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线绣帕卯时的晨雾还未散尽,苏茂信揣着荷叶包的槐花米糕出门。
青石板上凝着露珠,他腰间乌木剑鞘磕在书箱铜扣上,发出清越的声响——这是县学***的秀才佩剑,剑柄缠着褪色的金线,鞘面云纹里还嵌着几粒陈年松脂。
市集东头的馄饨摊飘来虾皮香,苏茂信支起摊子时,瞥见卖花女正往竹篮铺芭蕉叶。
今日生意格外红火,十七枚铜钱在粗陶罐里叮咚作响。
当他蘸墨誊抄《水经注》时,忽有阴影笼罩宣纸,抬头见着个青衣小厮,耳垂针眼处泛着细碎金粉。
"我家公子要写封拜帖。
"那小厮嗓音清脆得可疑,递来的金线绣帕裹着块松烟墨。
苏茂信嗅到帕上沉水香,笔尖微顿在洒金笺上洇开墨花。
待写到"敬呈通判大人"时,茶楼二层轩窗忽然推开,露出半张戴着幂篱的脸。
正午日头毒得很,苏茂信咬着米糕往县衙去。
门房老吏正倚着石狮打盹,鼾声惊飞了檐角铜铃下的家雀。
穿过月洞门时,他特意理了理皱巴巴的襕衫,却见刘县丞的书案上堆着半人高的鱼鳞册,檀木镇纸压着的正是他昨日代写的诉状。
"苏秀才来得不巧。
"刘县丞摩挲着翡翠鼻烟壶,目光扫过他磨破的云头履,"主簿之位需举人功名,税吏倒是空缺......"话音未落,后院传来板子着肉的闷响,惊得砚台里墨汁都起了涟漪。
归途之上,苏茂信悠哉地走着,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一家胭脂铺前。
正当他准备继续前行时,一个身影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
苏茂信定睛一看,原来是孙媒婆。
这妇人发间插着一支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金步摇上的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她身着一袭桃红裙裾,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而摇曳生姿,扫过了青砖缝里新发的车前草。
“哟,苏公子,可算让我逮着你啦!”
孙媒婆满脸堆笑地说道。
苏茂信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心里暗自嘀咕,这孙媒婆还真是锲而不舍啊。
“城南绸缎庄的独女,那可是个大美人儿啊!
而且,人家陪嫁可有两间铺面呢!”
孙媒婆一边说着,一边抖开手中的画像,展示给苏茂信看。
苏茂信随意地瞥了一眼画像,画上的女子确实生得一副好皮囊,只是他对这门亲事并无太多兴趣。
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苏家祖传的羊脂玉坠不知为何突然从苏茂信的领口滑出,掉落在地上。
那玉坠在日头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珍贵。
暮色西合时,苏茂信蹲在井边搓洗衣衫。
皂角泡沫沾到袖口补丁,他突然想起江小姐腰间那枚双鱼玉佩——分明是官家小姐才用得起的蓝田玉。
面板上基础桩功的经验值随着蝉鸣跳动,当月光漫过第七块青砖时,鎏金字迹突然迸溅:达成"闻鸡起舞"成就!
根骨+1他惊喜地望着掌心薄茧,却听墙外传来更夫沙哑的吆喝。
瓦当滴落的夜露砸在剑鞘上,苏茂信鬼使神差地拔剑起舞,寒芒惊醒了槐树上栖息的夜枭。
剑穗扫过面板时,他分明看见君子剑的技能树亮起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