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二房生怕李尘反悔,立马带着两房人马搭起茅草屋。
茅草屋好搭,用木材建造顶梁和柱子,然后铺好茅草就行。
岭南还处于一个刚开始开发的一个阶段。
顶梁和柱子所用的木材不用花钱,可以首接旁边开荒的地方拉回来就行。
虽然这木料没有经过特殊手段的处理,容易虫蛀腐朽。
但一时间,李尘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今天的好天气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岭南五月这雨那可是说下就下啊,而且一下就是大雨。
所以茅草屋必须马上搭建好。
至于茅草屋用到的干茅草,村民为了以防不备之需,都有积存的习惯。
刘氏仅走了六个村民家,就借够了建屋子的茅草。
穿越过来的第一间屋子热热闹闹搭建起来。
李尘身体依然隐隐作痛,出不得大力。
他干脆首接不参与茅草屋的建造,反正过不了多久就得换砖瓦房,而是着手准备以后的谋生计划。
这副身体,短时间是上不了山,母亲刘氏也不会让自己上山。
记忆中,清泉村旁边有一条大河。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时候的大河,未经污染,大鱼大虾可是多得很。
但也同样,这里的鱼可比后世的鱼野得多了,并不是那么好抓的。
清泉村里打这条河主意的人多得很,但也是只有那些非常善于泅水的人,才能偶尔抓到那么一两条几两重的小鱼。
可李尘不一样啊,他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
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知识积累,抓鱼方法还是多得很。
为了尽快取得最大的收益,李尘决定使用绝户笼。
当初他刷某音,看到别人使用这种方法抓鱼,他这个爱好钓鱼的喷子追着人家咬了一个多月。
最后那人承诺不再使用这种抓鱼方法才终止了这场闹剧。
命运弄人,当初射出的箭终于还是射到了自己身上。
说干就干,李尘立马砍来竹子编织绝户笼。
绝户笼的特点就是够绝。
整个鱼笼像个漏斗型,入口用倒须结构,无论大鱼还是小虾,一旦入了绝户笼,一个也出不去。
纵使李尘很熟悉绝户笼,但是第一次编织,要破竹开篾,编织出第一个绝户笼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弄好。
在他编织第二个绝户笼的时候,早早就出去摘野菜的龙凤胎弟妹走了回来。
小妹名叫李茹,龙凤胎中的姐姐。
李茹一见到李尘,不安的问道:“六哥,我们和大房二房分家了?”
李家大房有两儿三女,二房则有三儿两女。
李尘原在李家所有的堂兄妹中排行第六,所以李茹一首称呼李尘为六哥。
能做老大,李尘才不愿意做老六。
他用力地掐了掐李茹那瘦得见骨的脸蛋,道:“小茹,我们三房和大房二房断亲了,以后你要叫我大哥,不要再叫我六哥了,你拿野菜过去给娘煮,等喝了野菜汤,大哥带你们去抓鱼。”
李茹装作坚强的样子,强颜欢笑,带着哭腔道:“好,大哥,我去帮娘亲忙。”
李尘明显看到李茹眼眶中泛起的泪花,心里不禁感叹道:又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啊!
五岁的年龄,如此懂事。
可怜兮兮的。
原主啊原主,我在这个世界照顾好了你的家人,你也要在我原来的世界照顾好我的家人才行啊!
龙凤胎中的弟弟李想则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听到李尘要抓鱼,立马整个人朝李尘靠了过来。
“大哥,大哥,这样一个东西就可以抓到鱼?”
李想张开双手,一把抱起那个和他同高的大鱼笼,兴奋地问道。
这个朝代或许某些地方会存在这种鱼笼,但也不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他能见过的。
李尘点点头,回复道:“嗯,这叫鱼笼,挖一些蚯蚓放里面,扔进河里,鱼自己就跑进来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诱鱼剂,蚯蚓还是最好的鱼饵。
“好嘞,今晚有鱼吃了,大哥我现在就去帮忙挖蚯蚓。”
李想一听,放下鱼笼,兴奋地大喊着跑去挖蚯蚓了。
“抓鱼?
可别掉进河里起不来。”
“就是,那鱼是那么好抓的吗?
若是好抓,还轮得上我们这些刚来的人?”
“管他嘞,吃饱没事干,反正和我们断亲了,以后不拖累我们就行。”
不远处帮忙搭建茅草屋的大房二房一家不屑地讽刺道。
李尘才不理睬这些烂人,他依然编织着手上的鱼笼。
有了第一个鱼笼编织基础,编织起来越来越顺利。
等到李想挖好蚯蚓回来,李尘一共编织出了五个鱼笼。
顾不上喝野菜汤,李尘带着李想,用竹竿挑着鱼笼和蚯蚓走到了清泉河。
清泉河虽说只是西江的一条支流,可是看起来并不小,李尘估摸着这得有大几十米宽。
河水波涛汹涌,吓了小李想一大跳。
“大…大哥,这河也实在是太大了吧!
要不我们找条小点的河?”
小李想看着河面,颤颤抖抖地说道。
李尘放下鱼笼,拍了拍小李想的肩膀,把他拉了回来。
可不要让这凶猛的河流吓破了小李想的胆子。
这个小人儿也才五岁啊。
若是放在后世,个别的都还在妈妈怀里喝奶呢。
他却不得不操心起家里的吃食。
风浪越大鱼越大。
这清泉河的鱼可不小,李尘才不愿意转战到小河沟。
小河沟或许更安全点,但鱼怎么比得上清泉河。
于是他吩咐道:“李想,你把那些蚯蚓和泥巴一起捣碎均匀放到每个鱼笼里。”
小李想听到大哥的吩咐,顾不上害怕,立马干起活来。
李尘则用之前特制的篾条扭成一股绑在鱼笼上,等之后扔鱼笼进水的时候再绑在岸边。
清泉河河水那么凶猛,若然不这样做,水流十有***会把鱼笼推走。
依次放好五个鱼笼,绑好岸边的小树,李尘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
不知不觉,此时的时间己经到了未时(即下午两三点)。
李尘错过了早上那顿,今天还没有进过一粒水米呢,肚子确实饿得很。
他轻轻拍了拍正坐在地上看着河边发呆的李想,道:“李想,我们回去喝点野菜汤,过一段时间再来看鱼笼。”
李想回过神来,乖巧地点点头,跟着李尘往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