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陈召忍不住惊呼,一时间无心再听下去,心中暗想,难道因为蝴蝶效应,历史进程被改变,上来就把诸葛亮推到刘表那里?
“阿召有事吗?”
诸葛亮听见他的低呼,赶忙出言询问。
陈召心乱如麻,仓促回应:“没...没事!”
他一边炒着菜,一边在心里琢磨,听这翁婿二人,也说了许多英雄,怎么却不提新野刘备?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
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以织席贩履起家,一生百折不挠,历经多年风雨,最终创建蜀汉,几乎三兴大汉。
他与诸葛亮君臣二人,一个坚韧仁德,一个智慧忠贞,两人交相辉映,为华夏的历史,添上浪漫至极的一笔。
若是诸葛亮投了刘表,三顾茅庐就要没了,那这口冷灶,自己岂不是白烧了?
胡思乱想一阵,没什么眉目,便打算凑个机会,问问孔明内心的真正想法。
陈召收敛心情,把菜弄好,用一个托盘盛了,来到二人桌前,将托盘小心摆放到桌上,并细心地报上菜名:“东坡肉,清炒莲片,白灼菭菜,烩冬瓜!
二位慢用!”
“阿召,没有外人,咱们一起吃吧?”
诸葛亮盛情邀请他。
“不不不,你们是客!”
陈召看黄承彦有些不顺眼,便果断拒绝,然后走进柜台里坐下,在心中又是一阵揣摩,怎么阻止这件事?
黄承彦自然不在意陈召,见诸葛亮答应,欣慰地看他一眼,这才和颜悦色地说道:“我带你去,先做他的府中从事,过上些时日,再做区处,不会埋没你。”
黄承彦有这个能力。
黄家本身就是荆州世家,根深蒂固,他又与刘表是连襟,蔡夫人是他小姨子,蔡瑁是他小舅子,对荆州的控制能力极强。
“好!”
诸葛亮随口应一声,只是声音充满无奈,此去,与他的志向相差甚远。
他叔叔在世的时候,说上阿丑黄月英这门亲事,就是为他的出路谋划的,当时也是心中不喜,但也只能无奈答应,如同此刻一般。
人总有不得己的时候。
“嗯!
记得过两日去襄阳,我自会安排好一切。”
只要诸葛亮答应,黄承彦就满意,细细交待一番,然后翁婿两人又聊上一阵,期间夸赞陈召厨艺一番。
外边天空,又飘起小雨。
陈召连忙跑出去,把那块招牌又细心收起来,放在柜台上。
两人吃过饭,黄承彦便站起身,叮咛诸葛亮一番,走出酒家,骑上那头毛驴,冒雨而走,想必急着回去活动女婿的前程。
诸葛亮送走他后,负手立于门口,皱着眉头,静静地看雨落。
“孔明兄,看这样子,还要下上一阵,进屋烤烤火,等雨停再走,反正离你家不远。”
陈召升起火,热情招呼。
诸葛亮闻言,返回火边,伸出白皙的手,在火上慢慢烤着,只是眉头依旧紧皱。
陈召见状,小心问道:“孔明兄,适才听你丈人讲,他这是要带你去辅佐刘表?”
诸葛亮闻言沉默一下,然后展开眉头,嘴角挂笑,看着陈召:“嗯!
阿召,你初来荆州,对刘景升这个人,有什么看法?”
原主为中山安喜人,为追随刘备,不远千里来到新野,机缘巧合,被陈召占了身体。
陈召心有所想,本就不会对刘表有什么好感,于是脱口而出:“坐谈清客,自守之贼!”
这也是前人总结的,前世他看过,反正是现成的东西,就随口说出来,倒没有卖弄的意思。
诸葛亮一听,登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问道:“阿召此言,倒是合我心意,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看?”
陈召也只是借用别人评价,平时没往深里追究,于是就凭着记忆,细数刘表的种种不是。
善善恶恶,绝非明主!
受董卓诏命,单骑定荆州,诸侯讨董,却并不参加,连这个州牧的名份,都是从董贼余孽手中求取而来的。
参奏宗亲,截夺玉玺,虽有种种不臣之举,但在诸侯争霸中,处处下绊子,又处处中立,自拥荆襄,只求保在江汉之间。
正是善者不能用,恶者不能绝,被荆州世家牵制,如今年事己高,更无进取之心。
诸葛亮频频点头,此刻对陈召的看法,又高上一些,不时出言鼓励他说下去。
陈召见他这个样子,话匣子打开刹不住车,一首说到刘表默许蔡家人要诛杀刘备之事,这才猛然醒悟,急急住口。
此时还没有发生这事。
“据我所知,刘表并未对刘备怀有杀意,怎会默许蔡瑁诛杀他?”
诸葛亮看破这点,立即点出来。
“哈!
我猜的,刘表昏聩,二子相争,蔡氏当家,房倒屋塌,早晚会有此祸!”
陈召连忙开个玩笑。
“倒是有这个可能!
阿召,你的眼光当真不错!”
诸葛亮赞许一下,然后皱眉思考。
看来并未下决心去刘表处。
“孔明兄,你觉得新野的刘备,这个人怎么样?”
陈召趁机问。
诸葛亮看陈召一眼,笑道:“刘备来新野几年,于民秋毫无犯,设义舍、诊所,倒是颇获民心,万众所望。”
陈召见诸葛亮说的,不是他想听的,连忙追问道:“我是问他以后,你觉得他有没有机会,成为一方诸侯?”
“应该不会,如今各州有主,他是孤城穷兵,又无高人相助,前有曹操,后边又有刘表掣肘,不久便会覆灭。”
陈召佩服诸葛亮的预判,他甚至知道曹操南下的时间,还是忍不住想求证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北方己定,曹操南下!”
诸葛亮给出的理由,与实际并无偏差,闲来无事,还耐心地给陈召解释一番。
刘表以刘备为爪牙,固守新野,抵抗曹操,以曹操之能,必会先破新野刘备,再破刘表,如今刘表年老,己经大不如前,失去对荆州的控制。
蔡氏当家便是佐证。
陈召自然明白这些,并且还知道刘表一死,整个荆州马上投降,只是有一点疑惑。
他从诸葛亮话里,听出一丝嫌弃的意味,似乎诸葛亮压根瞧不上刘备,于是问道:“我从新野来,见过关羽、张飞、赵云等将,皆有万夫莫敌之勇,怎能没有一番作为?”
‘嘿’诸葛亮轻笑一声,看看陈召,这才缓缓说道:“这些人我也有所耳闻,确实是猛将,只是上无名帅,下无精兵,他以一城之力,如何能抵抗曹操的几十万大军?”
陈召听罢,默然片刻,而后问出心中最大的疑惑:“刘玄德与你相投,素有匡扶汉室之志,你这么大能耐,怎么不去辅佐他?”
诸葛亮洒了陈召一眼,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微笑解释道:“他空有其志,多年未见其图,即便投他,不过是一小吏耳,投他何益?”
陈召这才明悟,刘备居荆州六年,受个人仁德所困,并未反噬荆州,也未开疆拓土,以他目前处境,稍有智谋之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结局,何况是诸葛亮?
那接下来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