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璃在晨曦微露中醒来,金色的阳光透过轻纱帐幔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眉间那一抹淡淡的愁绪。
她坐起身来,任由侍女为她梳妆,目光却有些空洞地望着铜镜中的自己。
昨夜又是无眠,林霜在战场上的身影不断在她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每一次想起林霜,她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牵挂。
待梳妆完毕,苏璃起身,黑色的长裙拖地,金饰在晨光中闪烁,她迈着沉稳的步伐向朝堂走去。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见到她纷纷行礼。
苏璃微微点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轻启朱唇:“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礼部尚书出列,他手持笏板,恭敬地说道:“长公主,西北柔然派使者前来,欲与我大启商讨和亲之事,望长公主定夺。”
苏璃心中一沉,和亲?
这背后定然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
她看向礼部尚书,问道:“柔然使者何在?
所提条件为何?”
礼部尚书回禀说使者己在驿馆等候,柔然希望大启能送一位公主出嫁,以换取两国边境的和平,并且还希望能得到一些财物和通商的便利。
苏璃眉头紧锁,和亲在大启历史上并非没有,但此次柔然来势汹汹,这和亲之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她扫视朝堂,开口道:“众卿以为如何?”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长公主,和亲可免刀兵之灾,于百姓而言,或为幸事。”
苏璃心中冷笑,这老臣只看到了表面的和平,却不知柔然的狼子野心。
这时,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林霜的面容,那是林霜出征前,眼神坚定地对她说:“长公主,臣愿为大启战至最后一刻,绝不允许外敌侵犯。”
林霜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让苏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兵部侍郎站出来反驳道:“长公主,柔然近年来在边境屡屡挑衅,其心叵测。
此次和亲,怕是缓兵之计,一旦答应,日后必后患无穷。”
苏璃微微点头,她也有此担忧。
和亲或许能暂时稳住柔然,但大启的尊严和边境的长期安宁不能靠这种方式来维持。
她看向一首未发言的丞相,问道:“丞相有何高见?”
丞相捻着胡须,缓缓说道:“长公主,此事需从长计议。
可先稳住柔然使者,同时加强边境防备,探清柔然虚实。”
苏璃思索片刻,道:“丞相所言极是,先安排使者在驿馆住下,好生招待,不得怠慢。
本宫会与诸位大臣再行商议。”
退朝后,苏璃回到寝宫,心中烦闷不己。
她深知和亲之事只是一个开始,朝堂之下,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那些觊觎摄政之位的人,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兴风作浪。
而她,必须稳住局势,不能让大启陷入内乱。
苏璃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花园,思绪却飘到了林霜身上。
她不知道林霜在漠北战场上是否也面临着新的危机。
如果林霜在,她一定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反对和亲。
林霜那飒爽英姿和坚定的眼神浮现在她眼前,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温暖。
她想起有一次,自己在宫中偶然遇到林霜,林霜正在训练一群小侍卫。
看到她来,林霜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跑来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