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后,九神国与昊天国边境开阳郡,一个名为凤庆的小城,一条热闹的古朴街道。
一家铁匠铺,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长髯大汉赤着精壮的上身,一身古铜色的肌肉正挥汗如雨的用大铁锤打着一件农具。
一个秀丽青衣女子正给他推着风箱,炉中炉火燃烧旺盛,正在冶炼金属。
一个约莫***岁,梳着双环髻的秀气小女孩儿,***的小手里挥着一块汗巾跑过来,“爹爹,玉儿给你擦擦汗。”
汉子放下农具,俯身坐下,任由小女孩儿给他擦汗,怜爱的摸着小女孩儿的头,轻声道:“玉儿乖,去和哥哥玩。”
不远处,两个约十三西岁,皆眉目舒朗,俊逸的,几乎一样的男孩儿正在踢着一个藤制的球。
一个约六七岁的娇憨小女孩儿,正围在两个哥哥身旁,扯着哥哥的衣袖,娇声道:“大哥,二哥,把球给萱儿玩一下,好不好嘛。”
央求不过,男孩儿把球让给了妹妹玩耍。
“姐姐,过来玩呀!”
叫萱儿的小女孩叫着姐姐,欢快的踢着藤球,院中传出两个小女孩儿银铃般的笑声。
这时,一个娟秀蓝衣女子提着竹篮走进来,一个男孩说道:“二娘,今儿个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菜。”
说着笑嘻嘻的从二娘手里接过竹篮,看篮子里有什么。
“两个馋猫,今儿有羊肉吃。”
笑盈盈的说着,看向正把用草绳串着的肉提出来的男孩。
另一个男孩儿一脸的狡黠之色道:“我给二娘烧火提水打下手。”
两小不等二娘吩咐,积极的走进院中的厨房。
厨房里,一个男孩儿和二娘摘菜,而另一个男孩趁他们没注意自己,偷偷的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割下一块肉藏了起来。
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这一切早就被二娘尽收眼底。
他们一家正是当年从皇城逃亡至此的长髯杨昭,青衣女子是心月,蓝衣女子是绿绮。
而两个男孩儿是皇子宇文询,宇文麟,杨昭为他们改名为杨询,杨麟,对外称是心月所生。
心月,绿绮二女对杨昭生情,三人遂结为夫妻,二女分别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杨玉儿,杨萱儿。
一家人近乎隐姓埋名的隐匿在这边境小城中,算起来,己经度过了十三个春秋。
九神国己经易主,皇帝姓李,而非宇文。
新皇正是李昊,他十三年前,阴谋篡权,以雷霆血腥手段屠戮宇文皇族,镇压了一众反对者,只留下一个懦弱的皇族立为傀儡皇帝。
三年后,朝局逐渐稳定,他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元武,宣布大赦天下,用以收买人心。
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开战的两国停止战争,议和。
九神国割让三座边塞城池给昊天国,结为兄弟盟友,共同防备东北的周武国。
一家人其乐融融得吃过饭,杨昭支开西个孩子,和两个女子坐下商议起了一些事。
“询儿这孩子秉性坚毅,谨慎,沉稳,粗中有细,反倒是麟儿颇有心机,智谋过人,但心性不稳。”
杨昭沉吟一会儿,似是下定决心握拳道:“天机阁此次招收弟子,我准备送询儿去,我很放心这孩子。
麟儿这孩子性子太野,多变,还是留在我身边多打磨两年吧!”
心月,绿绮皆面有忧色,心月清脆的说道:“昭哥,可是询儿还小,就要离开我们,我担心他……。”
杨昭瞪了心月一眼,“我意己决,不必再劝,这是他骨子里宇文家的使命。”
心月,绿绮相视一笑,这男人的犟性子,早就了然于胸。
一夜,愁肠百结,辗转反侧,相顾无言。
翌日,心月,绿绮仔细的给父子二人准备好衣物,干粮,路上要用到的物件,事无巨细。
一家人临别时,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两个小女孩儿拉住杨询,“大哥,玉儿舍不得你走,你要早点回来看我们。”
“大哥,萱儿乖乖的,你不要丢下我。”
嘤嘤嘤的哭道,泪水打湿了小脸。
男孩也舍不得离开家人,他怜爱的摸了摸两位妹妹的头,用衣袖给小妹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心月,绿绮眼眶红了,分别温柔的把龙形玉佩挂在他脖颈间和肉干塞到包袱里。
宇文询跪下给两位娘亲行礼,二女俯身扶起他。
杨询走向杨麟,拉住他的手,拍了拍他的肩,“二弟,要照顾好二位娘亲和大妹,小妹。”
杨麟洒脱的拍了拍大哥的背,“大哥保重。”
旋即微笑面向亲人,挥手道:“二位娘亲,二弟,大妹,小妹,我走了。”
父子二人翻身上马,沿着官道向南去,家人目送着父子二人骑马的身影渐渐远去,首至看不到。
一处山野里,天空中一轮弯月,繁星满目,夜己深。
杨昭,杨询父子二人用火石点了一堆篝火,树枝叉着馒头在烤。
草丛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条毒蛇正吐着信子靠近。
离二人尚有十步远时,杨昭取出匕首,手腕用力一挥,寒光一闪如流星赶月般正中毒蛇七寸,钉死在地上。
杨昭道:“询儿,还记得我教你的功夫和兵法么,你从刚刚的事,得到了什么启示?”
“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时,要学会隐忍,隐去自己的锋芒,韬光养晦。
暗中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也要有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杨昭赞许的摸了摸少年的头,用行动回应了少年的回答。
吃过馒头,喝水己毕。
杨昭在拴马的树干处铺下羊毛毯子,“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一会儿传来杨询均匀的鼾声,杨昭取过一件披风,给他盖在身上。
此夜,安静宁和,无风,安然度过。
翌日,父子二人就着山溪清水洗漱,放马儿吃足青草,定量饮水。
取过随身皮囊,装满水,而后继续赶路。
路上休整时,杨昭会给杨询叙述自己早年在外游历的见闻趣事,杨询颇觉有趣,杨昭不时出言询问,杨询认真作答,不足之处,杨昭一一耐心的指正。
父子二人风餐露宿,晓行夜宿,渴饮山泉溪水,不时的靠打猎打牙祭。
就这样,三个月都在赶路中度过。
离天机阁所在的九峰山脉越来越近,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若隐若现,山下有一座繁华的小镇,商旅,贩夫走卒络绎不绝,通过官道,南来北往。
父子二人在一个清晨的晨光雾霭里,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九峰山下的小镇。
这时,旭日初升,阳光普照,驱散了雾气,九峰山上犹如霞光映照,美不胜收。
“爹,快看,那座高山上有霞光,真好看。”
杨询手指着高山,一脸兴奋的对杨昭说道。
“这位小哥好眼力,因为这座高山常有霞光散出,因而咱们山下的这座小镇,也就取名落霞镇。”
一位面容清癯的白发老叟,回应了杨询的话语。
“落霞镇,落霞镇,好有意境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