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清晨,雾蒙蒙的,每家每户烟囱上都冒出了袅袅炊烟,站在高处看,这是一幅很美的画卷。
早春的天还是有些冷,黄秋收拾好自己,才走到小窗户前,对窗户里面的人喊:“小霜,小霜快起来做饭了。”
苏元霜被喊醒,双眼无神的望着房顶,她己经来到这里一个月了,还是很不适应。
以前的她,虽然也是要干活,但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干活,一首干到天黑,浑身上下累的一点劲都没有,再说,她的年龄也不大,再这么累下去会不会长不高?
苏元霜无奈的叹口气,对房门外喊道:“这就起了。”
听到苏元霜的回答,黄秋就不再喊了,就去了厨房准备烧早饭,边走还边想,这孩子是咋的了?
咋就变得越来越懒了,以前可不这样。
都是自己家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就这样宠着呗!
苏元霜是这家的童养媳,说童养媳也不是很准确,因为苏元霜还是有嫁妆的。
苏元霜的爹苏大壮,是家里的老大,一首为家里付出着,年龄大了也没有媳妇,最后自己攒钱买了一个,买的这个是在大家族里犯了错的丫鬟。
丫鬟是被大院里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连累的,她的主人看她被连累了,背后给了丫鬟不少体己钱,算是给她的补偿。
这个丫鬟是个安分的,苏大壮把它买回来,两个人就好好过日子,没想到这丫鬟的命不好,生了苏元霜后就去了。
苏大壮又当爹又当娘的把女儿拉扯大,女儿在他心里就是个宝,在家什么都不让女儿做,就当个小姐一样宠着,没想到在苏元霜六岁的时候,苏大壮出意外。
宗族里的亲人想占苏大壮的房屋田产,又不想抚养他的女儿,就想着让她嫁人。
听到这事情的陈松,就主动去找了苏大壮的父母,想要把自己的儿媳妇早些带回了家养。
陈松和苏大壮他们俩是在镇上一起做工认识的,两人认识十几年了,平常两家也有走动。
陈松的妻子黄秋,十分想要一个女儿,有一次看到苏元霜后,回家和陈松念叨了好久,说好想有一个苏元霜那样白******儿,看着就让人高兴。
林松听到了心里,在之后的日子里陈松只要遇到了苏大壮,就和苏大壮软磨硬泡的订上了娃娃亲。
两家人有了这层关系后,也是时常的走动,近距离的接触,黄秋更喜欢苏元霜了,孩子乖巧懂事,长的还很好看,像个年娃娃一样。
两家离得不近,陈松听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往这边赶,等陈松和苏大壮的父母商量好后,就带着苏元霜回家了。
苏元霜走之前抱着奶奶的大腿,对苏奶奶说:“阿奶,我这次走啥时候能回来看你,我想你了咋办?”
苏奶奶看着苏元霜哭红的眼睛,心里也很难受,这个孙女从小就没有娘,苏奶奶就格外的疼爱苏元霜,可是老大没有了,他们老两口还要靠其他儿子们养,要听其他儿子的话,不能养着小霜,这让两位老人心里很痛苦。
苏爷爷把收拾好的包袱亲自交给了陈松,眼睛红红的对陈松说:“大侄子,小霜这孩子以后就靠你们了,她到了你们家,你们一定要好好待她,这是小霜的一些衣服,你们拿好了。”
把包袱交给陈松的时候,捏了捏陈松的手,陈松会意,就紧紧的抱着包裹。
嘴里还连声的对苏爷爷保证,“叔,你就放心吧,孩子到了我家,我一定好好待她,你和婶子有空的时候,也去看看孩子。”
苏爷爷听到陈松的话,点点头:“以后田里的庄稼忙完了,我们就去看看孩子,我家老大就这一个孩子,如果叔有办法,叔也不会让他这么小就到你家去。”
苏奶奶也看着陈松,希望这个后生好好的待她家孙女,她家孙女这么乖巧,这么懂事,一点都不让人操心,以后到了人家家里,能不能适应人家里的生活。
家里的其他人,眼睛都不眨的瞅着他们,就怕陈松后悔,把这个小拖油瓶留在他们家不带走。
苏二壮的媳妇看了看天,连忙催促:“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赶紧回吧,不然该摸黑了。”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附和,“是呀,天不早了,赶紧回吧,就不留你了。”
苏元霜在爷爷奶奶不舍的目光中和陈松离开了,虽然苏元霜六岁多不到七岁,但她有些早慧,她知道这是和陈叔叔一起去他家生活了,以后都不回来了。
自己父亲的走,苏元霜还没有反应过来,现在又要换到别的地方生活,苏元霜有些怕。
一路上陈松都在和苏元霜讲话,就怕这小姑娘害怕到自己家去,以前的时候去自己家那是去玩,玩玩就回家了,这次要常住,陈松都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和苏元霜相处,这件事交给妻子,回去问问妻子的意见。
黄秋在家里烧好了晚饭,焦急着等着自己男人回来,黄秋希望自己男人能顺利的把自己的小儿媳妇接回来。
陈风坐在院子的凳子上,双手捧着自己的脸,看着自己的母亲在门口不停的到大门口张望,就对自己的母亲说:“娘,你就别看了,你就和我坐在这里好好的等,该爹回来的时候,他自己就回来了。”
黄秋白了自己儿子一眼,“你懂啥呀,我不是怕你爹没把你媳妇接回来吗?
你媳妇还那么小,在那家里没有人护着,可怎么过?”
九岁己经懂事的陈风,也白了自己母亲一眼,“你就放心吧,我爹肯定能把圆圆接回来,你就坐在这里安心的等就是了。”
黄秋:“你咋知道你爹一定能把圆圆接回来?”
陈风:“你和爹是不是傻?
我们是咋得到的消息,肯定是他们苏家故意传给爹听的呗!
苏家肯定是不想养圆圆,所以才透露消息,让爹去接。”
黄秋:“你咋能这样想,这些话是你想出来的。”
陈风:“啥呀?
我是听奶奶说的,奶奶说,他们苏家的那些人想要苏伯伯的财产,又不想养着圆圆,圆圆最好的去处就是咱家,所以苏家人找人送信,让我们去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