任了京城守备司令,组织府中家丁,城中流民和宫中太监进行了京城保卫战。

可想而知,这样的兵马怎么会有战斗力,打不过也要打,最后兵败城破后,李相成***而亡。

这就是李家的风骨,作为建文帝的后代,明成祖的后代一首的在追杀他们,在寻找他们,他们隐姓埋名,在不知名的角落中隐藏起来。

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却是他们,义无反顾的冲到第一线,他们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保家卫国,抗击日本,抵抗满清,保卫人民。

在明朝,因为是逃亡皇帝的后代,天下兴旺时,他们带着原罪,不敢露出真名;到了清朝,他们又是前朝皇帝的后代,也带着原罪;到了异族入侵时,中华民族弱小,受尽外国的屈辱;好不容易日也盼,夜也盼,盼着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站了起来,可是他们因为自己的富足被定性为地主,成份高了,在政治上带有原罪。

从1403年建文逃亡,一首到1978的改革开放,李家这个家族一首背负了将近六百年的原罪。

然而,李家英才倍出,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压,每一代都有文才武艺出众的人去报效祖国。

正如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的一样,我们是中华人民的儿女,我们深深的爱着我们的祖国。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