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江南大地正值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之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苏州城外的运河,好似被一股神秘且强大的力量挑衅,突然决堤。
天空中,倾盆大雨如天河倒灌般猛烈袭来,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地面,溅起高高的水花,刹那间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雨幕之中。
狂风如一头愤怒的野兽,裹挟着雷暴,发出阵阵呼啸。
它无情地冲击着运河堤岸,那原本坚固的堤岸在狂风和洪水的双重夹击下,仿佛变得脆弱不堪。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堤岸轰然裂开了一个三丈宽的巨大缺口,仿佛大地张开了一张恐怖的大嘴。
汹涌的浊浪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着,裹挟着断木与碎石,凶猛地朝着官道奔腾而去。
那气势,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干净。
官道上,灾民们惊慌失措,哭嚎着、推搡着,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
妇女们紧紧抱着孩子,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老人们脚步蹒跚,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年轻力壮的男子们试图扶起倾覆的马车,却一次次被汹涌的人流冲倒。
一辆辆马车在混乱中倾覆,横七竖八地躺在道路上,把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守城的兵卒们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刀,他们挥舞着长刀,声嘶力竭地呵斥着,试图维持秩序。
然而,他们的声音在如潮水般的人群中显得十分微弱,瞬间就被淹没了。
人群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将他们冲散,兵卒们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无助和焦急。
就在这混乱至极的时候,一道清脆而坚定的声音穿透雨幕,宛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堵不如疏!”
众人纷纷抬起头,只见胤禩勒马站在高坡之上,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玄色的披风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而在不远处一辆马车的车顶,一位身着素衣的少女(宜修)站在那里,宛如一朵在风雨中傲然绽放的花朵。
宜修把撕开的袖口系紧披风,动作干脆利落。
她露出的手臂虽然纤细,却稳如磐石。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仿佛在告诉众人,她有能力应对这场灾难。
“沙袋压坡脚!
圆木横插溃口作龙骨!”
她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风雨中回荡。
她用绳子束起头发,溅满泥水的侧脸在电光的映照下,透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佩。
宜修转头对着家仆,声音沉稳而果断:“速拆十驾马车!
将厢板斜插在溃口下游。
水流遇阻必然会分叉,此乃‘束水攻沙’之法!”
家仆们面露惊慌之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满是犹豫和恐惧。
其中一个仆人急切地说:“可木板会被冲走啊!”
宜修斩钉截铁地回应:“以绳网缚石沉底,分三股水道‘削洪峰’。
若一股溃堤,其余两股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总好过全城被洪水淹没!”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和勇气,让家仆们不得不信服。
说完,她纵身跃下马车,溅起一片水花。
她将三指探入湍急的水流中,眉头微皱,仔细测算着流速。
她的手指在水中微微颤抖,那是因为水流的冲击力太大了。
随后,她朝着身后大声呼喊:“上游飘来麦秸,定是农仓被淹了!
立刻通知城南开官仓泄洪,否则粮食发霉必将引发疫病!”
她的声音充满了紧迫感,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胤禩下马缓缓走近,玄色的斗篷早己溅满泥点。
他故意提高音量,带着质疑的口吻说:“姑娘可知擅动官粮乃是死罪?
更何况女子干政……”宜修头也不抬,专注地捆扎着绳网,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绳网之间,仿佛在编织着一张希望的大网。
她回应道:“民命重于官粮!
若殿下要治罪,不如先治这运河。
‘水簸箕’(导流槽)十年未修,河工银子早被那些蛀虫贪墨一空了!”
她猛地拽紧绳索,分流渠瞬间成型,洪涛如怒吼的蛟龙,乖乖地转向荒野。
胤禩的瞳孔猛地收缩,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击中一般,他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女子,这个看似平凡的女子竟然对工部密传的《河防述要》中的术语如此精通!
这可是只有工部内部高层才能知晓的机密知识啊!
“京师的那些贵女们,不是精于诗画,就是擅长媚术,又有谁能像她这样将《水部则例》烂熟于心呢?”
胤禩心中暗自思忖道。
更让胤禩惊讶的是,女子在拆车板时所展现出的果断和决绝。
她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比户部那群只知道中饱私囊的蛀虫们更懂得“取舍”之道。
胤禩不禁感叹,这江南之地,竟然隐藏着如此难得的治世璞玉!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赏和敬佩,对这位女子的才能和见识深感钦佩。
雨势渐渐停歇,乌云开始消散,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大地上。
宜修抬手抹去脸上的泥水,露出了清丽的眉眼。
她的脸上虽然沾满了泥水,但依然难掩她的美丽和聪慧。
胤禩解下腰间内务府特赐的蟠龙玉佩,递给她,玉佩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凭此佩可调用府兵三百,但我要知道姑娘的名姓。”
宜修静静地凝视着手中玉佩上的纹路,仿佛能透过那错综复杂的线条看到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突然,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轻笑。
那笑容如同一束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灿烂,驱散了周围的阴霾。
“乌拉那拉氏宜修,不过是一介庶女罢了。”
她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自嘲。
然而,当她的目光转向远方时,那自嘲的神色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和自信。
宜修抬起手,指向远处的炊烟。
那袅袅的炊烟在雨后的空气中缓缓升起,宛如一条轻柔的白练,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殿下若真有心治水……”她的声音略微一顿,然后接着说道,“明日辰时,稻香村堤坝见——那里才是真正的‘病根’所在。”
胤禩听了宜修的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抚掌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回荡,震得树叶沙沙作响。
暴雨初晴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他身上,照亮了他眼中那炽热的光芒。
“好!
本阿哥倒要看看,这江山的疮痍之中,能长出怎样的惊鸿之才!”
胤禩高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