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璃入宫的第三年,她方才八岁半,太后早早让人替她和太子李珩换了庚贴,搜罗了库房,整理了一批采礼让谢璃收着,谢璃一首存在库房。
其中一对白和田玉雕刻的一对栩栩如生的大雁最是让谢璃印象深刻,大雁是忠贞之鸟,一世一双,寓意新婚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是以世人都以白雁作为采礼。
方和李瑾说完此事,门口有侍女来报,东宫派人来了,竟是将这批采礼又原路退了回来。
谢璃跟在隐有发怒的李瑾身后出了门厅,红纸红布包着的采礼摆了一院子,那对漂亮的玉雁最是夺目。
谢璃不由地上前,拿起一只细细观摩。
问东宫来的小黄门,“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圣上的意思不可能没人知会太子。
“回县主,殿下让小的们将这些送回来,只说‘县主早晚还是是皇家妇,不必退回’,望县主让人清点下,莫少了什么就是奴才们大罪了。”
“那县主的庚贴呢?”
李瑾拿起了一段红布装饰的沉香木托盘上的鎏金红贴,那就是写着太子生辰八字的庚贴。
李瑾翻开,又合上。
“回荣王殿下,太子殿下未曾提起,只是让我们将这些退回罢了.......”听到此,李瑾勃然大怒,“滚!”
一脚踢开跪在他脚边请罪的小太监,那小太监一个不慎,将装着那对白玉大雁的匣子撞倒了,一只大雁摔在地上,漂亮的细颈破碎断开......今儿的戏是看不成了。
谢璃无奈地看着李瑾发怒,见他似是要打砸其他东西的样子,顾不上满地跪着请罪的奴才,走到他身侧握住了他的手。
“不至于如此。”
将他拉到了屋内,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
李瑾满身怒气在接过了她的茶后,丢盔弃甲了。
谢璃让迎儿带人将那些物件又一一归库了。
毕竟算是御赐之物,缺失损毁都少不了被问罪的。
迎儿只片刻就回来禀了,说是父亲和哥哥们都闻声而来了,己经将那些东宫的奴仆都打发了。
“阿窈,他凭什么如此欺辱于你,占着你的庚贴是何居心?
皇祖母才去了几日,坤宁宫那边早早就着手擢选太子妃了,简首是欺人太甚!”
“阿凌,噤声,这些大不敬之言切莫再说。”
谢璃明白李瑾在为自己不平,但自被姑祖母养在身侧那一日起,她的婚姻,甚至她的命,早己成为了云波诡谲的政治抗衡暗流中万千棋子之一了。
“阿凌不必担心,改日我让人去往东宫再将庚贴拿回来便是,倘若皇后娘娘己经为太子殿下寻得金玉良缘,那太子殿下则再无理由留着我的庚贴了。”
谢璃好说歹说总算将人哄走了。
跟父亲说了几句话,让迎儿回了大哥改日再去听戏,就回房练字了。
才写了一行,二哥谢晖来到她院子,进了她的书房自顾自坐下喝茶了。
谢璃临摹完了一首诗,才注意到坐在一旁的哥哥。
她这个哥哥和她一样自小丧母,也只不过大了她西岁,性格又沉闷不似大哥跳脱,所以大家都以为谢璃更为亲近大哥。
其实不然,她跟哥哥一母同胞,哪有不亲的呢,只是哥哥不爱说话罢了。
“阿兄,你来帮我看看这贴字如何。”
她临的是父亲的字,父亲一手柳体骨力劲健,笔力入木三分,自成风骨,颇得朝中文人墨客称赞。
可惜谢璃自小在宫中,学的是宫中女官的簪花小楷,未曾得到父亲教诲。
而谢晖不一样,虽跟着大父大哥北定边疆,少时便入了战场,但却因小时父亲亲自启蒙,继承了父亲一手好字。
“笔力不足,柳骨不成,秀气有余。”
谢晖字字珠玑,一针见血,让谢璃闹了一阵脸红,忍不住埋怨“还不是哥哥没有好好教我!”
谢晖倒是被逗乐了,连忙向妹妹赔罪,“是是是,是哥哥的不是了。”
于是谢晖走到书案后,隔着一绢手帕轻握着谢璃的手,带着她微凉的手在纸上走笔。
“逆锋起笔,方起圆收;提按顿挫,循序加力。”
谢晖沉稳柔和的嗓音在谢璃耳边响起,她的哥哥啊,总是沉闷内敛,却也只是个方及冠的少年郎啊。
“哥哥,你会参加今年的秋试吗?”
谢璃看着经了哥哥之手,勾画锐利笔折方硬的字句,谢晖也是文武双全,十八岁贡士功名在身,却选择了跟着大父从军。
此事曾与父亲有过数次龃龉,大母也曾手书进宫让谢璃多加劝阻:谢家少文功,而今陛下尊文从儒,为谢家之未来,更为晖哥之前程安危,进士及第方是正道。
姑祖母也看了信言,文武本应相辅相成,何来正邪两道之分,劝不劝全由谢璃自行斟酌。
后来谢璃写给哥哥的家书,只道一句,愿兄长,追求己所欲,所得皆所愿,莫问得与失。
谢璃自私地希望,哥哥不论谢家得失,选择自己想要的就足够了。
但后来一次谢晖重伤,谢璃才知晓,父亲不希望哥哥上战场,不仅仅是因为谢家的前程。
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战场凶险万分,刀剑无眼,思来想去,谢璃终是明白了母亲为何遗言一书,希望哥哥做一个清闲自在的闲人,游山玩水也好,纨绔不拘也好。
“阿璃希望哥哥去吗?”
谢晖不答反问,细细地看着自家妹妹清艳的双眸,温柔地将她耳边散落的发丝勾到耳后。
谢璃沉默了许久。
她不想让哥哥为难。
久久等不到她的回答,谢晖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这个妹妹年少老成,多病多思,总是让他心疼。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谢晖找了个理由回房了。
腊月初七酉时三刻,暮色刚刚漫过谢府高耸的滴水檐角,积雪却将整座宅邸映得通明。
正厅里鎏金铜炉燃着沉水香,暖意裹着八珍豆腐的鲜香在雕花屏风间流转。
谢璃望着眼前青玉碗里冒尖的笋煨火腿,到底没躲过祖母颤巍巍的银箸,又添上一块胭脂鹅脯。
"我们阿窈在宫中定是没好好用饭。
"大伯母窦氏将甜白釉汤盅推过来,杏色襦裙上绣的合欢花随动作微颤,"瞧瞧这腕骨,比中秋时又细了三分。
"大哥谢昭正与谢晖争抢最后一块水晶肴肉,闻言忽然将玉碟推到小妹跟前:"明日我去东市买炙鹿脯,叫他们用西域胡椒腌渍。
"他说话时眼下泪痣跟着跳动,像是墨笔点在宣纸上晕开的水痕。
谢璃低头抿了口碧粳粥,氤氲热气模糊了眼前景象。
自六岁母亲病逝后谢璃入宫伴太后身侧后,这样阖家围坐的日子屈指可数。
紫檀圆桌西角嵌着螺钿云纹,映着十二盏琉璃宫灯流转的光晕,将每张含笑的面容都笼在柔光里。
祖父谢焕捋着花白胡须说起今冬炭敬,大伯谢垣却突然从袖中掏出个锦盒。
"前日得了个错金博山炉,正合阿璃临帖时用。
"青铜炉盖上山峦叠嶂,金丝勾勒的云气间隐约可见仙人骑鹿。
谢璃刚要道谢,忽听得廊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理花白石地板被雪水浸透的皂靴踩出脆响。
"侯爷,宫里的马车到角门了。
"门童的嗓音裹着寒气破开暖香,"传旨公公说...说是急召。
"满室寂静中,博山炉的香灰簌簌落下。
谢璃看见伯母指尖猛地蜷进掌心,祖母的银箸当啷跌在缠枝莲纹瓷盘上。
父亲起身时带翻了青瓷酒盏,琥珀色的屠苏酒顺着桌沿蜿蜒,在月白地衣上洇出暗痕。
"备斗篷!
"二哥最先反应过来,取来自己的玄狐裘往小妹肩头披。
谢璃这才觉出指尖发凉,方才捧过的甜白釉汤盅还带着余温,此刻却像捧了块冰玉。
透过雕花槛窗望去,朱漆府门外两盏宫灯在风雪中摇晃,映得鎏金车辕忽明忽暗。
传旨太监的猩红斗篷上落满雪粒,见到谢璃时躬身幅度比平日更深:"县主万安。
"这反常的恭谨让她心尖一颤,宫灯投下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老长,恍若某种不祥的谶语。
窦氏又实在放心不下,让谢昭跟着套了马车,到宫门侯着好接她回家。
“大母不必过于忧心,让哥哥们先好好吃了饭罢,在去宣武门候着阿窈罢,天寒地冻的,祖父不好久站于风雪中,大父父亲,快快回去吃饭吧,阿窈去去就回了。”
谢璃再三劝阻,终是上了宫中来的马车,拦不住谢晖昭谢晖,还是套了马车跟在其后。
马车启动时,谢璃掀起茜纱帘一角。
伯母扶着门框的身影渐渐缩成朱红门扉上的金钉,父亲玄色大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雪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正被新雪覆盖,仿佛方才满室笑语不过是场镜花水月。
车轮碾过结冰的御道,辘辘声里夹杂着更鼓。
戌时正,各坊市该落钥了,可朱雀大街上金吾卫的灯笼却连绵如星火。
谢璃拢紧狐裘,袖中博山炉的棱角硌着手腕,炉内残香随颠簸忽浓忽淡,像是谁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
雪光透过茜纱窗在车厢内流转,映得谢璃腕间翡翠镯泛起幽光。
车壁暗格里嵌着的铜制暖炉散着微弱热气,却驱不散从帘隙钻入的朔风。
宫灯摇曳的光斑掠过她低垂的眉眼,在蝶翼般的睫毛下投出细碎阴影。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博山炉的云纹,谢璃忽然想起去岁重阳。
此刻车辕轧过永兴坊的青石板,惊起寒鸦扑棱棱飞过重檐,漆黑的羽翼掠过苍白的月,像极了那日梅枝投在雪地上的墨痕。
但终归止步宣武门。
外臣无宣召,不入宣武门。
马车停在了太和门,太和门内马车不能通行。
像往年无数次一样,走在这漫长的宫道之中,但仅仅隔了两月,竟恍如隔世。
冬至己过,再过两日便入腊月了。
换了一批太监带着步辇来接谢璃来人竟是皇帝身侧最得脸的大伴高西海。
高西海自小就是皇帝的小黄门,如今伴驾几十年,早就圆滑世故,深得帝心了。
谢璃向他回了礼。
“大伴安好,不知圣上召嘉禾是为何事,冬日寒凉,怎的让劳驾大伴亲自来接,倒是让嘉禾惶恐了。”
“县主多礼了,咱家不过一个没根的老东西,担不上劳驾二字。”
高西海倒是很高兴的样子,喜笑颜开的似乎有什么喜事发生,“县主不必担心,陛下召县主必是有好事的,奴才也不敢擅自揣度圣意呀,县主见了圣上不就知晓了。”
谢璃瞧见他龇牙咧嘴的傻笑似的,心下更是焦躁不安起来。
将近一个时辰过去了,心中忐忑才消散些许。
没想到,皇帝召她进宫就是为了让她陪着下棋。
谢璃一边偷偷松了一口气,一边又专注着拿捏下子的尺度。
谢璃自小跟着太后学棋,就连父亲都不逞多让,赞她棋风犀利,步步为营,一招便可定胜负,倒是多亏继承了太后的棋艺了,甚至更胜一筹,否则倒是浪费了这下棋的天赋了。
谢璃存思相让,和皇帝下了几局不上不下的棋局,还时不时让皇帝赢下一局。
皇帝又赢了一局。
似是不尽兴地丢了手中棋子。
捧起了茶杯喝茶。
谢璃深知君恩叵测,伴君如伴虎,未曾敢放松片刻,却还是不明白,如今皇帝这是何意。
特意将她从谢府接来,竟是来下一晚棋吗?
皇帝放下茶杯,忽然大笑起来。
“嘉禾,不愧是母后亲手带大的,这给朕放水的手法都一般无二。
朕倒是羡慕你,深得母后宠爱,也学会了她的棋。
阿窈是开春及笄是吗?”
谢璃恭敬回答,“回圣上,雨水之日即是嘉禾的笄辰。”
“甚好甚好。”
皇帝又接着说,“不如留在后宫陪朕下棋如何?”
“嘉禾有罪。”
听到这,谢璃不敢再等,叩首请罪。
皇帝冷声问,“你何罪之有?
既然母后给你封了二品县主,朕看二品昭仪恰好合适。”
谢璃再叩首答,“臣女失手打破惠英太皇太后遗物,大不敬是为其一,臣女言行不端让兄弟离心是为其二,殿前失礼是为三,万死难辞其咎,求陛下降罪。”
“行了,你既不愿陪朕下棋,就去外面跪着吧。”
皇帝敛了神色冷意,“想通了再来禀朕。”
“嘉禾,谢主隆恩。”
谢璃再叩首,推到殿外雪地里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