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你找先生学习,就不许咱来看看你这先生是不是真材实料?
给咱滚一边儿去,小心老子一会儿抽死你!”
老朱瞪了一眼朱棣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周云说道:“小子,刚刚咱在问你呢,你要是说不出来个子丑寅卯来,咱定然报官把你这妖言惑众之辈拿下!”
朱棣被瞪了一眼后连忙缩了缩脖子,他从小被老朱抽到大,真的是一看到那条白玉腰带腿肚子就首打哆嗦。
只能是给周云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而一旁的周云看朱元璋并没有表明身份的迹象,便证明了自己并没有杀身之祸,便想着顺着老朱的意思来。
只不过大抵自己以后的富贵生活又要依仗老朱了.....这叫个什么事儿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找老朱去,只不过现在这样也好,他不表明身份,周云也乐的如此。
思绪之间,周云便拱手说道:“这位老人家,在下所言也并非虚假,我刚刚所言皆能从史书上查到,这三个特定的事情都是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导致了粮食减产从而引发了国内乱象。”
朱元璋嗤笑一声:“就算是粮食减产,那也有官府在旁接济百姓,怎么着也不可能把百姓给饿到造反的地步,哪怕到时候的后世之君是个昏君,那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听到这话,周云笑了笑:“老丈,您这话所言不假,如果官府能够出手的话肯定能对这种情况产生积极地影响。”
“可您却是忘记了王朝最为明显的矛盾。”
“你是说土地兼并?”
朱元璋不傻,反而很是敏锐的就抓住了问题的痛点。
“自然,按照我的推算来看,下一次的小冰河时期大抵就是200多年之后,到了那个时候随着人口的不断上升,大量闲置的土地被开垦,很容易就发生土地兼并的情况。”
“农户被小地主兼并,小地主被大地主兼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的土地资源肯定只会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到最后失去土地的农户只能成为佃农,进而会影响到朝廷的丁税收不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生活本就困苦无比,靠着一些微薄的口粮度日,再碰到那长达几十年的小冰河时期,作物减产,他们如何自处?
朝廷又如何能拿出多余的银钱赈灾?”
“那就杀,咱就不信那些贪官污吏不上下其手,到时候肯定能凑上银子赈灾!”朱元璋像是嘴硬一般的说道。
周云无奈的摇了摇头:“我知当今圣上最是厌恶贪官污吏,也是爱民如子,可圣上也是人,他如何能管得住两百多年后的土地兼并呢?”
朱元璋和李善长等人听了之后都失神良久,是啊,他们都是人,那都是两百多年后的事情,自己又如何管的了呢?
让后世之君管?
可土地兼并从正常的情况来讲,它的合法的啊。
难不成限制人家持有土地的数量?
光是想一下就不可能,这是一种基本规律,朱元璋他们突破不了,就好比现代的大企业挤压小企业的市场一般。
他们怕被定性成为垄断,也会多少留下一些市场空间给小企业,可他只要没真的垄断,如何能够判他犯法,抄他的家呢?
“难不成我大明真的只有灭亡一途?
天要亡我大明?”
朱元璋有些失神的喃喃道。
李善长这会儿猴精,看向了周云:“这位先生,既然你能发现这个问题,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他这话刚一说完,周云便感觉到了几道炙热的目光看向了自己。
真特么演都不演了?
就你们这副样子,谁特么能信你们是普通老百姓?
周云有些无语,但他还不想就这么早让老朱他们跟自己坦白身份,至少在没有表明身份之前,自己完全能把他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儿。
注意到周云的眼神,老朱几人也有些尴尬,本来都是人精的,实在是这问题过于让人关心则乱。
只不过老朱也没想着周云一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因此便笑着说到:“先生莫要这般看咱,咱怎么说也是大明朝的人,如今天下安定,咱实在是不想看到后世再过上吃不饱饭的日子了。”
朱棣也附和的补充道:“对啊,先前我还跟先生您讲过我爹当初可是跟着当今圣上打天下的老兵呢,自然是非常关心这亲手打下来的天下啊。”
眼看李善长也想解释点儿啥呢,周云连忙挥手打断,他配合演戏就是了。
“这个事情确实是有解决之法.....”说着,周云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面前眼巴巴的三人笑了笑。
“小子....先生,你倒是说啊,哪有说话说一半的?”
老朱着急的说道。
周云看到这样也不卖关子了,笑着说到:“我刚刚讲了,小冰河时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气温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了粮食的减产。”
“那咱们把粮食的产量提高不就好了?”
“这.....”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最后也是满脸的苦笑。
本来以为真有什么高见,搞了半天还是一个五谷不分的书生啊,说出来的东西就是沾着一股书生气,不切实际。
周云看到他们俩那样子就知道自己说的他们没放心上,只不过也正常,毕竟后世有的作物有很多在大明都己经有了。
未免老朱觉得自己忽悠他,周云说到:“老丈,您可能不知世上有一物可亩产千斤,最重要的是它耐寒耐旱,完全不挑地方,给点水就能活,还易于收藏顶饿。”
“如果能够找到这一神物,大明万世之基可成。”
“此言当真?
世上还有这等神物?”
看着眼前的几对明亮的如同大灯泡般的双眼,周云将几人往后推了推,老朱那胡子茬都快戳自己脸上了。
只不过这事儿也容不得老朱他们不激动,要知道如今大明的作物普遍也就三五百斤,还得看老天爷赏饭吃。
要是突然什么时候不降雨了,又或者是气候太冷,那你吃什么?
而周云说的这个呢?
亩产千斤啊,还特么耐旱抗寒,不挑地方,给点水就能活,说是仙粮都不为过。
“自然是有的,只不过现在的大明难以寻找,因为那神物远在海外,以如今的大明,想要打造能够遨游西海的宝船,如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周云无奈的摇了摇头,又似乎是表忠心又是提醒一般:“要是我大明有那般经济实力,我早就去给朝廷说了。”
“如今大明不过初定,百姓还在休养生息,过早开海反而会伤民,害民,故而隐瞒到了现在。”
“老丈,我希望您不要因为讨功,提前将此消息透露给朝廷。”
听到这话后,周云这不为功名利禄,一首在为国家考虑的人设立马就给立住了。
没看老朱那两眼放光,李善长的一脸赞许吗?
想要过得好,那必须得立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