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爱上了我的学生,一个比我小六岁、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的十九岁少年。
这是一场注定无果的师生恋,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秘密,直到他高考后消失在我的世界里。
我以为故事早已剧终,可两年后,他却告诉我,我所有的辗转反侧,他都感同身受。
他当年的疏远与逃避,不是拒绝,而是他用尽全部力气的笨拙守护。
他将我堵在楼道,眼底是压抑了两年的汹涌爱意:“林老师,我能不叫你老师吗?
我喜欢你,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正文“林老师,有个全日制学生,高三的,你接不接?”
组长在门口探头问我时,我正埋头批改着学生的作文。
我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有些迟疑。
“现在接?
距离高考不就剩三个月了吗?
来得及吗?”
我心里直打鼓。
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踏入培训机构的新人,我带过初一初二高一,却从未触碰过高三这根高压线。
我既担心学生基础太差,我这三个月回天乏术;又害怕学生是个尖子生,我这点道行在他面前班门弄斧。
“他基础……”组长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相当有提升空间。”
这话说得艺术,我却听懂了潜台词。
“语文五十多分。”
组长终于吐出了实情。
我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瞬间落了地。
五十多分,意味着有巨大的进步空间,也意味着我的压力不会那么大,至少不会被一个学霸问到哑口无言。
“那就行,只要他愿意我都可以。”
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他父母要求也不高,”组长补充道,“他是个体育生,排球的。
家里就希望他语数英、物理、历史这五科的等级分加起来能上九分。
上了九分,就能去个很不错的大学了。”
等级分九分,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各科基础都薄弱的学生,在三个月内达成,也并非易事。
“没问题。”
我再次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
组长雷厉风行,当天就在家长和各科老师的沟通群里排了课。
他的第一节课是物理,我在自己的卡座通过班主任的课堂直播,第一次看到了动态的他。
他很高,目测超过一米八,即使是坐着,也比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