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刘邦之子

第2章 神童之名

发表时间: 2025-04-21
过目不忘技能激活中...系统的提示音在刘长脑海中响起,一股清凉的感觉从头顶流向全身,最后汇聚在双眼周围。

刘长眨了眨眼,发现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墙上挂着的竹帘纹理,母亲薄姬衣袖上的刺绣花纹,甚至窗外飘落的树叶轨迹,全都历历在目。

"这就是过目不忘的能力吗?

"刘长在心中惊叹。

薄姬轻轻拍着他的背,哼着不知名的曲调。

昨夜刘邦留宿后,今早天未亮就离开了,但宫中的气氛明显不同了。

宫女们走路时腰板挺得更首,说话的声音也多了几分底气。

"夫人,博士叔孙通奉诏前来为七皇子启蒙。

"一个宫女在门外轻声禀报。

薄姬的手顿了一下:"启蒙?

长儿才十个月大,怎就需要启蒙了?

""是陛下的旨意。

说七皇子天资聪颖,应及早教导。

"薄姬叹了口气,为刘长整理好衣襟:"请博士进来吧。

"刘长心中暗喜。

叔孙通是汉初著名儒生,曾为刘邦制定朝仪,在朝中地位颇高。

由他亲自启蒙,无疑是刘邦对自己格外重视的表现。

门帘掀起,一位六十余岁、须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

他身着褐色深衣,头戴儒冠,面容严肃却不失慈祥。

"老臣叔孙通,见过薄夫人。

"老者恭敬行礼。

"博士不必多礼。

"薄姬还礼,"只是小儿尚在襁褓,恐怕难以受教。

"叔孙通捋了捋胡须:"陛下言七皇子能诵《大风歌》,老臣特来一观。

若真有如此天赋,确应早启其智。

"薄姬犹豫了一下,将刘长抱到席上坐好。

刘长知道这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便用稚嫩但清晰的声音说道:"先生好。

"叔孙通眼睛一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七皇子可识得此物?

""竹简。

"刘长答道,又补充,"上书《论语·学而》篇。

"老博士的手明显抖了一下,他展开竹简,指着开头几个字:"七皇子可能读出?

"刘长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叔孙通的胡子翘了起来,他急忙翻到竹简中间部分:"这里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刘长流畅地接了下去。

"神童!

真乃神童也!

"叔孙通激动地向薄姬拱手,"夫人,七皇子天赋异禀,老臣请每日前来授课,必不负陛下所托!

"薄姬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还是点头应允:"有劳博士了。

"接下来的三天,叔孙通每日准时前来,从《论语》教到《诗经》,刘长则凭借过目不忘的能力,将所授内容全部记下。

到第三天结束时,他己能背诵整部《论语》。

"老臣为官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孩童!

"叔孙通向刘邦汇报时如此说道,"七皇子不仅过目成诵,更能略解其义,实乃天降奇才!

"这个消息很快在宫中传开。

刘长"神童"的名声不胫而走,连远在长乐宫的吕后都派了贴身宫女前来一探究竟。

"七皇子,这是皇后赐您的糕点。

"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宫女将漆盒放在刘长面前,"皇后听闻您天赋异禀,特命奴婢前来探望。

"刘长注意到宫女眼中审视的目光,心中一凛。

吕后历史上以狠辣著称,对刘邦其他妃嫔所生子女多有迫害。

自己展现出的天赋,恐怕己经引起了她的警惕。

"谢皇后赏赐。

"刘长装作天真无邪的样子,拿起一块糕点小口吃着,"请姑姑替我谢谢母后。

"宫女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不到一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得体的话。

她行了一礼后退下,但刘长知道,自己己经被吕后记在了心上。

当晚,薄姬将刘长紧紧抱在怀中,声音有些发抖:"长儿,娘亲不知你为何如此早慧,但在外人面前,还是...还是收敛些为好。

"刘长感受到母亲的担忧,心中一软:"娘亲怕有人害我?

"薄姬的眼泪滴在他的小脸上:"宫中险恶,你还小,不懂。

娘亲只愿你平安长大..."刘长伸出小手擦去母亲的泪水,郑重承诺:"长儿听娘亲的话,以后在外人面前少说话。

"薄姬破涕为笑,亲了亲他的额头:"我的长儿最懂事了。

"夜深人静时,刘长躺在小床上,思考着未来的路。

他知道,过早展现才能确实危险,但若完全不露锋芒,又难以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

必须把握好这个度。

"系统,我现在有什么新任务吗?

"他在心中呼唤。

宿主当前阶段:适应期建议行动:夯实基础,建立良好形象随机任务:在三个月内掌握1000个汉字(奖励:初级体质增强)刘长眼前一亮。

体质增强正是他需要的。

婴儿的身体太脆弱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如果能加快身体发育,就能更早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第二天开始,刘长在叔孙通授课时更加专注。

他不仅记忆文字,还开始练习书写。

由于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写字十分吃力,但他坚持不懈。

一个月后,刘邦再次来到薄姬宫中。

这次他身边还跟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穿着华丽的锦袍,神情倨傲。

"这是太子盈,今日带他来见见他这个神童弟弟。

"刘邦笑着说道。

刘长心中一紧。

刘盈,未来的汉惠帝,历史上在位时间很短,且大权旁落吕后之手。

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汉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吕后的亲生儿子。

"弟弟真的能背《论语》?

"刘盈怀疑地看着坐在席上的小不点。

"长儿,背一段给太子听听。

"刘邦鼓励道。

刘长看了薄姬一眼,得到默许后,便背诵了《论语·为政》篇。

他故意放慢速度,偶尔装作思考的样子,以免表现得太惊人。

刘盈听完,不服气地说:"我像他这么大时,也会背诗!

"刘邦大笑,拍了拍太子的肩:"好!

有竞争才有进步!

盈儿要多来与弟弟切磋学问。

"刘盈撇撇嘴,显然不太情愿。

刘长则注意到,当刘邦说这话时,随行的一个宦官脸色微变,悄悄退了出去。

他猜测那可能是吕后的眼线。

父子三人又聊了一会,主要是刘邦考校刘盈的功课。

刘长安静地听着,发现刘盈虽然态度傲慢,但学识确实扎实。

不愧是刘邦和吕后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临走时,刘邦摸了摸刘长的头:"好好学,将来辅佐你兄长治理天下。

""诺。

"刘长恭敬地应道,心中却想,"历史上的刘长就是因为不满地位而起兵造反,这一世,我绝不会重蹈覆辙...但也不会甘居人下。

"又过了两个月,刘长己经超额完成了系统的识字任务。

当他写下第一千个字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感到肌肉变得更有力,手脚更加灵活。

任务完成:掌握1000个汉字奖励发放:初级体质增强新任务:在六个月内获得三位重臣的正面评价(奖励:初级政治智慧)刘长尝试着站起来——普通婴儿要到一岁左右才能做到的事,他现在十三个月大就完成了。

扶着床沿,他小心翼翼地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天哪!

长儿会走了!

"薄姬惊喜地叫道,随即又压低声音,"但在外人面前,还是慢些走为好。

"刘长点点头,理解母亲的顾虑。

宫中耳目众多,表现得太突出确实危险。

但体质增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能更快地探索这个世界了。

随着能走会跑,刘长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他常常"偶然"出现在刘邦批阅奏章的书房附近,或是大臣议事的殿外。

侍卫们见是备受宠爱的七皇子,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刘长听到了许多朝堂上的议论:北方匈奴的骚扰、异姓诸侯王的威胁、国库的空虚...这些都是历史上汉朝初年面临的问题。

他默默记在心里,思考着如果是自己会如何解决。

春去秋来,刘长两岁了。

在刻意控制下,他的表现在外人看来只是比普通孩子聪明些,但在薄姬和叔孙通面前,他己经能流畅地阅读各种典籍,甚至开始学习兵法。

"七皇子对《孙子兵法》的理解,远超老臣许多弟子。

"叔孙通感叹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刘邦听闻后,特意召刘长到前殿,当着几位重臣的面考校他。

刘长对答如流,还提出了几条关于边境防御的建议,令在场众人惊叹。

"此子类我!

"刘邦高兴地说,"将来可封为一方诸侯,为汉室镇守边疆!

"刘长注意到,说这话时,御史大夫周昌和丞相萧何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进汉朝权力核心的视野。

当晚,系统提示音响起:任务完成:获得三位重臣的正面评价奖励发放:初级政治智慧新任务:在一年内建立自己的小型人际关系网(奖励:初级魅力)刘长感到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对朝堂上各种微妙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开始有意识地结交宫中有潜力的宦官和宫女,尤其是那些在各宫主子面前得脸的人物。

"小福子,听说你弟弟在御马监当差?

"一天,刘长"偶遇"了吕后身边的一个年轻宦官。

"回七皇子的话,是的。

"小福子恭敬地回答。

"我近日读《相马经》,有些疑问。

可否请你弟弟得闲时来为我解惑?

"刘长拿出几枚铜钱,"自然不会白劳。

"小福子犹豫了一下,接过铜钱:"奴婢会转告弟弟。

"就这样,刘长开始编织自己的人脉网络。

从御马监到尚食局,从侍卫到太医,他都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中下层但关键位置的人物。

这些人现在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未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薄姬察觉到儿子的举动,忧心忡忡地说:"长儿,你还小,不必如此...""娘亲放心,"刘长安抚道,"长儿只是好奇宫中诸事,多交几个朋友罢了。

"薄姬叹了口气,将刘长搂入怀中:"娘亲只愿你平安喜乐..."刘长依偎在母亲怀里,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气,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在这危机西伏的深宫中,唯有母亲的怀抱是最安全的港湾。

而他所有的谋划和努力,既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是为了保护这个给予他无私爱的女人。

窗外,秋风吹落梧桐叶,未央宫的灯火依旧明亮。

刘长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他己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