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州边境的冬天寒冷刺骨,朔风卷着沙土席卷而过。
凤霁云站在营地外的哨塔上,目光注视着远处的荒原,神色如常,却暗中将一切细节牢记在心——边军驻扎的地势、粮仓的分布、营地防守的薄弱处,甚至士兵日常巡逻的时间间隔。
这一切,都是她活下去的筹码。
初露锋芒凤霁云所在的小队隶属斥候营,主要负责边境巡查和搜集情报。
这是一份危险的差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敌方伏击,但她却主动申请加入。
“为什么选斥候?”
小队长胡大牛是个粗犷的壮汉,见她瘦小的身板,不由皱眉,“这种活儿,不是靠小聪明能撑下来的。”
凤霁云抬头,目光沉静:“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立功的地方。”
胡大牛愣了愣,随即大笑起来:“好,算你有胆量!
希望你别后悔!”
然而,几天后的一次任务,让胡大牛对这个“新兵蛋子”刮目相看。
那天,他们小队奉命前往荒原北部侦查,探明敌军动向。
途经一片山林时,凤霁云突然停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这里不对劲。”
“怎么了?”
胡大牛压低声音问道。
凤霁云指着不远处的地面:“地上有新鲜的脚印,人数不少。
我们可能己经进入敌军的伏击圈。”
胡大牛一惊,仔细观察后,果然发现脚印延伸的方向正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他立刻带着队伍撤回,并绕了一条小路,最终避开了伏击点,还成功截获了敌方的情报。
“凤云,这次多亏你了!”
回营后,胡大牛拍着她的肩膀,豪爽地笑道,“以后小队的侦查任务,就交给你吧!”
凤霁云没有多言,只是点头回应,心中却暗自庆幸——她的判断源自多年的细致观察与警觉,但也因为一次次活下来,她对战场的危险有了更深的认知。
意外之战几周后,边境传来消息,敌军突然进犯,目标是雁州南部一座小城。
这座城池地势险要,是雁州的门户,一旦失守,整个边境都会暴露在敌军的铁骑之下。
凤霁云所在的小队被编入援军,随楚云泽的主力部队赶赴前线。
然而,当他们抵达时,战况己经陷入胶着。
敌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守城的士兵死伤惨重,粮草也快要耗尽。
“不能等了,再拖下去,城池就保不住了!”
楚云泽在城楼上冷声说道,目光扫过众人,“谁能带一支小队潜入敌军后方,烧掉他们的粮仓?”
众将面面相觑。
敌军粮仓位于重兵防守的腹地,这几乎是一场必死无归的任务。
“我去!”
一道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凤霁云站了出来,目光平静却透着坚决。
“你?”
楚云泽微微皱眉,“你一个新兵,有什么资格自告奋勇?”
“将军,这场仗的胜负在于粮草。
如果没人去,我愿意一试。”
凤霁云的语气不卑不亢,“至于能不能成功,我想试了才知道。”
楚云泽盯着她,眼中带着审视。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片刻后,他冷冷说道:“好,我给你五个人,两天时间。
如果完不成任务,你们不用回来见我了。”
背水一战当晚,凤霁云带着五名士兵悄悄出发。
他们乔装成难民,借着夜色潜入敌军的外围。
途中,险象环生。
敌军的巡逻兵几次险些发现他们,但凤霁云依靠冷静的判断和精准的指挥,总能带着队伍化险为夷。
第二天深夜,他们终于抵达粮仓附近。
凤霁云仔细观察后,迅速制定了计划:两人吸引守卫注意,其余人趁机潜入,将事先准备好的火油泼洒在粮堆上。
行动开始时,守卫果然被吸引过去,但就在他们点燃粮草时,敌军的援兵突然赶到。
“快撤!”
凤霁云低喝一声,带着队员们迅速向树林深处撤离。
敌军紧追不舍,箭矢从他们身旁呼啸而过,其中一名队员不幸中箭,倒在地上。
凤霁云回头看了一眼,咬紧牙关,亲手将他背起:“坚持住,我们不会丢下你!”
最终,他们成功甩开追兵,带着满身伤痕返回了营地。
凯旋当凤霁云一行人回到雁州军营时,整个军营都沸腾了。
敌军的粮仓被烧,后勤供给断绝,攻城的士气大降,雁州守军趁势反击,终于守住了城池。
“干得漂亮!”
楚云泽亲自接见了她,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凤云,这次任务你立了大功,你想要什么奖赏?”
凤霁云低头拱手,沉声说道:“将军,属下不求奖赏,只愿能继续为军效力。”
楚云泽点点头,心中对她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把凤云调到先锋营,她是个可用之才。”
尾声夜晚,凤霁云独自坐在营帐外,凝视着天边的星辰。
战场上的厮杀、敌军粮仓的熊熊烈焰,都仿佛还在眼前。
她紧握着手中的长剑,目光中透着一丝复杂。
“凤家满门忠良,却落得如此下场……我绝不会让他们的冤屈白白被掩埋。”
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深沉的恨意,“这些战功只是开始,我一定要站得更高,才能找到真相,手刃仇敌!”
远处的军营中,士兵们的笑声和马蹄声此起彼伏,而凤霁云的影子却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决绝。
她知道,这条路充满荆棘,但她别无选择,唯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